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2 ,大小:3.44MB ,
资源ID:811107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1110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全国通用)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之弹簧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全国通用)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之弹簧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含解析).doc

1、中考物理专项练习之弹簧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如图所示,选取甲、乙、丙、丁四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 A.L甲=L乙L丙=L丁 B.L甲=L乙L丙=L丁C.L甲=L丙L乙=L丁D.L甲=L丁L乙=L丙2.小强在研究“弹簧的弹力与其形变量的关系”时,先把弹簧水平放在桌面上,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

2、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画出的弹簧所受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的图线可能是()A.B.C.D.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把橡皮筋的下端B用细线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上端A通过细绳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将一个重为2N的钩码通过细绳挂在橡皮筋的A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将橡皮筋的A端拉到O点,并在竖直放置的白板上标记O点的位置,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挂钩码的细绳对A端的拉力F2;摘掉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A端仍拉到O点,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A.实验中先后两次都将橡皮筋的A端拉伸到O点,是为了让F与F1和F2的作用效果相同B.实验中先后两次都将橡皮筋的A端拉伸到O点,是为了让橡皮筋的形变量相同C.如果以上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4.8N,则F=6.8ND.如果以上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4.8N,则F=2.8N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4.小华在实验室利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记录的相应实验数据如下:拉力/N00.51.01.52.02.53.03.54.0指针位置/cm2.03.04.05.06.07.07.57.57.5(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2)分析实验数

4、据你可得到的结论是_;(3)小华作出了如图2所示的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5.某同学在做用一根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时,在弹簧的下端挂不同质量的钩码,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也不同,他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请你分析表中数据,你得到的一个结论是 _ 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 _ 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 _ cm(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

5、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 _ 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选填“A”或“B”)(3)将本实验中的两根橡皮筋并联(如图丙)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_ N7.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的关系如图,物理学上把弹簧在外力作用下每伸长1m受到的拉力叫做弹簧的强度系数,则该弹簧的强度系数为 _ N/m;分析图象中及有关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_ 8.某同学用一根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时,在弹簧的下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也不同,具体数据见下表: 钩码重力G/N024681012弹簧长度l/cm3456788.5(1)该同学制作的弹簧测力计的量

6、程是 _ N;弹簧的原长是 _ cm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到的一个重要的实验结论是: _ 9.小刚同学做“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的探究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拉力大小/N04569101112弹簧全长/cm3.55.566.58910.514(1)经分析数据得知: _ (2)在满足(1)的条件下,每增加1N的力弹簧应伸长 _ cm (3)如果用这根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那么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_ 10.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

7、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量增加 _ cm; (2)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_ (3)分析图象,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 ,该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_ 11.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_ N,此时它的示数为 _ N,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图象,图象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_ (填甲/乙,下同);若要制作测量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_ 12.小刚同学做“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的探究实验

8、,记录数据如下: 拉力大小/N04569101112弹簧全长/cm3.55.566.58910.514(1)经分析数据得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 _ 比(填写“正”或“反”); (2)在满足(1)的条件下,每增加1N的力弹簧应伸长 _ cm (3)如果用这根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那么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_ 13.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时,得到如图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 _ cm拉力为6N时,弹簧长度比原长长了 _ cm,弹簧发生了 _ 形变 (2)当这根弹簧的长度为4cm时,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 _ N (3)分析图象及有关数据,可以得

9、出结论是 _ 14.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 _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在明确了测力计量程和分度值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_ 15.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 _ 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道理做成的弹簧测力计能否在月球上测出拉力的大小? _ 16.为了研究受到拉力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弹簧自身因素的关系,小华同学选用弹簧A、B、C、D和测力计进行实验已知弹簧A、C由同种金属丝绕制而成弹簧B、D由另一种金属丝绕制而成A、B原来的长度均为L0C、D原来的长度均为L0,且A、B、C、D的横截面均相同;他将弹簧A、B、C、D的左端固定,并分别用水平向右的力通过测力计拉伸弹簧,它们的长度各目增加了L1、L

10、2、L3和L4,如图(a)、(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分析比较图(a)和(b)或(c)和(d)中的测力计示数、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以及相关条件可得: _ 分析比较(a)和(c)或(b)和(d)中的测力计示数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以及相关条件,可得: _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7小题,共222.0分)17.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g=10N/Kg) 钩码质量/g050100150200250300400指针位置/cm2345677.57.5 (1)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弹簧的原长为 _ cm; (

11、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弹簧的使用范围内, _ (3)小华做出了如图乙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图 _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若用此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量程是 _ 18.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1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_ 进行实验后小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 _ 次实验 实验次数123456789拉力(钩码总重)F/N012345678弹簧伸长量L/cm00.400.801.

12、701.602.002.403.204.20(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 (3)表中错误的数据改正后应约为 _ 由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的前6次数据可验证小华的猜想是 _ 的(填“正确”或“错误”);进一步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及图象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4)如果用与这根弹簧相同的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那么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_ (5)要想将测力计的量程提高,初步拟定了以下几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_ A换一根相同的弹簧,然后改变刻度达到要求 B加一根相同的弹簧,然后改变刻度,提高量程 C直接改变刻度 D在刻度之外按比例加刻度19.为

13、研究橡皮筋是否也与弹簧有类似的性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画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为6N的钩码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 _ 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 _ 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测力计,则用橡皮筋 _ 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 _ 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 (3)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A并联起来可以制成量程更大的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_ N20.

14、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表一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0l23456甲弹簧的长度/cm6912182124表二 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0l23456乙弹簧的长度/cm67.5910.51213.515(1)表一中空缺的数据为 _ cm (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精确度较高的是 _ (选填“A”或“B”)测力计,量程较大的是 _ (选填“A”或“B”)测力计21.小华同学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她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做实验,

15、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下表: 钩码总重/N00.51.01.52.02.53.03.54.0指针位置/cm2.53.03.54.04.55.05.55.85.8(1)分析数据,小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拉力不大于 _ N的情况下,弹簧的 _ 跟钩码的拉力成正比;这项研究的应用是 _ (2)小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所作的“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象,应该是下面 _ 图(填序号)所示的图象 22.在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时,利用了如甲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记录数据如下: 拉力(N)00.511.522.534弹簧的长度/(cm)2345677.57.5弹簧伸长/(cm)0(1)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的

16、结论是 _ (2)乙图的三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关系的是 _ 图 (3)这项研究的实际应用是制作 _ 在太空中,用同样的器材 _ 完成该研究(选填“能”还是“不能”) (4)有A、B两个弹簧,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见下表 拉力F/(N)123456789101112A弹簧伸长/(cm)12345678910.512.515.5B弹簧伸长/(cm)2468111417.52020202020如果用这两根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量程较大的是 _ 弹簧,精确度较高的是 _ 弹簧23.某学生在探究“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外力变化的关系”时,利用图甲所示器材和数只钩码做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

17、,如下表: 拉力(钩码总重)F/N00.51001.01.52.03.03.5弹簧的总长度L/cm4.55.145.76.37.58.39.2弹簧伸长的长度L/cm00.621.21.83.03.84.7没有挂钩码时,弹簧的长度L0= _ cm 分析表格数据,在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限度内,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 _ N 请你根据实验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拉力之间的关系图象 24.学了“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内容后,小明准备自制弹簧测力计他找来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先测出弹簧的长度L0=2.10cm,然后在弹簧下面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弹簧的伸长L(

18、L=L-L0),实验数据如下: 拉力F(N)0123456长度L(cm)2.102.502.903.303.704.104.50伸长L(cm)00.400.801.201.602.002.40从表中的数据可知:弹簧伸长L和拉力F的关系为: _ 25.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弹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即F=kx,式中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小明组的同学们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也来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下表是他们的实验数据实验时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g取10N/kg 砝码质量m/g0306090120150弹簧总长度l/cm6.07.28.39.510.611.8(1)根据实验

19、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x关系的图象; (2)根据上述数据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_ N/m26.某学生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利用图甲所示器材并记录了相应数据,如下表 (1)分析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_ (2)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_ 钩码质量(g)050100150200250300400指针位置(cm)2345677.57.5(3)该同学作出了弹簧受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图象是 _ (填序号) (4)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选用橡皮筋进行了相似的探究他们选了A、B两种规格不同的橡皮筋进行测试,绘出如图丙所示图象图象中只有OA段和O

20、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测力计,应选橡皮筋 _ ;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测力计,应选橡皮筋 _ ,每伸长1cm所需要的拉力是 _ 27.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 _ 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 _ 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 _ 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 _ 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A/B) (3)将本实验中相同

21、的两根橡皮筋 _ 起来代替弹簧秤,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_ N28.小贺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她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贺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甲图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_ 进行实验后小贺记录数据如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 _ 次实验 实验次数1234567拉力(钩码总重)F/N0123456弹簧伸长量L/cm00.400.801.202.102.002.40(2)去除错误的一组,在乙图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象 (3)由图象可验证小贺的猜想是

22、 _ 的(填“正确”或“错误”) (4)小贺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以下简称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她先将测力计竖直放置,反复几次轻拉挂钩后,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 (a)此测力计的量程是0 _ N若此时她将一个4N重的物体悬挂于挂钩上,静止后,测力计的示数应 _ 4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b)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小贺调整好了测力计,将某物体悬挂好,物体静止后,指针指在如图丁所示的位置,此时物体的重力G= _ N29.生活中我们常用到各种弹簧,某同学发现,用手拉不同的弹簧时,虽然都使弹簧伸长相同的长度,但是所用拉力的大小不同因此,他猜想:使弹簧伸长相同的长度,所需拉力的大小可能

23、与弹簧原来的长度有关 (1)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找来了细线、支架、钢丝钳和一根均匀长弹簧(可裁剪),还需要准备的测量工具是 _ 和 _ ; (2)实验前,需要用钢丝钳将弹簧裁剪成长度 _ (“相同”、“不同”)的甲、乙两段; (3)实验时,拉伸两段弹簧,使它们都伸长相同的长度,测量对应的拉力,记录在下表: 序号弹簧序号弹簧长度L/cm拉力F/N1甲1002甲123.23甲146.44乙1205乙143.26乙166.4对比表中第 _ 组和第 _ 组数据可知,使弹簧伸长相同的长度,所需的拉力和弹簧的原长 _ (“有关”、“无关”)30.为制作弹簧测力计,小明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如表是

24、小明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弹簧受到的拉力/N012345甲弹簧的长度/cm6.06.57.07.58.08.5乙弹簧的长度/cm6.07.08.09.010.011.0(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_ ; 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 _ (大/小) (2)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分析如表数据可知:量程较大的是 _ (A/B)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_ (A/B)测力计31.小红同学在研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 拉力的大小F/N0369

