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教战守策1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教战守策2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夜归临皋3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木兰花次欧公西湖韵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一、字词积累1字音豢(hun)钝眊(mo)痿(wi)蹶(ju)浸渍(z) 狎(xi) 重(chn)屋狃(ni) 刈(y)2通假字甲兵顿弊顿,同“钝”,不锋利卒有盗贼之警卒,同“猝”,突然而求之者无厌厌,同“餍”,满足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陵,同“凌”,欺凌3一词多义(1)患(2)固(3)势(4)岂4词类活用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名词作状
2、语,一天天兽奔鸟窜名词作状语,像野兽一样,像飞鸟一样风则袭裘名词作动词,刮风然后可以刚健强力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刚健强力轻霜露而狎风雨形容词作动词,轻视5古今异义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古义:表凭借,用来的东西。今义:因果连词。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古义:投入、献身。今义:早期经历所决定的身份。6文言句式(1)判断句此臣所谓大患也(“也”表判断)战者必然之势也(“也”表判断)(2)状语后置句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状语“以进退坐作之方”后置)豢于游戏酒食之间(状语“于游戏酒食之间”后置)不出于闺门(状语“于闺门”后置)(3)宾语前置句果安在哉(宾语“安”前置)(4)定语后置句庶人之在官者(定语“在官者”后置
3、)(5)被动句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所”表被动)二、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见“专题一留侯论”2写作背景北宋嘉祐六年(1061),二十六岁的苏轼参加了“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司马光等人任考官,在秘阁考了六篇论文;随后宋仁宗又亲临崇政殿,御试制科策问,苏轼以如椽之笔,大胆针砭时弊,撰写了包括本文在内的一系列适合世用的政论文。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西北边疆的严重威胁,战争随时可能爆发,然而宋朝的国力薄弱,执政者的怯于外敌和唯图苟安,为历代所少见。对于日益深化的民族矛盾和边防危机,许多正视现实的文人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担忧。苏轼之父苏洵写出名作六国论,借论史讽喻现实,抨击朝廷的赂敌政
4、策;又在审敌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屈己求和表面上是求得了“息民”,其实质却只能是“残民”。苏轼就是在此基础上写下了著名的教战守策。3相关知识“策”,即策谋、策略的意思。古代的策文,主要有制策、对策和奏策三种。制策又称策问,是朝廷选进士时所出的考试题目。对策,则是士子根据所问而陈述的政见。至于奏策,又称进策,是不属考试范围,由臣子主动上陈的奏文。教战守策应该是一篇对策。一、结构图解二、内容研读1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明确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教民习武,以备外患。作者是针对北宋存在严重的外患而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这一情况提出的。2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
5、题的?明确论文一开始就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题:“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突出强调“教战守”的重要性。这样的行文,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使之不得不看下去。下文就逐层论证。3文章是怎样具体陈述“教战守”的主张和建议的?明确第六、七段具体陈述“教战守”的主张和建议。文章写到第五段,“教战守”的重要性已经阐述得十分充分。于是作者顺理成章,从正面来陈述教战守的具体建议。作者提出要使士大夫、民间招募的乡兵、民间抽调的缉盗人员都必须尚武勇、有所学,并要有赏罚。为了增强说服力,作者还引出“议者”“无故而动民
6、,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的说法,通过“小恐”与“一旦之危”的对比说明这样的做法正是为了真正的“安民”。作者不仅提得有的放矢,而且不满足于一般的议论,还进一步出谋划策,使这篇策论具有实践的可能,从而提高了这篇策论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至此,还未尽意,作者在结束时又补充了一一实践后将获得的效果,即发动百姓备战可以消除军队中的奸谋和骄傲,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这又一次切中时弊。三、主旨归纳文章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表现了苏轼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对维护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四、写法鉴赏1援引史实,正反论证作者善于广征史实,借古鉴今,使读
7、者悟得道理,产生共鸣。作者在援引史实时运用正反论证的方法,使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互相对照,让读者对居安知危的重要性认识更为深刻。文中以先王致民备战讲武而应盗贼之变不慑不惊,与后民用迂儒之议去兵卷甲而遇盗贼之乱不战而走作强烈对比,有力地论证了平时加强备战的重要性。然后再进一步援引一个既具体又熟悉的史实安史之乱来说明道理,暗示仁宗:前车之覆,不可不鉴。2浅近设喻,正反论述在第四段中,作者以养身喻治国,使所论之理形象化,更易于读者接受。作者以农夫小民顶风冒雪反而获得免疫力,与王侯贵人生活于安逸温饱之境而常患疾病作对比论证,说明只有四肢习惯于冷热的变化,才能身体强健,即使跋山涉水都无妨的道理。比喻来
