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0 ,大小:2.13MB ,
资源ID:809836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0983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8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8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WORD版含解析.doc

1、中唐以后,唐朝更是走向衰亡。藩镇跋扈,宦官窃权,内忧外患,使得大唐的国运日渐衰微,唐诗创作也到了晚唐阶段。晚唐诗歌在气象格局上虽然失去了盛唐诗歌的大气磅礴,但晚唐诗人们在中唐创新求变的基础上继续前进,诗国仍然是一派绚丽灿烂的景象,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中唐相比,晚唐的政治形势更加恶化,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现实主义诗歌在晚唐继续得到发展。李商隐、杜牧是晚唐诗人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诗歌,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气氛,无论在表现内容还是创作艺术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许浑、温庭筠等诗人,在艺术方面也都各有突破和创新。而皮日休、杜荀鹤、聂夷中等诗人,则继承了中唐新乐府的传统,在反映民生疾苦方面也自有其现实意义

2、和历史价值。但晚唐的时局如西风落日,士人深感无力回天,所以在诗歌创作上更趋于对日常人情、男女情爱这些精神世界中的一般内容的表现,抒情基调以感伤低回为主,呈现出幽微细腻、沉迷绮艳、清丽淡远、怨刺讥弹等主要风格;晚唐诗追求语言与构思的雕琢与锻炼,发展了中唐以来的苦吟诗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深婉艺术取向,表现出对盛唐诗学的恢复,同时也流露出注重平淡、讲求意味的倾向。晚唐的部分诗歌追求阴柔细腻、小巧蕴藉的诗歌意境,为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世界增添了极为独特的景致,也为后来宋词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是一首自慰并慰友的抒情诗,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抱负不得施展而引发的不平与感慨,同时也明显地流露出封建

3、社会知识分子失意时所产生的旷达自信的生活情趣;寄扬州韩绰判官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于江南青山绿水的思念以及对故人的怀念;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通篇以“别”为诗眼,表现诗人“黯然”的情怀与气氛;安定城楼是诗人应试不中而写的一首失意自遣之作。诗中感叹壮志难酬,并将笔锋指向那些贪图私利的权贵,表达了激愤之情;赵嘏长安晚秋写诗人渭中的见闻,通过对秋景的描写,反映诗人宦游羁旅之苦和思归之情;温庭筠商山早行形象、鲜明地勾画了山村早晨的景色,真切地表达了封建社会中一般旅人共有的羁旅之思。 学生用书P42古代诗词中“用典”的作用1表达对身世遭遇的感触士子在政治上失意时,常以妇女被幽禁、昭君出塞的典故作比

4、,如文天祥和中斋韵:“俯眉北去明妃泪,啼血南飞望帝魂。”文天祥被迫入北国,悲泪难禁,与明妃相似;想到南宋命运,他啼血长鸣,与望帝相似。作者借此表达功业飘零之恨。又如王令秋日寄满子权:“欲作新声寄遗恨,直弦先断泪盈琴。”引俞伯牙在钟子期死后破琴绝音,终身不复鼓琴之事,慨叹自己知音难遇。2表达愉快心境如王安石千秋岁引:“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楚台风,典出宋玉风赋:“楚王游于兰台,有风然而飒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庾楼月,典出世说新语:“庾亮在武昌,与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这里用此典,表明自己对往日的欢情与佳景一刻不忘。3表达心志如林逋书寿堂壁:“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

5、曾无封禅书。”求遗稿,指的是司马相如死后, 汉武帝曾从他家中取到一卷谈封禅之书,该书劝汉武帝封禅,有迎合汉武帝之意。这里反用这个故事,说要是皇帝他日来求稿,他自喜没有封禅书。说明他不想讨好皇帝,表达了他的高洁品格。4咏史寓鉴戒如欧阳修浪淘沙:“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魂散马嵬关,指的是玄宗奔蜀途中,随行护卫将士要求杀死杨贵妃,玄宗不得不将她缢死于马嵬驿之事;红尘,用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之意。词人借此对淫侈享乐、乱政误国的唐明皇进行了讽刺。5借典颂先贤如杨万里虞丞相挽词:“雪山真将相,赤壁再乾坤。”雪山,即四川岷山,杜甫在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中极

6、力颂扬严武的出镇四川,说“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杨万里借杜诗之意,说虞允文的将相功业犹如当日严武。赤壁,即三国时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之事,作者用它来比虞允文所指挥的稳定了宋、金南北对峙之势的采石大捷,极写虞丞相之功绩,表达出作者对他的仰慕之情。6用典以自喻罗公升秋怀:“旧日方山子,凄凉寄一箪。”方山子,即北宋陈慥,他晚年隐居乡间,“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隐仙”。罗公升复宋不成,遁迹于山林,因而引以自比,抒发他不能恢复宋室的怅惘与苦闷。一、字音江涵(hn) 携带(xi) 酩酊(dn) 酬劳(chu)霑衣(zhn) 云鬓(bn) 迢递(tio) 王粲(cn)鹓雏(yu

