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宁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 语 文 试 题命题人:魏明奇 审题人:王鑫(150分钟,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把“奶糖的香”涂在手上,将“故宫的美”抹在脸上,让“报纸的墨”秀在身上,使“花露水的味”掺进酒里这股跨界融合的消费新潮流,不仅让传统文化和潮流文化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还在消费领域掀起了一场关于经典和流行的“头脑风暴”。这股消费新潮流,既满足了时尚追求,又凸显了文化内涵,和当下年轻人的消费偏好不谋而合。有态度又实用,有情怀又独特,有质感又新潮,附着在潮流中的情感诉求、价值归属和群体
2、认同,让这些充满创意的商品与品牌收获了庞大的新生代消费群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成功走出一条转型升级之路。从美食饮品到服装美妆,从电影电视到文创周边,消费新潮流里总能发现老字号的新面孔。如今,中国品牌的消费人群在不断增加,走出国门、扬帆出海的中国品牌也越来越多,背后依靠的正是良好的口碑、稳定的质量和创新的态度。告别“土味”“过时”的标签,一件件情怀与时尚跨界融合的国产商品,一个个跟跑、并跑乃至弯道超车的中国品牌应运而生,自然令消费者感到惊喜。纵观今天的消费潮流,不同的流行趋势折射出中国市场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反映着人们不断升级的消费层次。中国品牌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同台竞技,让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
3、“货比三家”,收获最佳的性价比。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是对中国品牌的消费喜好,还是对进口商品的消费选择,他们都是开放的中国市场的受益者。某种程度上,消费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方面,消费潮流是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互通的结果;另一方面,新的消费潮流的兴起也让更多新生代消费者相信,增强文化自信、保持文化自觉、涵养文化内涵、挖掘文化价值,潮流可以土生土长,时尚也能风起本土。让消费新潮流成为推动中国品牌升级的契机,需要进一步培育和规范市场、用好文化资源。需要看到,消费新潮流中的个别品牌与世界一流品牌还存在不小差距。比如,一些现象级潮牌做工粗糙,制作简陋,只是在包装上做一些表面功夫;有的爆款
4、产品山寨抄袭,过度营销,缺乏真正的历史意蕴和文化味道。这些现象的存在,影响了人们的观感。无论对消费者还是生产者来说,消费潮流能否经久不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能否良性发展。消费潮流既要立足本土,也要接轨世界。就此而言,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行业规范也不可或缺,这些理应成为推动中国品牌健康成长的基础性要素。今天,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但还有相当一部分都处在微笑曲线的底端。中国品牌,在今天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以此为契机,增强文化自信,加强品牌建设,发掘市场潜力,消费者就能拥有更多选择,中国品牌定能绽放更多光彩。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
5、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将“故宫的美”抹在脸上等消费新方式掀起了一场关于经典和流行的“头脑风暴”。B. 在让“报纸的墨”秀在身上等跨界融合的消费新潮流里能发现老字号的新面孔。C. 充满创意的商品与品牌因契合当下年轻人的消费观而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之路。D. 海纳百川的中国市场使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货比三家”,收获最佳的性价比。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文章开篇运用排比句对跨界融合的消费新潮流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展示,吸引力强。B. 文章第二段旨在介绍中国品牌的创新、升级和国际影响,字里行间洋溢着自豪感。C. 文章第四段列举事实论证作者的
6、观点,增强了文章的权威性,让观点更有说服力。D. 文章尾段说明了成绩和不足,指出中国品牌在发展新机遇中绽放更多光彩的举措。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满足时尚追求、凸显文化内涵的特点使中国品牌告别“土味”“过时”的标签,走出国门、扬帆出海。B. 因为消费潮流是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互通的结果,所以消费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C. 只要进一步地培育和规范市场、用好文化资源,就可以让消费新潮流成为推动中国品牌升级的契机。D. 如果没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和行之有效的行业规范,消费潮流就不能立足本土,也不能接轨世界。(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2分)阅读下
