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62KB ,
资源ID:81208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120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模拟考试(最后一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模拟考试(最后一考)试题(含解析).doc

1、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模拟考试(最后一考)试题(含解析)1.西周时期,朝廷任命百官都要在王室宗庙前举行仪式,作为王室家族总管的“宰”,要引领百官前往周王那里接受任职。这一任命程序反映出西周时期A. 宗法制巩固了周王的地位B. 选官任职以血缘关系为标准C. 政权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D. 推行分封制促进了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详解】朝廷官员任命需要在代表宗族的宗庙前进行,而且仪式由王室家族总管引领主持,这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征,C正确;选项A与题无关,朝廷百官不一定都和周天子有血缘关系,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官员选拔方式,排除B;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排除。2.西汉前期,社会活

2、跃着许多大盐铁商,他们资金雄厚,生产规模庞大,有的冶铁商同时役使上千人的劳动力。西汉中期以后,这些商人转而把资金投入农业,扩大地产。这一变化A. 体现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B. 反映了政府宽松的商业政策C. 强化了自耕农的存在基础D. 有助于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西汉中期之后,汉武帝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推动很多商人转而从事农业,变为地主,故国家的经济政策导致了这一现象,A正确;B项与材料所反映信息恰好相反,排除;商人购买土地会加剧土地兼并,不利于自耕农的存在,排除C;商人的政治地位在材料中无法看出,排除D。3.有学者指出,宋诗平易而富有理趣,宋文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宋词婉约

3、而阴柔,书法行楷流行而尚意,绘画由外向内一路演变,宋瓷气韵与意境简洁而素雅宋代审美风尚体现了A.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B. 个体意识的初步觉醒C. 程朱理学的理性之美D. 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程朱理学。由材料信息“宋诗平易而富有理趣,宋文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宋词婉约而阴柔,书法行楷流行而尚意,绘画由外向内一路演变,宋瓷气韵与意境简洁而素雅”可知,宋代审美风尚追求理趣、平淡、尚意和雅韵,强调内敛的意境,反对个性的张扬,这是宋明理学影响的结果,呈现出独特的理性之美,故C项正确;宋代审美风尚主要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而不是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故A项错误;虽然宋代审美

4、风尚与宋代个体意识的觉醒有关,但并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故B项错误;“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与宋代追求物质享受,奢侈风气盛行的史实不符,且与材料信息和主旨无关,故D项错误。4.礼部尚书是掌管礼仪的最高行政官员,地位尊崇。下表是明代各时期礼部尚书的地域来源及人数(南直:直隶于南京地区,北直:直隶于京师地区)。据表中现象可以推知,明代阶段行政区(人数)总数明前期南直(8)、北直(5)、河南(4)、江西(3)、浙江(3)等34人明中期江西(12)、南直(8)、浙江(6)、北直(6)、河南(3)等44人明后期浙江(10)、南直(7)、福建(7)、河南(3)、山东(3)、北直(2)等42人A. 政治中心随经

5、济发展而转移B. 全国人才地域分布趋于平衡C. 南北方人才流动较为频繁D. 南方经济文化居于优势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明前期,礼部尚书主要来自北方,明中后期,礼部尚书多来自浙江、南直等地,来自北方的减少,说明明中后期南方的经济文化居于优势地位,D正确;明代政治中心除朱元璋时期外,一直在北方,排除A;礼部尚书出身南方的较多,说明人才地域分布不平衡,排除B;礼部尚书的来源地变动不是人口流动导致的,排除C。5.下表为清末学人邵之棠编著皇朝经世文统编中的一部分分类目录,其中收录了自清初至1901年士人有关“经世致用”的文章两千余篇。该列表反映了当时分目基本内容文教部学术 经义 史学 诸子 字学

