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年级:高二 科目:地理 座位号第I部分一、选择题(共30道,1-8每题1分,9-30每题2分,共52分)。1.下列环境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B. 各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相同的C. 环境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D. 解决酸雨、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各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不同的,发达国家主要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生态破坏,B符合题意。考点:环境问题分布及表现2.对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较难实现“碧水蓝天”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
2、市多雨天,少晴天B. 沙尘暴使得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变大C. 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四溅D. 城市排放的废气和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域污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较难实现“碧水蓝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严重,D正确。考点:该题考查环境问题。3.协调“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和“发展经济不能超出生物圈耐受的极限”这两个目标的方法是( )A. 制定法规B. 环境管理C. 公众参与D. 限制发达国家的发展【答案】B【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环境管理的主要作用,比较简单。4.下列问题不是森林减少造成的是()A. 臭氧层破坏B. 全球气候变暖C. 生物多样性减
3、少D. 生态环境恶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局部生态环境等功能,而臭氧层破坏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而排放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故与森林减少关系不大。考点: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的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并能结合森林的生态环境功能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注意比较分析。5.“三北”防护林的的主要环境保护效益是()A. 吸烟除尘B. 美化环境C. 防风固沙D. 净化空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三北防护林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主要针对上述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严重,故防风固沙是其主要功能。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
4、域生态环境问题。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区域地理特征和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即可判断防护林的主要生态功能。6.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四川盆地内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工业发达,盆地地形B. 青藏高原地势高,人口稀少,因而没有生态环境问题C.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D. 大兴安岭西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们过垦、过伐、过牧造成的【答案】D【解析】四川盆地的酸雨危害是属于环境污染不是生态破坏问题,与题干不符,A错误;青藏高原南部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草地退化和土壤侵蚀,B错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草地退化
5、和土壤侵蚀,C错误;大兴安岭西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场退化,原因主要是过垦、过伐、过牧严重造成的,D正确。故选D。7.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过快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和排放废气物,造成人类的环境急剧退化。下列不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 )A. 全球变暖B. 臭氧洞C. 荒漠化D. 能源危机【答案】D【解析】 全球性环境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类:酸雨、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污染、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有淡水资源污染、土地资源污染、毒化学品污染和危险废物越界转移等。能源危机不是环境问题,当然也不能说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选择D。8.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途径主要有()通过大气污染通
6、过水体污染通过土壤污染通过食物链污染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固体废弃物造成的污染是多方面的,不仅造成大气、水、土壤污染,还可以进入生物体,从而食物链内部流动,造成整条生物链上各种生物受到影响。考点:本题考查环境污染。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危害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下图为“我国某区域2002年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9. 2002年2015年期间,该区域A. 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阻碍了经济的增长B. 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同步增长C. 人均GDP持
7、续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D. 人均GDP增长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的10. 该区域工业废水排放量在2005年发生转折,最可能的原因是A. 经济增长放缓B. 人口规模减小C. 环保政策变化D. 工业生产萎缩【答案】9. C 10. C【解析】【9题详解】读图可知,2002年2015年期间,该地区的人均GDP不断增长,控制废水排放并没有阻碍经济增长,A项错误;2005年后人均GDP继续增长,但是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B项错误;该地区人均GDP一直呈增长趋势,工业废水排放量2005年前不断增加,2005年以后排放量不断下降,故C项正确;2005年后,人均GDP持续增长,但是工业废水排
8、放量下降,说明人均GDP的增长并不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D项错误。【10题详解】读图可知,2005年人均GDP继续快速增长,但是工业废水排放量突然开始下降,最可能是因为环保政策的变化,故C项正确。根据人均GDP曲线,2005年后,其增长速度反而增大,A项错误;人口规模大小主要影响生活污水排放量,与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无关,B项错误;人均GDP不断增长,说明工业生产并没有萎缩,D项错误。刚果(金)位于赤道附近,人口超过7100万,热带雨林资源丰富,有“非洲木材之国”之称。持续的战乱造成数百万流民涌入雨林里从事原始的迁移农业和木炭生产,导致大面积的森林破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1. 刚果盆地
