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2.21MB ,
资源ID:808938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0893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省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20 专题模拟练习(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省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20 专题模拟练习(含解析).doc

1、专题模拟 专题模拟练习一、【2018届5月浙江省温州市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20分)上张仆射书唐韩愈九月一日,愈再拜:受牒之明日,在使院中,有小吏持院中故事节目十余事来示愈。其中不可者,有自九月至明年二月之终,皆晨入夜归,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当时以初受命不敢言,古人有言曰:人各有能有不能。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抑而行之,必发狂疾,上无以承事于公,忘其将所以报德者;下无以自立,丧失其所以为心。夫如是,则安得而不言?凡执事之择于愈者,非为其能晨入夜归也,必将有以取之。苟有以取之,虽不晨入而夜归,其所取者犹在也。下之事上,不一其事;上之使下,不一其事。量力

2、而任之,度才而处之,其所不能,不强使为,是故为下者不获罪于上,为上者不得怨于下矣。盂子有云,今之诸侯无大相过者,以其 皆“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今之时,与孟子之时又加远矣,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己而行道者。闻命而奔走者,好利者也;直己而行道者,好义者也。未有好利而爱其君者, 未有好义而忘其君者。今之王公大人,惟执事可以闻此言,惟愈于执事也可以此言进。愈蒙幸于执事,其所从旧矣。若宽假之,使不失其性,加待之,使足以为名,寅而入,尽辰而退;申而入,终酉而退,率以为常,亦不废事。天下之人闻执事之于愈如是也,必皆曰:执事之好士也如此,执事之待士以礼如此,执事之使人不枉其性而能有容如此,执

3、事之欲成人之名如此,执事之厚于故旧如此。又将曰:韩愈之识其所依归也如此,韩愈之不谄屈于富贵之人如此,韩愈之贤能使其主待之以礼如此,则死于执事之门无悔也。若使随行而入,逐队而趋,言不敢尽其诚道有所屈于己天下之人闻执事之于愈如此皆曰执事之用韩愈哀其穷收之而已耳;韩愈之事执事,不以道,利之而已耳。苟如是,虽日受千金之赐,一岁九迁其官,感恩则有之矣,将以称于天下曰:知己知己!则未也。伏惟哀其所不足,矜其愚,不录其罪;察其辞,而垂仁采纳焉。愈恐惧再拜。 (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注释】张仆射:张建封,字本立,兖州人。贞元酔为徐州刺史,徐、泗、凌三州节度使;十二年加检校右仆射,其任命韩愈为徐州节度使推官。牒

4、:任命的文书。寅:十二时辰之一,凌晨3点到5点。辰:早上7点到9点。申:下午3点到5点。酉:下午5点到7点。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非有疾病事故事故:变古女B.抑而行之抑:压制,强迫C.若宽假厚之 宽假:宽容D.执事之厚于故旧如此 厚:(感情)深厚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当时以初受命不敢言仆以口语遭遇此祸B.则安得而不言 则耻师焉C.凡执事之择于愈者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D.若使随行而入 渔父见而问之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封书信是韩愈任徐州节度使推官时,因不堪忍受“

5、晨入夜归”的规章制度,上书给张仆射商谈上班时间问题的,体现了他不平则鸣的耿直个性。B.韩愈认为要根据一个人的能力和才干,不拘一格地任用人,而不是用苛刻的作息制度来约束下属,并以孔孟之道来批评重用“闻命而奔走”者的错误。C.韩愈釆用“欲擒故纵”的策略,先赞扬张仆射是善听意见的上司,然后运用对比手法请求对方同意自己的建议,最后表达了未能与之成为知己的遗憾。D.韩愈表面上是在极力为“迟到早退”辩解,实际上是在抒发对自我价值没有被发现、人才被埋没的不满。行文直率大胆,气势雄伟,慷慨激昂,自然流畅。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分)言 不 敢 尽 其 诚 道 有 所 屈 于 己 天 下 之

6、人 闻 执 事 之 于 愈 如 此 皆曰 执 事 之 用 韩 愈 哀 其 穷 收 之 而 己 耳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己而行道者。(4分)伏惟哀其所不足,矜其愚,不录其罪;察其辞,而垂仁采纳焉。(4分) 【答案】1.B2.A3.C4.言不敢尽其诚/道有所屈于己/天下之人闻执事之于愈如此/皆曰/执事之用韩愈/哀其穷/收之而己耳(评分标准:共3分。必断共6处。断对1处不得分,断对2处得1分,断对3-4处得2分,断对5-6处得3分;错断1处不扣分,错断2处扣1分,错断3-4处扣2分,错断5-6处扣3分。漏断不计分。)5. (他们)都喜欢那些接受命令就赶

7、快去做的人,而不喜欢那些自己守正不阿而努力实践自己主张的人。我希望您同情我的不足之处,怜悯我的愚昧,不记录我的罪过;详察我的言辞,施行仁爱而采纳我的意见。【试题解读】1.文言文实词的释义。文言文实词的释义,要结合文段文句了解语句的意思后,再对实词的词类活用进行推敲。“执事之厚于故旧如此”释义“您能如此厚待老朋友”,“厚”在句子中是“厚待,优待”的意思。故选C。【参考译文】九月一日,韩愈再拜:我接受任命书的第二天,在节度使官署内,有府中小吏拿着官署中原有的规章制度十多条来给我看。其中有一条我做不到,即自今年九月至来年二月末,都要早晨进来,到晚上回去,不是生病或其他变故就不许随便出去。当时因为刚刚