7、面的文章,完成46题。材料一: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熙宁七年(1074)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十一月离任。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江城子
8、(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
9、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可以说,是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促使苏轼自觉地以豪壮的声调、超越的意识入词,最终使词这种体裁完成了从伶工歌女之歌词向士大夫抒情言志诗体的转变,词体的疆域也因此而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所以,要清晰地认识词体的革新、转变,地域文化这一背景因素无疑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取材于吴德岗地域文化与苏轼词的创作)材料二: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特别是在乡土文学中,地域
10、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其中,沈从文的地域意识尤为突出,湘西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影响;而沈从文则用自己的作品,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湘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汉族杂居地,其文化内涵是复杂的。少数民族在不断的迁徙发展过程中,有战争,有冲突,有同化,有融合,但依然保持着本民族的民族特性和风俗人情。历代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多是钳制、镇压的政策,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是受歧视的,是被压抑的群体。而沈从文关于湘西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能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从人性出发,表现少数民族丰富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他将故乡生活与都市生活进行比较,清晰地意识到僻地、边城
11、的弱势地位。同时,这也激发他寻觅和展示湘西文化中蕴含着的顽强的生命力量、积极健康的优秀品格和原始粗犷的少数民族生活中凝聚着的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在沈从文早中期的散文作品中,他对故乡的介绍角度独特而又全面深入。他有意略去当时行政区域的划分,由屈原而到沅水,由沅水而到川黔交界之处,突出湘西悠久的历史、楚文化传统和凤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然后逐一描绘人的生存状态和地方古朴民风,体现井然的社会秩序和人神共治的情形。除了散文以外,在小说创作中,沈从文也总是用大量的篇幅集中描绘地域文化特征。在其代表作品边城中,就专门详细周到地介绍了小城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以吊脚楼为主的建筑格局,河岸的景色,小镇的屯兵和形形
12、色色的住户,然后才进入故事,引出主要人物。沈从文的小说非常重视故事的地域背景,总是不忘表现湘西的人杰地灵和与众不同,选择最能体现湘西文化精神内核的东西加以表现,因此也在写作风格上呈现出一种独具风韵的审美形态。沈从文给中国现代文坛带来一股清新自然的山乡野风,也让偏居一隅、被世人忽略的湘西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他那独特的地方意识和对地域文化的浓厚兴趣、准确把握,是他研究中国社会、剖析中国文化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取材于包晓玲、姚克波论沈从文与湘西地域文化)材料三: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文心雕龙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而南方的楚辞则“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
13、华”,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论及地域,首先不能回避的当然是自然。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北方寒冷干燥,北方人于是魁伟刚健、勇敢剽悍;南方湿润潮湿,南方人于是温柔细腻、机灵敏捷;秦岭隔开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黄河以北以狩猎游牧见长,黄河以南则以旱作粗放种植为主,到了长江两岸,水稻的精耕细作蔚然成风,不同区域孕育出大不相同的历史文化景观。地域的不同,就有山川形制的不同,就可能产生出不同的族群复杂而广阔的地域,使中国的地域性既鲜明又丰富驳杂,从而大有别于世界的其他文明古国。另外,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恐不能过于集中于山川、气候、物产之类的自然因素上,更要看到自