25、1215弹簧的长度L/cm1516.51819.52123弹簧的伸长L/cm01.534.58(1)请依次填全表格内的数据 (2)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当所加拉力为5N时,弹簧的长度应为 _ cm; (3)测量结束后,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判断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大小”是否成正比?你认为下列方法可行的有 _ (填字母) A做出F-L图象,若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说明二者成正比 B计算拉力F和L的比值,若为一定值,则说明二者成正比 C每当拉力F增加3N时,弹簧的伸长量L相应增加1.5cm,则说明二者成正比D当拉力F变为原来的n倍时,伸长量L也总是变为原来的n倍,则说明二者成正比 (4)在弹性限度

26、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L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可写成L=,则此处k= _ 32.若某同学用一根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时,在弹簧的下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也不同,具体数据见下表: 钩码重力G/N024681012弹簧长度l/cm3456788.5(1)该同学制作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_ N;弹簧的原长是 _ cm (2)请你分析表中这些实验数据,你得到的一个重要的实验结论是: _ (3)某同学做探索弹簧的弹力和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时,他先把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为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然后用竖直向下的力F拉弹簧下端,测出弹簧的长度为l,把l-l0作为弹簧

27、的伸长量x0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作出的F-x图象,可能是下图中 _ 图正确(其它操作都正确) 33.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牛顿,弹簧的伸长增加 _ 厘米; (2)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_ 34.在一段弹簧上分别挂1个、2个、3个钩码,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和挂钩码后弹簧的总长度,注意寻找其中的规律 总结:一定范围内,弹簧的 _ 跟它所受到的

28、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可以来测量 _ 的大小 如果一根弹簧长度为5cm,受到2N拉力后长度为11cm,如果受到的拉力为4N后,伸长 _ cm,长度为 _ cm35.物理小组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拉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如图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的量程是: _ ,它的分度值是 _ (2)探究过程中,实验数据如表,请在图丙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图象 悬挂物质量/g050100150200250弹簧伸长量/cm012345(3)弹簧的伸长量为3.5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 _ N (4)由图线得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其受到的拉力成

29、 _ 3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 _ 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 _ 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 _ 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 _ 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37.谋同学在研究轻质弹簧的长度随拉力变化的关系时,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某同学在研究轻质弹簧的长度随拉力变化的关系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已知每个

30、钩码重为0.5N,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 (1)请将观察到的数据填入实验记录表中 实验次数12345钩码对弹簧的拉力F/N弹簧的长度L/cm(2)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格内做出弹簧伸长长度L随拉力F变化的关系图象 (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 _ (4)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_ 38.弹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弹簧具有测量功能、紧压功能、复位功能和缓冲功能及储存能量的功能弹簧有许多应用,例如制作弹簧测力计、钢笔套上的夹片、机械钟表的发条等 (1)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都产生反抗外力的作用,所产生的力叫做 _ (2)下表是小明研究弹簧长度与所受拉力大小关系时记录数

31、据的表格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写出弹簧伸长量L与它受到拉力F的关系式为 _ ;若在该弹簧下挂一个3.5N重的钩码,则弹簧的长度应为 _ cm(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 钩码重G/N00.51.01.52.02.5弹簧长度L/cm456789(3)发生弹性形变的弹簧储存的能量叫 _ 能 (4)举一个生活中应用弹簧的实例: _ (短文中的实例除外) (5)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重力、测拉力、测滑动摩擦力如图所示,用二力平衡知识来测量的是图 _ 39.小华“探究弹簧的伸长跟外力的关系”时,数据如表: 拉力N01.02.03.04.05.06.08.0指针cm2345677.57.5(1)这项研究的实际应用是

32、 _ ; (2)该弹簧原长是 _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_ N,当指针指在5.8cm时,拉力为 _ N; (3)根据数据作出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_ 0 (4)图B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_ 40.肖林同学用一根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他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弹簧,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也不同,具体数据如表: 弹簧受到的拉力F/N024681012弹簧长度L/cm3456788.5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 该同学制作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_ N,弹簧的原长是 _ cm41.某学生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利用图所示器材并记录了相应数据,如下表 (1)分析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_ (2)

33、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_ ,且量程是 _ 钩码质量(g)050100150200250300400指针位置(cm)2345677.57.5(3)该同学作出了弹簧受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图象是 _ (填序号) (4)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甲、乙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下所示图象图象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_ ;量程是 _ 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_ ,每伸长1CM所需要的拉力是 _ 42.为探究“影响弹簧受力形变的因素”,兴趣小组作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弹簧

34、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受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三: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他们选择了甲、乙、丙3根弹簧作为研究对象已知弹簧甲和丙是同种金属丝,弹簧乙是另一种金属丝,甲和乙原长均为6厘米,丙原长为9厘米,其他条件均相同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以不同大小的力拉下表是实验数据记录 弹簧受到的拉力(牛)01234567甲弹簧的长度(厘米)6.06.67.27.88.49.09.610.6乙6.07.08.09.010.011.012.013.0丙9.09.910.811.712.613.514.415.9(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

35、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 _ (选填“大于”或“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2)要证实猜想一,需比较 _ 两组弹簧的数据 (3)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 _ 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4)若他们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可以选用原长更 _ (选填“长”、“短”)的 _ (选填“甲”、“乙”)种材料43.小华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弹簧的伸长跟外力的关系”时,记录数据如下表: 钩码质量/g0100200300400500指针位置/cm24681014当去掉钩码后,指针指在2.5cm刻度线处 (1)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之处 _ ; (2)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_ ; (3)根据实验数据他们作出了图乙

36、所示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_ (A/B/C/D)44.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表一: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0123456甲弹簧的长度/cm6.09.012.015.018.021.024.0表二: 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0123456乙弹簧的长度/cm6.07.59.010.512.013.515.0(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 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_ ; 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 _ (选填“大”或“小”) (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

37、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 _ (选填“A”或“B”下同)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_ 测力计 (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 _ 45.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1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_ 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

38、是第 _ 次实验 实验次数1234567拉力(钩码总重)F/N0123456弹簧伸长量L/cm00.400.801.701.602.002.40(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2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 (3)由图象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 _ 的(填“正确”或“错误”) (4)另一组小华实验中,得到如表数据: 拉力F/N123456789101112长度l/cm2.502.903.303.704.104.504.905.305.706.106.607.30伸长量l/cm0.400.801.201.602.002.402.803.203.604.004.505.20从这次数据可以看出,拉力

39、达到 _ N时,弹簧的伸长量和拉力的关系就改变了,因此如果用这根弹簧制作的弹簧测力计,它的测量范围只能达到 _ N46.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时,得到如图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 _ cm,受到拉力时发生了 _ 形变; (2)当这根弹簧的长度为4cm时,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 _ N; (3)分析图象及有关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 _ 47.下表为小明同学做“研究弹簧的长度与拉力关系”的实验记录数据: 拉力F/N00.51.01.52.02.53.04.0弹簧长度L/cm2346788(1)请帮小明同学填写漏掉的数据(填在表格中) (2)由数据可知,弹簧的原长L0

40、是 _ cm; (3)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 ; (4)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_ ; (5)小明作出了如图所示的三个F-L图象,其中 _ 图是正确的48.为探究“影响弹簧受力伸长大小的因素”,兴趣小组作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弹簧伸长的长度可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弹簧伸长的长度可能与受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三:弹簧伸长的长度可能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他们选择了甲、乙、丙3根弹簧作为研究对象已知弹簧甲和丙是同种金属丝,弹簧乙是另一种金属丝,甲和乙原长均为6cm,丙原长为9cm,其他条件均相同,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以不同大小的力拉,如图表一是实验数据记录 表一: 弹簧受到的

41、拉力01234567甲弹簧的长度(cm)6.06.67.27.88.49.09.710.8乙6.07.08.09.010.011.012.013.0丙9.09.910.811.712.613.514.415.9(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 _ (选填“大于”或“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2)要证实猜想一,需比较 _ 两组弹簧的数据 (3)请根据上表中弹簧甲的数据,将下表填写完整 表二: 弹簧受到的拉力F/N01234567弹簧甲的伸长l/cm00.61.21.83.03.7(4)分析数据可知:在一定的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的伸长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_ 比 (5)进

42、一步综合分析数据还可得出:弹簧的伸长不仅跟拉力大小有关,还跟弹簧的 _ 和 _ 有关49.现有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小华要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他首先测出弹簧的长度L0=2.10cm,然后在弹簧的下端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比原长L0的伸长L(L=L-L0),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F/N1234567L/cm2.502.903.303.704.104.504.90L/cm0.400.801.201.602.002.402.80(1)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 _ ; (2)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F和弹簧伸长L的关系是: _ ; (3)小华继续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 F/N

43、89101112L/cm5.305.706.106.607.30L/cm3.203.604.004.505.20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达到 _ N时,拉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就改变了因此,弹簧测力计的范围只能达到 _ N50.小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1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_ 进行实验后小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 _ 次实验 实验次数123456789拉力(钩码总重)F/N012345678

44、弹簧伸长量L/cm00.400.801.701.602.002.403.204.20(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2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 (3)表中错误的数据改正后应约为 _ 由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的前6次数据可验证小华的猜想是 _ 的(填“正确”或“错误”);进一步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及图象发现,在 _ 内,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4)如果用与这根弹簧相同的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那么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_ 51.小帆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她先将测力计竖直放置,反复几次轻拉挂钩后,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 (1)此测力计的量程是0 _ N (2)在老师的指导

45、下,小帆调整好了测力计,将某物体悬挂好,物体静止后,指针指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此时物体的重力G= _ N (3)小娟想要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除了需要如图丙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_ 进行实验后记录数据如表,表中明显错误的数据是第 _ 次实验 实验次数1234567拉力(钩码总重)F/N0123456弹簧伸长量L/cm00.40.81.71.62.02.4(4)由图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 _ (5)若将两根同样的弹簧并排使用,更 _ (选填“易”或“难”)拉伸,则两根同样的弹簧并排使用做成的弹簧测力计比

46、一根同样的弹簧做成的弹簧测力的量程 _ (选填“大”或“小”) (6)选取A、B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将A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A的右端;在B弹簧 左右两端均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当两根弹簧都水平静止时(如图丁),此时弹簧的长度LA _ L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7)该小组同学在研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关系”时,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弹簧所受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的图线可能是下图所示图线中的哪

47、一个 _ 52.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变化关系”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下: 钩码质量(g)050100150200250300400指针位置(cm)2345677.57.5(1)弹簧未挂钩码时,弹簧的伸长= _ ; (2)当弹簧的伸长达到4cm时,弹簧的拉力为 _ N (3)分析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_ ; (4)根据数据,我们可知弹簧的长度与拉力是否成正比 _ (选“是”或“否”)53.在“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实验中,小明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目的: _ 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 实验步骤: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 _ 2、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