8、受任命,不敢说。古人有过这样的话:每个人都有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也都有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像这样的规定,就不是我韩愈所能做到的。如果强迫自己去执行它,那我定会犯疯癫病的。(这样)对上我无法接受您委托办的事情,忘记我将用来报答您的恩德的方法;对下使我无法自立于世,丧失用来保持独立人格的心志。既然如此,那么我怎么能够有话不说呢?大概您之所以选择我给您做幕僚,并不是因为我能“晨入夜归”,必定是我有其他可取之处。如果是我有其他可取之处,那么即使我不“晨入夜归”,我的可取之处依然存在。在下位的人事奉上司不定采用同样的做法;在上位的人任用下属,也不一定采用同样的做法。应该衡量他的能力来任用他,衡量他的才干来

9、安排他,他所不能做的事情,不要强迫让他去做,因此就可以使在下位的人不得罪在上位的人,在上位的人也不会被在下位的人所怨恨了。孟子曾经说过:如今的诸侯们之所以没有(在才,德方面)远选超过别人的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只喜欢用听他们的话的人为臣,而不喜欢用能够教导他们的人为臣”。如今的当权者,和孟子时代的当权者相比,就相差更远了,他们都喜欢那些接受命令就赶快去做的人,而不喜欢那些自己守正不阿而努力实践自己主张的人。接受命令就赶快去做的人,都是好谋私利之徒;守正不阿而努力实践自己主张的人,都是好行信义的人。从来没有好谋私利的人真正忠爱其国君的,也从来没有好行信义的人而忘记为其国君效力的。如今的王公大人中,

10、只有您可以听进去这些话,也只有我韩愈能够把这些话说给您听。我承蒙您对我的宠幸,是由来已久的了。假如能宽容我,使我不丧失本性;优待我,使我足以知名。我每天寅时进入宮署上班,辰时过完下班;申时我再进入官署上班,酉时过完下班,大抵经常如此,我也不因此耽误公事。天下的人知道您这样对待我,一定都会说:您是这样的爱士,您是这样的以礼待士,您能如此宽容使人不枉屈其本性,您能如此想成人之名,您能如此厚待老朋友。人们又将说:韩愈能如此识别自己所投靠的人,韩愈能如此不曲意逢迎有权势的人,韩愈的贤达竟能使主人如此待之以礼。如果这样,那么我就是死在您的门下也毫不怨悔。如果让我随众人的行列去上班,跟随众人而趋进,说话不

11、敢竭尽自己的诚意,也不能行自己之直道,天下的人听说您这样对待我,都会说:您任用我韩愈,只是哀怜我的困窘,把我收容起来罢了;我韩愈事奉您,也不是因为志同道合,而是图一己之私利罢了。假如是送样,即使您每天给我千金的赏赐,一年九次升我的官职,让我对您感恩那是有的,如果将让我对天下人说:(您是我的)知己,知己!那是不可能的。 我希望您哀怜我做得不够周到之处,怜惜我的困厄处境,不记下我的罪过;希望您详察我的言辞,施行仁义而采纳我的意见。韩愈诚惶诚恐,再次拜谢。 二、【2019届浙江省温州九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20分)答李翊书【唐】韩愈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

12、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

13、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乃徐有得也。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

14、君子则不然。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愈白。 (有删节)【注】膏:灯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 蕲:同“祈”,求,希望B养其根而俟其实 俟:等待C处若忘,行若遗 处:处置,处理D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肆:放纵,这里指放手去写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B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 以

15、其无礼于晋C行之乎仁义之途 游于是乎始D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认为,学古文要从加强主观道德修养入手。文中用“根”与“实”、“膏”与“光”的比喻阐述了道德修养与文辞之间的关系。B作者认为,写作要有创造性,学文要善于学习古人的作品,而写作时要推陈出新,“唯陈言之务去”,不要蹈袭别人的熟套。C作者认为,学古文要有坚定的决心,不能在意别人的看法,不为世俗的富贵所诱惑,不企求速成,而是要下苦功,并不断自我审查。D此文并不是板起面孔说教,而是在信中结合自己学文的曲折过程和甘苦得失,娓娓道来,循循善诱,慰勉有加,说

16、得亲切中肯。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志 乎 古 必 遗 乎 今 吾 诚 乐 而 悲 之 亟 称 其 人 所 以 劝 之 非 敢 褒 其 可 褒 而贬 其 可 贬 也 问 于 愈 者 多 矣 念 生 之 言 不 志 乎 利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4分)(2)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4分) 【答案】1.C2. B3. C4. 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 (评分标准:共3分。必断共6处。断对1处不得分

17、,断对2处得1分,断对3-4处得2分,断对5-6处得3分;错断1处不扣分,错断2处扣1分,错断3-4处扣2分,错断5-6处扣3分。漏断不计分。)5.(1)根长得旺盛它的果实就能成熟,灯油充足灯光就明亮,仁义之人,他的文辞必然和气可亲。(2)虽然这样,依赖被有地位的人任用的人,那不是像器物一样吗?用和不用取决于别人。【试题解读】 之处。4.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就是根据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对提供考查的语段进行语意和语气上的停顿。文言文断句考查对实、虚词的理解能力,对句式的判断能力和对语气的分析能力。先翻译该句:有志学习古人的人,必为今人所弃,我实在为有志于古的人高兴,也为他悲伤,我一再