14、然的背后是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必然通过地域文化而起作用。越是后来,人文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就越是复杂与深刻,这便是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陕秦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闽台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关东文化等说法的由来。如果说,地域文化影响并决定该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品格,那么,它也顺理成章成为文学重要而深厚的源泉。地域、自然、文化和文学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但在今天,不论怎么强调地域性对于文学的意义都不为过。一方面,若是论及文学及其价值,人们有理由首先关注文学
15、中浸染着的地域性灵魂;另一方面,若是发掘文学中带有的普遍性意义,人们也一定需要借助地域特征去作表达和阐释。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时代,这既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更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取材于何志云谈文学的地域性:地域文化决定族群的精神和品格)4. 材料一关于密州地域文化特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 当地儒学兴盛,传统深沉厚重。B. 密州一带百姓以强悍勇武闻名。C. 当地很多人都很看重围猎活动。D. 词风豪放能寄托诗人的政治怀抱。5. 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诗经和楚辞的最大差异在于南北
16、方文化不同。B. 南北方的气候条件对人的性格形成起着最关键的作用。C. 地域文化决定了文学作品的风格以及作者的精神品格。D. 在今天,文学抗拒同质化要靠强调自身地域性来实现。6.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说明“地域文化”这一概念中所包括的要素。(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与瓦共舞林延军台风过后,小院里零星洒落着破碎的红瓦,一片狼藉。父亲只穿着裤衩,光着肩膀,先是爬上铁大门上面的门檐水泥板平台,父亲站在门檐,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瓦片、瓦刀、绳子和已经搅拌均匀的水泥浆桶。只见父亲用绳子一头绑住水桶两端的耳朵,绳子另一端则远远地抛向屋顶,就在这个时候,父亲像
17、猴子一样利索,爬上了屋顶,直到将水泥浆桶等工具全部吊上屋顶,朝着屋顶修补的位置,一步一步挪过去。那时候已是深秋,天气转凉。母亲回到屋里,我也跟着回屋。母亲站在屋里漏水或破瓦的位置,用竹竿对准屋顶轻轻敲一敲,再报坐标,欲通过这样的方式里外呼应,告诉屋顶上面的父亲,捅到的位置需要修补瓦片。父亲只能“闻声寻瓦”进行定位,但是,父亲几乎是凭感觉和之前在屋内数过大概的坐标来找位置,最终在目标位置多铺几块瓦片。此刻,屋顶就像菜畦,瓦片就像生长在菜畦里的青菜,等待父亲挥刀动瓦“除虫”。“除虫”后的屋顶,新瓦盖旧瓦,远远望去,像一条天然大裤衩,补丁这里一块,那里一片,又像武侠电视剧丐帮长老衣服的“袋子” 。南
18、方的天气捉摸不定,刮台风、打雷、暴风雨隔三岔五, 记忆中,父亲“补瓦片”也自然多了起来。有一次,父亲带上屋顶的瓦片不够,便在屋顶上呼喊母亲再递传几块瓦片上去,也不知道母亲是慢了还是不及时,父亲在屋顶上大发雷霆。我只是隐约地记得,那时候是凛冽的冬天,朝屋顶上看;只看到父亲的背,披着一件作为“工衣”的白衬衫。我站在小院里,虽然穿着厚厚的衣服,但是感觉阵阵发抖,风吹得更猛了。只要来台风,屋顶就会漏雨、滴水,父亲又要爬上屋顶补瓦,每一次补瓦,父亲都会朝母亲发脾气。每次台风,老屋都会元气大伤,我无法忘记父亲补瓦片的姿势,也忘不了父亲在屋顶朝母亲发脾气的画面。这座屋顶补了又补的三间瓦房,便是我小时候居住过
19、的老屋,似乎瓦片陪着我一起长大。三间瓦屋在我的村庄,随处可见,家家户户都有。像这种乡间的瓦,最平凡不过了。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一起找来具有凹槽的简瓦造“小船”,用一根棍子卡在简瓦里,再用绳子绑住棍子做牵引,简瓦前后没有做任何封闭就直接放在小池塘里,以为会浮起来,谁知道一放进池塘就立马沉了下去,后来只能拖着它在水里划来划去。现在想想,玩着不会浮水的“小船”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后来,父母做起小生意,我们家从农村搬到圩镇上居住,搬离了老屋,住上了洋楼。在城镇,抬头便是洋楼,基本很少看到瓦屋。从此,老屋开始变得空荡荡的,像被遺弃的孺妇,孤零零地待在村庄里。那年除夕,我们又回到老屋,只见小院里杂草丛生,长
20、势逼人,最高的杂草已高过父亲的身高。当父亲和弟弟纷纷挥起锄头锄杂草时,我看到劳作时父亲的背,只是这次父亲的背已没有当年魁梧了。而瓦屋屋檐下悬挂着破瓦,瓦片在大门前也洒落一地,或长满青苔,或堆积厚厚的一层污垢,我忽然警醒,这是岁月的涤荡,是印痕,是沧桑,是衰老。许多年后,我看过城市古典园林的绿瓦,看过乡村古屋的灰瓦,看过首都巍巍故宫的琉璃瓦,它们或风情万种,或残缺不堪,或庄严气派,从泥土的根脉里来,到绚丽的色彩里去。我读过唐朝诗人李商隐“一春梦雨常飘瓦”关于瓦如梦似幻的描绘,但是,我依然念念不忘家乡的瓦,是雷州半岛特有的红土煅烧而成的瓦。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我走在乡镇的路上,路旁有几个满头大汗的