8、自生活,使人觉得自然亲切,容易接受。接着指出天下太平日久,老百姓“骄惰脆弱”,士大夫也不谈军备,这就是“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比喻贴切,对比鲜明,使读者感到所论言之在理。一、基础过关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今不为之计(考虑,谋划)B致民田猎以讲武(招致)C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安养)D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平日)解析:选B。致,召集。2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B以为生事扰民C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D一旦出身而蹈死地解析:选D。出身,古义:投入、献身。今义:早期经历所决定的身份。3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B暴秦之欲无厌
9、C消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D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解析:选C。A.顿,同“钝”;B.厌,同“餍”;D.振,同“震”。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则固以破其奸谋A每岁终则聚于郡府B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解析:选B。B项与例句相同,均为“那么”。A.就;C.是;D.却。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
10、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而用之不以渐(逐渐,缓进)B此臣所谓大患也(担忧)C教以行阵之节(节度)D又挠以军法(扰乱)解析:选B。患:祸患。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则其为患必有不测 B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言之,貌若甚戚者C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 D.又挠以军法吾尝终日而思矣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11、解析:选D。介词,用;A.他们的/其中的;B.的人/的样子;C.表转折,却/表修饰。7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庶人之在官者 B无乃尔是过与C府吏见丁宁 D古之人不余欺也解析:选A。定语后置句,其余三项是宾语前置句。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译文:(2)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译文:答案:(1)可是臣认为这才是安定人民的好办法。(2)平时召集百姓进行训练,虽然有些小的恐慌,可是跟突然让那些没有受过训练的百姓上战场的危险相比,又怎么样呢?(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轼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
12、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
13、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
14、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注】文与可:名同,字与可。北宋著名画家。筼筜(yn dng)谷:在洋州(今陕西洋县),盛产竹。蜩(tio)腹蛇蚹(f):蝉后腹上的横纹,蛇腹上的横鳞。竹初生时为笋,其状似蜩腹蛇。子由: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彭城:徐州。扫取:画得。箨(tu)龙:笋。馋太守:戏称文与可。文曾任洋州知州。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读
15、书者与之与:赞同B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聚集C苏子辩则辩矣 辩:辩驳D废卷而哭失声 废:放下解析:选C。“辩”在文中指善于说话,原文的意思是“先生你真会说话”。考查实词的古今异义。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赂秦而力亏C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耳得之而为声D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解析:选A。“乃”都表转折,翻译为“却”。B项,第一个“而”表转折,译为“但是”;第二个“而”表顺承,译为“就”。C项,第一个“为”译为“做、担任”;第二个“为”译为“成为”。D项,第一个“因”是介词
16、“趁机”;第二个“因”是动词“依托”。11下列对句子中的“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急起从之指代“所欲画者”B士大夫传之指代与可厌绝求画之事C可往求之指代“墨竹一派”D余因而实之指代万尺竹之说解析:选C。“之”代苏轼。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引述了文与可的一大段画论。作者意在通过对文与可绘画理论的推崇来表达自己对文与可的敬仰之情。B文中写到“袜材萃于子”“万尺竹之辩”“太守馋笋”等事,这些调侃打趣戏笑,恰好反映了作者与文与可亲密无间的深挚感情。C文中叙写文与可拒人求画、以绢为袜和转荐他人的故事,表现了文与可的淡泊率真。作者是在颂扬文与可的道德人品。D本文为悼亡之作,可第二段尽是戏笑,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是以乐写哀,与下文的“哀哭”应照,更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收到了倍增其哀的效果。解析:选C。作者不是在“颂扬文与可的道德人品”,仅是表现他“淡泊率真”的性格。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译文:(2)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译文:答案:(1)虽然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没有学习的过错。(2)像我这样的人,哪里仅仅是得到他的意蕴,并且也得到了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