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377.50KB ,
资源ID:809711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0971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4高考历史模块复习方案:模块三 第2步:专题十二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4高考历史模块复习方案:模块三 第2步:专题十二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doc

1、专题十二 知考情明考向高频考点考情分析考向预测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与时俱进:高考对该部分的考查,贯穿一个核心与时俱进,通常会通过一段材料来考查学生对相关思想理论的认识2重点呈现:三民主义的内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邓小平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1.从考查的切入点看:三民主义主要考查区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具体内容。因涉及较多的经济理论,毛泽东思想的命题集中在“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上。而对邓小平理论的考查重点集中在南方谈话上。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较多地联系相应时期的政治、经济建设成就2从热点的角度看:“科教兴国”战略是一个热点,可以联系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1

2、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变化;1958年“大跃进”在经济、教育上的表现;改革开放后,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上的发展和变化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1.百年大计: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新中国的教育是重点考查的内容,题型以选择题为主2重点呈现:载人航天计划,生物技术的发展,“双百”方针4.“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教育事业的发展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主干知识要记牢一、孙中山的民主思想1旧三民主义(1)标志: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2)内容:民族主义

3、:反对民族压迫,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3)影响: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2新三民主义(1)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2)内容:民族主义:对外反帝,对内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授予一切反帝和反封建军阀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3)作用: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而新三

4、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1诞生(1)国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阐明了农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2成熟:抗日战争时期(1)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2)1945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3发展:新中国成立后(1)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2)阐述了两

5、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 三、邓小平理论1酝酿1977年,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工作。2形成(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2)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十三大上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4)1992年南方谈话,阐明了

6、社会主义的本质。(5)十四大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3地位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中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形成过程(1)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2主要内容(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

7、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历史地位(1)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2)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经典考题领悟好例1(2013安徽高考)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

8、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解题规范第一步:审题干定时空:同盟会成立初期。抓关键:“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主张。第二步:析选项选项对应度判断理由A错误选项孙中山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并没谈到民生主义难以实现,排除A项B错误选项孙中山认为社会问题(民生主义)与种族政治两大问题(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同等重要,排除B项C正确选项孙中山提出“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说明民生主义的

9、目标是为全体人民谋福利,C项正确D干扰选项平均地权不是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只是主张核定地价,革命后增长的地价,由国民共享,排除D项例2(2012广东高考)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题规范第一步:审题干定时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抓关键:“农村长期斗争锻炼”“无产阶级化”指中共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

10、际相结合。第二步:析选项选项对应度判断理由A错误选项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排除A项B错误选项共产国际并不反对农民参加革命,排除B项C干扰选项外交政策与革命道路没有联系,排除C项D正确选项共产国际主张照搬苏联的模式,而中国共产党则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本质上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项正确高分障碍要清扫必须突破的2个重难点1.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思想理论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志性会议同盟会成立大会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核心或精髓民权主义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执政为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决的问题民族

11、独立、民主共和、民众生存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发展1924年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地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使中国人民醒过来指导革命和经济建设,使中国人民站起来指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引领中国迈向小康社会2当代中国的三大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1978年5月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对人们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

12、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姓资姓社的问题。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会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姓公姓私的问题。必须理清的2对关系二、必须明确的2对关系1三民主义内在的关系三民主义中民族、民权、民生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2)从纲领内容看,

13、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3)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4)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5)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辩证关系“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生产

14、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预测押题不可少1章开沅在革命不是制造出来的中说:“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曲高和寡”的主要社会原因是()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B民族民主革命任务即将完成C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目标不够具体D没有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理解。民生主义指的是通过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因社会进步所涨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B、C、D三项与史实不相符合。“曲高和寡”的社会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15、会性质没有改变。2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办法解析:选C从材料可以看出俄国革命采取暴力的形式,这是历史的选择,是必然的,所以中国也应该通过暴力革命来改造社会。3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说:“经历了思想解放进程的中国就像一个混血儿,也许这个孩子很快就会在吸取父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

16、长处之后,独立走出一条新路。”这种认识()A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立场B承认中国革命道路已经成功C肯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D赞赏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相融解析:选C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开始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制度,而传统观点认为计划经济是共产主义的,市场经济是属于资本主义的,所以这里的混血儿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主干知识要记牢一、新中国的科技发展1两弹一星(1)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2)1970年,中国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2东方魔稻袁隆平于1973年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3计算机技术

17、1983年,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号”型机诞生。1997年,“银河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4航天技术2003年,中国自行设计的“神舟5号”发射成功并安全返回,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1)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2)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3)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二、新中国的教育1扫盲教育新中国成立后,扫盲教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1982年颁布中华人民

18、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2义务教育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3高等教育的发展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文革”给中国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破坏;“文革”结束后,中国教育重新获得生机,科教兴国战略极大地推动着中国教育的持续发展。 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1“双百”方针的提出20世纪50年代,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了“双百”方

19、针。2发展状况(1)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的干扰和损害。(2)“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又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恢复“双百”方针为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中国科学文化领域重现生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双百”方针的内涵“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地说,“双百”方针即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经典考题领悟好例1(2013新课标全国卷)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

