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9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2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国际合作教师用书.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0810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9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2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国际合作教师用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9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2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国际合作教师用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9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2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国际合作教师用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9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2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国际合作教师用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9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2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国际合作教师用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9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2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国际合作教师用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9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2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国际合作教师用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9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2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国际合作教师用书.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9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2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国际合作教师用书.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9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2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国际合作教师用书.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9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2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国际合作教师用书.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9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2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国际合作教师用书.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9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2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国际合作教师用书.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9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2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国际合作教师用书.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节国家战略与政策国际合作一、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1国家资源环境战略、政策和措施(1)体现:一个国家在处理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方面的基本态度和行动方向。(2)影响直接作用: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活动。全面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技术等。2保障资源领域的国家安全措施(1)有效管控战略资源的开发(2)加强战略资源储备目的考虑的因素(3)完善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必要性:在资源进口运输通道单一且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一旦遭遇封锁、禁运,国家资源安全将受到严重冲击。采取措施二、保障环境领域国家安全1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圈定范围: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保护的区域。(2)要求

2、: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工程建设。2强化环境风险的预警和防控(1)风险预警:通过对风险信息的分析、推断,发布具有警示性的信息以及相关的对策建议。(2)风险防控:根据风险预警的结果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升应急响应水平和风险规避水平。3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1)基础: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建立系统、严格和规范的环境应急管理制度。(2)一般规定:规范的流程和相应的责任主体。三、推动公众参与1推动公众履行相关法律义务2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3推动公众参与资源、环境事务的社会监督(1)目的: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公众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推动公众参与资源、环境事务的社会监

3、督。(2)主要措施:加强宣传动员,推进资源、环境信息公开,畅通公众表达及诉求渠道,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相关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四、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1必要性及表现必要性表现有些全球性的资源、环境问题,单靠一个国家无法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的影响,需要开展双边或多边的区域合作国际河流的水资源分配、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等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有国际视野在保障本国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时,都不能以邻为壑,不能以牺牲他国的安全为代价2特点:意愿高、涵盖面广、影响面宽、活动频繁等。3途径:签署公约

4、及履约,签署多边、双边合作协议,资金援助,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技术援助和科技合作等。五、中国在行动1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态度及地位(1)态度: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向持积极态度,愿意承担合理的国际义务,作出应有的贡献。(2)地位: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一个学习者、参与者、受益者,逐步变成分享者、推动者、贡献者。2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的相关国际合作(1)批准了一系列环境公约和议定书,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成效显著。(2)与世界许多国家开展了资源、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已形成高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合作局面。国际合作主要目的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环保合作 借鉴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促进环保技术水平提升和环保产业

5、发展 倡导和推动资源、环境领域的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与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积极开展区域环境合作,贡献中国力量(3)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等一系列新发展理念,不仅有利于解决自身资源、环境问题,还将为其他国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受到国际社会高度重视,产生积极影响。考点一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内的国家安全(2020全国卷)竹排江是南宁市主要的内河之一,由北向南贯穿市区,其上游河段叫那考河。20世纪90年代开始,沿河养殖业兴起,大量污水和垃圾进入那考河,那考河一度变成“纳污河”。从2015年起,当地政府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施了河道截污、河道生态、沿岸景观工程

6、以及污水厂建设等,由“点源治理”转变为“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的流域综合治理。如今那考河沿岸成为水清岸绿的滨江公园。简述采用“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模式治理那考河污染的意义。【思维培养】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适度集中:可以降低治污成本;就地处理:可以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就地回用:体现了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减少污染物入河,从根源上减少污染调动和运用知识那考河为竹排江的上游河段,上游治污对于下游地区和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能降低污染物的影响范围、强度,改善全流域的生态环境和城市人居环境学科素养综合思维由“点源治理”转变为“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的流域综合

7、治理模式,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进行分析【我的解答】答案:节约治污成本;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效减少入河污染物;减小和降低污染物的影响范围和强度(对下游的影响);改善全流域的环境和城市人居环境。保障石油资源领域国家安全1加大国内陆上和海洋石油勘探力度,增加探明储量。2加强和完善石油资源战略储备,做到“手中有油,心中不慌”。(1)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目的稳定、调节油价;满足国内石油需求;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健全国家石油储备体系。(2)石油储备基地选址原则储备运输成本低;安全程度高;地质条件稳定;运输条件便利;相关配套设施完善等。3加强国际石油进口渠道的建设,发展

8、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维护现有进口渠道(陆上石油管道、海上石油运输线路)的安全供应,如掌控强大的油轮船队,运输通道多元化,紧急状态下的军事保障。4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公众树立正确资源观。生态保护红线1内涵(1)生态保护红线是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线。生态保护划定的区域(系统)都是优质生态产品的“生产地”和“发源地”,划定目标就是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环境。(2)生态保护红线是人居环境安全保障线。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考虑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是保障人居安全的重点靶向。(3)生态保护红线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线。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空缺地

9、区纳入保护范围。(4)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目的: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理流程步骤具体内容步骤一:风险控制定期排查环境安全隐患步骤二:应急准备制定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配备应急装备和物资步骤三:应急处置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切断或者控制污染源;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步骤四:事后恢复及时总结,评估应急处置工作情况;查清事件原因,认定事件责任,提出整改措施步