7、n) 拂曙(sh) 宫阙(qu) 鲈鱼(l)征铎(du) 槲叶(h) 枳花(zh) 凫雁(f)二、一词多义(1)残(2)方(3)干(4)独(5)动三、词类活用晓镜但愁云鬓改名词作动词,对着镜子梳妆四、古今异义不用登临恨落晖古义:遗憾。今义:怨恨。青鸟殷勤为探看古义:恳切深厚的情意。今义:热情而周到。不知腐鼠成滋味古义:美味。今义:味道。五、名句默写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李商隐安定城楼),学生用书P43)九日齐山登高1解题意“九日”,

8、指九月九日重阳节,与“登高”照应,形成因果关系,点明了节气、氛围;“登高”即人物活动,也暗示诗歌情感;“齐山”是作者所登之山,山川景色可能是触发诗情的根源。由标题可推知作者是在重阳节登高望远,抒发情怀。2知作者生平经历:杜牧(803853),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杜牧出生于诗书之家,才华出众,但生逢江河日下的晚唐,也只能湮没于茫茫人海之中。成就影响:诗以七言绝句著称,“晚唐诸家让渠独步”。人谓之小杜,和李商稳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

9、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3探背景这首诗是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杜牧任池州刺史时,一次九月九日重阳节登临齐山的作品。和他一同登山的正是诗人张祜,他比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排抑,未能见用。这次张祜从江苏丹阳特地赶来拜望杜牧。杜牧对他的被遗弃是同情的,为之愤愤不平。文意概括本诗通过写登高时所见所想,运用典故和含蓄的语言,既表现了佳节之时面对美景的愉悦之情,又曲折地表现出诗人因抱负不得施展而引发的不平与感慨。全诗看似旷达,实则抑郁,表现了士大夫复杂的情感。1有人说,

10、“江涵秋影雁初飞”中“涵”字用得极好,你认为如何?答:明确好。“涵”,是“包容,包含”的意思,在句中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诗人描绘秋景,不是迎面远眺,而是俯看江水,从碧波如画的清溪中,看到鸿雁南飞和齐山的倒影,把这里的一派秋光通过这个“涵”字,曲折地摄入眼底。2有人评价这首诗“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答:明确在颔联中诗人感叹活在尘世上,难得开心一笑,因此,重阳登临之际,便应头插菊花,尽享欢乐。“尘世难逢开口笑”表达抑郁之思,“菊花须插满头归”表达旷达之情,一个虽遭贬谪但却乐观旷达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结合全诗的内容进行分析。答

11、:明确本诗既有放浪沉醉的自嘲自勉,又有世事沧桑、光阴易逝的感叹,诗人通过表面的超然物外,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内心的抑郁不平。寄扬州韩绰判官1解题意“寄”,送给;“韩绰判官”,诗歌抒情的对象;“扬州”,韩绰身在扬州,同时也蕴含作者对此地的情感。2探背景对于扬州,杜牧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早年仕途失意,曾十年浪迹江南,扬州是他待得最久的地方。他在那里游山玩水,出入寺院,自得其乐,还进出秦楼楚馆,倚红偎翠,以酒为伴,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扬州是他潦倒江湖而不堪回首的地方,但也是他享受生活、饱览江南名胜与美女的所在。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文宗大和七至九年,杜牧曾任江南节度使掌书记,与韩绰是同僚。这首诗

12、当作于诗人离开江南之后。诗人想念友人,很关心友人近期的状况,充满了深厚的情意。文意概括这首诗写了诗人不堪晚秋的萧条冷落,表达了诗人格外眷恋江南的青山绿水、怀念热闹繁华的扬州的思想感情。1首句中的“隐隐”“迢迢”,写景中蕴含无尽意趣,试简要分析。答:明确青山隐隐:青山逶迤,隐于天际。绿水迢迢:绿水如带,迢递不断。这一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而且隐含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那抑扬的声调中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2后两句诗展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寄托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答:明确展现了二十四桥拱月,玉人浴辉吹箫的明丽画面,是诗人臆想中秋后月夜的扬州,也是

13、诗人早年生活在扬州时的景象的再现,同时又寄托着对别后的扬州和友人的殷切思念。3诗歌中的景象是实写还是虚写?诗歌借这些景象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答:明确诗歌里的江南景象并不是眼前所见,而是想象中的,是虚写,因为诗人此时不在扬州。其情感是对江南的向往,对朋友的挂念。4“秋尽江南草未凋”中的“未”字本作“木”,这两个字传达的感情有什么区别?答:明确“草木凋”和“草未凋”意思截然相反。如用“草木凋”,只能理解为哀景衬哀情,借江南秋景衬托思念朋友之情。如用“草未凋”,感情则更加深厚丰富,杜牧当时是被调到北方任职,北方的晚秋时节,秋风四起,树叶已经飘落,给人一种萧条之感,而此时的江南风光依旧。诗人之所以这样

