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历史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老子主张取消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回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孔子对“大同”之世推崇备至,对“小康”之世有所微词,但在“小康”的夏商周三代中,对周公及西周情有独钟。这反映了两者思想的相似之处在于A.主张“无为而治” B.倾向保守复古C.倡导“克己复礼” D.反对压迫剥削2.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西)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2、,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材料表明西汉初期A.尚未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采取了歧视商人的政策C.国家统一促进商业发展 D.对外贸易得到充分发展3.许有壬在评价行省制度时指出:“世皇宏规远模,立中书省总于中,分省厘于外。行省遵成宪以治所属,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其反映的核心问题是A.行省长官有便宜行事的权力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C.行省为中书省派出的司法机构 D.各地行省都没有独立司法权4.下列图文材料反映了凡粪田若撤枯浇泽(指给稻田施肥),恐霖雨至,过水来,肥质随漂而去。谨视天时,在老农心计也。凡一耕之后,勤者再耕、三耕,然后施耙,则土质匀碎,而其中膏脉(指肥分)释化也。A
3、.精耕细作农业特征 B.自然条件决定了古代农业发展水平C.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D.古代中国的耕犁技术始终没有创新5.晚清不少课本以“二十四孝”故事作为教学素材,民国之后逐渐减少,那些愚忠愚孝之举不再成为儿童效仿的榜样,无条件服从不再成为儿童应具备的品质。这主要是因为A.民权和人权意识增强 B.中国近代教育起步C.理学开始遭到了批判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6.观察右图漫画,它反映了发生在19世纪晚期的一场侵华战争:中年大汉被一小个子打得鼻青脸肿,而一帮西方人在一边袖手旁观。判断通过这场侵华战争,列强获得的侵略权益是A.“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等五处港口”B.“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
4、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C.“今诸国驻防之处,系廊坊山海关等”D.“遇有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处置,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官照办”7.近代电车刚进入上海,有人作竹枝词:“铁线纵横铁轨铺,几如地网与天罗。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肇祸多。”一段时间后,有人又作竹枝词“人坐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电车行驶通租界,市政经营仗市民”。该材料本质上反映了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西方物质文明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习俗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西方物质文明被上海市民逐步接受8.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总额发展变化的一幅曲线图,从1866年到1956
5、年90年间共出现了三个资本总额的投资高峰,其中第二个高峰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洋务运动的推动C.南京国民政府的激励政策D.相对和平的国内外环境9.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毛泽东主张中国最终不走社会主义道路而走新民主主义道路B.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C.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D.毛泽东主张中国革命应该“毕其功于一役”10.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
6、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新中国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A.“和平共处” B.“一边倒”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另起炉灶”11.21世纪以来,中国许多地方的农民通过租赁转让、大户承包、以地入股、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在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的前提下,搞活土地使用权,既打破了制约农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又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反映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的变革 B.农村经济改革深化的表现C.应对国际市场冲击的政策性调整 D.中国小农经济的理性回归12.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时间1977年19
7、79年1984年1988年2008年2011年录取率%4.86.128.724.65772.3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A.短时期实现了普及目标 B.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C.在曲折中逐步发展起来 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一致13.亚里士多德说,“克利斯提尼改革比梭伦改革要民主得多”。这是因为克利斯提尼改革A.鼓励并支持工商业的发展 B.各等级均可参加公民大会C.以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 D.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机构14.下列插画出自欧洲不同时期出版的马可波罗游记,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人形象。第一幅画中的人物都穿着中世纪欧洲的服饰,第二幅画中中国人的形象更符合实际。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图1
8、14世纪插画 图2 16世纪插画A.人文主义影响了绘画的风格 B.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形成C.东西方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D.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15.杰弗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以此理论美国确立的原则是A.民主共和 B.权力制衡 C.议会主权 D.责任内阁16.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一观点的目的是A.加强社会保障 B.推翻现存政府 C.稳定工业生产 D.调整社会矛盾17.右图是近代一部科学技
9、术名著的部分目录,请判断该名著是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广义相对论的基础C.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D.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第一编物体的运动第2章向心力的确定第3章物体在偏心的圆锥曲线上的运动第7章物体的直线上升或下降第12章球体的吸引力第二编物体(在阻滞介质中)的运动第三编宇宙体系(使用数学的论述)18.西方某历史学者说:“外国资本家被邀请到俄罗斯投资,私人经济在贸易、服务甚至工业领域都得到鼓励。在农村,农民可以随意耕作他们新获得的土地,并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材料所述历史现象处于A.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C.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时期 D.斯大林快速工业化时期19.