10、骤五:信息公开采取便于公众知晓和查询的方式公开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及处置情况等信息考向1保障能源安全的措施(2021辽宁卷)墨西哥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石油加工能力弱。2010年以来,墨西哥天然气消费量超过生产量,缺口逐年扩大,一半以上需从美国进口。目前墨西哥逐渐用天然气替代石油作为发电的主要燃料,并大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份额。下图为墨西哥及周边地区地理要素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1墨西哥用天然气替代石油作为发电的主要燃料是由于()天然气从美国进口价格较低天然气发电比石油清洁天然气远景储量比石油更大天然气开采比石油容易ABCD2墨西哥可再生能源主要分布在图中椭圆形区域的是()A水能B风能C太

11、阳能D生物能1A2C解析:第1题,墨西哥北部与美国相邻,从美国进口的天然气可以通过管道运输,价格较低,对;与石油相比,天然气更清洁,对;由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天然气和石油的储量大小,错;天然气作为气体,其开采难度比石油大,错。故选A。第2题,图中椭圆形区域大致位于回归线至30N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时间长,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小,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B错,C对;晴天多,降水较少,植被稀疏,水能、生物能匮乏,A、D错。考向2突发环境事件1986年11月1日,位于瑞士巴塞尔市的某化学公司的仓库发生火灾,装有约1 250吨剧毒农药的钢罐爆炸,硫、磷、汞等有毒物质流入下水道,排入

12、莱茵河。有毒物质形成70千米长的微红色污染带并向下游流去。事故造成约160千米范围内的大量鱼类死亡,约480平方千米范围内的井水受到污染而不能饮用。沿河自来水厂全部关闭,改用汽车向居民定量供水。下图示意1986年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据此完成35题。31986年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的主要受害国包括()A德国、法国、比利时B荷兰、德国、法国C瑞士、法国、卢森堡D奥地利、瑞士41986年的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A既属于突发环境事件,又属于污染物跨国转移事件B造成污染物跨国传输,但不会威胁输入国的环境安全C引发跨国环境安全问题,冲突是唯一的应对方式D瑞士是责任国,应当负责整个莱茵河的污染处理工作5下列河

13、流有可能发生类似1986年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的有()A长江、澜沧江B多瑙河、尼罗河C雅鲁藏布江、黄河D恒河、伏尔加河3B4A5B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1986年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主要受害国是干流流经的瑞士、法国、德国和荷兰,其中瑞士是责任国,法国、德国和荷兰是受害国。第4题,读材料可知,1986年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既属于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又属于污染物跨国转移事件,A正确;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在短时间内造成高浓度的污染物经莱茵河跨国转移,严重威胁输入国的环境安全,B错误;污染物跨国转移将环境安全风险转嫁到其他国家,可能引发跨国环境安全问题,国家之间应对跨国环境安全问题的方式有环境安全冲突和环境安

14、全合作两种,C错误;一旦发生跨国污染事件,各国都要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控制影响范围,消除危害,并非只由责任国处理污染,D错误。第5题,莱茵河属于国际性河流,流经多个国家,会导致污染物跨境转移。有可能发生类似1986年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的河流一定是国际性河流,如多瑙河、恒河、尼罗河、澜沧江等;长江、黄河、伏尔加河均只流经一个国家。考点二国际合作(2020天津卷)伊朗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点。近年来,中伊两国合作领域日益广泛。中伊两国签订了渔业协议,共同开发伊朗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实现了互惠共赢。中伊开展渔业合作,说明两国各自有哪些优势条件。【思维培养】关键能力获取和解

15、读信息伊朗:濒临波斯湾和里海,海岸线长,海域广阔,渔业资源丰富;中国:人口众多,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调动和运用知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鱼产品需求量很大,市场广阔;中国资金充足,鱼产品加工、冷藏和保鲜技术先进,能够促进伊朗的渔业生产学科素养区域认知结合伊朗的区域位置分析伊朗的渔业资源状况综合思维该题以中伊两国的渔业资源共同开发为背景,考查两国的优势条件,结合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我的解答】答案:伊朗渔业资源丰富;中国市场广阔;资金充足(技术先进)。国际合作的原则及途径原则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等原则必要性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的跨国、跨地区影响;保障本国安全不以牺牲他国安全为代价

16、途径签署公约及履约公约对于维护国际社会秩序、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安定团结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签署多边、双边合作协议主权国家就彼此间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关系,确定各方应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发展中国家缺乏应对的能力,不利于国际谈判协议的顺利达成,延缓人类采取有效行动的步伐。通过人员交流、技术援助、资金援助等,发展中国家可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促进技术水平提升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技术援助和科技合作资金援助五个角度看国际合作的必要性(1)许多环境问题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2)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3)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

17、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4)根据公平的原则,造成全球环境污染份额大的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5)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其中最重要的是环境管理方面的国际合作。碳减排中的国际合作(1)全球变暖是全球尺度的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因此要加强国际合作。(2)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发展中国家应妥善处理经济发展和碳排放的关系。考向1碳减排中的国际合作(2022郑州模拟)2021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下图)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据此完成12题。1“碳达峰”“碳中和”应对的主要