48、上悬挂一个合适的钩码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_ 牛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8.0分)54.小阳学习了弹力的知识后,发现给弹簧施加的拉力越大时,弹簧的伸长就越长于是小阳猜想: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成正比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两端有钩的弹簧一根,已凋零的弹簧测力计一个、带横杆的铁架台一个、刻度尺一把他利用上述器材进行了以下实验:(1)将弹簧竖直挂在铁架台的横杆上使其静止,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受拉力时的长度l0并记录在表格中;(2)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弹簧的而一段使其伸长到一定长度,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出拉力F,并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并将F、l

49、记录在表格中;(3)逐渐增大弹簧受到的拉力(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仿照步骤(2)再做五次实验,并将每次实验对应的F、l记录在表格中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小阳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_;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小阳实际探究的是_跟所受拉力的关系;针对小阳计划探究的问题,他应该补充的步骤是:_;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55.小明利用钩码、弹簧及相关器材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式为:_钩码重G/N0.511.522.533.5弹簧伸长量x/cm2468101214弹力F/N0.511.522.533.556.在“制作一个橡皮筋测力计”的小组活动

50、中,小军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橡皮筋伸长的长度跟它受到的拉力存在什么关系?”小明和小丽经过思考后的猜想如下图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通过实验来检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条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必需的一种器材是 _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表: 1拉力(钩码总重)F/N00.51.01.52.02.52橡皮筋的总长度L/cm4.55.15.76.36.97.53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00.61.22.43.0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 _ cm; 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 要知道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则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

51、进行分析和比较? 答:应对 _ (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57.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时,得到如图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 _ cm拉力为6N时,弹簧长度比原长长了 _ cm,弹簧发生了 _ 形变 (2)当这根弹簧的长度为4cm时,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 _ N (3)分析图象及有关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 _ 58.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表一: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O123

52、456甲弹簧的长度/cm8O10.012O14O16O18O表二: 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O1234S6乙弹簧的长度/cm6.07.08O9.010.011.012O(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 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_ ; 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 _ (选填“大“或“小”) (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 _ (选填“A”或“B”下同)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_ 测力计 (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表一中的空格中应填 _ cm59.小刚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

53、,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器材:弹簧、1N的钩码若干、 (2)实验过程: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一块竖直放置的木板顶端,让弹簧能够自由地伸缩,然后用1N、2N、3N8N的力去拉弹簧,并把每一个拉力作用下弹簧底端所对的位置做上记号,再测出弹簧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 拉力/N01234567弹簧长度/cm1012141618202121.5请你帮小刚分析以上数据并回答: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弹簧的原长是 _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 _ 如果把这条弹簧改装成弹簧测力计,则制成后的测力计的量程是 _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60.小红在课外小组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

54、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 (1)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_ ; (2)从图象中可得到的结论是: _ (3)支持上述结论的依据是: _ (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_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之弹簧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含解析、全国通用)【答案】1.C2.C3.ABD4.弹簧测力计;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5.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拉力成正比6.16;8;B;22.57.75;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它受到的外力成正比8.010;3;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9.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0

55、.5;09N10.0.5;弹簧在竖直悬挂自然下垂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已有一定量的伸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弹簧测力计11.05;2.2;乙;甲12.正;0.5;09N13.2;3;弹性;4;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14.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校零15.长;能16.不同材料制成的弹簧,原长与横截面积相同,在同样大小外力作用下,伸长的长度不同;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弹簧,原长不同在同样大小外力作用下,伸长长度不同17.2;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2;02.5N18.刻度尺;4;1.2;正确;07N;B19.12;6;

56、B;A;2020.15;A;B21.3;伸长量;弹簧测力计;B22.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弹簧测力计;不能;A;B23.4.5;1.524.正比25.25.726.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B;B;A;0.67N27.16;8;B;A;并联;22.528.刻度尺;5;正确;5;大于;2.629.弹簧测力计;刻度尺;不同;2;5;无关30.正比;小;A;B31.17.5;ABCD;2N/cm32.10;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越长;C33.0.5;弹簧在竖直悬挂自然下垂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已有一定量的伸长34.伸长量;重力;12

57、;1735.05N;0.2N;1.75;正比36.16;8;B;A37.钩码对弹簧拉力F越大,弹簧的伸长长度L越大;弹簧测力计38.弹力;L=F2cm/N;11;弹性势;汽车减震器或弹簧座椅等;a、c39.弹簧测力计;2cm;5.0;3.8;B;弹簧有原长40.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010;34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外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0-2.5N;B;乙;0-4N;甲;0.67N42.小于;甲和丙;伸长量;短;乙43.加在弹簧上的力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C44.正比;大;B;A;将一根弹簧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分别用大小相同

58、的力拉两根弹簧,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45.刻度尺;3;正确;11;1046.2;弹性;4;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47.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弹簧测力计;B48.小于;甲和丙;正;长度;材料49.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11;01050.刻度尺;4;1.20;正确;一定范围;06N51.5;2.6;刻度尺;4;弹簧的伸长与受到拉力成正比;难;大;等于;C52.0cm;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否53.练习使用弹簧秤;指针调零;2.254.弹簧伸长量;弹簧伸长量

59、;利用公式L=L-L0,分别计算出6次弹簧的伸长量L,分别记录在表格中55.F=0.25(N/cm)x56.刻度尺;4.5;1、257.2;3;弹性;4;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58.正比;大;B;A;6.059.10cm;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0-5N60.弹簧在不受该外力作用前,由于重力自身伸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的弹力成正比;弹簧的伸长量与受的弹力的图象为正比例函数图象;避免结论的偶然性,找出普遍规律【解析】1.解: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其伸长量(弹簧实际长度与原长之间的差值)成正比;而图甲和丙都是使弹簧伸长的,图乙和图丁都是让弹簧压

60、缩的,图甲和图丙上的作用力相同,故伸长的长度相同;图乙和图丁上的作用力相同,故压缩的长度相同,故有L甲=L丙L乙=L丁;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弹簧受到的弹力与其伸长量(弹簧实际长度与原长之间的差值)成正比 弹簧的伸长量取决于作用在弹簧上的力的大小,作用在挂钩上的力都是F,则伸长量相同,注意判断弹簧是伸长的还是压缩的2.解:A、实验中用横轴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纵轴表示弹簧的拉力F(即所挂重物的重力大小),故错误; B、弹簧平放时测量自然长度,此时弹簧伸长量为0cm,故错误; C、当竖直悬挂时,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弹簧会有一段伸长量,但此

61、时所挂重物的重力为0N(即:F=0N),故正确; D、因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故错误; 故选C 首先弄清横轴和纵轴代表的含义,在这里x代表的是弹簧的伸长量,即L-L0,最后综合判断选取答案 此题考查学生运用图象来处理数据的能力,关键是弄清坐标轴代表的意义,并能综合分析拉力F与伸长量L的关系需要注意弹簧的平放与竖直放对横纵坐标的影响3.解:AB、实验中两次将橡皮筋从A点拉伸到O点的目的是为了让F与F1和F2的作用效果相同即橡皮筋的形变量相同,故AB正确; CD、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差,则F=F1-G=4.8N-2N=2.8N,方向竖直向上,故C错误

62、,D正确 故选ABD (1)橡皮筋的伸长反应了拉力的作用效果,两次橡皮筋从A点拉伸到O点的目的是使橡皮筋形变程度相同,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2)根据力的合成计算合力的大小,即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和;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差 本实验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合成公式的应用,比较简单4.解:(1)实验研究的是弹簧长度和重力的关系,在已学的物理仪器中,弹簧测力计符合该实验的实际应用; (2)由表中数据可知:03.0N的范围内,弹簧的长度随物体重力的增大而加长,即:弹簧的长度和受到的重力(拉力)成正比; (3)由表中数据知:当F=G=0N时,弹簧的长度s=2cm; 当F=G3N

63、时,弹簧的长度是=7.5cm; 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B图,因此正确的是B; 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2)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3)B(1)此实验研究的是弹簧长度和外力(重力)的变化的联系,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明确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然后抓住两个关键点进行解答: 当F=0N时,弹簧长2cm;当F3N时,弹簧的长度不再变化为7.5cm此题的实验过程揭示了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还考查了学生对于实验结果的总结、分析能力5.解:弹簧在一定范围内,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表格中的数据包括弹簧的原长 故答案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

64、伸长跟拉力成正比 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钩码重力越大,弹簧长度越长,两者成正比 本题考查学生对弹簧测力计原理的理解情况6.解:(1)由图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拉力不大于10N的情况下,B橡皮筋在受到的拉力不大于15N的情况下,橡皮筋伸长量x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变化关系为一直线,说明橡皮筋的伸长x与受到拉力F成正比例函数的关系,FA=kAxA,FB=kBxB,由图知,当FA=5N,xA=10cm;FB=10N,xB=10cm,将上面的数据分别代入FA=kAxA、FB=kBxB,得:kA=0.5N/cm、kB=1N/cm,因此FA=0.5xA,FB=xB,所以,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

65、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xA=cm=16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xB=cm=8cm;(2)测力计是根据在测量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由图乙知,A的量程为0-10N,B的量程为0-15N,则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如F=5N时,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而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5cm,所以,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3)因A最大受到10N的拉力,在弹性范围内最多伸长20cm,B在弹性范围内,受到的最大拉力为15N,最多伸长15cm,将本实验中两根相同的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使用时,故A只能伸长15c

66、m,根据在测量范围内受到拉力与伸长成正比,故A最多受到的拉力FA大=10N=7.5N,根据合力的知识,故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应为7.5N+15N=22.5N,故量程为0-22.5N故答案为:(1)16;8cm(2)B;(3)22.5(1)根据图乙分别找出在一定范围内A、B橡皮筋伸长与受到的拉力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关系式作答;(2)根据弹簧则力计的测力原理确定测力范围;根据受同样的力(在测量范围内)伸长量大的,测量精确高;(3)根据两橡皮筋在弹性范围内受到的最大拉力与伸长量的关系确定并联后伸长的最大量,根据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接力成正比的原理求出作用在

67、A橡皮筋上的最大拉力,根据合力的知识求出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测力范围、测量准确程度、合力的知识,体现了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7.解:在弹性限度之内,一轻弹簧受到6N的拉力时,它的伸长量是8cm,根据胡克定律F=kx得,k=N/m=75N/m (2)有图象可知,在外力不超过6N时,弹簧的伸长跟它受到的外力成正比,超过6N就不成正比了, 故可得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它受到的外力成正比 故答案为:75;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它受到的外力成正比 (1)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决定,根据胡克定律F=kx求出劲度系数的大小; (2)在弹性限度以内,弹簧的伸长跟它受到