10、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达到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至今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他意在说明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C.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20.刘海粟在西洋风景画史略介绍到:“由其罗列之色点,描写其真现象,故能形态与光线俱臻善美,且深远处亦无不显豁呈露。”下列与此介绍属于同一流派的画作是 A B C D第卷 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21(14分)“欲”与生俱来,源于内心的渴望,关系到人性完善以及人类生活的和谐。儒学大家们都将“欲”作为自己研究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材料二故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使之敦朴,不得无欲;无欲有欲,各得以足,而君道得矣。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材料三欲是情发出来底。心如水,性犹水之静,情则水之流,欲则水之波澜,但波澜有好底,有不好底。欲之好底,如我欲仁之类;不好底,则一向奔驰出去,若波涛翻滚。大段不好底欲,则灭却天理。如水之壅决,无所不害。朱子语类卷5材料四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12、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孟子认为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是什么?(1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两段材料侧重点分别是什么?(4分)(3)据材料三说明朱熹区分“欲”之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指出朱熹思想的特点。(4分)(4)概括材料四中黄宗羲的人欲观。他超越前人的见解是什么?据材料分析其不可能实现的原因。(5分)22(13分)建国后,价格制定机制的演变印证了我国
13、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调节作用,是说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计划。在我国,还存着商品生产,价值规律还起作用。计划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计划第一,价格第二”。毛泽东文选第七卷(1957年)材料二1985年以来,形成了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指导性价和市场价所占比重占到70%以上,在农民出售的农产品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比重达到52%,工业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中市场调节的比重占到37%左右。李凤瑞、万国庆对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回顾与思考材料三 全国抽样调查12个钢厂的自销率与产量增长率(单位:%)钢厂自销率平均自销率产量
14、增长率平均产量增长率排名前6位07.82.9610.985.809.32排名后6位103418.782.3069.7314.38改革:我们面临的挑战与选择(1985年10月)20世纪80年代因为改革进展太慢,于是给寻租活动形成了很大空间。物资分配体制和物资价格的双轨制,使得“官倒”通过倒买倒卖能够从中获利。当时生产资料、物资是双轨制,一部分是计划调拨的,另外一部分是通过市场的。计划调拨的部分是计划价格,通过市场的是市场价格,在物资紧张的情况下,两个价格就拉得很大。吴敬琏政府与市场材料四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都在供给侧,都在企业和市场侧,市场中的企业是提升技术的主体,市场中的企业
15、和微观经济单位是资源组织方式的创新主体。供给侧根本不需要管理,而且想管也管不了。如果生产能力确实改进而提高,供给将自动创造需求。新技术、新产品必然有新的需求与之对应,就像一款新上市的智能手机,价格高出其他手机几倍,还出现排队抢购的现象,否则就不是创新了,需求不足的现象只发生在旧产品的能力扩张上。换言之,过剩产能的实质是创新能力的欠缺。许小年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以供给侧改革开拓创新空间(2016年)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时商品价格产生的方式和经济基础。(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价格双轨制产生的主要因素。(4分)(3)据材料三分析价格双轨制产生的影
16、响。(3分)(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四中智能手机热卖的社会因素。这体现了什么经济学原理?(4分)23(13分)一个国家(集团)的国际地位,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尼克松中心国家安全计划主任彼得罗德曼撰文指出:“看来美国人非常得意的单极阶段在其他地方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庆贺。世界其他多数大国,甚至包括美国的友邦,都把抗衡美国势力作为对外政策的主题。实际上,它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的一个主要趋势。参考消息(2000年7月25日)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克林顿政府明确将“经济安全”列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之首,在美国历史上首次把经济外交提到美国全球战略的高度,积极开
17、拓海外市场,强化美国的经济外交力度。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明确提出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大国关系中积极拓宽和深化经济交流与合作。李长久经济外交: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三俄著名历史学博士阿列克谢阿尔巴托夫在1998年撰文说“俄在21世纪不会起重大作用”,他分析五极的经济实力,认为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美占21%,欧盟占21%,日本占8%,中国占7%,俄只占1.7%。张中云政治多极化发展的若干问题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认为其国际地位是什么。“其他多数大国”认为自己在当今国际中起何种作用?(2分)(2)据材料二分别