9、的热带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第二肺”,主要是因为热带雨林可以( )A. 涵养水源B. 固碳放氧C. 降解污染物D. 保护生物多样性12. 刚果(金)雨林被大量砍伐的根本原因是( )A. 人口增长、贫困和战乱B. 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C. 过度的迁移农业D. 政府的开发计划【答案】11. B 12. A【解析】【11题详解】肺的功能是呼吸,热带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第二肺”,主要是因为热带雨林可以固碳放氧,氧气可以供生物呼吸;刚果盆地降水丰富,雨林的涵养水源不强大;这里的污染也不重,且降解污染物属于湿地的基本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肺”的主导功能,据此选B。【12题详解】刚果雨林大部分是被当地居民
10、砍伐征用破坏的,源于当地人口的增长快、区域经济落后,较为贫困,并有战乱。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迁移农业不是主因,政府的开发计划中也没有对雨林的破坏或过度砍伐,据此选A。空气污染指教(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方法,其监测的项目主要有: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浮颗粒物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尘粒的统称;二氧化硫主要是含硫煤燃烧造成的,而氮氧化物则主要是由汽车尾气产生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3. 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也与一定的大气状况相关联。下列大气状况,能促使API增大的是( )A. 晴朗微风天气B. 大风阴雨天气C. 空气强烈对流D.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14. 近
11、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明显偏高的原因主要是( )A. 大量燃烧煤炭用于取暖B. 沙尘暴时有发生C. 春耕播种,土地裸露D. 春运高峰,交通流量剧增【答案】13. A 14. B【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易引起大气污染的天气状况,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空气的流动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大风及强对流天气都能使污染气体扩散,而晴朗无风的天气会导致污染气体的积聚,引起空气污染指数的增大。故选A。【14题详解】本题考查引起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增多的原因,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哪些因素能够带来大气中的悬浮物。我国北方春季多大风天气,且春季北方蒸发旺盛,天气干燥,地表物质疏松,易
12、暴发沙尘暴,从而引起总悬浮颗粒物的增加;而春季气温回升,不会燃烧煤炭取暖;交通流量的大小与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多少没有关系;春耕播种,土地裸露是易形成沙尘暴的原因。故选B。1948年瑞士化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而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最初DDT确实发挥了巨大的功效。然而1962年一本寂静的春天却使DDT臭名昭著DDT作为剧毒化学物质杀死了大量的生物,而且对人和环境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严重危害,作为美国象征的白头海雕因DDT和其他杀虫剂的毒杀濒临灭绝,世界上许多地方的青蛙因DDT的污染而致畸。DDT不仅损害人和生物的免疫系统、神经和生殖系统,而且有致癌作用。另外DDT还具有高残留性,在南极的企鹅
13、体内也发现了DDT的成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5. 因DDT的发明,米勒可谓名利双收,仅仅十几年后寂静的春天因披露了它的危害,又使DDT臭名昭著。这一戏剧性的变化说明环境问题具有的特点是( )A. 危害的不可预见性B. 过程的不可逆性C. 规模的全球性D. 影响范围的区域性16. DDT的高残留性使得它在生物链中攻无不克,就连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其危害具有( )A. 不可预见性B. 不可逆性C. 全球性D. 区域性【答案】15. A 16. C【解析】考查环境问题的特点。【15题详解】DDT的发明在当时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后来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具有危害的不可
14、预见性的特点。故选A。【16题详解】南极地区没有使用DDT,但是在企鹅体内发现了DDT,这说明DDT的危害已经影响到了全球,说明其危害具有全球性。故选C。下图为19992007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耗量、工业增加值及能耗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7. 19992007年间,我国工业( )A. 碳排放量逐年下降B. 能源消耗量逐年增加C. 能源利用率逐年提高D. 工业增加值增速慢于能源消耗增速18. 为了降低碳排放量,短期内我国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B. 对钢铁、化工、电力等高能耗工业进行低碳技术改造C. 着力发展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
15、构D. 加强舆论宣传,倡导居民绿色出行【答案】17. C 18. B【解析】试题分析:【17题详解】我国工业能源消耗量自2001年起逐年增加,碳排放量也逐年增加,工业增加值能耗曲线逐年下降,说明能源利用率逐年提高,也说明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快于能源消耗量。【18题详解】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工业结构使我国碳排放量一直较高,目前要快速降低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我国急需对钢铁、化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进行低碳技术改造。考点:该题考查中国能源结构和工业生产。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下图为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
16、物种数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9. 影响澳大利亚大陆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洋流B. 纬度、降水C. 地形、洋流D. 降水、地形20. 红树林目前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红树林的大量破坏将( )A. 加快泥沙淤积速度B. 加剧海岸侵蚀C.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D. 吸引鱼群聚集【答案】19. A 20. B【解析】【19题详解】结合图示,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区域红树林物种数量最多,这是因为北部纬度低、热量充足,同时,东部沿海数量多于西部沿海数量,是因为东部受沿岸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故A项正确。【20题详解】沿海森林主要起防海浪侵袭、防台(飓)