68、的外力成正比,结合图象解答得出结论 这是一道考察弹簧测力计原理以及结合图象的实验简答题,会看图象是解题的关键8.解: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1)钩码的重力每增加2N,弹簧伸长1cm,而当拉力从10N增加到12N时,弹簧却只伸长了0.5cm,说明此时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因此,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10N钩码重为0N时,弹簧的长度为3cm,这就是弹簧的原长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拉力成正比也可以说: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故答案为:(1)010;3; (2)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的基本制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

69、与拉力成正比在分析具体数据时,一定要注意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比值是否始终相等,如果一旦不相等,说明它有可能超过了弹性限度 本题考查学生对弹簧测力计原理的理解情况,同时测定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也很重要,这样才能保证在使用时不会损坏弹簧测力计9.解:(1)(2)该实验探究的是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之间的关系,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弹簧长度为08cm时,拉力每增加1N,弹簧伸长0.5cm;而弹簧长度达到8cm后,拉力每增加1N,弹簧伸长不再是0.5cm,说明: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当拉力为10N时,弹簧的长度应为8.5cm,而表格中是9cm,说明此时超出了弹性限度,因此该弹

70、簧测力计的范围是09N 故答案为: (1)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2)0.5;(3)09N (1)(2)弹簧受到的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是原长,用弹簧的长度减去弹簧的原长即为弹簧伸长的长度,计算出弹簧伸长的长度分析它与所受拉力的关系; (3)根据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由此计算出弹簧伸长的长度和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问题时,一定要特别区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的伸长”的不同,同时,得出的结论应该具有普遍性10.解:(1)由图可得,当伸长2cm时,拉力为1N;伸长2.5cm时,拉力为2N;伸长3cm时,拉力为3N 所

71、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0.5cm; (2)由图象可知,该图线不过原点,当弹簧被竖直悬挂自然下垂时,说明由于弹簧自身受重力而伸长 (3)分析图象,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根据该原理制成了测量力大小的仪器是弹簧测力计 故答案为:(1)0.5;(2)弹簧在竖直悬挂自然下垂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已有一定量的伸长;(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弹簧测力计 (1)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来分析; (2)图线不过原点,当弹簧被竖直悬挂自然下垂时,由于弹簧自身受重力而伸长,由图线和坐标轴交点的横坐标表示弹簧的原长可知弹簧的原长 (3)根据弹

72、簧测力计的原理来分析,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 本题属于基础题,关键要根据图中图象数据分析具体的关系,然后才能计算11.解: (1)读图可知,弹簧测力计最大可称量5N的物体,所以其量程应记作05N; 从01N之间一共分出了5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格就是它的分度值0.2N;测力计的指针在2N以下第一个小格处,示数为:2N+10.2N=2.2N; (2)在弹性限度内,甲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6N,而乙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8N;显然,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乙 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甲的伸长量大,弹簧甲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故答案为:

73、05;2.2;乙;甲 (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指它的最大称量范围,分度值是每相邻的两个小格所代表的力的大小,读数时要注意从零刻度读起,在明确分度值的前提下,数准格数 (2)本题是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在施加相同拉力的情况下,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簧测力计越灵敏,弹簧伸长量越小,一般量程会越大,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制作弹簧测力计的材料 本题要根据图中图象数据分析得出答案,学生要提高分析图象的能力,并真正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12.解:该实验探究的是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拉力每增加1N,弹簧伸长0.5cm,说明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

74、正比;当拉力为10N时,弹簧的长度应为8.5cm,而表格中是9cm,说明此时超出了弹性限度,因此该弹簧测力计的范围是09N 故答案为:(1)正;(2)0.5;(3)09N (1)弹簧受到的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是原长,用弹簧的长度减去弹簧的原长即为弹簧伸长的长度,计算出弹簧伸长的长度分析它与所受拉力的关系; (2)根据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由此计算出弹簧伸长的长度和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问题时,一定要特别区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的伸长”的不同,同时,得出的结论应该具有普遍性13.解:(1)读图可知,当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为2cm,这就

75、是它的原长,拉力为6N时,弹簧长度是5cm,弹簧长度比原长长了3cm,此时因为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 (2)当这根弹簧的长度为4cm时,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4N; (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拉力不大于6N的范围内,弹簧的长度与拉力的变化图线呈线性变化,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故答案为:(1)2;3;弹性; (2)4;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认真读图象,当不加拉力时弹簧的长度就是其原长;用6N时对应的长度减去原长,就是弹簧的伸长量,因为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具有弹性势能;当图象呈线性变化时,就说明两个量是成正比的 阅读图象是本题解答的重要手段,搞清横纵坐标所表示的

76、量,读出关键的数据再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14.解:(1)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或者说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2)使用之前要观察量程、分度值、校零,也就是将零刻线对准指针的位置 故答案为: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或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校零 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前注意事项 (1)关于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要澄清两个关键词:一是“在弹性限度内”,如果超过弹性限度,弹簧的伸长长度就不与拉力成正比了,而受弹簧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二是“伸长的长

77、度”而不是“长度”,即弹簧后来长度与原来长度的差 (2)使用前还要拉动几下挂钩,避免弹簧、指针和外壳卡住;测量时拉力方向要弹簧测力力轴线方向一致,避免指针、弹簧与外壳摩擦过大,影响读数准确性15.解: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可知:在一定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在月球上,弹簧本身的性质不变,发生的弹性形变仍然符合上述规律,所以可以测出拉力的大小 故答案是:长;能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在一定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该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16.解:(1)(a)和(b)它们的原长都是L0,即原长相同,它们的横截面积也相同,

78、测力计读数都是6N,即两弹簧受的拉力相同,两次实验用的弹簧A、B是用不种金属丝制成的,即材料不同,这样控制了弹簧原长、材料横截面积、所受拉力这三个因素相同,材料这一因素不同,我们看到L2大于L1,即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 (2)(a)和(c)两次实验用的弹簧A、C用同种金属丝制成,即所用的材料是相同的,它们的横截面积也相同,测力计读数都是6N,即两弹簧受的拉力相同,两根弹簧的原长是分别是L0和L0,即原长不同,这样控制不变的因素是材料、横截面积、拉力,变化的因素是原长,我们看到L3大于L1,即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 故答案为:不同材料制成的弹簧,原长与横截面积相同,在同样大小外力作用下,伸长的长度

79、不同; 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弹簧,原长不同在同样大小外力作用下,伸长长度不同 本题考查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分析实验,被研究问题是弹簧受的拉力,影响因素是弹簧的材料、原来长度、横截面积、拉力 本题不要受已有知识点干扰: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这里考查的控制变量法的思想,通过题意找出被研问题,影响该问题的因素,在设计实验、描述结述时,要注意说清控制什么因素一定的思想,这是控制变量法的关键所在17.解:(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所挂钩码为0时,弹簧的长度为2cm,因此弹簧的原长为2cm; (2)由表中数据知:由表中数据可知:在50250g的范围内,弹簧的长度

80、随物体质量的增大而加长,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结合表中数据读图象可知,弹簧的原长为2cm,所以横坐标应从2cm处开始,所以图1错误;当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即使再增加物体的重力,弹簧也不会再伸长,故图3错误;所以只有图2符合题意 (4)当弹簧的长度为7.5cm时,弹簧的长度不会发生改变,因此当弹簧伸长7cm时所受的拉力即可弹簧的最大测量值,为F=G=mg=0.25kg10N/kg=2.5N;所以量程为02.5N 故答案为:(1)2;(2)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3)2;(4)02.5N (1)当弹簧受到的拉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为弹簧的原长; (2)当

81、钩码质量为0时,指针所指的位置即为弹簧的原长,随着拉力的增加,弹簧逐渐伸长,比较弹簧伸长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可得出其变化规律; (3)明确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然后抓住两个关键点进行解答:当F=0N时,弹簧长度2cm;当F2.5N时,弹簧的长度不再变化; (4)在拉力变化均匀,弹簧的伸长量的变化也均匀,在这个范围里的最大拉力,即为弹簧的量程 本题通过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得出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这一结论考查的难点在于对图象的判断,要明确弹簧的原长在图象中的体现和超过弹性限度时弹簧的长度不变,是解答正确的关键18.解:(1)钩码的重力已知,因此不需要测量,实

82、验中要测量的是弹簧的伸长量,所以需要刻度尺; 分析数据发现,除第4次实验数据外,其余7次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因此第4次实验数据是错误的 (2)将表中拉力对应横坐标,弹簧伸长量对应纵坐标,图象如下: (3)由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拉力成正比,故表中错误的数据改正后应约为1.2N,因此小华的猜想是正确的 (4)由表格知超过7N后,伸长量与拉力不成正比,故量程为07N; (5)自制测力计的量程只有1N,要想把它的量程提高到2N,应该把两根一样的橡皮筋,并在一起使用,这样测力计的量程就变为2N了 故选B 故答案为:(1)刻度尺;4;(2)如图;(3)1.2;正确;(4)

83、B (1)要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因此需要测量弹簧的伸长量和拉力,据此确定实验器材;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量越大 (2)图象中横坐标表示弹簧受到的拉力,纵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利用描点法画出图象 (3)根据图象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 (4)根据表格的数据解答测力计的量程; (5)当橡皮筋伸长随橡皮筋所受的拉力增大而增加,在橡皮筋在弹性范围内,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应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关系 本题考查了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是中考中常见实验的考查,是考试的热点19.解: (1)由图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拉力不大于10N的情况下,B橡皮

84、筋在受到的拉力不大于15N的情况下,橡皮筋伸长量x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变化关系为一直线, 说明橡皮筋的伸长x与受到接力F成正比例函数的关系,FA=kAxA,FB=kBxB, 由图知,当FA=5N,xA=10cm;FB=10N,xB=10cm, 将上面的数据分别代入FA=kAxA、FB=kBxB得:kA=0.5N/cm、kB=1N/cm, 因此FA=0.5xA,FB=xB, 所以,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6N的物体时, 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xA=cm=12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xB=cm=6cm; (2)测力计是根据在测量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接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由图乙知,A的量

85、程为0-10N,B的量程为0-15N,则用橡皮筋 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 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如F=5N时,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而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5cm,所以,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 (3)将两根A并联,每根橡皮筋最大受到10N的拉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的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应为20N 故答案为:(1)12;6;(2)B;A;(3)20 (1)根据图乙分别找出在一定范围内A、B橡皮筋伸长与受到的拉力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关系式作答; (2)根据弹簧则力计的测力原理确定测力范围;根据受同样的力(在测量范围内)伸长量大的

