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平遥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下图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 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A. 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 边界有实有虚C. 属于不同层次区域D. 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2. 有关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甲区域虽然水热条件配合不佳,却形成了常绿林B. 世界最长河流经乙区域,虽该区域常年干旱,但该河流量季节变化大C. 丙区域河流流量变化大D. 丁区域植被茂盛,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3. 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所应用的现代技术主要是A. GIS技术B. RS技术C. GPS技术D. 数字地球【
2、答案】1. D 2. D 3. B【解析】本题组较综合,涉及到区域的划分的知识点、区域差异比较和区域信息获取的方法等。第1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区域划分和区域特征知识点,并能迁移应用到题目中。第2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地中海气候特征、对应植被、河流水文特征等,尼罗河的基本知识点。第3题解答时要特别注意区分3s技术的应用和原理等。【1题详解】根据图例,甲乙丙丁四个区域是按照植被单一指标划分的,A不对;植被的分布边界有过渡性,是虚的,B不对;四个区域都是根据植被划分的,属于同一层次的区域,C不对;四个区域之间植被不同,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D对。故选D。【2题详解】甲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冬季
3、多雨,水热条件配合不佳,形成了亚热带常绿硬叶林,A对;世界最长河流尼罗河,经乙区域东侧,该区域常年干旱,但该河流量受到上游热带草原气候的影响,季节变化大,B对;丙区域位于热带草原气候,河流流量变化大,C对;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该地在几内亚湾沿岸地区,D说法不对。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不对的,故答案选D。【3题详解】GIS技术用来处理数据,不能获取信息,A不对;RS技术可以通过接收地面不同农作物释放的不同的电磁波,获取农作物长势的信息,B对;GPS技术用来定位导航,C不对;数字地球是指把地球上的时空信息数字化后存储起来的技术,不能获取农作物长势信息,D不对。故选B。上帝赐予了
4、枣庄太多的自然资源家家户户锅底烧的全是煤,空气里到处弥漫着煤烟的味道。到了晚上,黑暗的夜空下一片火海,大大小小的炼焦场火燃冲天(铁牛煤城怒火)。据此回答下列小题。4. 文章描述的区域A. 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时期内的高速增长B. 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利用C. 关注国内外市场的变化D. 区域是相对开放的5. 文中的枣庄处于A.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B. 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C. 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发展阶段D. 不平衡的加速发展阶段【答案】4. A 5. D【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知识。解答时要注意审读材料,根据材料明确当地的经济特点,然后根据题目进行判断。【4题详解】根据材料
5、“黑暗的夜空下一片火海,大大小小的炼焦场火燃冲天”说明该地大力发展炼焦业,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时期内的高速增长,A对;从材料描述,该地过度发展炼焦业,未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利用,B不对;材料中为反映出该地关注国内外市场的变化,C不对;材料未反映出该地与外界的相互联系,D不对。故答案选A。【5题详解】从图中看,枣庄依托煤炭资源,发展低端的炼焦厂,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A不对;工业单一,资源低加工,处于低效益单一发展阶段,B不对;与外界联系不大,外向型经济不发达,C不对;根据材料,“大大小小的炼焦厂”“火光冲天”等说明该地正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阶段,D对。故选D。中国处于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
6、地带,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需要严格限制高碳产业。据此回答下列小题。6. 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其根本原因是A. 企业为利用我国丰富的原材料B. 企业为开发我国庞大的市场C. 发达国家为转嫁污染D. 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利润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部门该如何“过滤”国外产业转移的迁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取消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提高项目的投资金额 要警惕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 要提高“进门”产业的选择标准A. B. C. D. 【答案】6. D 7. B【解析】试题分析:【6题详解】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量大;成为国际产业转
7、移的核心地带,有可能是利用中国充足的劳动力,有可能是开发中国的市场,其根本原因是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利润。故选项D正确。【7题详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应减少接受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入,有利于保护环境;要提高“进门”产业、即外资或者合资企业的选择标准,有利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投资金额的多少不能决定是否迁入;是否取消优惠政策应该看具体的企业类型、对环境的影响等状况,故选项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产业转移。某地有大型黄铜矿和煤矿,计划在该地建冶炼厂火电厂硫酸厂水泥厂,下图是其生产联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8. 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工厂正确的是A. B. C. D. 9. 图中所示的
8、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 水土流失B. 酸雨C. 沙尘暴D. 土地荒漠化【答案】8. C 9. B【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8题详解】由生产联系图煤炭和黄铜矿对应的联系:煤矿对应火电厂,黄铜矿对应冶炼厂,且有色金属冶炼易产生硫氧化物,可以制造硫酸;煤炭发电后的炉渣可制造水泥。可判断为火电厂,为水泥厂,为硫酸厂,为冶炼厂,故本题正确的选择C。【9题详解】有色金属冶炼和火电厂排放的硫氧化物可能导致酸雨危害。故本题选择B。10.下列工业区的发展经验可供该地区借鉴的是A. 美国硅谷B. 沪宁杭工业基地C. 鲁尔区D.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答案】C【解析】【详解】美国硅谷是以微电子技
9、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与枣庄工业区位特征不相似,A不对;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科技发达,资源短缺,与枣庄工业发展条件不相似,B不对;鲁尔区是德国的传统工业区,煤炭资源丰富,和枣庄工业发展条件、工业部门等相似,可以借鉴,C对;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以工业小区形式发展中小企业,与枣庄情况不同,无借鉴意义,D不对。故选C。沼泽是在多水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的自然综合体,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新中国成立后,“北大荒”由湿地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小题。11. 下列有关三江平原的正确叙述是A. 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B. 主
10、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C. 纬度高,气温低,多为一年两熟D. 尚未开发的沼泽性荒原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12. 沼泽遭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有A. 沼泽化、盐碱化面积扩大B. 酸雨加重,土地荒漠化加剧C. 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上升D. 气候恶化,生态环境破坏【答案】11. D 12. D【解析】试题分析:【11题详解】三江平原纬度较高,粮食作物主要为春小麦,一年一熟,单产较低,但是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现在沼泽地破坏严重,我们要对沼泽地进行保护,尚未开发的沼泽性荒原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12题详解】沼泽有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的功能,一旦破坏,生态环境就有可能恶化,生态环境破坏。D正确。【考点定位】沼泽地