21、农夫在盖房,两个人在搬运着瓦片。我心想,现在乡镇建房不都是建洋楼了吗,怎么还有用到瓦的地方?”走近一问原来是建猪舍,此刻,我又想起当年母亲向父亲传递瓦片的情景。其实,在瓦的世界里,它似乎有自己生存的方式,每一片瓦都会遮风挡雨,就像父亲母亲的背。7.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文章开头运用“父亲像猴子一样利索,爬上了屋顶”的细节描写,写出了父亲补瓦动作的娴熟。B.文章写到父亲上屋顶补瓦时多次对母亲大发雷霆,说明父亲脾气暴躁,暗含了作者对父亲的不满。C.文章写到父亲频繁补瓦,既暗示了当时生活的贫困艰辛,又表现了父亲对家庭的付出。D.文章以补瓦切入,从过去的贫穷
22、写到现在生活的美好,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也有对当今生活的感触。8.请结合全文,理解题目“与瓦共舞”的丰富意蕴。(6分)9.本文已被影像中国“中国乡村”栏目登载,假如你是该栏目组编审,请谈谈选用本文的理由。(6 分)二、古诗文阅读(28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郦食其,陈留人也,好读书,无衣食业,县中皆谓之狂生。及陈胜、项梁等起,食其闻其皆龌龊,好苛礼自用,乃自匿。后闻沛公略地陈留郊,时问邑中贤豪。食其入谒,沛公方踞床令两女子洗。即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欲率诸侯破秦乎?”沛公骂曰:“竖儒!天下同苦秦久矣,何谓助秦?”食其曰:“必欲聚
23、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于是乃辍洗。起摄衣,延食其上坐,谢之赐食。食其言:“陈留乃天下之冲,又多积粟,臣与令素善,请往说之;必不听,足下举兵攻之,则为内应。”遂下陈留,号食其为广野君。汉三年秋,项羽数困沛公,公计欲捐成皋以东,食其因曰:“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夫敖仓有藏粟甚多,楚人弃之,此乃天所以资汉。且楚、汉久相持不决,百姓骚动,海内摇荡。愿急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示诸侯以形制之利。则天下归矣。方今燕、赵已定,唯齐未下,臣请得说齐王使为东藩。”上从之。见齐王曰:“项王有背约之名,杀义帝之负;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
24、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财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于汉王。王疾下汉以保社稷,否者,危亡可立而待也。”田广以为然,乃听食其,罢兵纵酒。韩信闻食其冯轼下齐七十余城,乃夜袭齐。齐王田广闻汉兵至,以为食其卖己,乃烹食其,引兵走。汉十二年,高祖举功臣,思食其,封子疥为高梁侯。(节选自史记郦生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财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材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于汉王B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财/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材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于汉王C非
25、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财/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材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于汉王D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财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材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于汉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3分)A长揖是古代交际礼仪风俗,即拱手高举过头顶,鞠躬。多用于对位尊之人行礼。B踞即为“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是一种不拘礼节、傲慢不敬的坐法。C藩是封建时代的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源自中国封建制度的地方分权概念。D社稷是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农本时代中华民族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后代指国家。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
26、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郦食其审时度势,选择投靠沛公。当众路诸侯起义谋事时,他隐匿自我,韬光养晦。当听说刘邦招贤纳士之时,他又主动抓住时机投奔,进言献策。B郦食其善于识人,胸中自有丘壑。他认为陈胜、项梁等人刚愎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而项羽背信弃义、任人唯亲、心胸狭窄,这些人不值得辅佐。C郦食其功劳卓著,深得刘邦赏识。他凭借攻打陈留的功劳,被刘邦封为广野君;汉朝建立后,汉高祖论功行赏,思念郦食其,封其子郦疥为高梁侯。D郦食其颇具辩才,成功游说齐王。他凭借一番言辞让齐王停战,与齐王纵情饮酒,从而其让放松戒备,而后按预定计划与韩信里应外合打败齐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27、代汉语。(10分)(1)于是乃辍洗,起摄衣,延食其上坐,谢之赐食。(2)愿急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示诸侯以形制之利,则天下归矣。(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完成1415题。(9分)九日置酒 宋代 宋祁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邀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作者描绘重阳登高宴饮的情景,场面恢弘,气氛热烈,富有生活情趣。B. 诗人虽年事已高,性情旷达,乐而忘忧,任凭风吹冠冕,只管举酒言欢。 C. 作者描绘傍晚时分的景象