6、 译著 礼乐 学校等十五门地舆部地球事势通论 各国志 地利 风俗 水道 农务等十一门理财部富国 银行 钱币 茶务 公司 国债 赋税 盐务等十四门考工部工艺 制造 矿物 铁路 机器 纺织 电报 邮政共八门A. “中体西用”观念阻碍文化革新B. 晚清政府的改革措施涉及范围广C. 学术文化结构超出传统中学范畴D. 西学引入导致“经世之学”衰弱【答案】C【解析】【详解】文章出现了“译著”“地球事势通论”“各国志”“银行”“电报”“邮政”“矿物”等明显具有近代色彩的内容,说明在经世致用这一传统主题下,出现了超越传统中学范畴的学术内容,C正确;中体西用观念促进了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排除A;题干所列文章涵

7、盖的时间范围是清初到1901年,因此不能简单认为这是晚清改革所致,排除B;从文教部主体内容来看,依然是以传统学术为主,排除D。6.有学者指出:“这也是中国国内公共舆论第一次对外交政策的制定以及建立新的国家认同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近代史上,任何时候的政府策略都没有如此深人国际事务和公共舆论之中,并且以民意为政策基础。”他所指的是A. 清末掀起变法图强的社会思潮B. 五四运动的历史影响C. 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英租界D.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的关键信息“国内公共舆论”“第一次对外交政策”“国家认同”等可以推断这是指五四运动增强了爱国意识,迫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

8、签字,故B正确;清末变法图强的社会思潮(维新运动、立宪运动)在政治上的实践相继失败,没有在对外政策的制定上产生重要影响,排除A;C项和D项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家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不是“第一次”,排除C、D项。7.史料记载,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以村为单位,青壮年前去支援前线,各村由农妇进行土地改革”。在冀南解放区,5000余妇女建立了41个妇女会。这些现象A.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B. 有利于女性的独立和解放C 说明妇女社会地位发生逆转D. 保障了土地改革顺利完成【答案】B【解析】【详解】解放区妇女组织土改,成立妇女会,这些活动凸显妇女在解放区的重要性,有助于女性的独立解放,B正

9、确;题干时间是解放战争时期,与国民革命不是同时期,排除A;C中的“逆转”表述绝对,排除;题干未提供土地改革的结果,因此无法判断妇女参与土改是否保障了土改顺利完成,排除D。8.1990年,中国第二个保税区一斗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诞生,关于保税区名称对应英文翻译是FreeTradeZone(自由贸易区)还是Bonded Zone(类似保税仓库保税区)存在较大的争议。到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名称的变化说明A. .上海对外开放的成功经验B. 从贸易保护到自由贸易的转变C. 由点到面的对外开放格局D. 观念的转变推动体制的创新【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提到的“1990年”为

10、改革开放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目标为建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于“市场经济”有一-些误解。同样,对于“自由贸易”也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它是与资本主义相关的东西,所以没有采用“自由贸易”的说法。1992年南方讲话解放了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自由贸易”等概念也逐渐被接受,从而推动对外贸易体制的创新,D正确;通过题干中名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知,这更多的是探索而非成功经验的借鉴,排除A;通过名称变化无法判断中国贸易政策是否由贸易保护转向自由贸易,排除B;C与题无关,材料只提及上海一地,排除。9.雅典帕特农神庙上的浮雕刻画了泛雅典娜节的游行队伍和马拉松之

11、战中牺牲的 194 名战士。据学者研究,浮雕没有突出任何个人,强调的是整体。这表明当时雅典A. 宣扬城邦的人文精神B. 抑制公民的个性发展C. 培养大众参政意识D. 强化社会的城邦观念【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中“帕特农神庙上的浮雕刻画”的“牺牲的194名战士”,整幅“浮雕没有突出任何个人,强调的是整体”可以看出,雅典尊重每一个为城邦牺牲的战士,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公民为了城邦利益所作的牺牲,体现了雅典城邦公民至上的理念,故D正确;人文精神是突出人的价值,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A;强调城邦整体利益并不意味着“抑制公民的个性发展”,排除B;题干信息强调的是为城邦牺牲、奉献精神,与“参政”无关,排除