14、写,就是因为心理上已经有了强烈的反差:我所在的江北早已是草木凋零、一派晚秋的萧条冷落,而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还是青山绿水,风光依旧旖旎秀美,真是很怀念远在热闹繁花之乡的朋友啊。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1解题意以“无题”作为诗的题目是李商隐的独创。这类诗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情思婉转深挚,辞藻典雅精当。2知作者生平经历: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李商隐少年不幸,父亲早逝,于是刻苦攻读,渴望通过科举摆脱困境。大和六年,20岁的李商隐第一次去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落第。第二年,再次落榜。唐文宗开成二年,李商隐第三次应进士科考,终于及第。晚唐时期,朝廷内出

15、现了两大派系之争,史称“牛李党争”。李商隐又陷入朋党争斗的旋涡,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36岁那年,爱妻王氏病故,妻子的死对李商隐是一个巨大的打击。45岁担任了盐铁推官,得以经常往来于金陵、扬州一带,写下了不少咏古寄怀诗。成就影响:李商隐的诗长于律、绝,富于文采,风格色彩浓丽,多用典,意旨比较隐晦,以无题组诗最为著名。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处唐诗江河日下之时又将之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有李义山诗集。3探背景李商隐政治失意,个人生活也多有不幸。他深爱妻子王氏,但两人婚后长年分居。正值中年,王氏病逝,使其感情上受到巨大的打击,承受了很大的痛苦,故写此诗

16、。文意概括李商隐所写的无题诗约有十余首,这类诗多写得隐晦曲折,含蕴遥深。其中大部分以爱情为主题,或者借写有关事情来寄托其政治上的失意或困惑。本诗主要是写爱情的缠绵、执着和离别相思之苦。一说可能有政治方面的隐喻。1首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字应如何理解?答:明确首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阻隔,一对情人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人不堪忍受。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两个“难”字表面似同,义实有别,而其艺术效果却着重加强了“别难”的沉重力量。2首联中“东风无力百花残”是怎样表达情感的?答:明确东风即春风,春光易逝,转入暮春时节,百花衰残,凄凉

17、无比。这一句既是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对其进行赏析。答:明确(1)巧用修辞,拥有恒久的艺术魅力。“丝”,既是“思”,“春蚕”“蜡炬”比喻相爱之人,以双关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2)感情真挚,引发读者普遍的情感共鸣。思念不止,眷恋之深,失望的悲伤与痛苦,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几乎所有爱恨缱绻都包容在这两句之中。(3)充分留白,引发更多的想象联想。后人对这两句进行了更多的演绎,可形容为国为民、死

18、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或对工作、事业的忠诚执着、矢志不渝。4颈联中的“夜吟应觉月光寒”的主体是谁?从哪个字中可以判断出此句运用的手法技巧?有什么效果?答:明确(1)是所思念之人。(2)从“应”字可以看出。“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对方的想象。这是一种“主客移位”技巧,即“对写法”,指诗人自己思乡怀人,在诗中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3)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他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直接写出年轻女子寒夜相思的悲凉情境,深夜沉吟,孤寂无伴,会感觉月光的刺骨清寒。细腻地描写对方的愁苦,可见诗人对女方的体贴入微,也就更加表现

19、出诗人感情的深挚。安定城楼1解题意以作者所登之楼为题,此楼应与作者所抒之情有密切关联。2探背景安定城楼在泾州,而彼时作者应博学宏词科落选后正寄住在岳父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中。文意概括安定城楼是作者应试不中而写的一首失意自遣之作。诗人有拯救危亡、扭转乾坤的宏图大志。但生不逢时,横遭猜忌,备受打击。诗中感叹壮志难酬,并将笔锋指向那些贪图私利的权贵,表达了激愤之情。1本诗首联两句写了什么景?突出了景物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答:明确景:高峻绵延的城墙上耸立着百尺高楼,站在高高的城楼上放眼望去,只见婆娑的杨柳之外,是无尽的水边平地。特点:广阔壮美。作用:乐景衬哀情。天高地阔、城高楼峻、洲青沙白、杨柳依依,

20、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而自己的处境却是这样局促,满目春色顿时化为满眼的凄迷。为下文抒情做铺垫。2找出中间两联中化用的典故,分析典故跟作者的相似点。答:明确颔联运用贾谊、王粲的典故。一是年龄同自己相仿,都是奋发有为的青年时期;二是经历遭遇同自己相仿,都有虚垂泪、更远游之痛。颈联用范蠡之典。正面阐明垂泪远游的目的,表明自己积极入世的态度。3“虚”“更”“永”等字中有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明确“虚”,即白白地、徒然。既是对贾谊上书论时事,却没被当权者采纳的惋惜,又是对自己报国无门的感叹。“更”,即又、再一次。借王粲十七岁时远游荆州,十五年间不被重用,理想终于落空,英年早逝的故事,表示了自己对前途的隐忧。