86、,测量精确高 (3)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使用时,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求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 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测力范围、测量准确程度、合力的知识,体现了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20.解:(1)由表一可知,甲弹簧的原长L0=6cm,拉力为1N时,弹簧的长度为9cm;拉力为2N时,弹簧的长度为12cm,拉力为4N时,弹簧的长度为18cm; 即3N的拉力没有超过甲弹簧的弹性限度,且受1N的拉力,弹簧伸长3cm,当拉力F=3N时,弹簧的伸长:L=33N=9N,弹簧的长度:L=L0+L=6cm+9cm=15cm; (2)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大于乙弹簧伸

87、长的长度,在拉力相同时用甲弹簧做成的测力计,示数间的间距较大,刻刻度时可以刻得更小,因此用甲弹簧做成的测力计精度更高,即精度较高的是A测力计; 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可得出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甲弹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弹簧所受拉力,由题意知,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即两弹簧的伸长相同,则甲弹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弹簧所受拉力即甲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小于乙,即量程较大的是B测力计 故答案为:(1)15;(2)A;B (1)分析表一中数据,弹簧受到的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是原长,用弹簧的长度减去弹簧的原长即为弹簧伸长的长度

88、,计算出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可求拉力为3N时,弹簧的长度; (2)比较量程实质是比较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因此可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得出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甲弹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弹簧所受拉力,从而得出结论; 同样比较测力计的精度实质是在弹簧的拉力相同时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弹簧伸长的长度大的测力计,示数间的间距较大,刻刻度时可以刻得更小,精度更高 本题即考查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又考查学生应用获取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考查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能力21.解:(1)从表中数据知:钩码的拉力每增加0.5N,弹黄的伸长量也增加

89、0.5cm,所以弹黄的伸长量与钩码的拉力是正比例关系,前提是钩码的拉力不能大于3N 在一定范围内拉伸弹簧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的这一性质制成的 (2)从表中的数据知:当钩码的拉力是0N时,弹簧的长度是2.5cm,而B、C、D中,只有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3;伸长量;弹簧测力计;(2)B 从所给数据看:弹簧原长2.5cm,在拉力小于或等于3N以前,钩码拉力增加弹簧的伸长量也增加,且成正比;拉力达到3N以后,弹黄的伸长量与拉力便不再成正比了我们在实践中,正是依据弹簧的这种性质制成了测量力的工具 本题考查了弹簧的性质及弹簧测力的原理,结合这一知识点还

90、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学生能熟练的应用弹簧的性质和弹簧测力计解决实际问题22.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在50250g的范围内,弹簧的长度随物体质量的增大而加长,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结合表中数据读图象可知,弹簧的原长为2cm,所以横坐标应从2cm处开始,所以A错误;当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即使再增加物体的重力,弹簧也不会再伸长,故C错误;所以只有B符合题意; (3)实验研究的是弹簧长度和重力的关系,在已学的物理仪器中,弹簧测力计符合该实验的实际应用;在太空中,钩码处于失重状态,故不能用同样的器材能完成该研究; (4)根据AB弹簧在拉力相同时A弹簧伸长的长

91、度小于B弹簧伸长的长度,可得出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B弹簧所受拉力小于A弹簧所受拉力,即A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大于B,即量程较大的是A测力计; 同样根据AB弹簧在拉力相同时,A弹簧伸长的长度小于B弹簧伸长的长度,故在拉力相同时用B弹簧做成的测力计,示数间的间距较大,刻刻度时可以刻得更小,因此用B弹簧做成的测力计精度更高,即精度较高的是B测力计 故答案为:(1)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2)B;(3)弹簧测力计;不能;(4)A;B (1)此实验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明确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然后抓住两个关键点进行解答:当F=0N时,弹簧长度2c

92、m;当F2.5N时,弹簧的长度不再变化 (3)实验研究的是弹簧长度和重力的关系,在已学的物理仪器中,弹簧测力计符合该实验的实际应用; (4)比较量程实质是比较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因此可根据AB弹簧在拉力相同时B弹簧伸长的长度大于A弹簧伸长的长度,得出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B弹簧所受拉力小于A弹簧所受拉力,从而得出结论; 同样比较测力计的精度实质是在弹簧的拉力相同时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弹簧伸长的长度大的测力计,示数间的间距较大,刻刻度时可以刻得更小,精度更高; 此题的实验过程揭示了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还考查了学生对于实验结果的总结、分析能力23.解: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没有挂钩码

93、时,橡皮筋的长度L0=4.5cm; 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钩码的重力在1.5N之前,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是成正比的,当拉力超过1.5N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就不成正比了,故在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限度内,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5N; 先根据表中数据描点,然后用直线连接,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4.5;1.5;如图 根据表中数据读出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根据表中的数据先进行描点,然后用直线连接 本题考查了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是中考中常见实验的考查,是考试的热点24.解: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一定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

94、弹簧的伸长就增加 0.40cm,即成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正比 本题是通过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此题是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一步步理解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能够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出物理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5.解:(1)做出拉力F,形变量x的图表: 钩码质量m/g0306090120150弹簧的长度l/cm6.07.28.39.510.611.8拉力F/(N)00.30.60.91.21.5伸长量x/cm01.22.33.54.65.8图线应是过原点的直线,如图所示: (2)由胡克定律:F=kx得:图线的斜率即是劲度系数k k=25.7N/

95、m 答:(1)见上图;(2)25.7 (1)根据所给数据,利用描点法即可画出图象; (2)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劲度系数大小 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胡可定律的应用,做题时需要结合数学知识求解,是一道考查数学与物理结合的好题目26.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在0250g的范围内,弹簧的长度随物体质量的增大而加长,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实验研究的是弹簧长度和质量的关系,在已学的物理仪器中,弹簧测力计符合该实验的实际应用; (3)结合表中数据读图象可知,弹簧的原长为2cm,所以横坐标应从2cm处开始,所以A错误;当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即使再增加物体的重

96、力,弹簧也不会再伸长,故C错误;所以只有B符合题意 (4)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橡皮筋B的伸长量小,劲度系数较大,适合制作量程较大的橡皮筋测力计; 而在相同拉力作用下,橡皮筋A的伸长量大,劲度系数较小,适合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测力计; 由图象知:0-4N是过原点的射线,每伸长1cm所需要的拉力是:=0.67N 故答案为:(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2)弹簧测力计;(3)B;(4)B;A;0.67N (1)此实验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实验研究的是弹簧长度和重力的关系,在已学的物理仪器中,弹簧测力计符合该实验的实际应用; (3)明确横、纵坐标所

97、代表的物理意义,然后抓住两个关键点进行解答; (4)在施加相同拉力的情况下,橡皮筋的伸长量越大,橡皮筋测力计越灵敏,橡皮筋伸长量越小,一般量程会越大,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材料并根据图象中的数据,计算每伸长1cm所需要的拉力 此题既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又考查了学生对于实验结果的总结、分析能力,是一道好题27.解: (1)由图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接力不大于10N的情况下,B橡皮筋在受到的拉力不大于15N的情况下,橡皮筋伸长量x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变化关系为一直线,说明橡皮筋的伸长x与受到接力F成正比例函数的关系,FA=kAxA,FB=kBxB,由图知,当FA=5N

98、,XA=10cm,;FB=10N,XB=10cm,将上面的数据分别代入FA=kAxA、FB=kBxB,得:kA=0.5N/cm、kB=1N/cm,因此FA=0.5xA,FB=xB,所以,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xA=cm=16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xB=cm=8cm; (2)测力计是根据在测量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接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由图乙知,A的量程为0-10N,B的量程为0-15N,则用橡皮筋 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 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如F=5N时,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而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5cm,所以,用橡皮筋A

99、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 (3)因A最大受到10N的拉力,在弹性范围内最多伸长20cm,B在弹性范围内,受到的最大拉力为15N,最多伸长15cm,将本实验中两根相同的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使用时,故A只能伸长15cm,根据在测量范围内受到拉力与伸长成正比, 故A最多受到的拉力FA大=10N=7.5N,根据合力的知识, 故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应为7.5N+15N=22.5N 故答案为:(1)16;8;(2)B;A;(3)并联;22.5 (1)根据图乙分别找出在一定范围内A、B橡皮筋伸长与受到的拉力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关系式作答; (2)根据弹

100、簧则力计的测力原理确定测力范围;根据受同样的力(在测量范围内)伸长量大的,测量精确高; (3)根据两橡皮筋在弹性范围内受到的最大拉力与伸长量的关系确定并联后伸长的最大量,根据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接力成正比的原理求出作用在A橡皮筋上的最大拉力,根据合力的知识求出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 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测力范围、测量准确程度、合力的知识,体现了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28.解:(1)钩码的重力已知,因此不需要测量,实验中要测量的是弹簧的伸长量,所以需要刻度尺; 分析数据发现,除第5次实验数据外,其余6次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因此第5次实验数据是错误的 (2)将表中拉力对应横坐标,弹簧

101、伸长量对应纵坐标,图象如下: (3)由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拉力成正比,因此小贺的猜想是正确的 (4)由图丙可知: (a)此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弹簧测力计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处,指针没有调零,若此时她将一个4N重的物体悬挂于挂钩上,静止后,测力计的示数应大于4N (b)如图丁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图中所示的位置示数为2.6N,即此时物体的重力G=2.6N 故答案为:(1)刻度尺;5;(2)如图;(3)正确;(4)(a)5;大于;(b)2.6 (1)要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因此需要测量弹簧的伸长量和拉力,据此确定实验器材;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102、,伸长量越大 (2)图象中横坐标表示弹簧受到的拉力,纵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利用描点法画出图象 (3)根据图象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判断小刚的猜想是否正确 (4)由图示簧测力计确定它能测的最大力,然后确定其测量范围;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对测力计指针进行调零 由图示弹簧测力计确定其分度值,读出其示数 本题考查了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读数方法、知道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平衡力作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9.解:(1)因本实验需要比较将弹簧拉伸相同的长度时所需拉力的大小,因此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出拉力进行比较;还需要用刻度尺测量弹簧伸长的长度; (2)要完成本实验的猜想,需要

103、将长弹簧截成长度不等的几段,来做实验进行比较; (3)拉伸两段弹簧,使它们都伸长相同的长度,即弹簧种类不同、伸长长度相同,故选择2、5,表格中力的大小是相同的,故使弹簧伸长相同的长度,所需的拉力和弹簧的原长无关 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刻度尺;(2)不同;(3)2、5;无关 (1)要比较弹簧被拉伸相同的长度所需拉力的大小,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拉力的大小,用刻度尺测量出弹簧的长度; (2)本实验的猜想是:弹簧被拉伸相同的长度所需拉力的大小,可能与弹簧原来的长度有关;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实验中所需器材的处理、实验步骤的设计等方面的掌握和应用,注