17、风等作用,维持生物多样性,红树林目前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其结果将加剧海岸侵蚀,B项正确。21.读图,该图主要说明了()A. 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栖息地的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三者比重达80%B. 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C. 外来物种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引入外来物种D. 哺乳动物受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比重达60%【答案】B【解析】读图分析可知,由图可知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约占60%,A错误;读图分析可知,哺乳动物受威胁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占32%、偷猎占31%、外来物种入侵17%、其他原因占20%
18、,因此表明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偷猎,共约占威胁原因的63%,由此可见,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故答案选B正确,D错误;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导致本地的生物受到威胁,进而能够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C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主要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并结合图形分析解答即可。(总结)造成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类,人为原因尤其突出。一、自然原因。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
19、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二、人为原因。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下面四幅图为“咸海面积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2. 导致咸海面积减小的主
20、要原因是( )A. 全球变暖,蒸发旺盛B. 大量引入河水灌溉C. 湖泊沿岸植被被破坏D. 气候干旱,蒸发旺盛23. 咸海面积减小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A. 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B. 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C. 气温年较差变大,沙尘暴频发D. 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答案】22. A 23. C【解析】试题分析:【22题详解】导致咸海面积变小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是流入咸海的河流水北大量使用,入湖水量减少。答案选B。【23题详解】咸海面积减小,当地的气温年较差变大,降水减少,灾害多发,农业会减产。答案选C。考点:咸海面积变化原因及影响。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24. 该
21、剖面线所经地区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重要资源为( )A. 太阳能、风能B. 森林、水能C. 石油、煤D. 耕地、草地25. 图中剖面所经地区目前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湿地减少B. 荒漠化C. 水体富营养化D. 生物多样性锐减26. 图中河流河源地区大片湿地最突出的作用是( )A. 美化环境、释放氧气B. 调整水量、净化水体C. 涵养水源、调节气候D. 保持水土、保护野生动植物【答案】24. B 25. D 26. C【解析】【24题详解】根据图示海拔高度和山脉名称,该剖面线所经地区是横断山区,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重要资源为森林、水能,B对。高山阻挡,
22、风能不丰富,A错。地壳运动较活跃,不利于石油、煤资源形成,C错。地形崎岖,耕地少,D错。【25题详解】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当地生态保护意识差,图中剖面所经地区目前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生物多样性锐减,D对。当地人口少,位于湿润区,湿地减少、荒漠化问题不明显,A、B错。地势高,排水条件好,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少,C错。【26题详解】根据山脉位置,图中河流是怒江,是澜沧江,是金沙江,三条江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大片湿地最突出的作用是涵养水源、调节气候,C对。美化环境、释放氧气是城市湿地的主要功能,A错。能够调节径流,不是调整水量,B错。保持水土是护坡林的功能,不是湿地功能,D错。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
23、弃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弃物。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洋垃圾的进口热潮开始于20世纪末。2017年7月18日,中国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从2017年年底开始将不再接收外来垃圾,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面对中国的禁令,英美两国正在积极制定政策彻底解决塑料垃圾问题,但是在相关技术研制成功以及政策出台前,英美两国在塑料等垃圾处理上仍以寻找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为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7. 中国曾大量进口“洋垃圾”的主要原因是( )A. 废弃物处理能力强B. 产业结构调整需要C. 弥补工业原料短
24、缺D. 环境承载力大28. 最有可能成为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的国家是( )A. 加拿大B. 乌克兰C. 尼日利亚D. 新加坡【答案】27. C 28.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固体废弃物污染。【27题详解】改革开放初期,中同制造业快速发展对原材料需求增大,进口“洋垃圾”可以弥补部分工业原料不足,节约制造成本,从而满足人们对工业产品的需要。C正确。【28题详解】“洋垃圾”虽然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为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发达国家对固体废弃物进口有着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为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对固体废弃物进口监管较松,所以成为“洋垃圾”的出口市
25、场。C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下图为1971年和2008年部分国家单位GDP碳排放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29. 19712008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是( )A. 美国B. 日本C. 德国D. 中国30. 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是( )A. 加强科技创新B. 缩减生产规模C. 控制人口数量D. 加快发展坑口电站【答案】29. D 30. A【解析】【29题详解】根据图中19712008年单位GDP碳排放量数值,可以看出下降量最大的是中国,下降幅度超过原来一半,D错。其它国家下降量不到原来一半,A、B、C错。