21、“永”,即一直、常常。“永忆”是“坚持地向往着”的意思,表现出诗人积极入世的态度。长安晚秋1解题意标题“长安晚秋”包含地点、时间两个要素,身处长安、时值深秋,万般景物触动作者千种思绪。由此可推断本诗借长安晚秋抒个人之情。2知作者生平经历:赵嘏(生卒年不详),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成就影响:赵嘏诗与许浑同调,属于律切工稳、清圆流畅的一路,然较许浑稍沉着。存诗两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清圆熟练,颇多佳句。有编年诗两卷、渭南集三卷。文意概括这首七律,通过诗人眺望中的见闻

22、,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几个角度写景的?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答:明确2首联中“凄凉”二字有什么作用?答:明确诗中“凄凉”二字既属客观,也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3杜牧极为赞赏“长笛一声人倚楼”这一句,并称赵嘏为“赵倚楼”,试赏析颔联的表现手法。答:明确动静结合。“雁横塞”“长笛一声”是动态描写,“残星几点”“人倚楼”是静态描写。诗人描写景物动静结合,营造了一幅凄清、孤寂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羁旅生活的孤独寂寞。4颈联用了何种修辞?“紫菊”“红莲”这两个意象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答:明确拟人。紫菊半开,红莲凋

23、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深厚的主观色彩。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不禁使人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娴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令人想起“采菊东篱下”,油然而起归隐之心。5尾联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怀?答:明确运用典故。“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的典故,表明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战国钟仪的典故,“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用与归隐之不宜迟。直抒胸臆。正当鲈鱼鲜美之时却不肯归去,白白戴着南冠去学楚囚,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毅然归去的决心。商山早行1

24、解题意标题的核心是“早”,“商山”应是诗人途经之地。2知作者生平经历:温庭筠(?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世居太原,是晚唐著名的诗人、词人。成就影响:在晚唐的诗人中,温庭筠声名鹊起,与李商隐齐名,史称“温李”。在晚唐的词家中,温庭筠填词最多,和韦庄齐名,人称“温韦”。他的词,在构思的精巧、语言的含蓄、声律的和谐等方面,都有自己艺术风格上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在词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有着突出的贡献,被誉为“花间派”鼻祖。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等。文意概括本诗首先描绘羁旅之人清晨起床情景,再写早行所见,结于梦中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1本诗

25、题目为“商山早行”,从诗中哪些词语可看出出行之早?答:明确表现早行的有晨起、鸡声、(残)月、(晨)霜、枳花明驿墙、梦(醒)。2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请对此加以分析。答:明确这两句诗由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的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目前。“鸡声茅店月”,写旅人在茅店中闻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出门赶路;“人迹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更有早行人。3“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答:明确“明

26、”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出行之“早”。4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答:明确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学生用书P46列锦考点解读概念:列锦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示例: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有怀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韩翃酬程

27、延秋夜即事见赠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欧阳修秋怀鸟声梅店雨,柳色野桥春。欧阳修过张至秘校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效果:简洁凝练之美。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以高度浓缩的笔墨,勾勒出一幅辽阔宏伟的图画:在大雪飘飞的夜里,乘船强渡瓜洲,在秋风瑟瑟的大散关,骑马挥刀与敌军厮杀。从语法角度分析,诗人虽省去了若干词语,只选取了几个关键名词,但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表达,反而有语言凝练、意境开阔之美感。简远丰润之美。岳飞满江红中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两句全部运用名词连缀,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字里行间饱含着复杂

28、凝重的思想感情,既有对自己屡遭排挤、壮志难酬的感叹,又有对南宋王朝偏居一隅,不思北伐的愤懑,更有对中原失陷人民的深深挚爱。寥寥数语,一个胸怀磊落、不患得失、不计名利的高大形象便展现在读者面前。辞约而意丰、言近而旨远,使之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委婉含蓄之美。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词人写恋人之间的离愁别恨,即完全撇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直抒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而是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上一清新、一凄婉的形象剪接进去,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使人获得空间宽广、时间连绵的审美感受,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朦

29、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珠串玉联之美。“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烟村”“人家”“亭台”“花”这些各自独立成景的名词,由诗人那恬淡闲适的情感之线,串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典题分析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余杭四月元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注】朱樱:樱桃的一种。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的各种表

30、达技巧,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有效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可采用“手法分析效果”的答题模式。答案:使用了名词排列(意象并列)的组句手法 。如上句由朱樱、青豆、酒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下句由绿草、白鹅、村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使人产生一种画面感。或:使用渲染手法。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菜蔬(朱樱、青豆)、悦目怡情的青草和白鹅,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或:使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如上下句之间的朱樱与绿草、青豆与白鹅的鲜明对比(上句中朱樱的“朱”与青豆的“青”、下句中绿草的“绿”与白鹅的“白”的对比),表现出景物色彩的鲜丽。第一步:分析构成列锦修辞的意象内容