18、环境问题是()A南极臭氧空洞 B全球气候变暖C酸雨 D雾霾2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持续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1B2D解析:第1题,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二氧化碳的减排和吸收,所以应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B正确。南极臭氧空洞的形成主要与大量使用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等化工制剂的氟氯烃导致臭氧减少有关,A错误;酸雨的形成主要与使用化石燃料的过程中排放的酸性气体有关,C错误;雾霾主要是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造成的多种污染源混合形成的一种大气污染状态,D错误。第2题,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

19、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担当提出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D正确。持续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都强调发展,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是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A、B错误;公平性原则强调“权利”,包括共享资源和环境,财富的分配也要公平合理,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C错误。考向2中国在行动下图为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读图,完成34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海市碳排放强度在三个时期均低于平均值B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取得一定成效C江苏省与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强度差异逐渐扩

20、大D2015年浙江省人均碳排放强度最低4在能源利用方面,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尽早“碳中和”(即排放的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大力发展电力,代替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用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煤等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通过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和资源技术加持,能源结构转型ABCD3B4B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上海市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高于平均值,A错误;安徽省的碳排放强度高于平均值的量逐渐较小,说明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取得一定成效,B正确;江苏省与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强度差异没有逐渐扩大,C错误;2015年上海市比浙江省的人均碳排放强度低,D错误。第4题,用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煤等传统能源的使用

21、效率;通过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和资源;技术加持,能源结构转型可以尽早实现“碳中和”,正确。大力发展电力,代替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并没有实现排放的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错误。“碳达峰”“碳中和”(2021绍兴模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即排放的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据此完成(1)(2)题。(1)下列产业部门的转型升级,对碳达峰影响最大的是()A采掘业B制造业C零售业D金融业(2)下列措施有利于我国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有()加快区域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降

22、低能耗,减缓经济增长ABCD【思维培养】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制造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措施:结合材料“碳中和”(即排放的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明显,区域一体化建设、清洁能源开发、降低能耗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不会抵消已有的二氧化碳调动和运用知识制造业是指利用资源通过生产制造转化为可供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学科素养人地协调观目前我国正处于节能减

23、排的关键时期,在分析实现“碳中和”的措施时要从人地协调可持续的角度入手分析综合思维从产业部门的性质以及我国采取的行动方面分析“碳达峰”以及“碳中和”的相关问题【我的解答】(1)B(2)C1“碳达峰”和“碳中和”2提出背景(1)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2)我国作为“世界工厂”,产业链日渐完善,国产制造加工能力与日俱增,同时碳排放量加速攀升。(3)我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发展低碳经济,重塑能源体系具有重要安全意义。3.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面临的主要挑战(1)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

24、,二氧化碳排放量大;(2)第二产业占比较大,生产中排放二氧化碳总量大;(3)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技术有待提高;(4)人口众多,生活中排放二氧化碳总量大;(5)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未达到峰值;(6)用于达成“碳中和”目标的时间短。4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措施(1)能源企业大力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新能源;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倡清洁生产,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2)公众参与选择低碳出行:目的地较近时,步行或骑自行车;目的地较远或出行高峰,乘公共交通出行;出行拼车,少自驾。节约能源资源:尽量购买小排量的环保型汽车或电动汽车;使

25、用节能灯;减少乘坐电梯的次数等。绿色消费: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用布袋代替塑料袋,或者塑料袋循环利用。分类投放垃圾:减少污染产生;呵护自然生态。(3)绿色发展从行业看,在“十四五”期间钢铁、水泥、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产业要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二氧化碳减排和企业技术创新,引领社会投资向低碳绿色产业倾斜。此外还要在农业、林业、土地利用、草原、湿地等方面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和修复,强化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增加碳汇。(2021湖北卷)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量大,降低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

26、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下图示意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题。1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表现为()A东西差异大于南北差异B东高西低C南北变化大于东西变化D北高南低2影响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能源消费结构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利用技术地区人口总量ABCD3为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下列区域差异化减排措施合理的是()东部地区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西部地区加强环境监管,合理推进产业布局北方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产业比例南方地区大力开发太阳能,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ABCD1C

27、2B3A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南北方向上,北部为高强度、中高强度、中低强度和低强度,南部为低强度、中高强度、中低强度,D错误;东西方向上,东部以中低强度和低强度为主,中西部有中高强度分布,B错误;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南北变化大于东西变化,南北差异大于东西差异,A错,C对。第2题,高耗能产业排放强度与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技术有关。北方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碳排放强度大,正确;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经济发达,新能源利用技术水平较高,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较小,正确;东部地区经济总量较高,人口总量较大,但其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较小,错误。故B项正确。第3题,循环经济具有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特点,东部地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实现碳减排目标,正确;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应加强环境监管,合理推进产业布局,正确;北方地区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碳排放量较大,应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降低煤炭的使用量,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产业比例,正确;南方地区降水较多,太阳能资源并不丰富,但其水能资源丰富,应大力开发水能等,错误。故A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