18、称赞那些有志学习古人的人,只是为了勉励他们,并非敢随意表扬那些可以表扬、批评那些可以批评的人。向我问道的人有【参考译文】六月二十六日,韩愈言,李生足下:你来信的文辞立意很高,而那提问的态度是多么谦卑和恭敬呀。你能够这样,谁不愿意把他所懂得的道理告诉你呢?你成为有道德的人指日可待,何况作为道德外在表现的文章呢?不过我只是所谓望见孔子的门墙而并未登堂入室的人,怎么足以能辨别是或非呢?虽然如此,还是不能不跟你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你所说的要著书立说的看法,是正确的,你所做的和你所期望的,很相似并很接近了。只是不知道你的“立言”之志,是希望胜过别人而被人所取用呢,还是希望达到古代立言的人的境界呢

19、?希望胜过别人而被人取用,那你本已胜过别人并且可以被人取用了。如果期望达到古代立言的人的境界,那就不要希望它能够很快实现,不要被势利所引诱,要像培养树木的根而等待它的果实,像给灯加油而等它放出光芒。根长得旺盛它的果实就能成熟,灯油充足灯光就明亮,仁义之人,他的文辞必然和气可亲。 不过还是有困难之处,我所做到的,自己也不知道达到古代立言者的境界还是没有?虽然如此,我学习古文已有二十多年了。开始的时候,不是夏商周三代西东两汉的书就不敢看,不合乎圣人志意的就不敢存留心中,静处的时候像忘掉了什么,行走时好像遗失了什么,矜持的样子像在思考,茫茫然像是着了迷。当把心里所想的用手写出的时候,想要把那些陈旧的

20、言词去掉,这是很艰难的呀!把文章拿给别人看时,不把别人的非难和讥笑放在心上。像这种情况也有不少年,这样之后才能识别古书中道理的真与假,这才慢慢有了心得。当把心里所想的用手写出来的时候,文思就像泉水一样涌流出来了。再拿这些文章给别人看时,非笑它我就高兴,称赞它我就担忧,因为文章里还存有时人的意思和看法。像这样又有些年,然后才真是像大水浩荡一样文思奔涌了。我又担心文章中还有杂而不纯的地方,于是从相反方向对文章提出诘难、挑剔,平心静气地考察它,直到辞义都纯正了,然后才放手去写。虽然如此,还是不能不加深自己的修养。在仁义的道路上行进,在诗书的源泉里游弋,不要迷失道路,不要断绝源头,终我一生都这样做而已

21、。文章的气势,就像水;语言,就像浮在水上的东西。水势大,那么凡是能漂浮的东西大小都能浮起来。文章的气势和语言的关系也是这样,气势充足,那么语言的短长与声音的扬抑就都会适当。 虽然这样,难道就敢说自己的文章接近成功了吗!即使接近成功了,被人用时,别人能得到什么呢?虽然这样,依赖被有地位的人任用的人,那不是像器物一样吗?用和不用取决于别人。君子就不这样,思考问题本着仁义原则,自己行事有一定规范,被任用就在人们中推行道,不被用就把道传给弟子,把道借文章流传下去为后世效法。像这样,是值得高兴呢,还是不值得高兴呢? 有志于学习古代立言者的人很少了。有志学习古人的人,必为今人所弃,我实在为有志于古的人高兴

22、,也为他悲伤,我一再称赞那些有志学习古人的人,只是为了勉励他们,并非敢随意表扬那些可以表扬、批评那些可以批评的人。向我问道的人有很多了,想到你的意图不在于功利,所以姑且对你讲这些话。韩愈言。三、【2019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20分)与人论谏书唐杜牧某疏愚于惰,不识机括,独好读书,读之多矣。每见君臣治乱之间,谏诤之道,遐想其人,舐笔和墨,冀人君一悟而至于治平,不悟则烹身灭族,唯此二者,不思中道。自秦、汉以来,凡千百辈,不可悉数。然怒谏而激乱生祸者,累累皆是:纳谏而悔过行道者,不能百一。何者?皆以辞语迂险,指射丑恶,致使然也。夫迂险之

23、言,近于诞妄;指射丑恶,足以激怒。夫以诞妄之说,激怒之辞,以卑凌尊,以下干上。是以谏杀人者,杀人愈多;谏畋猎者,畋猎愈甚;谏治宫室者,宫室愈崇;谏任小人者,小人愈宠。观其旨意,且欲与谏者一斗是非,一决怒气耳,不论其他。今有两人,甲谓乙曰:“汝好食某物,果食之,必死。”乙必曰:“我食之久矣,汝谓我死,必倍食之。”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何者?迂险之言,则欲反之;循常之说,则必信之。此乃常人之情。是以因谏而生乱者,累累皆是也。汉成帝欲御楼船过渭水,御史大夫薛广德谏曰:“宜从桥,陛下不听,臣自刎以血污车轮,陛下不庙矣。”上不说。张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