12、C。故选D。10.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如果人不用一种普遍的意志代替他自己自私的个别意志,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将不能获得幸福和美德。德国哲学家谢林也讲过,“作为其自我实现的个人的自由在于使他自身与整体一致。”他们都主张A. 个人自由服从国家意志B. 自由是普世性价值理念C. 对自由意志的尖锐批判D. 法律对个人权利的约束【答案】A【解析】【详解】卢梭认为只有用“普遍意志”代替“个别意志”,个人和国家才能获得幸福和美德,谢林指出自我实现的自由在于“使他自身与整体一致”,反映出两人都主张个人自由服从国家意志,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两人都认为“自由是普世性价值理念”,B项错误;两个都没有“尖锐批判”

13、自由意志,C项错误;两人探讨的是个人自由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没有强调“法律对个人权利的约束”,D项错误。11.马雷舍夫在苏联国民经济平衡表中统计了苏联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动状况,1928年占比54.5%,1932年占比70.7%,1937年占比77.4%。这种变动表明A. 斯大林模式取得巨大成就B. 苏联经济攻策急需调整C. 苏联避免了经济危机影响D. 农业资本投入不断减少【答案】B【解析】【详解】苏联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占绝对优势,并且比重还不断增长,说明苏联的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苏联经济攻策急需调整,故选B;材料反映苏联的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并非反映斯大林模式的成就,

14、排除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农业资本投入信息,排除D。12.从1961年到2000年,联合国提出四个“发展十年”计划,经历了从优先追求高增长率以解决南北差距扩大问题,到强调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再到确立保护环境与发展协调一致的原则,直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观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联合国A. 国际发展战略与时俱进B. 主要职能发生了变化C. 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D. 国际协调能力的提升【答案】A【解析】【详解】1961年到2000年,联合国的发展目标先后经历了追求高增长率、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保护环境与发展协调一致,再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反映了联合国国

15、际发展战略的与时俱进,A项正确;联合国的宗旨和主要职能始终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项错误;联合国维护的是整个国际社会的利益,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联合国“国际协调能力”有所提高,排除D项。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代在报灾、勘灾、审户、发赈等方面已经有了一系列的要求和限制。对报灾,规定“凡地方有灾者,必速以闻”,逾期处罚。对勘灾,要求勘灾时间与报灾同时进行,灾重之处,要求督抚亲往查勘。清代每年都有部分地区实行蠲赈,赈务用人多,查勘量大,但清廷组织周密,各项程序均有定例,且要求官吏遵行快办。清代的救灾政策,多载于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户部则例中,或通过上谕“永著

16、为例”,具有一定的法令法规效力。不仅如此,清廷还把办赈的好坏作为评估官员政绩的依据。此外,当政者还认为灾害是人事的预兆,封建君臣只有不违天命,从修身做起才能达到消灾的目的。摘编自岑大利清代的救灾政策述论材料二 1947年至1948年,陕甘宁边区出现了严重的灾荒。陕甘宁边区政府结合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粮食,救济灾民。边区政府还组织与发挥群众力量进行生产、团结互助,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同时还组织群众进行纺织、运输、熬硝等生产。还从陇东及山西晋西北等地调运大批粮食救济灾民。同时,边区政府组织重灾区灾民迁移到延安、甘泉、志丹一带开荒种地,发展生产。党政机关和部队还厉行节约,支援灾民。在边区政府的领导下,

17、到1949年初,边区绝大多数地方渡过了灾荒,恢复了生产,为西北地区的解放奠定了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摘编自赵朝峰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救灾工作述评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南地区灾荒频发。党和政府一方面通过剿匪、反霸、土改运动从政治上、经济上打垮地主阶级对农村的统治,为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战胜灾荒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从西南大区到地区再到县到乡村都建立起专门的生产救灾机构,领导广大农民生产以及战胜灾荒。还通过召开各级各类会议及各级报纸来宣传党和政府新的生产救灾的方针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南地区的农民掀起了自救的热潮。摘编自贺家明建国初期西南地区生产救灾研究综述(1950195