104、意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30.解:(1)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不论是甲弹簧还是乙弹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之比是定值,即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计算出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伸长的长度,发现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总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2)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可得出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甲弹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弹簧所受拉力,由题意知,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即两弹簧的伸长相同,则甲弹簧所受拉力大于乙弹簧所受拉力即甲弹簧测力计的

105、量程大于乙,即量程较大的是A测力计; 同样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在拉力相同时用乙弹簧做成的测力计,示数间的间距较大,刻刻度时可以刻得更小,因此用乙弹簧做成的测力计精度更高,即精度较高的是B测力计; 故答案为:(1)正比;小;(2)A;B (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弹簧受到的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是原长,用弹簧的长度减去弹簧的原长即为弹簧伸长的长度,计算出弹簧伸长的长度分析它与所受拉力的关系; 分别求出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和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2)比较量程实质是比较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因此可根据甲乙弹

106、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得出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甲弹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弹簧所受拉力,从而得出结论; 同样比较测力计的精度实质是在弹簧的拉力相同时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弹簧伸长的长度大的测力计,示数间的间距较大,刻刻度时可以刻得更小,精度更高; 本题即考查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又考查学生应用获取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考查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能力31.解: (1)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当拉力每次增大3N时,弹簧就伸长1.5cm,故空格处的数据为6cm; (2)拉力每次增大3N时,弹簧就伸长1.5cm,故拉力增大1N时,弹簧伸长0.5cm,当当所加拉力为5N时,弹簧伸

107、长50.5cm=2.5cm,故弹簧的长为2.5cm+15cm=17.5cm; (3)A“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大小”成正比时,F-L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A正确; B当拉力F和伸长量L的比值为一定值,则说明二者成正比,故B正确; C拉力F增加3N时,弹簧的伸长量L相应增加1.5cm,就说明二者成正比,故C正确; D当拉力F变为原来的n倍时,伸长量L也总是变为原来的n倍,则说明二者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ABCD (4)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当弹簧的伸长量L为1.5cm时,拉力的大小为3N,则L=,带入数据:1.5cm=,则k=2N/cm 故答案为:(1)6;(2)17.5;(3)ABCD;(4)

108、2N/cm (1)根据表格中弹簧伸长量的规律分析; (2)根据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关系求解; (3)根据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大小”成正比时的特点分析;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带入关系式中可以求出k 正确理解弹簧的伸长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及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2.解:(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每增加2N弹簧伸长1cm,当超过10N时,这一规律被打破,因此可断定,用其制作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10N,弹簧的原长是钩码重为0时的长度,为3cm;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越长; (3)因为受弹簧自身重力和影响,当把弹簧悬挂起来后,它的

109、长度会比放在水平桌面上长一些,因此,图象中当纵轴上的拉力为0时,横轴上的长度应该有一定的数值才行,所以ABD都不符合要求,只有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10,3;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越长; (3)C (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应该是伸长与拉力成正比的范围之内,可从表中找出原长是在没挂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也可以从表中读出; (2)所得出的结论,也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3)弹簧自身是有一定重力的,因此,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自然伸长与悬挂起来的伸长是不一样的,这是我们判断图象的一个主要依据 在做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关系的相关实验中,一定要注意“弹簧的长度”与“伸长量”的不同,实

110、验中还要注意弹簧自身重力对弹簧伸长的影响,学会记录和分析数据,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3.解:由图象可知,该图线不过原点,当弹簧被竖直悬挂自然下垂时,说明由于弹簧自身受重力而伸长 即:弹簧未挂重物时的形变量为1.5cm; 当伸长2.0cm-1.5cm=0.5cm时,拉力为1N; 伸长2.5cm-1.5cm=1cm时,拉力为2N 所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0.5cm; 故答案为:(1)0.5;(2)弹簧在竖直悬挂自然下垂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已有一定量的伸长 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来分析,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 本题属于基础题,关键要根据图中图象数据分析具体

111、的关系,然后才能计算34.解: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制成的 使用测力计可以测量重力的大小; 弹簧受到2N拉力后伸长的长度为11cm-5cm=6cm;则1N的力可以使弹簧伸长3cm;如果受到的拉力为4N后,伸长43cm=12cm,长度为12cm+5cm=17cm 故答案为:伸长量;重力;12;17 根据测力计的原理分析; 使用测力计可以测量重力、拉力的大小;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据此求解 此题考查的是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应用,在解决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清楚弹簧的“原长”、“伸长”和“长度”三者的区别和联系35.解

112、:(1)读图可知,弹簧测力计最大称量值为5N,所以其量程应记作05N; 从01N之间一共分出了5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格就是它的分度值0.2N; (2)利用数学中描点连线的方法,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做出图象如下: (3)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拉力每增加0.5N,弹簧伸长1cm,所以当弹簧的伸长量为3.5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1.75N; (4)从图象可以看出:在一定限度内,各点的位置在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上因此由此实验可得: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故答案为:(1)05N;0.2N;(2)见上图;(3)1.75;(4)正比 (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指它的最大称量范围,分度值是

113、每相邻的两个小格所代表的力的大小; (2)利用数学中描点连线的方法做出图象即可; (3)该实验探究的是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拉力每增加0.5N,弹簧伸长1cm,然后可求得弹簧的伸长量为3.5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 (4)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问题时,一定要特别区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的伸长”的不同,同时,得出的结论应该具有普遍性36.解: (1)由图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接力不大于10N的情况下,B橡皮筋在受到的拉力不大于15N的情况下, 橡皮筋伸长量x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变化关系为一直线, 说明橡皮筋的伸长

114、x与受到接力F成正比例函数的关系,FA=kAxA,FB=kBxB, 由图知,当FA=5N,XA=10cm,;FB=10N,XB=10cm, 将上面的数据分别代入FA=kAxA、FB=kBxB,得:kA=0.5N/cm、kB=1N/cm, 因此FA=0.5xA,FB=xB, 所以,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xA=cm=16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xB=cm=8cm; (2)测力计是根据在测量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接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由图乙知,A的量程为010N,B的量程为015N,则用橡皮筋 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 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如F=5N

115、时,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而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5cm, 所以,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 故答案为:(1)16;8;(2)B;A (1)根据图乙分别找出在一定范围内A、B橡皮筋伸长与受到的拉力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关系式作答; (2)根据弹簧则力计的测力原理确定测力范围;根据受同样的力(在测量范围内)伸长量大的,测量精确高 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测力范围、测量准确程度、合力的知识,体现了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37.解:(1)根据每一次的钩码个数,可以确定钩码对弹簧的拉力分别是:0、0.5N、1N、1.5N、2N;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根据指针指的刻度的位

116、置,可以读出弹簧的长度分别是:2.5cm、3.0cm、3.5cm、4.0cm、4.5cm 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5钩码对弹簧的拉力F/N00.511.52弹簧的长度L/cm2.53.03.54.04.5(2)根据实验数据,利用描点法,绘制出图象如下: (3)由图象可知,钩码对弹簧拉力F越大,弹簧的伸长长度L越大 (4)据课本可知,利用上述原理制成了弹簧测力计; 故答案为:(1)见上表;(2)见上图;(3)钩码对弹簧拉力F越大,弹簧的伸长长度L越大;(4)弹簧测力计; (1)每个钩码重为0.5N,根据钩码的个数可以确定钩码对弹簧的拉力的大小;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根据指针位置可以确

117、定刻度尺的读数; (2)横坐标表示钩码对弹簧的拉力,纵坐标表示弹簧的长度,用数学上的描点法可以画出弹簧长度L随拉力F变化的关系图象; (3)根据绘制出的图象,可以得出弹簧伸长长度L与拉力F的关系 (4)利用上述原理制成了弹簧测力计 本题考查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长度的关系,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38.解:(1)弹簧的特点就是在拉伸或压缩时都要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力叫做弹力,而且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2)由数据可见,弹簧每受到0.5N的拉力,弹簧伸长1cm,则每受1N的力,弹簧伸长2cm,则弹簧伸长量L与它受到拉力F的关系式为L=F2cm/

118、N; 若在该弹簧下挂 一个3.5N重的钩码,3.5N=2.5N+0.5N+0.5N,则弹簧的长度应为9cm+1cm+1cm=11cm; (3)由表中数据可见,弹簧每受到0.5N的拉力,弹簧伸长1cm,由此可见弹簧长度为7cm时,钩码的重力是1.5N (4)弹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减震器,我们家里夏天防苍蝇蚊子使用的纱门,门被推开后,弹簧的复位功能可以使得弹簧纱门自动关闭以及弹簧座椅等 (5)a、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与其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拉力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应用到了二力平衡的知识;b图是直接用测力计来测量拉力,不用二力平衡的知识;c图测量摩擦力,需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

119、擦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用到二力平衡知识 故答案为:(1)弹力;(2)L=F2cm/N;11;(3)弹性势;(4)汽车减震器或弹簧座椅等;(5)a、c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弹簧受力形变时会产生反作用的力,即弹力; (2)认真分析数据,得出弹力与形变的关系,根据关系式代入数据得出弹簧的长度; (3)发生弹性形变的弹簧储存的能量叫弹性势能; (4)弹簧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多,主要是应用了它的复位功能; (5)测力计是用来测量拉力的仪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还可以间接测量其它力 本题主要考查了弹力、弹性势能的概念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考查了弹簧弹力与弹性形变之间的关系,关键能够正确分析实验数据

120、,归纳得出结论39.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在05.0N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且二者比值不变,即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据此可制作弹簧测力计; (2)由图可知F=0时,指针指在2cm的位置,则弹簧的原长为2cm, 由表格数据可知,弹簧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N, 因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所以,=, 解得:F=3.8N; (3)由于弹簧有原长,所以横坐标应从2cm处开始,故A错误; 当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即使再增加物体的重力,弹簧也不会再伸长,故C错误, 综上可知,只有B符合题意; (4)图B不过原点的原因是弹簧有原长 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

121、2)2cm;5.0;3.8;(3)B;(4)弹簧有原长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就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由图可知F=0时指针的位置即为弹簧的原长,由表格数据可知弹簧承受的最大拉力,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求出当指针指在5.8cm时的拉力; (3)分析表格数据后选择符合要求的图象; (4)根据弹簧有原长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了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分析好数据得出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是关键40.解:(1)分析数据可知,在拉力没有超过10N时,拉力每增加2N,弹簧伸长1cm,因此可以得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 (2)从表格中

122、可以看出,钩码的重力每增加2N,弹簧伸长1cm,而当拉力从10N增加到12N时,弹簧却只伸长了0.5cm,说明此时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因此,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10N钩码重为0N时,弹簧的长度为3cm,这就是弹簧的原长; 故答案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010;3 弹簧测力计的基本制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在分析具体数据时,一定要注意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比值是否始终相等,如果一旦不相等,说明它有可能超过了弹性限度 自制弹簧测力计一定要找准拉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这样才能准确标出刻度,同时测定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也很重要,这样才能保证在使用时不会损坏弹簧测