24、,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上曰:“晓人不当如是邪?”乃从桥。近者宝历中,敬宗皇帝欲幸骊山,时谏者至多,上意不决。拾遗张权輿伏紫宸殿下,叩头谏曰:“昔周幽王幸骊山,为犬戎所杀;秦始皇葬骊山,国亡;玄宗皇帝宫骊山,而禄山乱;先皇帝幸骊山,而享年不长。”帝曰:“骊山若此之凶邪?我宜一往,以验彼言。”后数日,自骊山回,语亲幸曰:“叩头者之言,安足信哉!”今人平居无事,朋友骨肉切磋规诲之间,尚宜旁引曲释,使人乐去其不善而乐行其善。况于君臣尊卑之间,欲因激切之言而望道行事治者乎?故礼称五谏,而直谏为下。(有删减)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凡千百辈,不可悉数 数:计算

25、,查点B以卑凌尊,以下干上 干:冒犯,干犯C晓人不当如是邪 晓:知道,明白D敬宗皇帝欲幸骊山 幸:君王到某地游玩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纳谏而悔过行道者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B是以谏杀人者,杀人愈多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C此乃常人之情 而后乃今将图南D况于君臣尊卑之间 以老于户牖之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认为历史上进谏的人多,而纳谏的人少,原因是进谏者给人以“以卑凌尊,以下干上”之感,不仅被谏者难以接受,进谏者也往往遭受不幸。B作者借用甲乙之间对话来阐明,进谏“循常”易于接受,进谏“迂险”易遭抵触。这个平易

26、、生活化的设例幽默风趣,通俗易懂。C汉成帝从桥上过,是因为张猛的说法比薛广德的容易让人接受;唐敬宗去骊山,是因为张权舆的进谏激起了他的好奇与兴趣。D本文论证手法多样,讲道理与摆事实结合,使得文章观点鲜明,论证充分,逻辑清晰,最后得出结论“直谏为下”,使人信服。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甲 若 谓 乙 曰 汝 好 食 某 物 第 一 少 食 苟 多 食 必 生 病 乙 必 因 而 谢 之 减 食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皆以辞语迂险,指射丑恶,致使然也。(4分)(2)是以因谏而生乱者,累累皆是也。(4分)【答案】1.C2.D3.C4.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

27、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参照高考评分标准,每对两处得1分,每错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 5.(1)都因为进谏的话迂腐、耸人听闻,抨击缺点、弊端,(从而)造成这个样子。(2)因此因进谏却发生政乱的情况,比比皆是啊。(“以”1分,“迂险”1分,“指射”1分,语言通顺1分)(“是以”1分,“而”1分,“累累”1分,语言通顺1分)【试题解读】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D项,两个“于

28、”都是介词,在。A项,“纳谏而悔过行道者”中“而”是连词,表承接;“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中“而”是连词,表转折。B项,“是以谏杀人者,杀人愈多”中“以”是介词,因为、由于;“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中“以”是介词,用。C项,“此乃常人之情”中“乃”是判断词,是;“而后乃今将图南”中“乃”是副词,才。故选D项。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是因为张权舆的进谏激起了他的好奇与兴趣”中“好奇与兴趣”的说法错误,从文中

29、来看,唐敬宗本就想要去骊山,并非是张权舆的话激起唐敬宗的兴趣。故选C项。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这段话是说“甲如果对乙说:你喜欢吃某种食物,最好少吃,如果多吃的话肯定会生病。乙必定因而感谢他,减少进食”,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甲”“乙”“汝”“某物”等,然后借助表对话的词语“曰”断开一处,“食”意思是“吃”,是谓语,“某物”

30、是宾语,故可以在“物”后断开,“苟”意思是“如果”,这是紧承前面的建议“少食”而假设“多食”的情况,“必”是假设多吃会出现的后果,前面都是甲对乙所说的话,“乙”的反应是“谢之”,然后“减食”。【参考译文】我因懒散,才识粗浅、为人愚笨,不懂治世的机巧之心,只是喜欢读书,读了很多书。每每读到君王与大臣、太平与动荡间,进谏的方式,(就)遥想那些进谏的人,对着墨舔着笔(书写谏言),希望君主能一下子醒悟从而达到天下太平,(如果君主)不醒悟就(情愿)自己被杀,家族被灭,只有这两种(方式),不思考折中的办法。自秦、汉以来,大概有成百上千的人,不能全部计算。然而激切进谏从而激发政乱、发生灾祸的情况,比比皆是,

31、接受进谏从而悔改、奉行正道的,不能达到百分之一。为什么呢?都因为进谏的话迂腐、耸人听闻,抨击缺点、弊端,(从而)造成这个样子。迂腐、耸人听闻的话,接近荒诞狂妄;抨击缺点、弊端的话,能够激起人的愤怒。那些荒誕狂妄、激怒别人的话,(让)地位卑微的人凌辱地位尊贵的人,下级冒犯上级。因此,进谏不要杀人,杀人更多;进谏不要打猎,打猎的情况更盛;进谏不要大修宫室,宫室修得更加高大;进谏不要任用小人,小人更加得宠。看在位者的意图,(似乎)想要和进谏者一争谁对谁错,一争脾气谁大谁小,其他方面就不管了。现今有两个人,甲对乙说:“你爱吃某种食物,注意不要吃了,真的吃的话,一定会死。”乙一定说:“我吃它很久了,你说