18、6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救灾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救灾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救灾取得成效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西南地区开展救灾活动的意义。【答案】(1)特点:以儒家理论为治国安民的指导思想;救灾制度化、法律化;办理赈务组织周密,效率较高;救灾成效与官吏陟黜相结合。(答出3点即可)(2)措施:把赈灾和土地改革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业、副业生产;发动群众力量;安置和迁移灾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答出4点即可)原因:党和政府领导、组织得力;土地改革的实行;军事斗争上的不断胜利;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与参与。(3)意

19、义:利于灾区百姓渡过灾荒,恢复生产;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树立党和新政权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对今天的救灾工作具有长远的借鉴意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当政者还认为灾害是人事的预兆,封建君臣只有不违天命,从修身做起才能达到消灾的目的”可知,以儒家理论为治国安民的指导思想;根据材料“清代在报灾、勘灾、审户、发赈等方面已经有了一系列的要求和限制”“清代的救灾政策,多载于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户部则例中,有一定的法令法规效力”可知,救灾制度化、法律化;根据材料“清代每年都有部分地区实行蠲赈,赈务用人多,查勘量大,但清廷组织周密,各项程序均有定例,且要求官吏遵行快办”可知,

20、办理赈务组织周密,效率较高;根据材料“清廷还把办赈的好坏作为评估官员政绩的依据”可知,救灾成效与官吏陟黜相结合。(2)措施:根据材料“陕甘宁边区政府结合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粮食,救济灾民”可知,把赈灾和土地改革结合起来;根据材料“边区政府还组织与发挥群众力量进行生产、团结互助,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同时还组织群众进行纺织、运输、熬硝等生产”可知,发动群众力量,大力发展农业、副业生产;根据材料“边区政府组织重灾区灾民迁移到延安、甘泉、志丹一带开荒种地,发展生产”可知,安置和迁移灾民;根据“党政机关和部队还厉行节约,支援灾民”可知,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原因:根据材料“在边区政府的领导下,到1949年初,

21、边区绝大多数地方渡过了灾荒,恢复了生产,为西北地区的解放奠定了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可知,党和政府领导、组织得力;根据材料“陕甘宁边区政府结合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粮食,救济灾民”可知,土地改革的实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军事斗争上的不断胜利为救灾成功提供了条件;根据材料“边区政府还组织与发挥群众力量进行生产、团结互助,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同时还组织群众进行纺织、运输、熬硝等生产”可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与参与。(3)意义:根据材料“从西南大区到地区再到县到乡村都建立起专门的生产救灾机构,领导广大农民生产以及战胜灾荒”可知,利于灾区百姓渡过灾荒,恢复生产;根据材料“党和政府

22、一方面通过剿匪、反霸、土改运动从政治上、经济上打垮地主阶级对农村的统治,为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战胜灾荒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可知,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根据材料“通过召开各级各类会议及各级报纸来宣传党和政府新的生产救灾的方针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南地区的农民掀起了自救的热潮。”可知,树立党和新政权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从制度借鉴方面看,西南地区的救灾工作对今天的救灾工作具有长远的借鉴意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

23、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并且接受得愈早愈速就愈好。.现在我们要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总论(1938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提取材料中的任一观点,并进行简要评析。(要求:表述清晰,论证充分,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观点:近代化将有助于民族独立富强。该观点具有合理性。近代史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

24、化运动等事实表明,中国近代化不仅是要实现物质技术的近代化,同时要改变中国传统的专制体制,向民主法治社会迈进,更需不断清除民众思想中的迷信、愚昧、保守、落后成分,造就新国民群体。近代中国需要全方位的转变,全面的近代化,才能真正改变半殖民地命运,取得民族独立。但同时应注意近代化与民族独立是相辅相成的。民族独立会加速近代化进程。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已经说明列强的侵略是近代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总之,近代化与民族独立之间并不是单向联系,而应是同步推进,具有双向互动关系,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相互促进。示例二:观点:发挥历史的资鉴功能服务抗战时局。该观点充分体现出历史研究的价值,也彰显了抗战时期近代史研究要