31、,即明确有几个名词。第二步:分析意象的组合方式,以及组合后的情景氛围、风格基调。第三步:分析表达效果,可从情景关系出发看列锦手法如何为抒情服务。 二十四桥仍在张梅去二十四桥,明月夜,箫声起,应是最好的意境,为的只是那一句“波心荡,冷月无声”,可这一次都没有,日色也无声。初春的日色还没有掀起无边丽色。瘦西湖足够的静,游人亦有,二十四桥在众景深处,只是不知谁和我一样的情怀?瘦西湖的水真是缠绵,典型的江南女子性格,柔且媚,绕在足畔,使人常被它迷醉得忘了行走。停一停,均是好风景。桥一座接一座,名亦典雅或妖娆,今人撑纸伞,桃红或淡绿,倚桥栏顾盼,巧笑嫣然,为的是和桥留影。可这些桥皆不是著名的二十四桥。水

32、面苍茫,亭台参差,二十四桥不见踪迹。看指示牌,研究路线图,二十四桥有深藏不露之惑。不远处有梅,植在庭院中,香气浓到跌宕起伏,梅花三弄,梅香也三弄,入肺腑,激情思,这桥也三弄,弄月色无边,弄情思几许,叫人费思量。我听编钟演奏梅花三弄,那些编钟挂在架上,弯弯似桥,一座抵达旋律的桥。编钟的演奏用古筝来配,如同桥色用月色来映照,它们情投意合,融入碧波中继续缱绻。云烟深处水茫茫。或说桥是筝,月色来弹拨,音色清绝。桥上本有吹箫人,歌女娉婷,在千百年前的月下吹奏,箫声往往心事重重,像深夜抚过冰凉的绸缎,吹出了凉薄的寒气。吹者有心,闻者更有意,在无声冷月中,各人心意自知。年少时遇到诗句毫不惊心,如今在心底起波

33、澜,原来岁月是一场历练,当初生涩的背诵变成温厚的懂得。坐下吧,在一座新建的拱桥边,远有玲珑花界,熙春台在对岸,静香书屋在不远处,寻觅的过程已看了太多的风景,记取那些碧波边的风姿。把风景看遍都未寻到,不甘心,只好借问路边人。遥指,暗喜。那座石桥,没有桥名,石阶全由不规则的大块石头铺上,铁链生锈,桥板轻晃,古松横斜,不动声色间,沧桑的况味就出来了,就认定它了,踏上去,时光似乎回溯。落入诗句的桥,譬如断桥、枫桥、赤阑桥,知名的或不知名的,哪怕是故乡的小石桥,溪上的木板桥,担当的不只是两岸的沟通,还有过于厚重的情怀。而二十四桥,真正的,就是我们落座小憩的回廊边的桥,相望却不知,这桥长24米,宽2.4米

34、,24根玉石栏杆围以两侧,这座和数字相关而修复的二十四桥,是为了圆今人的一段怀想。好在,我也行过桥面,人生的许多际遇,常常在这不经意间。走在桥边,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闲话,不知怎么说到了白居易,说起他的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他和邻家女儿湘灵相思难成,这名普通的女子,因为爱情,永远绽放在一个才子深情的笔端,洒然而成一首荡气回肠的长恨歌。余生寂寂,最难绕过的是最初的情愫,旧爱成梦,在岁月的风霜里,一直梦了一生,如同这二十四桥下的波光,绵绵不绝,一浪盖过一浪(摘自西安晚报,有修改)【赏评】文章选取“二十四桥”这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风景作为叙写对象,用柔美、平缓的语言写出了自己对二十四桥的向往,对二十四

35、桥的寻觅和由二十四桥引发的众多感慨。文笔清丽,古典意蕴浓厚,化用和用事都凄美动人,让人如同作者一样对千百年来无数文人争相传诵的二十四桥心生向往。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云鬓(bn)殷红(yn) 落晖(hu)B探看(kn) 扁舟(pin) 酩酊(mn dn)C凋落(dio) 渚莲(zh) 征铎(du)D槲叶(h) 枳花(zh) 凫雁(f)解析:选D。A项,“殷”读yn;B项,“看”读kn;C项,“渚”读zh。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邂逅典形唐突江涵秋影B绵密 疏朗 恍惚 语言洗练C廖落 枯索 翠微 宛然可见D晒纳 稗官 迢递 妍媸毕露解析:选B。A项,形型

36、;C项,廖寥;D项,晒哂。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青鸟殷勤为探看殷勤:热情周到B绿杨枝外尽汀洲汀洲:水中的洲渚C不用登临恨落晖登临:登高望远D残星几点雁横塞横:与“纵”相对解析:选B。A项,殷勤:恳切深厚的情意;C项,登临:登山临水,泛指游赏山水;D项,横:飞过,越过。4文学常识填空。(1)李商隐,字_,号玉谿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后世并称“_”,有_。(2)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世称_,有_。(3)赵嘏,字承祐,人称“_”,有_。(4)温庭筠,本名岐,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_”,词与韦庄齐名,人称“_”,有温庭筠诗集。答案:(1)义山小李杜李义山诗集(2)杜樊川樊