32、我死,(我)一定要加倍吃它了。”甲如果对乙说:“你喜欢吃某种食物,最好少吃,如果多吃的话肯定会生病。”乙必定因而感谢他,减少进食。为什么呢?迂腐、耸人听闻的话,就(让人)想抵触它;遵循常理的话,就必定相信它。这是大家的心理。因此因进谏却发生政乱的情况,比比皆是啊。汉成帝想乘大船通过渭水,御史大夫薛广德进谏说:“应该从桥上过,陛下不答应的话,我自杀用鲜血来溅你的车轮,陛下就不得入庙祭拜祖先。”皇上不高兴。张猛说:“我听说皇上圣明大臣就忠直,乘船危险,走桥安全,圣明君主也不该冒危险,御史大夫的话可以听取。”皇上说:“开导人不应当像这样吗?”于是从桥上走。较近的宝历中,敬宗皇帝想要到骊山去游玩,当时

33、进谏的人很多,皇上主意没定,拾遣张权輿跪拜在紫宸殿下,磕头进谏说:“以前周幽王到骊山游玩,被犬戎或杀害;秦始皇埋葬在骊山,国家灭亡;玄宗皇帝在骊山修建宫室,从而安禄山叛乱;前皇帝游玩骊山,寿命不长。”皇帝说:“骊山有像这样危险吗?我应该前往一次,来验证他的话。”数天后,皇帝从骊山回来,告诉自己的身边亲近宠幸的人:“叩头人(张权輿)的话,哪里值得相信!”如今人们平常相处没有纷争,朋友亲人讨论规劝教诲时,还应该从侧面引导委婉解释,让人乐于抛弃他不好的方面,并且乐于发扬他好的方面。更何况在君与臣、尊与卑之间,想要通过激切、率直的谏言,(从而)希望大道施行、国家太平吗?所以,礼中谈到五种进谏的方式,直

34、谏是下等。四、【2018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统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20分)说琴明何景明 何子有琴,三年不张。从其游者戴仲鹖,取而绳以弦,进而求操焉。何子御之,三叩其弦,弦不服指,声不成文。徐察其音,莫知病端。仲鹖曰:“是病于材也。予观其黟然黑,邪然腐也。其质不任弦,故鼓之弗扬。” 何子曰:“噫!非材之罪也。吾将尤夫攻之者也。凡攻琴者,首选材,审制器。其器有四:弦、轸、徽、越。弦以被音,轸以机弦,徽以比度,越以亮节。被音则清浊见,机弦则高下张,比度则细大弗逾,亮节则声应不伏。故弦取其韧密也,轸取其栝圆也,徽取其数次也,越取其中疏也。今是琴弦之韧疏,轸之栝滞,

35、徽之数失钧,越之中浅以隘。疏故清浊弗能具,滞故高下弗能通,失钧故细大相逾,浅以隘故声应沉伏。是以宫商不诚职,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钩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夫是琴之材,桐之为也。始桐之生邃谷,据盘石,风雨之所化,云烟之所蒸,不为不良也。使攻者制之中其制,修之畜其用,斫以成之,饰以出之。上而君得之,可以荐清庙,设大廷,合神纳宾,赞实出伏,畅民洁物;下而士人得之,可以宜气养德,道情和志。何至黟然邪然,为腐材置物耶?” “吾观天下之不罪材者寡矣。如常以求固执,缚柱以求张驰,自混而欲别物,自褊而欲求多,几何不为材之病也?是故君子慎焉。操之以劲,动之以时,明之以序,藏之以虚。劲则能弗

36、挠也,时则能应变也,序则能辨方也,虚则能受益也。劲者信也,时者知也,序者义也,虚者谦也。朴其中,文其外,见则用世,不见则用身。故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材何罪焉?” 仲鹖怃然离席曰:“信取于弦乎?知取于轸乎?义取于徽乎?谦取于越乎?一物而众理备焉。予不敏,愿改弦更张,敬服斯说。”(古文鉴赏大辞典,有删节)【注】机弦;控制琴弦。比度:排比音节的高低度数。亮节:加大、节制琴的音量。栝(gu):琴弦插入琴体的一端。数次;数,琴徽的度数;次,合乎次序,位置正确。中疏:指琴体中间空敞。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吾将尤夫攻之者也 尤:怒,怪罪。B. 是以宫商不诚职 宫商

37、: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一、二个音阶,此指音阶。C. 可以宜气养德,道情和志 道:通“导”,治理。D. 朴其中,文其外 文:雕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 是病于材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B. 浅以隘故声应沉伏 斧斤以时入山林C. 凡攻琴者,首选材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D. 见则用世,不见则用身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文章以制琴喻用人,由物及人,以小见大,以琴的四大部件各自的作用,道出用人时,“劲则能弗挠”“时则能应变”“序则能辨方”“虚则能受益”四方面的意义。B. 文中批评今之琴四部件制作不当致使琴

38、不中用,也就是抨击当时统治者用人之不当,使文章增添了对现实的揭露意义。C. “信取于弦乎一物而众理备焉。”借仲鹖之口来绾结文章的前后内容,沟通全文的内在意理,是全文的点晴之笔。D. 仲鹖说:“愿改弦更张,敬服斯说。”说的是他信服何子说的道理,愿更换琴弦,调整琴弦的松紧,使琴重放光芒。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遇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见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傲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选自

39、苏舜钦集沧浪亭记)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虽使伶伦钩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4分)(2)使攻者制之中其制,修之畜其用,斫以成之,饰以出之。(4分)【答案】1C2D3D4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遇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5(1)即使让(黄帝的乐官)伶伦来调弦运指,(春秋时的琴师)伯牙来按照节拍亲自弹奏,他们也不知如何能叫音声和谐了。 (2)假使造琴人制琴符合规格标准,修治完善以备随时弹奏,凿削合格以成一张好琴,装饰美观以便出而应世。【试题解读】的一项,