28、,雨过天晴,水面澄澈,日色清淡,不显华彩。D. 诗歌描绘的登高宴饮、满插茱萸的场景,均是中华民族重阳节的习俗。15. 结合全诗,谈谈“白头太守真愚甚”的“愚”表现在哪里?你对此有怎样的评价?(6分)三、名句默写(本题共13小题,每空1分,共26分)16.按照要求默写名句。(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2)逍遥游中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3)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的观点是相同的。(4)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
29、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5)成语“沧海一粟”由苏轼赤壁赋中的“_,_”演化而来。(6)逍遥游中描绘的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待,如:“_,_。”(7)氓中,描写女主人公静下心来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发出无限感慨的句子是:“_,_。”(8)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_,_。”(9)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10)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
30、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11)琵琶行中的“_,_”两句,作者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12)李商隐锦瑟中的“_,_”两句,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1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_,_。”四、写作(60分)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教师惩戒权”这一问题,并要求制定实施细则,用以规范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的行为。这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此之前,教师“体罚”了学生,会面临家长、社会、
31、媒体與论、教育行政部门等多方面的压力,大都会受到严肃处理。相关法律的欠缺,产生了诸多家校矛盾,以致老师们畏首畏脚,不敢惩戒学生。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以“教育要不要惩戒”为辩题,写一篇辩论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附:针对同学们目前写作尚处于训练阶段,在此特意为大家提供简单的写作指导。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要注重思辨,必须对材料事件进行思考阐述自己的看法即评论。要明确写作评论的主体,本材料就是要对“教育惩戒权”发表看法。必须联系实际,才能评论深刻,有实际意义。
32、可赞同给予老师“惩戒权”,也可辩证地看待问题。高二语文期中试题答案1. C。 C项,选项内容强加因果。结合“有态度又实用,有情怀又独特,有质感又新潮,附着在潮流中的情感诉求、价值归属和群体认同,让这些充满创意的商品与品牌收获了庞大的新生代消费群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成功走出一条转型升级之路”分析,“充满创意的商品与品牌”之所以“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之路”是因为“有态度又实用,有情怀又独特,有质感又新潮,附着在潮流中的情感诉求,价值归属和群体认同”。 2. C。 C项,“增强了文章的权威性”错误。应该是“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事例论证不能增强文章的权威性。3. D。A项,选项内容移花接木。“满
33、足时尚追求、凸显文化内涵的特点”使跨界融合的消费新潮流和当下年轻人的消费偏好不谋而合;“使中国品牌告别土味过时的标签”,“走出国门、扬帆出海”的是“良好的口碑、稳定的质量和创新的态度”。B项,强加因果。结合“某种程度上,消费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方面,消费潮流是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互通的结果;另一方面,新的消费潮流的兴起也让更多新生代消费者相信,增强文化自信、保持文化自觉、涵养文化内涵、挖掘文化价值,潮流可以土生土长,时尚也能风起本土”分析,二者是阐释与被阐释的关系,并非因果关系。C项,“如果就”错误。文中是“需要进一步培育和规范市场、用好文化资源”。故选D。4. D 。“词风