123、力计41.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在50250g的范围内,弹簧的长度随物体质量的增大而加长,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实验研究的是弹簧长度和质量的关系,在已学的物理仪器中,弹簧测力计符合该实验的实际应用; 由表格知钩码质量在0-250g时,即0-2.5N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故测力计的量程为0-2.5N; (3)结合表中数据读图象可知,弹簧的原长为2cm,所以横坐标应从2cm处开始,所以A错误;当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即使再增加物体的重力,弹簧也不会再伸长,故C错误;所以只有B符合题意 (4)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乙的伸长量小,劲度系数较大,适

124、合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 由图象知:0-4N是过原点的射线,故量程为0-4N 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甲的伸长量大,弹簧甲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每伸长1cm所需要的拉力是:=0.67N 故答案为:(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外力成正比;(2)弹簧测力计;0-2.5N;(3)B; (4)乙;0-4N;甲;0.67N (1)此实验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实验研究的是弹簧长度和重力的关系,在已学的物理仪器中,弹簧测力计符合该实验的实际应用; (3)明确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然后抓住两个关键点进行解答; (4)在施加相同拉力的情况下,弹簧

125、的伸长量越大,弹簧测力计越灵敏,弹簧伸长量越小,一般量程会越大,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制作弹簧测力计的材料 此题既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又考查了学生对于实验结果的总结、分析能力,是一道好题42.解:(1)通过甲和乙数据对比发现,原长都是6cm,甲的伸长的长度小于乙的长度 (2)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就只能让弹簧长度改变,其它都不变,因为甲和丙是同种材料,只有长度不同,所以选择甲和丙 (3)弹簧测力计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4)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伸长量大,弹簧就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分析表格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乙弹簧伸长

126、量大,所以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且从方便的角度分析,选用乙弹簧的原长越短越好,这样不至于出现由于弹簧的总长度太长而制作不方便的情况; 故答案为:(1)小于;(2)甲和丙;(3)伸长量;(4)短;乙 (1)通过甲和乙数据对比分析伸长长度的关系 (2)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弹簧长度,就只能弹簧长度改变,其它都不变,选择材料相同,长度不同的弹簧 (3)弹簧测力计原理注意是伸长量和拉力成正比,不是长度 (4)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伸长量大,弹簧就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本题要根据图中图象数据分析得出答案,学生要提高分析图象的能力,并真正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43.解

127、:(1)从表中可以看出,当钩码质量为0时,指针位置指在2cm,说明弹簧原长为2cm,如果去掉钩码后,弹簧的长度为2.5cm,说明无法回到原长,这是因为加在弹簧上的力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弹性限度内,钩码的质量每增加100g,弹簧伸长2cm,说明二者是成正比的故得到的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AD、开始的时候指针在0cm处,所以AD错误; BC、由表格数据可知,当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时,增加相同的拉力,弹簧伸长变大,故B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 (1)加在弹簧上的力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128、(3)C (1)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判断错误之处; (2)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得出结论; (2)明确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然后抓住两个关键点:当F=0N时,弹簧长2cm;当F=0.5kg10N/kg=5N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比值发生改变 此题的实验过程揭示了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还考查了学生对于实验结果的总结、分析能力44.解:(1)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不论是甲弹簧还是乙弹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之比是定值,即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计算出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伸长的长度,发现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总大于乙弹簧伸

129、长的长度; (2)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可得出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甲弹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弹簧所受拉力,由题意知,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即两弹簧的伸长相同,则甲弹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弹簧所受拉力即甲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小于乙,即量程较大的是B测力计; 同样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在拉力相同时用甲弹簧做成的测力计,示数间的间距较大,刻刻度时可以刻得更小,因此用甲弹簧做成的测力计精度更高,即精度较高的是A测力计; (3)要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的关系,设计实验时要采用控制变

130、量法,需要控制弹簧的材料、粗细、所受拉力相同,只改变弹簧的原长,要控制弹簧的材料、粗细相同可以取同一根弹簧来做实验,再将弹簧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就可以改变弹簧的原长,并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拉两根弹簧,就可以控制弹簧所受的拉力相同,最后比较弹簧伸长长度的关系; 故本题答案为: (1)正比;大;(2)B;A;(3)将一根弹簧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拉两根弹簧,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 (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弹簧受到的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是原长,用弹簧的长度减去弹簧的原长即为弹簧伸长的长度,计算出弹簧伸长的长度分析它与所受拉力的关系; 分别求出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和乙弹簧伸

131、长的长度,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2)比较量程实质是比较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因此可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得出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甲弹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弹簧所受拉力,从而得出结论; 同样比较测力计的精度实质是在弹簧的拉力相同时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弹簧伸长的长度大的测力计,示数间的间距较大,刻刻度时可以刻得更小,精度更高; (3)由题意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并且由题中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弹簧伸长的长度还与弹簧所受的拉力有关,因此要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时

132、采用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弹簧的材料、粗细、所受拉力相同,只改变弹簧的原长 本题即考查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又考查学生应用获取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考查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能力45.解:(1)钩码的重力已知,因此不需要测量,实验中要测量的是弹簧的伸长量,所以需要刻度尺; 分析数据发现,除第3次实验数据外,其余6次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因此第3次实验数据是错误的 (2)将表中拉力对应横坐标,弹簧伸长量对应纵坐标,图象如下: (3)由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拉力成正比,因此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4)从表中后面的数据可以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弹簧所受的拉力

133、成正比,超过了一定的范围,这一规律就不成立了对于小华使用的这根弹簧,拉力F=11N时拉力和弹簧的伸长的关系就改变了,因而用此弹簧制作的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只能达到10N 故答案为:(1)刻度尺;3;(2)如图;(3)正确;(4)11;10 (1)要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因此需要测量弹簧的伸长量和拉力,据此确定实验器材;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量越大 (2)图象中横坐标表示弹簧受到的拉力,纵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利用描点法画出图象 (3)根据图象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 (4)本题是通过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

134、的拉力成正比通过每次实验的F与L的比值来判断,如果比值相等则说明成正比,如果比值不等则说明不成正比,就不能测力了分析钩码的重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优缺点,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是中考中常见实验的考查,是考试的热点46.解:(1)读图可知,当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为2cm,这就是它的原长,受到拉力时弹簧伸长发生了弹性形变; (2)弹簧在受6N拉力时,弹簧长度是5cm,弹簧长度比原长长了5cm-2cm=3cm,即=2N/cm,当这根弹簧的长度为4cm时,弹簧伸长4cm-2cm=2cm,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2cm2N/cm=4N; (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拉力不大于6N

135、的范围内,弹簧的长度与拉力的变化图线呈线性变化,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故答案为:(1)2;弹性;(2)4;(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认真读图象,当不加拉力时弹簧的长度就是其原长;用6N时对应的长度减去原长,就是弹簧的伸长量,因为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具有弹性势能;当图象呈线性变化时,就说明两个量是成正比的 阅读图象是本题解答的重要手段,搞清横纵坐标所表示的量,读出关键的数据再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47.解:(1)根据图象,当拉力为0N时,弹簧长度为2cm拉力为0.5N,弹簧长度了2.5cm,则伸长了0.5cm,所以当拉力是1.5N时,弹簧长度伸长

136、了3cm,所以弹簧的长度是5cm; (2)由数据可知,弹簧的原长L0是2cm;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4)实验研究的是弹簧长度和重力的关系,在已学的物理仪器中,弹簧测力计符合该实验的实际应用; (5)结合表中数据读图象可知,弹簧的原长为2cm,所以横坐标应从2cm处开始,所以A错误;当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即使再增加物体的重力,弹簧也不会再伸长,故C错误;所以只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5;(2)2;(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4)弹簧测力计;(5)B (1)弹簧受到的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是原长,用弹簧的长度减去弹

137、簧的原长即为弹簧伸长的长度,计算出弹簧伸长的长度分析它与所受拉力的关系; (2)由数据可知,弹簧的原长L0是2cm;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4)实验研究的是弹簧长度和重力的关系,在已学的物理仪器中,弹簧测力计符合该实验的实际应用; (5)明确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然后抓住两个关键点进行解答 本题通过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得出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这一结论考查的难点在于对数据和图象的判断,要明确弹簧的原长在图象中的体现和超过弹性限度时弹簧的长度不变,是解答正确的关键48.解:(1)通过甲和乙数据对比发现,原长都是6c

138、m,甲的伸长的长度小于乙的长度 (2)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就只能让弹簧长度改变,其它都不变,因为甲和丙是同种材料,只有长度不同,所以选择甲和丙 (3)据表格中的数据特点能看,弹簧测力计每受到1N的拉力,就伸长0.6cm,所以第4此的弹簧长度是1.8cm+0.6cm=2.4cm;据表一中的甲数据可知,第4此的弹簧的伸长量是1.1cm,所以此次的实验数据是3.7cm+1.1cm=4.8cm; (4)分析数据可知:在一定的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的伸长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5)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可知,弹簧的伸长不仅跟拉力大小有关,还跟弹簧的长度和材料有关; 故答案为:(1)小于;(2

139、)甲和丙;(3)2.4;4.8;(4)正;(5)长度;材料; (1)通过甲和乙数据对比分析伸长长度的关系 (2)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弹簧长度,就只能弹簧长度改变,其它都不变,选择材料相同,长度不同的弹簧 (3)据表格中的数据特点可得出表格中缺少的数据; (4)弹簧测力计原理注意是伸长量和拉力成正比; (5)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可得结论; 此题考查了,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弹簧受力形变的因素、弹簧测力计原理,属于物理基本实验方法49.解:(1)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一定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就增加 0.