40、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D项,语义双关,一方面指改换琴弦,重新调整松紧。另一方面指戴仲鹖听了何子的话,改变了看法。改弦更张:琴声不和谐,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做法。 参考译文(一):何子有一张琴,三年没有上弦。他的学生戴仲鹖,拿下来装上弦,进奉请他弹奏。何子弹奏它,三次拨动琴弦,弦却不听手指指挥,发出的声音不成曲调,仔细听它的音响,不知毛病在什么地方。仲鹖道:“这个毛病出在做琴的材料上。我看它黑黑的,歪斜而且朽坏。它的质地不能胜任琴弦(的拉力),所 以弹起来声音不能发扬。”何子道:“咦!这不是木质的过错,我要严厉责

41、备制琴人!凡是做一张琴,首先要选择木材,慎重地制造琴的各个部件。琴器有四:弦、轸、徽、越。弦用来发音,轸用来控制弦,徽用来比较音的度数,越用来调和音节。发音就能分出清浊,控制弦就能显出高下,比较度数就能轻重适当不超过限度,音节调和就能使声音应弦而发不沉闷暗哑。故而弦要取它韧性的细密,轸要取它琴捩的圆滑,徽要取它度数的合乎次序,越要取琴体中空的小孔的通畅。现在这张琴,弦的韧性稀疏,轸的琴捩滞涩,徽的度数失去均衡,越的小孔又浅又隘。 稀疏,所以清音浊音不能齐全;滞涩,所以高音低音不能相通;失去均衡,所以轻音重音互相侵越;又浅又隘,所以音声沉闷暗哑。这样五音不能忠诚地尽职,音律也离开了法度。尽管让黄

42、帝的乐官伶伦来调弦运指,春秋时的琴师伯牙来按照节拍亲自弹奏,他们也不知如何能叫音声和谐了。“现在看这张琴的材料,是用桐木制成的。桐木原是生长在深山幽谷,依据着巨大的磬石,经受着风雨的滋化,云烟的蒸润,不能说不是良材。要是叫制作者按照规格做好,修治完善以备随时弹奏,凿削合格以成一张好琴,装饰美观以便出而应世。上焉者使君王得到,可以献之于宗庙,陈设在朝廷,祭享神灵,延见贵宾,唱赞祭礼,疏通隐闭,使民情通畅,万物洁净。下焉者使士大夫得到,可以融洽气质,培养德性,导引情操,和睦心志。何至于黑黑的、弯弯的,成为腐朽之材、无用之物呢!“我看天下不责怪材料的人,太少了。本是一个平常的材料却偏偏要求它是最好的

43、材料,把琴柱缚得牢牢的以为可以使琴弦张弛如意,自己混乱却想要分清事物,自己狭隘还想要求取众多,哪能不使材料出毛病呵!因此君子对此是很慎重的。弹琴要有劲,行动要候时,观察要有顺序,藏要有容量。有劲就能不受阻挠,候时就能应付变化,有顺序就能辨别事理,有容量就能受到效益。劲就是信用,时就是智慧,顺序就是仁义,容量就是谦逊。信 用作为居处,智慧指挥行动,仁义用来制约,谦虚可以保身。朴实作为内含,文采作为外表,为人所知就出而用世(兼济天下),不为人所知就修养自身(独善其身)。所以说: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怎么可以责罪材料呢?” 仲鹖听了不觉恍然若失,离开座位说道:“信用不就是取于弦吗,智慧不就是取于轸吗

44、,仁义不就是取于徽吗,谦逊不就是取于越吗?一件东西而所有的道理都齐全了。我所知太少了,要改弦更张,恭恭敬敬地听从您的教导。”参考译文(二):唉!人本来就会为外物所感动的。情感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借外物来排遣,停留时间久了就沉溺,认为当然;不超越这而换一种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开。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来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忧闷致死太多了,都是因为没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虽已经被贬却获得这样的胜境,安于冲淡旷远,不与众人一道钻营,因此又能够使我的内心和形体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悯万古。尚且没有忘记内心的主宰,自认为已经超脱了。五、【2019届浙

45、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20分)雪琴与沅弟嫌隙已深,难遽期其水乳。沅弟所批雪信稿,有是处,亦有未当处。弟谓雪声色俱厉。凡目能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声音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见,苦于不自知。雪之厉,雪不自知;沅之声色,恐亦未始不厉,特不自知耳。曾记成丰七年冬,余咎骆文耆待我之薄,温甫则日:“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难堪。”又记十一年春,树堂深咎张伴山简傲不敬,余则谓树堂面色亦拒人于千里之外。观此二者,则沅弟面色之厉,得无似余与树堂之不自觉乎?余家目下鼎盛之际,余忝窃将相,沅所统近二万人,季所统四五千人,近世似此者曾有几家?沅弟半年以来,七

46、拜君恩,近世似弟者曾有几人?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吾家亦盈时矣。管子云:“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余谓天之概无形,仍假手于人以概之。霍氏盈满,魏相概之,宣帝概之;诸葛恪盈满,孙峻概之,吴主概之。待他人之来概而后悔之,则已晚矣。 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自概之道云何?亦不外“清”“慎”“勤”三字而已。吾近将“清”字改为“廉”字,“慎”字改为“谦”字,“勤”字改为“劳”字,尤为明浅,确有可下手之处。沅弟昔年于银钱取与之际不甚斟酌,朋辈之讥议菲薄,其根实在于此。以后宜不妄取分毫,不寄银回家,不多赠亲族,此“廉”字工夫也。“谦”字存诸中者不可知,其著于外者

