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训练7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11653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训练7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训练7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训练7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训练7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训练7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4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训练7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4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训练7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训练7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解析“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说人民当家作主,C项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后还有一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需要完成,排除A项;B项错在“彻底”;D项错在时间,其确立时间为1954年而非1949年。答案C2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中写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对材料中“新纪元”理解正

2、确的是()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C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解析B项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上;C项是在1954年;D项是在改革开放后确立的。故据时间信息“1949年”判断,答案只能是A项。答案A3.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大规模的人民代表选举。广东省归国华侨陈聪参加选举大会后,兴奋地说:“我活了九十多岁,到过许多国家,没有见过这样民主的选举。”这表明我国正逐步形成()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直接选举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解析本题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信息中“19

3、53年12月”、“民主的选举”等可知是我国逐渐形成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A4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A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B五个民族自治区的各族人民开始选举人大代表C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纲领D它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解析题目中的时间信息是“1953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取代政协制度是在1954年,故A项不能选;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

4、成立后才有五个民族自治区,故B项不能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时间为1956年,故排除D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纲领,故选C项。答案C5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的依据应该来自于()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解析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可以看出新中国最早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答案B6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开幕词中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能够体现其“里程碑”意义的是()A共同纲领的制定和实施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解析1954年宪法确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以及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答案B7最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创举的政治制度是()A基层民主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解析解题时应抓住关键词“创举”,A、C、B三项内容在外

6、国均有先例。但党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创举,故选D项。答案D8.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B分别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D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解析共同纲领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内容,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的经验总结

7、。答案D9.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联邦制都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民族聚居区都要实行民族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周恩来讲话是要实行区域自治政策A BC D解析材料主要阐述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原因是由历史因素决定的。联邦制对我国来说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但

8、不是都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故理解过于绝对化。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只是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故理解错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但不是实行区域自治,故错误。答案D10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析20世纪80年代,为实现国家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写入198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答案D11.1990

9、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实现香港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基本法中所蕴含的原则有()“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社会主义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特点。正确,说法错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答案B12下图两部法律所反映的制度,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A社会性质不同 B实施群体不同C主要作用不同 D享受权利不同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比较分析历史事实的能力。民族自治区域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政策50年不变。答案A13.“政治文化范式”是指决定一种文化形态的根本面貌和属性的最核心的命题,一旦这一命题出现重大的变化

10、,整个政治文化形态就会随之改观。有学者据此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文化范式的确立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主导性原则。由此可知,该学者强调了()A意识形态变化对国家政策的影响B社会制度变革对经济建设的影响C“一国两制”必须以和平为前提D经济发展是实现统一的物质基础解析首先需理解“政治文化范式”的概念,然后注意题干强调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关系,故A项符合题意。本题易从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入手而错选D项,故要小心这一陷阱。答案A141980年,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台湾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

11、人。”材料表明蒋经国()希望共同维护民族利益希望实现中国的国家统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倾向于接受“一国两制”方针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切入点是祖国统一。解答本题要注意蒋经国的言论体现了“海峡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的观点,体现了前三个方面,而并未说明其倾向于接受“一国两制”的方针。答案C15.1958年8月23日傍晚,解放军开始炮击金门。9月30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声明:如果中共愿意在台湾海峡地区“停火”,美国可以劝蒋军撤出金门、马祖。10月1日蒋介石明确表示没有义务遵守杜勒斯的声明,反对从金、马撤军。蒋介石此举客观上()A表明两党的分歧基本消失B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立场C意欲

12、断绝与美国的关系D说明国共两党实现了再次合作解析A、C、D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可以排除。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摘自国共关系七十年材料二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决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摘自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材料三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摘自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1)比较材料一、二,两者所体现出的

13、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方法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2)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邓小平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是什么?其前提是什么?(3)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的构想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得到了怎样成功的运用?答案(1)材料一中蒋介石坚持反共立场,准备反攻大陆。材料二中周恩来主张通过商谈和平解决。双方意识形态不同,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2)“一国两制”;统一的中国。(3)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了成功的运用。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等到将来根据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土地改革的情况及人民进步的

14、程度,才可把普选由个别逐步推广到全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1949年9月7日)材料二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将继续存在,并须在一切必要的地方设立地方组织,其名称可沿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材料三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认真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国家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

15、真履行职能,积极通过提案建言献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未能实现普选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结合材料二、三,指出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是什么?(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对我国协商民主政治制度的认识。答案(1)原因:全国尚未完全解放;土改没有完成;人民进步的程度(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尚不足。(2)变化:成为统一战线的组织(或立法机构变成协商机构)。(3)行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4)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由历史形成的;它是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辅相成的;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特色;也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任答3点即可)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投稿可联系QQ:10845918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