26、【30题详解】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措施是加强科技创新,A对。缩减生产规模,可以降低总排放量,不能降低单位GDP碳排放量,B错。控制人口数量、加快发展坑口电站不能降低单位GDP碳排放量,C、D错。二、综合题(共4题,共48分)。3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016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指出,我们国家目前能源消费仍以煤炭为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但是也要认识到,不合理、大规模粗放利用煤炭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材料二:下图为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图。(1)表示煤炭开发利用中对环境造成的主要不良影响,请选择填空。 太阳辐
27、射增强 地面塌陷 臭氧层空洞酸雨 全球气候变暖 引发滑坡、崩塌A_;B_;C_;D_(2)煤炭利用过程中,减少酸性气体排放的具体措施有哪些?【答案】(1)A. B. C. D. (2)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清洁煤技术或脱硫技术;加强硫氧化物的综合利用。【解析】CO2属于温室气体,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A);SO2为酸性气体,会导致酸雨(B);露天开采会破坏地表植被,引发滑坡、崩塌(C);井下采煤以形成地下采空区,引起地面塌陷(D)。32.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
28、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设立后,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2)说明当地居民积极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答案】(1)吸收水体和淤泥中的营养物质,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吸收污染物(重金属等),起到净化水体、稳定水体自净能力的作用,提高水环境质量;为鸟类等多种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2)管护好芦苇,可维持芦苇对白洋淀水体的净化功能,利于改良水质,提高
29、白洋淀生态环境质量;收割芦苇,能减少芦苇倒伏、腐烂数量。【解析】整体分析:本题组以芦苇为载体,考查芦苇的生态功能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主要分析芦苇对白洋淀水质净化、水污染治理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主要结合上一题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从管护和收割两个方面作答。【点睛】湿地的作用1.物质生产湿地具有强大的物质生产功能,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2.大气组分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出氧气,湿地中的一些植物还具有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功能,能有效调节大气组分。3.水分调节湿地在蓄水、调
30、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在时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避免水旱灾害。4.净化沼泽湿地像天然的过滤器,它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质。5.动物栖息地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6.局部小气候湿地水分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汽,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河套平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0300毫米,
31、多年平均蒸发量约为2000毫米,农业灌溉仅靠黄河过境水源,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享有“塞外米粮川”的美誉。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其中饼状图为部分城市的工业结构。鄂尔多斯羊绒制品的年产销能力达到1000万件以上,占全国的40%和世界的30%,产品品质、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出口创汇等连续十五年稳居我国绒纺行业第一位。(1)鄂尔多斯的羊绒制品厂属于_指向型工业;促进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_。 (2)简析鄂尔多斯羊绒制品在市场上的主要竞争优势。(3)围绕河套平原农业灌溉水资源紧张问题,提出可以采取的有效途径。 (4)分别说出甲、乙两地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其形成过程中的
32、气候条件差异。【答案】(1)原料;农业技术。(2)产品质量高;产品种类多;成本较低,价格优势。(答出两点即可)(3)改进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改良、培育抗旱农作物品种;节约用水。(4)甲地:水土流失;甲地处半湿润地区(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乙地:土地荒漠化;乙地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详解】(1)鄂尔多斯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草场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畜牧业,羊绒制品原料丰富。(2)鄂尔多斯羊绒制品在市场上的主要竞争优势从产品质量、种类、价格上说明。(3)河套平原农业发展主要依赖于黄
33、河水的灌溉,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做好水资源的保护工作。(4)甲地位于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气候干早,土地荒漠化现象突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34.阅读材料,完成问题。在航拍中国陕西中拍摄者终于拍到多年难觅踪迹的朱鹮。朱鹮,鸟类。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4-5月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由双亲孵化及育雏,孵化期约30天。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
34、、朝鲜等地,至20世纪80年代仅有7个野生种群在我国陕西省南部的秦岭南麓,生存范围明显缩小。(1)请你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朱鹮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2)为朱鹮的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原因:朱鹮生存环境恶化(生存范围缩小,环境污染,偷猎现象严重等);繁殖率低(朱鹮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2)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类对朱鹮的捕杀;对其生存环境进行监测,减少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进行朱鹮繁殖培育技术的研究,提高生育率和存活率。【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详解】(1)朱鹮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原因是朱鹮生存环境恶化。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朱口鹮生存范围缩小。生产活动排放废弃物,导致环境污染。偷猎现象严重等。朱鹮每年繁殖一窝,产卵24枚,繁殖率低。(2)保护措施主要从保护区、环境、繁殖方面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类对朱鹮的捕杀。对其生存环境进行监测,减少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进行朱鹮繁殖培育技术的研究,提高生育率和存活率。【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