34、豪放能寄托人政治怀抱”错误,答非所问,不属于题干中的“密州地域文化特点”。 5. D 。A项,“最大差异在于南北方文化不同”错误,原文说的是“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这里强调的是诗经和楚辞的在于南北方文化上有区别,但原文并没有说是“最大差异”。B项,“南北方的气候条件对人的性格形成起着最关键的作用”错误,南北方的气候条件对人的性格形成起作用,但原文并没有说是最关键的作用。C项,“地域文化决定了”错误,于文无据。相关信息倒数第二段“如果说,地域文化影响并决定该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品格,那么,它也顺理成章成为文学重要而深厚的源泉”。6. “地域文化”这一概念的要素包括:当地的自然环境,包括
35、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等;当地的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滋养出的当地民众的精神和品格。7.B项,“暗含了作者对父亲的不满”错误。乡村生活条件艰苦,父亲不得不多次在屋顶补瓦,有时天气恶劣,父亲虽然脾气暴躁却依然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所以,没有对父亲的不满。故选B。8. 体现了父母对家庭和儿女的庇护,也表现出父亲的责任担当。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有快乐也有辛酸。“瓦”原来用作盖瓦房,现在用作建猪舍,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9、选材典型,以小见大。由贫困年代住瓦房需要时常补瓦,到现在住洋房,展现了中国乡村的发展。该主题与栏目要
36、求十分契合。构思巧妙。全文以“瓦”为线索,由贫困年代的瓦、童年回忆中的瓦,再写到其他地方见过的各种瓦,最后写到瓦的意义,结构严谨。意蕴丰富。瓦片象征着为我们遮风挡雨的父母,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感恩之情;瓦片承载着作者对家乡生活的记忆,既有当时生活的艰辛也有儿时生活的乐趣。语言平实又不乏生动。在叙述中散发着中国乡村百姓生活的气息。10A。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依据句意,“非项氏莫得用事”语法独
37、立,句意完整,“用事”是一个合成词,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排除BD;“攻城得赂”,主谓宾齐全,独立的句子,“赂”后断开,排除C;译文:不是他们项氏家族的没有谁得到重用;给有功人员刻下印(准备封官),在手中反复把玩,不愿意授与;攻城得到财物,宁可堆积起来,也不肯赏赐给大家;所以天下人背叛他,才能超群的人怨恨他,没有人愿意为他效力。因此天下之士都投归汉王。故选A。11A。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的选拔、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域划分、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
38、其是与课本注释相关的内容。A项,“多用于对位尊之人行礼”错,应该是“不分长幼尊卑都可用,但多数用于平辈之间”。故选A。12D。“而后按预定计划与韩信里应外合打败齐”错,原文中郦食其与韩信没有里应外合。故选D。13(1)于是沛公立刻停止了洗脚,起身整理好衣裳,把郦生请到了上宾的座位,向他道歉,赐予他食物。(2)希望您赶快占据敖仓的粮食,阻塞成皋的险要地势,把有利的形势给诸侯看,那么天下就归顺您了。赋分点:(1)于是,在这时;辍,停止;摄,整理;延,邀请;谢,道歉。(2)愿,希望;粟,粮食;险,形容词作名词,险要地势;示,给看;示诸侯以形制之利,介词结构后置句,又是定语后置句,正确的语序是:以利之
39、形制示诸侯。译文: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他喜欢读书,连能供得起自己穿衣吃饭的产业都没有,县里的人们都称他为“狂生”。等到陈胜、项梁等人反秦起义的时候,郦食其听说这些人都是一些气量狭小、喜欢烦琐细小的礼节、刚愎自用的小人,因此他就自己隐藏起来。后来,他听说沛公带兵攻城略地来到陈留郊外,时常打听陈留一地的贤士俊杰。郦食其请见,沛公正坐在床边伸着两腿让两个女人洗脚,郦生只是作个长揖而没有倾身下拜,说:“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沛公骂道:“你个儒生小人!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你怎么说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郦生说:“如果您下决心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来推翻暴虐无道的秦王朝
40、,那就不应该用这种倨慢不礼的态度来接见长者。”于是沛公立刻停止了洗脚,起身整理好衣裳,把郦生请到了上宾的座位,向他道歉,赐予他食物。郦生说道:“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现在城里又有很多存粮。我和陈留的县令素来交好,请您派我到他那游说他。他若是不听从的话,您再发兵攻城,我在城内又可以作为内应。”于是沛公就攻取了陈留,赐给郦食其广野君的称号。在汉王三年的秋天,项羽多次困住沛公,沛公打算放弃成皋以东的地盘,郦生便就此进言道:“作为成就统一大业的王者,他以平民百姓为天,而平民百姓又以粮食为天,敖仓储藏了很多粮食,但是楚人放弃了它,此正是天用来资汉的条件,况且楚互相对峙不能了断,百姓骚动,海内摇荡,希望您