47、,约有四端:曰面色,曰言语,曰书函,曰仆从属员。沅弟一次添招六千人,季弟并未禀明,径招三千人,此在他统领所断做不到者,在弟尚能集事,亦算顺手。而弟等每次来信索取帐棚子药等件,常多讥讽之词,不平之语,在兄处书函如此,则与别处书函更可知矣。沅弟之仆从随员颇有气焰面色言语与人酬按时吾未及见而申夫曾述及往年对渠之词气至今饮憾。以后宜于此四端,痛加克治,此“谦”字工夫也。每日临睡之时,默数本日劳心者几件,劳力者几件,更竭诚以图之,此“劳”字工夫也。 余以名位太隆,常恐祖宗留诒之福自我一人享尽,故将“劳”“谦”“廉”三字时时自惕,亦愿两贤弟用之以自惕,且即以自概耳。(选自曾国藩家书,有改动)【注】雪琴:曾

48、国藩朋友彭雪琴。沅弟:曾国藩三弟曾国荃。骆文耆:清末重臣骆秉章。霍氏:汉代大将军霍光一族。吴主:三国时吴国君主孙亮。申夫:曾国藩的慕僚。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难遽期其水乳 遽:立刻,马上 B.余忝窃将相 忝:辱,有愧于C.斗斛满则人概之 概:概括,总括D.径招三千人 径:径自,直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沅弟昔年于银钱取与之际不甚斟酌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B日中则昃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不待天之来概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余以名位太隆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49、)A雪琴和沅弟之间出现了很深的嫌隙,原因在于他们的声音和脸色表现拒人千里之外,而自己却一点也感觉不到。作者现身说法,给他们讲清了这个道理。B沅弟花钱随意,大手大脚;季弟不作汇报,擅自招兵;书信来往,言词不和;仆从随员的面色言语,颇有气焰。所有这些,作者都给予了批评和教育。C虽然曾家正处鼎盛之际,但作者居安思危,他借管子的话把“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的规律告诉子弟,表示与他们一起以“廉、谦、劳”持家。D本文虽然有避害远祸、自保富贵的倾向,但作者提出的“廉、谦、劳”始终是值得肯定的做人之德、为官之道,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深沉的传统文化内涵。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沅 弟 之

50、 仆 从 随 员 颇 有 气 焰 面 色 言 语 与 人 酬 按 时 吾 未 及 见 而申 夫 曾 述 及 往 年 对 渠 之 词 气 至 今 饮 憾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观此二者,则沅弟面色之厉,得无似余与树堂之不自觉乎?(4分)(2)“谦”字存诸中者不可知,其著于外者,约有四端。(4分)【答案】1.C2.C3.B4.沅弟之仆从随员/颇有气焰/面色言语/与人酬按时/吾未及见/而申夫曾述及往年对渠之词气/至今饮憾!5.(1)从这两个例子看来,那么沅弟脸色之严厉,莫非(是不是)跟我与树堂一样,是自己不能觉察到吧?(2)“谦”字存在内心的别人不知道,但表现在外面的,大约有四

51、方面。【试题解读】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B项中“沅弟花钱大手大脚”错,作者批评的是沅弟在银钱的支取与使用方面不慎重、不廉洁,而不是批评他不节俭。4.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参考译文】雪琴和沅弟之间的嫌隙已很深,短时间难以使他们水乳交融。沅弟所批的雪琴信稿,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当之处。沅弟说雪琴声色俱厉。凡是眼睛,都能看到千里,却不能看见自己的睫毛。声音面貌方面表现出拒人千里之外,往往就苦于自己看不见自己,苦于自己不了解自己。雪琴的严厉,雪琴自己不知道;沅弟的声色,恐怕也未尝

52、不严厉,只不过自己不知道罢了。曾经记得成丰七年冬天,我埋怨骆文耆待我太薄,温甫说:“哥哥的脸色,也常常给人难堪。”又记得十一年春,树堂深怨张伴山简傲不敬,我就说树堂脸色也拒人于千里之外。看这两个例证,那么沅弟脸色的严厉,不是跟我与树堂一样,自己不明白自己吗? 我家正处鼎盛时刻,我又窃居将相之位,沅弟统率的军队近两万人,季弟统率的军队四五千人,近代像这样情况的,曾经有过几家?沅弟半年以来,七次拜谢君恩,近世像老弟你的又曾经有几个人?太阳到中午便要西落了,月亮圆时意味着会缺,我家也正是圆的时候了。管子说:“斗斛满了,那么人去刮平;人自满了,天就去刮平。”我说天刮平是无形的,还是假借人的手来刮平。霍

53、氏盈满了,由魏相刮平,由宣帝刮平;诸葛恪盈满了,由孙峻刮平,由吴主刮平。等到他人来刮平然后再后悔,那就晚了! 我家正在丰盈的时际,不等天来刮平,也不等别人来刮平,我与各位弟弟应当设法先自己刮平。自己刮平的道理怎么讲?也不外乎“清”、“慎”、“勤”三个字罢了。我近来把“清”字改为“廉”字,“慎”字改为“谦”字,“勤”字改为“劳”字,尤为明白浅显,确实有可下手做的地方。沅弟过去对于银钱的收与支,往往不很慎重,朋友们讥笑你看轻你,那根子就在这里。以后应该不随便取分毫,不寄钱回家,不多送亲族,这是“廉”字工夫。“谦”字存在内心的别人不知道,但表现在外面的,大约有四方面:一是脸色,一是言事,一是书信,一