20、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确定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解题规范第一步:审题干定时空:新中国成立之初。抓关键:新中国成立之初与人民民主专政相适应的意识形态还未形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成为高校思想工作的重点。第二步:析选项选项对应度判断理由A正确选项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宣传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及思想是新生国家巩固政权的需要,材料正是这种需要的体现,A项正确B干扰选项中国共

21、产党成立时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排除B项C干扰选项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D干扰选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D项,排除例2(2013安徽高考)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解题规范第一步:审题干定时空:19501957年。抓关键:“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说明人民的健康状况好转;学龄儿童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的人数大增,说明教

22、育事业发展,这些主要“取决于”新的社会制度建立。第二步:析选项选项对应度判断理由A干扰选项材料反映了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但不是决定因素,排除A项B干扰选项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是材料直接反映的现象,而不是决定因素,排除B项C干扰选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完善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C项D正确选项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国家对教育卫生事业更加重视,投入日益增多,从而出现了题干所述的现象,D项是决定性因素高分障碍要清扫必须突破的2个重难点1.新中国教育的探索历程时期政策成就19491953年接管和改造旧学校,掌握学校领导权,建立人民教育事业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社会主义方向的人民教育全面建设社会

23、主义时期学校将德育放在首位;全日制教育、半工半读和职业教育相结合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的劳动后备军和建设人才受“左”倾思想影响,出现了教育的“大跃进”打乱了正常教学秩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文化大革命”时期“四人帮”宣扬“读书无用论”,迫害教育工作者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来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提出“三个面向”,优先发展教育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人才,促进了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双百”方针的提出,使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2)“双百”方针是指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

24、家争鸣”,这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3)“文化大革命”导致文艺园地百花凋零。“文革”结束后,中国文艺再次呈现丰富多彩的繁荣局面。(4)“双百”方针是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文化工作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理清的2对关系1.新中国成立初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的侧重点与国际形势的关系(1)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中国面对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 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2)

25、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环境也有了重大变化。这一时期,我国进行了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2教育、科技和经济之间的关系(1)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2)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进步培养人才,科技的进步也推动着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3)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

26、高。(4)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因此,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预测押题不可少1韩厚健回忆说:“在外有百万大兵压境的险恶形势下,我们成功发射了使国家发展空间技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也显示了国防实力,为保卫国家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你认为韩厚健回忆的事件是()A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氢弹爆炸成功C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D“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解析:选C材料关键信息“在外有百万大兵压境的险恶形势下”指的是20世纪六七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陈兵中苏边境,排除D项;“我们成功发射了”“使国家发展空间技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排除A、B两项;这

27、一事件是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21951年10月,中国的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把技术学校、专科学校列入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同时对高等学校的院系也进行了调整,特别是高等工业院校得到很大的加强。中国进行上述学制调整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引进“苏联模式”培养人才C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D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解析:选C1951年,中国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开始准备工业化建设,学制调整是加快工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其目的是适应经济建设任务的要求,C项正确。3以下最能体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艺方向的是()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弘扬主旋

28、律,提倡多样化”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办好样板戏,服务工农兵”解析:选D“文化大革命”时期是“左”倾错误盛行的时期,“办好样板戏,服务工农兵”是这一错误在文艺领域的体现,D项正确。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2013泰州期末)孙中山曾说:“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美各国以独立,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孙中山“民权主义”的是()A“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B“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

29、”C“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D“君主专制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解析:选D题干材料主要强调了要反对君主专制政体,如“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这说明孙中山认为自由国民不能忍受君主专制政体,所以答案为D项。2(2013广州海珠区检测)“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A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C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解析:选A

30、材料突出强调了三民主义以民为本和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答案选A项。B项说法错误,C、D两项说法正确,但材料并未体现。3(2013天津高考)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A民主主义国家B新民主主义国家C资本主义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解析:选B选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是对马克思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过渡的形式”,联系新中国19491956年的历史可知,中国过渡时期

31、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4(2013宁波十校一模)“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而谁是我们的敌人,谁又是我们的朋友呢?要根据对革命所持的态度而定,反对革命的人或者阶层是敌人,而支持革命的人或者阶层自然也就是朋友了。”该材料出自毛泽东哪一著作?()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井冈山的斗争C新民主主义论D论十大关系解析:选A从材料信息可知,毛泽东以是否支持革命作为划分朋友和敌人的依据,指出支持革命的是同盟军,这是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状况对革命阶级进行划分而阐述的思想,因此选A项。5(2013陕西西安一模)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

32、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A坚持“城市中心” B“工农武装割据”C坚持“持久战” D实行人民民主解析:选B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正确答案为B项。6(2013揭阳二模)1954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走什么样的路?再评俞平伯先生关于“红楼梦”研究的错误观点,文章指出“新红学”的实质就在于它是士大夫阶级意识和买办思想的混血儿,是反动的实验主义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这篇文章()A体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B是反右斗争中对资产阶级右派的批判C是