37、川文集(3)赵倚楼渭南诗集(4)温李温韦5补写出下列横线处的诗句。(1)相见时难别亦难,_。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2)永忆江湖归白发,_。(李商隐安定城楼)(3)_,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4)二十四桥明月夜,_?(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5)_,长笛一声人倚楼。_,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晚秋)(6)鸡声茅店月,_。(温庭筠商山早行)答案:(1)东风无力百花残蜡炬成灰泪始干(2)欲回天地入扁舟(3)尘世难逢开口笑不用登临恨落晖(4)玉人何处教吹箫(5)残星几点雁横塞紫艳半开篱菊静(6)人迹板桥霜二、拓展提升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

38、题。自贻杜牧杜陵萧次君,迁少去官频。寂寞怜吾道,依稀似古人。饰心无彩缋,到骨是风尘。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注】杜陵:西汉宣帝的陵墓,位于长安城东南的杜原上,因建于杜县而得名。萧次君:汉书记载,萧育,字次君,为人刚直严猛,做官常被免职,很少升迁。(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诗人写诗赠送给自己的。诗人需要写诗来自我宽慰,诗题透露出凄苦的味道。B本诗起笔即以刚直而屡遭贬官的萧次君自比,借其“迁少去官频”的遭遇,抒发自己对命运的感喟。C“寂寞怜吾道”是说诗人独自漂泊在外,因无人相伴而深感旅途寂寞,自生哀怜。D整首诗由古及今,由人及己,尾联借物自喻,形象生动,一个“嫌”字凝聚

39、了诸多的情感。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C项,“独自漂泊在外,因无人相伴而深感旅途寂寞”错误,由下句“依稀似古人”可知,“吾道”与“古人”相对,这里是在哀叹自己的命运与古人相似,“道”并非指道路。故选C。(2)本诗是杜牧晚年所作,一生的辛酸蕴含其中。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的复杂情感。答:答案:对自己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愤懑。首联引用萧次君的典故,表明自己仕途与他一样坎坷,升迁次数少,离职却非常频繁,内心深感不平。对自己坚守正道,却不被重用的悲叹。颔联写自己像古代圣贤一样,坚守自己的“道”,却无法实现人生价值,内心感到悲伤。对自己人生志向的执着坚守。颈联写自己虽到老仍遭受奔波劳碌

40、之苦,但还是不愿矫饰自己的内心,违心改变志向。对自己无法掌控命运的痛苦和无奈。尾联用比喻的手法,感叹自己的命运如布匹一般,任人裁剪,不由自己,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之情。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潭州李商隐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注破庙风。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注】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第一句由眼前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

41、及古,情由景生。B“湘泪浅深滋竹色”,传说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往寻,得知舜帝已死,便在湘水边抱竹痛哭,泪洒在竹子上,使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C“楚歌重叠怨兰丛”,“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九歌九章等骚体诗。D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本诗连用湘妃、屈原、陶侃、贾谊等四个历史人物,含蓄地表达了情感。典故的运用使诗歌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解析:选B。B项,“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错,诗人借此典故隐晦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幽怨哀伤之情。(2)本诗思想情感极为丰富,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答:答案:羁旅愁思之痛:借此地空寂

42、、缺乏生机的环境以及娥皇、女英为舜帝之死痛哭而泪洒湘竹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寄居他乡的幽怨哀伤之情;世事沧桑之感:面对昔日大将陶侃的战船已经不在,空空的沙滩上只有细雨飘飞以及一代才子贾谊的祠庙呈现出破败荒凉等景象,表达了昔盛今衰,世事变迁,而自己却无可奈何的心情;怀才不遇之悲:才华出众的诗人屈原被贬后投江而死,贾谊因梁怀王堕马而抑郁而终,诗人借此表达了怀才不遇之悲;知音难觅之伤:诗人孤独寂寞,“人不至”“与谁同”,愁肠百结,无人可诉,自然难以释怀。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送人东归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注】戍

43、:名词,堡楼。汉阳渡:系长江古渡口(旧址属今武汉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门山。(1)汉阳渡与郢门山相隔千里,但作者为什么写出了同时将它们收入眼底的景象?答:答案:这样写意在创造山河相连、气势旷远的意境,契合诗人所抒发的感情。(2)清朝有位文学批评家称这首诗的首联“起调最高”,其意思是,起笔便显露了不凡的格调,请参考这一评价,写出对此诗首联(“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的理解和评价。答:答案: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飘零的黄叶。这本是充满离愁别绪的场景。孰料友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别,于是诗人便以“浩然离故关”奏响了昂扬的主旋律。起笔写深秋送别,逢秋却不悲秋,送别而不伤别,意气顺

44、畅,确实格调不凡,正所谓“起调最高”。9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长安晚秋赵嘏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长安秋望杜牧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1)赵嘏长安晚秋之“秋”体现在何处?答:答案:拂晓云雾凄清,雁阵南归,紫菊半开,红莲凋谢,鲈鱼正美。(2)杜牧长安秋望中“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是怎样描写秋色的?答:答案:诗人将“南山”和“秋色”相提并论,以具体有形的南山形容抽象虚泛的秋色,别出心裁地衬托出秋色之浓重。(3)两首诗都写了秋望长安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答:答