25、为国家民族解困找寻出路的意义。近代以来中国遭受了列强的长期、持续的侵略,国内出现了若干的抵抗浪潮。从鸦片战争中林则徐等主剿派在沿海地区作出的战略部署与前线抗英,到太平天国时期抵抗洋枪队;从甲午中日战争中四大战役的抵抗行为,到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从维新变法运动的改良之路,到辛亥革命的救国之策都包含着近代中国人在寻求民族独立道路上的探索。这些斗争为抗战救国救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总之,作者对百年近代史的研究突显了史学家的责任与使命,最终有利于抗战胜利。其他可供参考的角度:1中国近代化是以科学、机械、民族意识为重要内容。2近代化关乎国家与民族命运。3要从历史与外界找寻取得抗战胜利的良方。4历史研

26、究中蕴含着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5近代史的教训有助于抗战建国。6废除家族家乡观念有利于建立近代民族国家。7独立和富强是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可知作者认为近代化将有助于民族独立富强,故可结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历史事件,从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层面阐述如何近代化,同时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命运为例强调民族独立对近代化实现的作用;根据材料“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可从“发挥历史的资鉴功能服务抗战时局”进行立论,结合所学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甲午

27、中日战争、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事件阐述中国在追求民族独立上的努力,以说明对抗战时局的历史借鉴意义。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入宋以来,城市经济活跃,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在宋代城市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城市化的加快,使得城市土地、水源等资源相对短缺,各种垃圾、污秽也随之增加等问题出现。城乡差别的加大引发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迁徙,难以果腹的灾民可能遗尸街头,城市内部贫富分化也很严重,孤贫之家无力殡葬,更使得城市沦为疾疫爆发的中心。疾疫的严重威胁使得宋代城市管理者们面临着重大考验,促使他们审慎探究致疫成因,妥善拟定处置方案,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应对城市防疫问题,防疫观念为之一

28、变,城市防疫制度随之发展。宋代统治者通过采取整治城市周边环境、积极推广医疗防疫、主动隔离疾疫病患,以及埋瘗尸骸等措施,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防疫制度。这些制度在特定历史场合无疑发挥着积极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成为宋代以迄明清城市防疫制度的核心部分。摘编自余小满宋代城市的防疫制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建立城市防疫制度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代的城市防疫制度。【答案】(1)背景: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出现了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问题;传统防疫制度的缺失;宋代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统治者受儒家重民爱民思想的影响;中医等科技的进步等。(任

29、答三点即可)(2)评价:与当时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措施全面;效果明显等。(言之成理即可)【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入宋以来,城市经济活跃,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可知,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根据材料“城市化的加快,使得城市土地、水源等资源相对短缺,各种垃圾、污秽也随之增加等问题出现”“城市内部贫富分化也很严重,孤贫之家无力殡葬,更使得城市沦为疾疫爆发的中心”可知,城市出现了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问题;根据材料“疾疫的严重威胁使得宋代城市管理者们面临着重大考验,促使他们审慎探究致疫成因,妥善拟定处置方案”可知,传统防疫制度的缺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有

30、助于其建立城市防疫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统治者积极应对疫病,是受儒家重民爱民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积极推广医疗防疫”可知,中医等科技的进步。(2)评价:根据材料“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应对城市防疫问题,防疫观念为之一变,城市防疫制度随之发展”可知,与当时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根据材料“宋代统治者通过采取整治城市周边环境、积极推广医疗防疫、主动隔离疾疫病患,以及埋瘗尸骸等措施,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防疫制度”可知,措施全面;根据材料“这些制度在特定历史场合无疑发挥着积极作用”可知,效果明显等。16.材料 美日在整个远东地区特别是中国,展开了争夺,两国不但围绕满洲的权益在辛亥革命后展开了数轮角