11、的开发与保护13.下图为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下列关于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 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 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答案】D【解析】【详解】田纳西河流域大部分位于东部山区;上游地区的地形为山地丘陵;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受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影响,本区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夏秋季节降水略少,故D项正确。14.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B. 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C. 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
12、为骨干D. 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答案】B【解析】【详解】田纳西河流域围绕水资源的开发和治理,以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和治理的核心,A不对;田纳西河利于进行梯级开发,后又开发火电和核电作为补充,使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B对;该流域立足当地的资源基础,工业以高能耗的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为骨干,C不对;该地光热充足,灌溉水源丰富,农业一般不发展温室蔬菜生产,D不对。故选B【点睛】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一般分布在河流径流量大、地势起伏较大的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水电也有其缺点,即受到河流径流量大小的影响,往往也会有季节变化,因此常常需要发展其它能源作为补充能源。我国西北
13、地区的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回答下列小题。15. 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 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B. 深居内陆,地形阻隔C. 植被稀少,河流短小D. 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16. 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多雨年有利于土地荒漠化的进程B. 土地丘陵区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C.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D. 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答案】15. B 16. C【解析】【15题详解】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主要是由于地处内陆,离海远,且周围山岭环绕,故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16题详解】在
14、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持续干旱则促进土地荒漠化的进程。但是,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并非起着决定作用。【点睛】荒漠化是在极端干旱、干旱与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的影响,破坏了自然脆弱的生态系统平衡,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并逐步形成风蚀、风积地貌结构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7. 如果图中数字表示农业带的名称,反映的生产分布特征是A. 地区专门化B. 农业一体化C. 种植园农业D. 密集农业18. 图中地带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 混合农业B. 商品谷物农
15、业C. 水稻种植业D. 乳畜业19. 影响农业带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 科学技术B. 自然条件C. 劳动力D. 消费市场20. 农业带是A. 棉花带B. 混合农业带C. 亚热带作物带D. 乳畜带【答案】17. A 18. B 19. D 20. A【解析】【17题详解】从图中看,图中反映了美国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同一种农业地域类型集中分布在同一地区范围内,呈片状分布,A对,农业一体化、密集农业不是农业分布特征,从图示分布也无法直接体现,BD不对;种植园农业种植单一经济作物,需要劳动力较多,美国少种植业农业,C不对。故答案为A。【18题详解】图中和分布在中央大平原,是美国的玉米带和小麦区,是商品
16、谷物农业,B对;混合农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不符合题意,A不对;水稻种植业分布在美国墨西哥沿岸地区,C不对;乳畜业分布在美国五大湖沿岸,以畜牧业为主,D不对。故答案为B。【19题详解】农业带分布在五大湖沿岸地区,靠近美国的大城市,是乳畜业,生产牛奶及其制品,以大城市为主要的市场,D对;科学技术 、劳动力投入不多,不是主要因素,AC不对;该地气候冷湿,不适合生长奶牛所需要的多汁牧草,因此自然条件不是其发展的主导因素,B不对。故答案为D。【20题详解】农业带位于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地的北部,夏季降水少,光热充足,适合喜光热的棉花生长,为美国棉花带,A对;混合农业带分布在,亚热带作物带分布在亚热带气
17、候区,乳畜带分布在大城市周围,BCD不对。故选A。【点睛】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规模化、机械化、专门化,商品化促进了专门化生产,同时又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量和质量,又进一步提高了商品率。二、综合题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下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1)说出甲、乙两地土地荒漠化相同的自然原因。(2)说明乙地荒漠化带来的环境影响。(
18、3)简述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相同措施。【答案】(1)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坡度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土层浅薄。(2)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泥沙淤积加重,洪涝威胁加大;生态环境恶化。(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土地;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发展农业技术;因地制宜地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土地荒漠化的相关知识,涉及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影响和治理措施。要注意迁移课本关于荒漠化治理的典型案例,然后结合图示具体分析。注意图中甲乙丙三地都是土地退化造成的荒漠化,但由于区域地理特征不同而有差异,甲是石质荒漠化,乙是红
19、色荒漠化,丙是土地沙漠化。【详解】(1)甲位于中国的云贵高原地区,乙位于东南丘陵地区,因此两地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坡度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两地土层浅薄,土壤不肥沃。(2)本题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知识点回答,乙地水土流失导致荒漠化,表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肥力下降);流失的沙土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河流,使河流含沙量增加,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加重,河道水流不畅,洪涝威胁加大;整个生态环境恶化。(3)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要采取根本措施如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针对存在的人的不合理的行为采取措施,如针对过度开垦或者过度放牧问题,采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土地;植被破坏地区要植树种草,恢复植被;不合理耕作地区,发展农业技术,保水土、治风沙;针对过度樵采,因地制宜地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