45、案:赵诗抒发了诗人孤寂怅惘的愁思,表达了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杜诗写诗人秋日登高远望,抒发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三、语言运用10文学意象种类繁多,意味隽永。作家或因成功塑造一个事物而独具特色,或因植根于地域文化而自成一派,或因深刻反映一个主旨而崇高伟大。作家与意象有着不解之缘。请参照示例,从下列三组“作家意象”中任选一组,拟写一副对联。要求:结合课文内容,作家可不出现,但意象要点明;字数不超过30字。示例:陶渊明菊花对联:桃源梦美溪旁见,东篱菊香南山明。选写:戴望舒雨巷朱自清荷塘沈从文边城答:答案:(示例1)戴望舒雨巷丁香淡淡,花也香来人也香;雨巷长长,路也长来梦也长。(示例2)朱自清

46、荷塘曲径荷塘月色满,最是幽僻;月夜彷徨心难平,颇不宁静。(示例3)沈从文边城湘西边城上演唯美爱情,纯朴人性构筑精神家园。11下面是今人根据李商隐夜雨寄北译写的一首新诗,请从所给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要求120字左右。(1)从意象、意境、结构、语言等角度对新诗加以简评。(2)请你以李明的名义,给诗刊编辑部写封信,推荐这首诗。(不能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会有一天,我跟你说起今夜的雨,弥漫的水气(编者注:应为“水汽”),浸润了远来的家书。窗外的池塘,秋水涨满,我在想,你是怎样写下了我的称呼。故乡好远,阻隔着千山万水,归期迷茫,日日在手指间飘忽。离人的思念,就像那红烛的芯子,刚刚剪去,又悄悄长出。好在啊,好

47、在还有记忆中西窗的烛光,它摇曳在眼前,摇曳在今夜的巴蜀。附: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答: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同时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解答时首先要明确这是一个二选一的题目。其次要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有一定的了解,领会李商隐诗抒发的情感,这样才能更好地答题。另外,写推荐信要注意用语得体,意思表达清楚,突出所推荐作品的优点又不夸大其词。答案:(示例)(1)这首新诗意境氤氲,感情真挚、缠绵。第一节从巴山夜雨写起,选择水汽、家书、池塘三个意象,渲染浓郁的烟雨氛围,交代“寄北”的缘由和背景,定下思念的感情基调

48、。第二节运用细节描写,掐指算归期和剪红烛的芯子,表达归心之切和思念之深。最后一节选择烛光的意象,反复用“摇曳”一词,把两个思念之人连在一起,也拓展了诗歌的意境。(2)诗刊编辑:您好!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向您推荐一首根据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译写的新诗。这首诗能够把握原诗的意境和感情基调,对原诗的对话和意象进行了大胆的想象和创造,使诗歌更富有情节性和形象性。细节描写和比喻修辞的运用,使情感更加细腻真挚。如果贵刊能够刊载这首诗,将让更多读者感受到新诗与古诗是相通的,激发大家读诗、写诗的兴趣。李明年月日 学生用书P48诗歌比较鉴赏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的命题角度和单纯一首诗鉴赏的命题角度基本相同,都从诗歌的意

49、象、意境、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等方面设置题目,不同的是比较鉴赏题需要考生针对两首或者几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解答,或对同一首诗歌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鉴赏解答。1明确原则对比阅读,即“求同辨异”。对比阅读与单篇诗歌的阅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2设题角度(1)从大方面看,比较鉴赏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2)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设题。典题分析角度1意象、意境比较鉴赏1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癸巳除夕偶成清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早行宋陈与义露

50、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注】黄景仁(17491783):清乾隆年间诗人,科举屡挫,一生未仕,为生计四方奔波,目睹“盛世”表象下的种种社会疮痍。此诗为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年)作者自安徽归家后所作。物外:世俗人情之外。阑干:纵横交错,参差错落。两首诗都写到“星”,这两处“星”在诗中各自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答:解析:第一步,审题干。“星”是两首诗共同具有的意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考查分析诗歌中意象的作用。第二步,读内容。抓住两首诗中的“星”这个意象;在分析全诗的基础上,思考作者的思想情感。第三步,先点明每首诗为了写“星”而运用的手法,再结合具体内容指

51、出表达效果。答案:黄诗中,除夕夜孤星衬托了诗人的孤寂。千家笑语之时,诗人悄然忧思,无人理解,只得把一颗明星当作知音来痴痴凝望。陈诗中,满天明星衬托了环境的黑暗,显示黎明尚未到来,以此视觉景象点扣题旨,表现诗人出行之早。角度2语言比较鉴赏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双调】蟾宫曲自乐元孙周卿草团标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选自太平乐府)【注】草团标:茅屋。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