33、社会主义改造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D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红学”研究的领导地位解析:选C注意时间信息“1954年”,此时处于三大改造时期,故A、B两项明显错误;材料强调“新红学”是士大夫阶级意识和买办思想,实际上是要求打击买办阶级,故选C项。7(2013洛阳模拟)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致信中共中央:“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该论点提出的主要目的是()A恢复“双百”方针 B抵制“左”倾错误C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D全面整顿国民经济解析:选B本题可用排除法。A、C两项是新时期的主张;D项是197

34、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合;从题干看要求准确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目的是纠正和抵制“左”倾错误,故选B项。8(2013汕尾测试)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这主要是因为该书()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C明确了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时间可知此书与南方谈话有关,南方谈话中对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的论述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选择D项。9(2013泰兴测试)邓小平指出:“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

35、、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对邓小平的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说明尖端科技的发展对国家国际地位有重要影响当代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是科技竞争“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A BC D解析:选D理解题干可知材料强调了“两弹一星”工程对中国的重要性,故选D项。10(2013南京调研)2012年6月16日中国神舟九号飞船顺利升空,并在18日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也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次进步。中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是()解析:选B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

36、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B项正确。A项发生在1964年,属于中国国防实力的体现;C项发生在2011年;D项发生在2003年,标志着中国是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11(2013韶关二调)大学生就业可以反映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以下属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学生就业情形的是()A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B听党指挥,服从分配C上山下乡,扎根农村 D考研出国,自主创业解析:选B结合现代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可知A、D两项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C项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国后我国长期实行分配就业政策,故选B项。12(2013浙江绍兴模拟)开始于1958年的“

37、新民歌运动”,是我国新诗歌发展史上一种非常奇特的历史现象。据统计,安徽肥东县半年内民歌创作51万首,河北保定地区群众创作民歌共计1 000万首,全国诗集出版量远远超出了五四运动以来几十年的总和。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A新中国的成立促进了诗歌的发展与繁荣B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群众创作热情高涨C“双百”方针调动了文艺工作者创作热情D“左”倾思想蔓延并影响到文学艺术领域解析:选D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民歌创作数量非常之多,1958年受“左”倾思想影响,“大跃进”追求经济发展高速度,反映在文化领域上出现民歌创作量急剧增加的趋势。二、非选择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3枣庄一模)

38、“中国梦”,折射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主线,描绘了近现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代“百年坎坷寻梦”材料一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孙中山文集材料二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

39、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现代“梦想照进现实”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考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时,认识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方针,制定发展战略。1979年12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华访问,在一次谈话中,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小康战略”。小康战略是不断充实和发展的,1987年,中共十三大确认“温饱(到1990年)小康(到2000年)基本现代化(到2050年)”的

40、三步走战略。何爱国重探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演变(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8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康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8分)(4)关于“百年坎柯寻梦”到“梦想照进现实”的曲折历程,谈谈你的认识。(4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进行归纳。第(2)问结合抗日战争的意义回答。第(3)问联系时间信息,并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内容回答。第(4)问从民族复兴、民族精神等角度加以阐释。答案:(1)推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国家的独立是个人自由人权的前提;革命的同时进行经济

41、社会改革。(2)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增强了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3)时代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吸取历史教训,进行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4)“中国梦”的主体是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国家独立是“中国梦”实现的前提;制定方针政策要实事求是,既要立足国情,又要借鉴外来的先进经验;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国梦”实现的精神动力。14(2013金丽衢十二校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其州县用人,全出吏部,选举废而考试兴,政治重心在中央,在上层,不在地方与下层,其所为与两汉异,此实

42、中国政治史上古今一大剧变。钱穆政学私言地方自治材料二备受“恩赐官职制”和“政党制”之苦的资产阶级眼中,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中国科举制无疑是一剂良药,于是“考试”犹如一门重炮轰开了政府的大门。1870年,英国首相格里斯顿颁布了录用文官的枢密院命令。文官制度最终确立。近代文官制度,是对世界政治文明一大贡献,是形成一个伟大时代的最大的公务革新之一。摘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材料三1977年12月,全国570万考生参加了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考试,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那也是迄今为止,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一个月后,27万幸运学子进入全国高等院校深造。他们被赋予具

43、有时代特色的符号“七七级”。说旧闻:1977中国教育破冰录(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政治史上古今一大剧变”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剧变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出现的历史背景。从政府的“公务革新”角度,指出文官制度在当今中国的突出表现。(8分)(3)“七七级”被赋予的时代特色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这一时代特色在文教科技方面的主要表现。(10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选举废而考试兴”判断是科举制;第二小问影响结合科举制的有关知识回答。第(2)问根据时间为1870年,联系英国工业革命的

44、有关内容进行分析。第(3)问结合高考制度的恢复以及文教科技方面的成就加以概括。答案:(1)科举制取代察举制。影响: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2)背景:工业革命,经济发展,要求社会管理制度化和专业化,人才需求日益迫切;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需要打破“恩赐官职制”和“政党制”的弊端;中国的科举考试提供了参考借鉴。表现:高考制度和公务员考试。(3)时代特色:拨乱反正。主要表现:平反大批冤假错案,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新生;恢复高考制度,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邓小平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迎来了科学事业发展的春天;1979年,中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提出了“二为”方向,促进文学艺术创作再现生机。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