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鉴赏学案4鉴赏诗歌语言系列(一) 炼字型复习目标:1. 掌握炼字型诗歌题目要求的特点2. 掌握炼字型诗歌题目的答题方法及步骤课前预习案一、 名句积累:1、 ,六宫粉黛无颜色。2、 ,秋雨梧桐叶落时。3、玉容寂寞泪阑干, 。4、在天愿作比翼鸟, 。5、天长地久有时尽, 。6、 ,天地阔远随飞扬。7、昆山玉碎凤凰叫, 。8、女娲炼石补天处, 。9、 ,甲光向日金鳞开。10、半卷红旗临易水, 。二、考题热身1、(2008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壬辰寒食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注】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
2、天)。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参考答案】 “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2、(2010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好事近 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注】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答:“蓑
3、”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涧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是以愉悦人心。3、(2009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月 杜甫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注】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故故:常常,频频。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参考答案: “万里”一词,突
4、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结合以上诗歌,归纳总结炼字型诗歌考题有何特点?三、知识储备: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句一词甚至一字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诗歌炼字,主要考察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叠音词的炼字效果,很多时候都是着眼全诗而考察诗眼。炼字举例分析动词星垂平野阔
5、,月涌大江流。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形容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副词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数量词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一枝”而不是“数枝”,显示早开的特点。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极富音乐美,渲染了孤寂清冷的气氛。课内探究案一、检查预习二、结合预习,分析考点。探究本考点答题的思路步骤: 三巩固训练1、(20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寄远 杜牧
6、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2. (2004年浙江卷)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课后拓展案1、(2003年全国卷)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释: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2、(2007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溪亭 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小贴士: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顾花自恋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