31、逐,还在战后巴黎和会上以山东问题为焦点进行了激烈交锋。随着美日角逐日趋激烈,日、美两国的军费预算如脱缰野马,直线上升,甚至超过了战时水平。“世界新闻纸上多见日美战争将起的记载”,太平洋的空气骤然紧张。尽管日本和美国的经济都迅速发展,但它们也难以承受急剧膨胀的军费负担。日本工商业对美国依赖很深,美国也不愿意失掉日本这个重要的贸易伙伴。当时美国人民的一般心理是反战的,他们关心日本的对华侵略,更关心远东的和平。日本一般民众承受着巨大的军费负担,也对和平抱有极大希望。美国在谋求海上优势的同时希望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确立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远东新秩序,因此提议召开华盛顿会议。摘编自刘笑盈美日在华争夺与华盛

32、顿会议的召开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华盛顿会议召开的美日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盛顿会议的影响。【答案】(1)因素:巴黎和会上东亚和太平洋(远东)地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巴黎和会后,美国谋求远东地区霸权;日本在远东特别是中国的扩张,对美国构成威胁;关日军备竞赛影响双方关系和经济发展;美日经济相互依赖度高;两国人民希望和平,反对战争。(2)影响:华盛顿会议暂时缓和了列强在远东特别是中国的利益冲突;确立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使英国承认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打破了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中国成为华盛顿体系的受害者。【解析】【详解】(1)因素:根据材料“还在战后巴

33、黎和会上以山东问题为焦点进行了激烈交锋”可归纳出巴黎和会上东亚和太平洋(远东)地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根据材料“日、美两国的军费预算如脱缰野马”可归纳出美日的军备竞赛;根据材料“日本工商业对美国依赖很深,美国也不愿意失掉日本这个重要的贸易伙伴”可归纳出美日经济相互依赖度高;根据材料“日本一般民众承受着巨大的军费负担,也对和平抱有极大希望”可归纳出两国人民希望和平,反对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日对远东地区霸权的角逐也是重要因素。(2)结合华盛顿会议的背景及内容可知影响需要从缓解列强在远东地区的冲突、确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美国取得了海上的优势、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1

34、7.材料 船山(王夫之,1619- 1692)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面对明清之际的政治变局,他为此进行了长达40多年动心忍性的艰辛探索和深入研究,并因此形成了“希张横渠之正学”的文化自觉,“寒梅春在野塘边”的文化自信和“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文化自强。船山颇具自白心迹的诗广传有言:有谁在生居迷乱之世,上不遇明君,下不得民望的情境下还能够不改救国之志,仍然牺牺惶惶地关心天下的文明建构,心系天下的安危或民众的安乐呢?而且唯恐谋求得不够精深远大而高明悠久呢?只有那些真正关心国家、关心民众、关心文明建构的君子才能有如此的胸怀和志向。君子志存高远,胸怀博大,有一种“不因贫穷而怠乎道”的伦理自觉,富贵不淫、

35、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是其人格品质的集中体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从来不以个人私利来谋划人生,而是始终将整个天下,将文明建构和价值拱立于心头。摘编自王泽应船山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精神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船山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船山的思想。【答案】(1)背景:传统经济充分发展.新的经济因素涌现;明清易代,社会危机加深;理学思想日趋僵化;文化专制、高压。(2)简评:船山先生文化自觉、自强的精神,有利于中华文化的革故鼎新;彰显了传统文人君子有为、敢于担当的高尚品质;激励着传承发展中国文化的士人,成为其奋勇前行的力量源泉;但其由于时代局限,

36、其思想深受封建意识的束缚。【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面对明清之际的政治变局,他为此进行了长达40多年动心忍性的艰辛探索和深入研究”结合所学,这时期正处于明清易代,社会危机加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经济方面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思想方面,理学思想日趋僵化,文化专制日益严重等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回答。(2)根据材料“形成了的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和的文化自强”可知,船山先生文化自觉、自强的精神,有利于中华文化的革故鼎新;根据材料“能够不改救国之志,仍然牺牺惶惶地关心天下的文明建构”可得出彰显了传统文人君子有为、敢于担当的高尚品质;根据材料“始终将整个天下,将文明建构和价值拱立于心头”等信息可知,激励着传承发展中国文化的士人,成为其奋勇前行的力量源泉,但由于时代的局限,他的思想深受封建思想的束缚,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潮等从积极和局限性角度分析回答。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