52、达效果?请简要分析。答:解析:第一步,题干要求赏析两首诗歌中的“惊”字,这是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第二步,抓住两首诗歌中写“惊”的语句,具体分析“惊”的深层意蕴。孙曲是“扫山云”而产生的“惊”,王诗是“月出”而产生的“惊”。第三步,从作用上来分析“惊”在两首诗歌中相同的表达效果,指出以动衬静的特点。答案: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或:扫地发出声响);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两首诗歌都是以动衬静,反衬出山间的幽静。角度3表达技巧比较鉴赏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南征注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53、【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解析:第一步,明确题干要求。“景与情关系”是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第二步,认真读内容。抓住诗中写景的诗句,在分析全诗的基础上,思考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步,点明诗人所用表达技巧的不同,并加以分析。答案:登高以哀景写哀情:借萧瑟凄凉的悲秋之景来抒发作者孤苦悲凉之感;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借美妙迷人的春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角度4思想感情比较鉴赏4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暮春宋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

54、树斜阳叫子规。暮春山间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答:解析:第一步,明确题干要求。“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考查比较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第二步,分析内容。反复阅读这两首诗,弄清诗歌的内容,找出“暮春之景”在诗歌中所具有的内涵,归纳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第三步,用简洁的语言组织答案。从题干要求看,只需概括,没有必要进行分析。答案:暮春一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感之情;暮春山间一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欣赏山中暮春之景的愉悦闲适之情。1解题要领(1)审题,找出比较点。(2)依照比较点,在单篇诗歌赏析的基础上进行求同寻异,比

55、较鉴赏。2解题模板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甲: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乙:送友人入蜀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七盘岭:在今四川广元东北。君平:西汉严遵的字,严遵隐居不仕,曾在成都卖卜为生。1对甲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颈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独游者”此刻的心情。B尾联“浮客”和“褒城”呼应首联“独游”“高卧”。C“空”字生动形象,突出了七盘山之空旷、宁静。D“褒城闻曙鸡”一句写出了诗人独游失意而夜不成寐。解析

56、:选C。C项,“空”表现的是诗人内心的失意惆怅,并不是七盘山的空旷、宁静。2试分析甲、乙两首诗中颔联的异同。答:解析:甲诗颔联写夜宿所见的远景,生动地表现出“高卧”的情趣,月亮仿佛就在窗前,银河好像要流进房门那样低,使用夸张的手法来写山之高。乙诗颔联写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叠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而升起翻腾,像是腾云驾雾一般。“起”“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好,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想象诡异,境界奇美,写得气韵飞动。答案:相同点: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山高。不同点:甲诗用月亮仿佛就在窗前、银河好像要流进房门衬托蜀道之高。乙诗用山从人的脸侧

57、重叠而起、云依傍着马头升起衬托蜀道之高。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农家望晴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上渔者第二句一个“但”字流露出作者对“江上往来人”的强烈的批判、谴责之情。B江上渔者“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主旨所在。C农家望晴“尝闻”二字,一反绝句平直起叙的常法,开头就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D江上渔者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在大风大浪里,这条小

58、船就像一片树叶一样,让人感觉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解析:选A。A项,主要是对“打鱼人”的同情。4两首诗所表达的内容与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之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解析:江上渔者反映出人们只喜欢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作者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农家望晴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段,集中刻画了一个老农望云的形象,这一“望”,可以使读者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此诗对农民有同情,但没有同情的话;对农民有歌颂,但没有歌颂的话。所以两首诗都是悯农诗。不同点是各自所写的重点不同。答

59、案:相同点:两首诗都是悯农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关心和同情。不同点:范诗写的是江上的渔民。人们只知道鲈鱼好吃,但它是渔民冒着生命危险打来的。雍诗写的是秦地的农民。麦收时节,风雨不止,白发老农长时间站在麦场高处,盼望着天晴。三、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题稚川山水唐戴叔伦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注,隔水青山似故乡。新凉宋徐玑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注】秋风思:晋人张翰被齐王同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因秋风起,思吴中家乡菰菜、鲈鱼,遂命驾而归。5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戴诗前两句写稚川山水予人一种美感,后两句则进

60、一步写出稚川山水给人一种特殊的感受。B徐诗首句主要通过视听结合来表现新凉水满秧齐、水清叶绿,而凉意便自然而生;次句一“穿”字、一“低”字,颇见雕琢之工。C戴诗写诗人五月暑天傍晚憩息于“松下茅亭”,那江中汀洲,与云平齐的树木,色调苍苍,为后文思乡做铺垫。D“凉”是心理感受,两首诗都通过视觉形象,化无形为有形,构成诗中的“图画”,以渲染凉爽的气氛。解析:选B。B项,“通过视听结合”有误,从徐诗中看,这里只有“视”而没有“听”。6两首诗的三、四两句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答:解析:戴诗中的“隔水青山似故乡”表达出的是羁旅乡愁,而徐诗写黄莺更多的是表达新凉而至的喜悦心情。分析时,要着眼整首诗,从中概括出作者表达的情感。答案:戴诗表达了诗人在宦游途中的思归乡情。羁旅途中的游子本就怀有无限乡思,突然发现隔河相望的青山竟有些像故乡的青山,更牵起无限乡思之情。徐诗,诗人借黄莺来表达自己对新凉到来的欣喜和惬意的心情。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