41、赶快占据敖仓的粮食,阻塞成皋的险要地势,把有利的形势给诸侯看,那么天下就归顺您了。如今燕国、赵国都已经平定,只有齐国还没有攻打下来,我请求去游说齐王让他成为东方的属国。”汉王听从了他的建议。(郦食其)见到齐王说:项王有背弃盟约的名声,有杀死义帝的不义行为;他对别人的功劳从来不记着,对别人的罪过却又从来不忘掉;将士们打了胜仗得不到奖赏,攻下城池也得不到封爵;不是他们项氏家族的没有谁得到重用;给有功人员刻下印(准备封官),在手中反复把玩,不愿意授与;攻城得到财物,宁可堆积起来,也不肯赏赐给大家;所以天下人背叛他,才能超群的人怨恨他,没有人愿意为他效力。因此天下之士都投归汉王。齐王您赶紧投降汉王来保
42、全国家,倘若是不投降汉王的话,那么危亡的时刻立刻就会到来。田广认为郦生的话是对的,撤了军队,纵酒做乐。淮阴侯韩信听说郦生没费吹灰之力,坐在车上跑了一趟便取得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就乘夜袭击齐国。齐王田广听说汉兵已到,认为是郦生出卖了自己,便烹杀了郦生,带兵向东逃跑而去。汉朝建立十二年,高祖封赏功臣,怀念郦食其,封郦食其的儿子郦疥为高梁侯。14.C(解析:“秋晚佳晨”是晚秋的早晨;“日痕”是指太阳光,可见不是描写重阳傍晚的景象。) 15. (1)太守的“愚”,表现在:满插茱萸,寄希望可以辟邪;与亲友登高,不顾及太守身份,任凭风吹冠冕,斗酒言欢。(2)评价:形象“愚甚”两字,表面自嘲,实则豁达开朗。
43、诗人鬓发虽白,九日登高,不作感慨语,却满怀对生活的热爱;良辰美景,把酒言欢,遍插茱萸,洒脱的形象跃然纸上,形神俱出。16.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7.静言思之躬自悼矣8.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9.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1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1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1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17【立意】1、赋予老师适当的“惩戒权”,才能更好地管理学生;2、要
44、以人为本,以说理教育为主。【素材】1. 当然,惩戒不等同于体罚,它是有一个度,至于这个“度”,得靠有关教育相关部门认真调查研究,制定出合适的条条款款。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毕竟教育等不起,孩子耽搁不起。学校里这么多的学生,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那么听话,学生违反了校纪校规老师说教就能改。总有那么几个熊孩子,屡教不改,老师根本没办法教育他。因为,他觉得犯了错老师也不敢拿他怎么着。老师管不了慢慢就发展为欺凌同学,打老师,杀父母。这样的事例子已经发生了很多起。老师拥有一定的惩戒权对整个青少年的教育是有很大帮助的,这是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需要的。家里家长舍不得管,学校老师不敢管,那就只有等到了社会上监狱帮你管
45、。很多家长把孩子当成宝舍不得说一句,老师批评几句还来学校骂老师,甚至把老师告到教育局去。小时候舍不得教育等你老得动不了的时候让孩子来教育你吧,拳打脚踢,饿肚子,那时候才会后悔。2.惩戒不是目,惩戒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惩戒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特权,老师应该慎重使用惩戒权。教育孩子鼓励为主,惩罚为辅,必要的时候也能够动用惩戒权。教师是一个弱势群体惩戒不得当就有可能丢饭碗、倾家荡产甚至蹲大院。老师在惩戒前后要和家长做好沟通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惩戒不是目的,惩戒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惩戒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特权,老师应该慎重使用惩戒权。教育孩子多以鼓励为主,惩罚为
46、辅。3. 需要正视中小学的惩戒教育。人们要转变只靠赏识来教育学生的观念,给惩戒教育留有余地。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进步和优点给予鼓励和赏识,但对于学生的过错和问题也要予以惩戒。惩戒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基于实践经验形成的教育智慧,以及对学生的仁爱之心,去采取对学生的“惩”的方式,为且只为实现“戒”的目的。当教师坚定了惩戒教育的这一原则和出发点,也就不会产生惩戒缺失和惩戒失当的现象。需要保持家校一贯的惩戒环境。学生在学校中受到教师的惩戒,最容易在家长的百般宠爱中丧失教育效果。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因此,要让家长参与到惩戒方式的制定与实施中,使家长和教师对惩戒教育的理念和形成共识,以增强对惩戒方式的认同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家长要信任教师,与教师惩戒孩子过错行为的态度一致,辅助教师而不是质疑教师,以加深学生对自己不当言语和行为的认识。需要落实具体化的惩戒方式。具体化的惩戒方式是教师基于实际状况,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过错行为的严重程度等作出合理判断,比如选用何种“戒具”以何种方式施加于何部位等。落实具体化的惩戒方式不仅便于教师的实施,而且能使教育惩戒的“副作用”降到最低。此外,具体的惩戒方式还要附带训练的价值,教师实施惩戒的同时,也要考虑惩戒行为对学生书面表达、组织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影响,而不只是为了惩戒而随意选择惩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