140、40cm,即成正比例关系; (3)当拉力达到11N时,弹簧的伸长不再满足此关系,说明了弹簧的测量范围是0N10N 故答案:(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2)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3)11;010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出拉力F和弹簧伸长量l的关系; (2)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的关系是有条件的: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如果超出弹性限度,其伸长量与拉力不再成正比分析表中数据找出不符合正比例关系的数据 此题是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一步步理解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并能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50.解:(1)钩码的重力已知,因此不需要测量,实验中要测量的是弹簧的伸长

141、量,所以需要刻度尺; 分析数据发现,除第4次实验数据外,其余6次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因此第4次实验数据是错误的 (2)将表中拉力对应横坐标,弹簧伸长量对应纵坐标,图象如下: (3)由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正确的实验数据为1.20;由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的前6次数据可验证小华的猜想是正确的;由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拉力成正比,因此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4)由图象可知,在6N之后,拉力与长度不能成正比,故测量范围为:06N 故答案为:(1)刻度尺;4;(2)如图;(3)1.20;正确;一定范围;(4)06N (1)要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因此需要测量弹簧的

142、伸长量和拉力,据此确定实验器材;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量越大 (2)图象中横坐标表示弹簧受到的拉力,纵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利用描点法画出图象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根据图象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判断小华的猜想是否正确 (4)根据图象分析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本题考查了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是中考中常见实验的考查,是考试的热点51.解:(1)由图甲可知:此测力计的量程是05N (2)如图丁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图中所示的位置示数为2.6N,即此时物体的重力G=2.6N (3)钩码的重力已知,因此不需要测量,实验中要测量的是弹簧的伸长量,所以需要刻度尺;

143、分析数据发现,除第4次实验数据外,其余6次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因此第4次实验数据是错误的 (4)由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拉力成正比; (5)若将两根同样的弹簧并排使用(与生活中的拉力器类似),更难拉伸,则两根同样的弹簧并排使用做成的弹簧测力计比一根同样的弹簧做成的弹簧测力的量程大; (6)选取A、B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将A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A的右端;在B弹簧左右两端均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两种方法是等效的,当两根弹簧都水平静止时(如图丁),此时弹簧的长度LA=LB (7)ACD、横轴表示弹簧的伸长量,纵轴表示弹簧受到的拉力即所挂物体

144、的重力,因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图象应为直线,故D错误; 当竖直悬挂时,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作用,会有一段伸长,但物重即拉力为0,故C正确; A对应的图中,F=kx 图象过原点,没有考虑弹簧自身的重力,故A错误; B、B对应的图中,当x=0时,弹簧就有受到了力的作用,故B错误; 故答案为: (1)5;(2)2.6;(3)刻度尺;4;(4)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5)难;大;(6)等于;(7)C (1)由图示簧测力计确定它能测的最大力,然后确定其测量范围;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对测力计指针进行调零 (2)由图示弹簧测力计确定其分度值,读出其示数 (3)要探究弹簧

145、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因此需要测量弹簧的伸长量和拉力,据此确定实验器材; (4)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量越大; (5)弹簧并排使用,伸长同样的长度,受到的拉力会增大; (6)两种方法是等效的,物体静止时受平衡力的作用,据此分析; (7)根据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图象应为直线,考虑到当竖直悬挂时,由重力的作用,会有一段伸长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了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及数据处理的能力,体现了与高中物理知识的物衔接,综合性强,难度较大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读数方法、知道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平衡力作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52.解:

146、(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所挂钩码为0时,弹簧的长度为2cm,因此弹簧的原长为2cm;此时伸长的长度为0cm; (2)由表格中数据知,当弹簧的伸长达到4cm时,弹簧的指针位置是6cm,此时钩码质量是200g,所以的弹簧的拉力F=G钩码=mg=0.2kg10N/kg=2N; (3)由表中数据知:由表中数据可知:在50250g的范围内,弹簧的长度随物体质量的增大而加长,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比 (4)根据数据我们可知,弹簧不受拉力时,长度为2cm;在弹性限度内,也就是说在钩码质量在0-300g内弹簧的伸长长度与拉力成正比;因此不能说弹簧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 故答案为:(1)0cm

147、;(2)2;(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4)否 当弹簧受到的拉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为弹簧的原长;当弹簧的伸长量不发生变化前的最大测量,即为弹簧的量程; 当钩码质量为0时,指针所指的位置即为弹簧的原长,随着拉力的增加,弹簧逐渐伸长,比较弹簧伸长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可得出其变化规律; 本题通过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得出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这一结论考查的难点在于对图象的判断,要明确弹簧的原长在图象中的体现和超过弹性限度时弹簧的长度不变,是解答正确的关键53.解:该实验的目的是练习使用弹簧秤,通过练习帮助同学们掌握弹簧秤的使用和读数 使用弹簧秤

148、前,如果弹簧秤没有调零,读数会偏大或偏小,读数不准确,所以实验前,应先调零 由图知,分度值是0.2N,在2N下一格,读作2.2N 故答案是:练习使用弹簧秤、指针调零、2.2 弹簧秤使用时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其次要看清它的分度值 测量前要检查弹簧秤的指针是否指在零点,如果不在零点,应把指针调节到零位置 此题考查弹簧秤的使用,第一空学生不一定答得准确,原因是平时的实验老师做得少,后两空同学们没有问题54.解: 小阳计划探究的是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的关系,其自变量是弹簧伸长的长度; 从实验步骤可知,小阳实际探究的是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的关系; 实验中应该补充的步骤是:利用公式L=L-L0,分别计

149、算出6次弹簧的伸长量L,分别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L0/mF/NL/mL/m故答案为: (1)弹簧伸长量;(2)弹簧伸长量;(3)利用公式L=L-L0,分别计算出6次弹簧的伸长量L,分别记录在表格中;(4)见上表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才能够成立的弹簧的伸长l=弹簧的长度L-弹簧的原长L0;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改变加在弹簧上的拉力大小,看弹簧的伸长是否与拉力成正比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实验步骤和实验表格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改变挂在弹簧上的钩码个数来改变对弹簧的拉力;弹簧的伸长L=L-L055.解: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弹力为1N时,弹簧伸长量为4cm;当

150、弹力为2N时,弹簧伸长量为8cm;当弹力为3N时,弹簧伸长为12cm,依此类推,可得出结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 设F=kx,则比例系数:k=0.25N/cm, 所以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式为:F=0.25(N/cm)x 故答案为:F=0.25(N/cm)x分析表中数据,找出弹簧的自然长度;再计算出挂不同质量的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比较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得出结论考查弹簧测力计的设计原理,弹簧有一定的弹性限度,在总结结论时一定要加条件:在弹性限度内56.解:(1)实验中还需要刻度长度的工具,即刻度尺; (2)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可从表格第1列数据读出,即4.5cm; 根

151、据观察第1行与第3行数据的变化规律可得出,第3行中空缺数据为1.8cm; 小丽的猜想是“橡皮筋总长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因此应比较第1、2行数据;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小明的猜想可得到初步的验证;判断的依据是分析1、3两行数据,拉力变成原来的几倍,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也变成原来的几倍(或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的比值是定值),因此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刻度尺;(2)4.5;1.8;1、2; 小明;分析1、3两行数据,拉力变成原来的几倍,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也变成原来的几倍(或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的比值是定值) (1)选择工具要从实验的目的出发,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量要测量,那就

152、是长度; (2)没挂钩码时的长度,就是数据中最前一列的橡皮筋长度;表格中的数据应根据1、3行的比值规律来分析得出;比较橡皮筋总长度与拉力的关系应比较1、2,比较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应比较1、3,看每次测量数据的比值是否相同便可判断出最初的猜想是否正确 这一实验中,通过共同的实验过程与数据,分别验证了两种不同的猜想,一种正确,一种错误,值得我们学习和掌握,尤其在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以及分析实验结果中,包含了我们应该掌握的多种实验能力57.解:(1)读图可知,当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为2cm,这就是它的原长,拉力为6N时,弹簧长度是5cm,弹簧长度比原长长了3cm,此时因为弹簧发生

153、了弹性形变; (2)当这根弹簧的长度为4cm时,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4N; (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拉力不大于6N的范围内,弹簧的长度与拉力的变化图线呈线性变化,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故答案为:(1)2;3;弹性; (2)4;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认真读图象,当不加拉力时弹簧的长度就是其原长;用6N时对应的长度减去原长,就是弹簧的伸长量,因为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具有弹性势能;当图象呈线性变化时,就说明两个量是成正比的 阅读图象是本题解答的重要手段,搞清横纵坐标所表示的量,读出关键的数据再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58.解:(1)根据表格数据可

154、以得出,无论是甲弹簧还是乙弹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之比是定值,即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计算出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伸长的长度,发现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总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2)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可得出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甲弹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弹簧所受拉力,由题意知,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即两弹簧的伸长相同,则甲弹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弹簧所受拉力即甲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小于乙,即量程较大的是B测力计; 同样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

155、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在拉力相同时用甲弹簧做成的测力计,示数间的间距较大,刻刻度时可以刻得更小,因此用甲弹簧做成的测力计精度更高,即精度较高的是A测力计 (3)由表中的数据知:弹簧受到1N的拉力,伸长2cm,故弹簧的原长为:8.0cm-2.0cm=6.0cm 故答案为:(1)正比;大;(2)B;A;(3)6.0 (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弹簧受到的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是原长,用弹簧的长度减去弹簧的原长即为弹簧伸长的长度,计算出弹簧伸长的长度分析它与所受拉力的关系; 分别求出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和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2)比较量程实质是比较

156、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因此可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得出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甲弹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弹簧所受拉力,从而得出结论; 同样比较测力计的精度实质是在弹簧的拉力相同时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弹簧伸长的长度大的测力计,示数间的间距较大,刻刻度时可以刻得更小,精度更高; (3)根据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得出结论 本题既考查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又考查学生应用获取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考查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能力59.解:(2)由表格中数据知,当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为10cm,所以弹簧的原长为10cm; 由数据知,拉力越大,弹簧的长度

157、越大,且拉力分别为1、2、3、4、5N时,弹簧的伸长分别为2、4、6、8、10cm,可知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由数据知,当拉力大于5N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不再成正比关系,所以测力计的量程为0-5N 故答案为:10cm;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0-5N (2)当拉力等于零时,弹簧的长度即为原长; 分析拉力的变化,及弹簧长度的变化,得出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伸长与拉力成正比,根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可判断出拉力的最大值即测力计的量程 此题是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之

158、间的关系”实验,考查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注意结论成立的条件60.解:(1)由图象可知,该图线不过原点,当弹簧被竖直悬挂自然下垂时,说明由于弹簧自身受重力而伸长 (2)由图可得,当弹簧伸长1cm时,拉力为1N;伸长6cm时,拉力为6N;所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1cm,即说明: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力与它的伸长量成正比 (3)由于弹簧的伸长量与受的弹力的图象为正比例函数图象,所以能说明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力与它的伸长量成正比 (4)验中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是:避免结论的偶然性,找出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1)弹簧在不受该外力作用前,由于重力自身伸长;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的弹力成正比; (3)弹簧的伸长量与受的弹力的图象为正比例函数图象; (4)避免结论的偶然性,找出普遍规律; (1)据弹簧的自身重力分析即可判断; (2)分析图象中是数据可得结论; (3)据正比例函数的特点分析即可判断; (4)从实验结论的普遍性的角度分析即可判断 此题考查的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需要注意是:我们要考虑到弹簧自身的重力作用会使弹簧在竖直方向上有一定的伸长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