54、是仆从属员。沅弟一次添加招兵六千人,季弟并没有报告明白,自招三千人,这在别的统领是断断做不到的,在弟弟尚能做到,也还算顺手。而弟弟每次来信,索取帐棚、火药等物,经常带讥讽的词句,不平的话语,对愚兄写信还这样,那么给别人的书信就更可见一斑了。沅弟的仆人随员,很有气焰,脸色言语,与人应酬接触之时,我没有看见,而申夫曾经说过往年对他的语气,至今感到遗憾!以后宜在这四个方面痛加改正,这就是“谦”字功夫。每天临睡之时,要默默的数一下当天有几件事操心,几件事费力,而更要努力地去做,这是“劳”字的工夫。 我因名声太大、地位太高,经常害怕祖宗积累遗留给我辈的福泽,由我一个人享受殆尽,所以用“劳”、“谦”、“廉

55、”三字,时刻警醒,也愿两位贤弟用以警醒,并且就用它们来刮平自己。六、【2019届9月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联考试题高三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20分)与孙以宁书方苞昔归震川尝自恨足迹不出里闬,所见闻无奇节伟行可记。承命为征君作传,此吾文托记以增重也,敢不竭其愚心。所示群贤论述皆未得体要盖其大致不越三端或详讲学宗指及师友渊源或条举平生义侠之迹或盛称门墙广大海内向仰者多。此三者,皆征君之末迹也,三者详而征君之事隐也。古之晰于文律者,所载之事,必与其人之规模相称。太史公传陆贾,其分奴婢、装资,琐琐者皆载焉。若萧、曹世家而条举其治绩,则文字虽增十倍,不可得而备矣。故尝见义于留侯

56、世家,曰:“留侯所从容与上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此明示后世缀文之士以虚实详略之权度也。宋元诸史,若市肆簿籍,使览者不能终篇,坐此义不讲耳。征君义侠,舍杨、左之事,皆乡曲自好者所能勉也;其门墙广大,乃度时揣己,不敢如孔、孟之拒孺悲、夷之,非得已也;至论学,则为书甚具。故并弗采著于传上,而虚言其大略。昔欧阳公作尹师鲁墓志,至以文自辩。而退之之志李元宾,至今有疑其太略者。夫元宾年不及三十,其德未成,业未著,而铭辞有曰:“才高乎当世,而行出乎古人。”则外此尚安有可言者乎?仆此传出,必有病其太略者,不知往昔群贤所述,惟务征实,故事愈详而义愈狭。今详者略,实者虚,而征君所蕴蓄转似可得之意

57、言之外。他日载之家乘,达于史官,慎毋以彼而易此。惟足下的然昭晰,无惑于群言,是征君之所赖也,于仆之文无加损焉。如别有欲商论者,则明以喻之。【注】征君;即孙奇逢。杨、左之事:指孙奇逢营救杨涟、左光斗的事。孺悲:鲁人,鲁哀公曾派他向孔子学礼,孔子以有病为由,推辞不见。夷之:墨家信徒,曾通过徐辟求见孟子,未见。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太史公传陆贾 传:为作传。B.不可得而备矣 备:具备。C.坐此义不讲耳 坐:因为。D.必有病其太略者 病:批评,指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无惑于群言 月出于东山之上B.以虚实详略之权

58、度也 以有尺寸之地C.三者详而征君之事隐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退之之志李元宾 句读之不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认为,写人的文章,其中所记载的人物事迹,一定要与所写对象的行为规范、事业格局相称,并以此来确定文章中材料的详略。B.作者认为,如果写人物传记有闻必录,如“市肆簿籍”一般,读者很难将一篇文章读完,人物的精神品格反而会被淹没,因此不如“详者略,实者虚”。C.在作者看来,司马迁写陆贾传和留侯世家,在采择人物生平事迹材料方面,都是详略轻重处理得较好的范例。D.作者在孙奇逢传记中,主张只选择孙奇逢参与过的“杨左之事”以及其师门盛况和论学成就这三

59、个方面的典型事迹来详写,其它事迹,为节省笔墨起见,一概不予记载。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所 示 群 贤 论 述 皆 未 得 体 要 盖 其 大 致 不 越 三 端 或 详 讲 学 宗 指 及 师 友 渊 源 或 条 举 平 生 义 侠 之 迹 或 盛 称 门 墙 广 大 海 内 向 仰 者 多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昔归震川尝自恨足迹不出里闬,所见闻无奇节伟行可记。(4分) (2)不知往昔群贤所述,惟务征实,故事愈详而义愈狭。(4分)【答案】1.B 2.C 3.D4.所示群贤论述/皆未得体要/盖其大致不越三端/或详讲学宗指及师友渊源/或条举平生义侠之迹/或盛称门墙广大/海内向仰者多5.以前归有光曾经遗憾自己足迹没有出过乡里,所见所闻的人物中没有杰出节操、伟大行为可记述。不知道以往各家的记述,只求验证事实,所以事迹写得越详细,而义蕴反而更狭小。【试题解读】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