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以、如、乎、方、撰、尔”等重点字词在文中的含义; 2、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多次诵读文章; 2、教师示范,学生合作,总结、积累文言知识; 3、学生讨论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曾皙之志,体会孔子的理想与情怀。教学重点:从四名弟子的言行中看丰富的性格特征。教学难点:1、依据语境判断词义;2、认识孔子的教育思想,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学情分析:学生对论语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是把握论语中词、句的意思较困难。学生大体了解孔子的“仁爱”主张,文中“吾与点也”的理想认同需要刷新对孔子理想
2、的认识。教学方法:1、诵读法;分角色朗读课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诵读中把握人物特点。2、问答法;促进学生参与,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论语中有一言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他一生的发展和努力;诗经中有诗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人们往往渴望别人了解自己,又惧怕别人不知自己。春秋末期,先师孔子就与他的弟子们坐在一起畅谈志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春秋贤人们的心声。二、解题1、 人名:子路由 曾皙点 冉有求 公西华赤2、 侍坐:陪侍长者闲坐。三、 作品及主要人物介绍1、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
3、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2、论语先进简介:论语先进共二十四章,以孔子评论自己学生的内容为主。读此篇可以了解孔子弟子的性格、言行、志向、道德水平等,也可以窥知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四、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熟识文章主要内容。2、教师订正学生读错的字音。五、内容解读:1、常识积累:文章中的第一句话“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与文章题目有什么关系?2、问题延伸:论语中文段的第一句话与题目是什么关系?明确:编纂过程中,往往用文
4、段的第一句话作为本篇的题目。3、 探究学习:(1) 、教师示范:整理文中包含“以”的句子,师生合作,梳理“以”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 以吾一日长乎尔 因为 以 毋吾以也 直译“因为(不要因为我这样)”,意译“因此” 则何以哉 做(2) 、学生小组合作:整理出文章中包含“如”“乎”的句子,梳理它们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 如或知尔 如果如 如五六十 或者 如其礼乐 至于 如会同 或者 以吾一日长乎尔乎 摄乎大国之间 异乎三子者之撰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乎”在句中相当于“于”,翻译成“比、在”(3) 、思考讨论: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明确:子路率直、自信 冉有谦虚、谨慎
5、公西华娴于辞令 曾皙从容、洒脱曾皙的理想是什么样的理想?预设:生活理想、山水娱情的理想、小理想如果你“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会有什么样的心情?预设:心情愉悦,有幸福感请用简练的语言描述曾皙理想的画面。 暮春郊游图 太平盛世图4、 重点突破:文章的最后一段里,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三子之志的点评。孔子认为“三子者”之志是大还是小?明确:大志(“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三子者”在叙述宏图大志时忽略了什么?明确:个人的风度以及个人为实现理想做的准备。 儒家所强调的“温、良、恭、俭、让”的个人修养
6、。 礼记礼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为何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明确:理想契合、个人修养风度合乎心意。六、 课堂小结:本篇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记叙文,孔子以亲切和蔼的长者作风,表现了他教育学生时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最后一段中对学生言志的评论,反映出了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本文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形态各异,让我们对四子的性格、志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孔子的理想世界。七、 课后作业: 课本第108页第二大题,请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复述曾皙的一段话,说说这种生活理想的魅力在哪里。八、板书设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先进 孔子问志 由率直、自信弟子言志 求谦虚、有礼 赤娴于辞令 点从容、洒脱 孔子评志 “吾与点也”九、 教学反思本堂课的优点是:课堂内容安排紧凑,时间利用充分,学生的学习效率高。在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合作探究,共同解决了文言知识积累、人物形象分析等难点。在课堂上教师归纳并强调了文中包含的古代文化常识,在难点突破上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理解了文章主旨和孔子的评价意义。本堂课的不足之处是:教学内容多,学生没有太多时间去自己总结、展示。在课堂活动的组织上,教师仍然发挥了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