18、概括指出中美两国对外政策的目的。这体现了什么原则?(3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就“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关系”写一篇小论文。(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24(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战国时代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期。在国家体制转型过程中,制度的变迁与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同时也为体制转型设置了有利的制度环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当世之用事者,皆欲为上圣,举法之谓也。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舡、楫也。今夫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苟非明法以守之也,与危亡为邻。故明主察法,境内之民无辟淫之心,游处之士迫于战阵,万民
19、疾于耕战。有以知其然也。商君书弱民材料二商鞅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坚定不移地对现存制度进行变革与创新,从而促进了战国时代的历史进程,改变了国家制度,创新了新兴地主阶级国家体制中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反映了时代的潮流。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建立便于地主阶级发展的新制度,进而确立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商鞅把“田里不鬻”的旧制改为“为田开阡陌封疆”的新制,目的是为了打开地界,重新丈量土地,按亩征税,均平赋税负担,进而达到“赋税平”。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为制度创新设置了怎样的“制度环境”?并分析其原因。(4分)(2)据材
20、料二列出商鞅创新“国家体制中各项政治、经济制度”的表现及目的。(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商鞅变法的影响,指出制度创新成功应注意的时代和社会因素。(2分)25(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甘地和孙中山都对本国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唯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永远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不愿向英国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
21、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材料二吾人当此民族、民权革命成功之时,若不思患预防,等资本家出现,其压制手段恐怕比专制君主还要甚些,那时杀人流血去争,岂不重罹其祸么!如有一工厂,佣工数百人。人可生二百元之利,而工资所得不过五元,养家糊口,犹恐不足,以此不平,遂激为罢工之事,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道、电气、水道等事务皆归国有,不使一私人独享其利。1912年4月1日孙中山的演说为国利民福而努力奋斗材料三实业之范围甚广,农工商矿,繁然待举,而不能偏废者,指不胜屈。然负之而可举者,其作始为资本,助之而必行者,其归结为交通。苟无铁
22、道,转运无术,而工商皆废,复何实业之可图?故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1912年6月22日孙中山与民立报记者的谈话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实际原因又是什么?(4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这一时期孙中山的主要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对孙中山的上述认识和活动进行评价。(6分) 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15 BCBAA 610 BDCCD 1115 BBCDB 1620 AACA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21.(14分)(1)减少欲望。(1分)
23、(2)欲望有度。(2分)侧重点:材料一侧重修身;材料二侧重维护专制统治。(2分)(3)标准:是否符合封建伦理道德。(2分) 特点:把人性论和修养论结合起来。(2分)(4)人欲观:自私自利是自然的人欲。(1分)见解:人要对社会尽义务,社会也要给人权利(权利和义务相统一)。(2分)原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存在。(2分)22(13分)(1)方式:国家定价(行政命令)。(1分)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1分)(2)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4、。(4分,任意4点)(3)调动了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出现“官倒”等腐败现象;产生了不公平竞争。(3分)(4)因素: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减少对市场的干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3分)原理:供给创造需求。(1分)23(13分)(1)地位:世界霸主。(1分) 作用:可以抗衡美国。(1分)(2)目的:中国: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1分)美国:开拓海外市场。(1分)原则:外交政策为经济建设服务(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利益)。(1分)(3)(共8分)论点论据国家的国际地位取决于经济实力(综合国力);(1分)国际地位提高有利于经济发展。(1分)二战后,美苏
25、经济、军事实力膨胀,成为两极(分别成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霸主);1967年,欧共体成立后,经济实力增强,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加强在政治上的联合);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1993年,欧盟成立后,随着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内经济不断好转,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4分,任意4点)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建立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使美国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改革开放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加入世贸组织,在大
26、国关系中积极拓宽和深化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2分)24(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制度环境:厉行法治。(2分)原因:实行法治可以统一民众思想,实现富国强兵。(2分)(2)政治表现: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军功爵制;目的是建立君主专制。(2分)经济表现: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2分)(3)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符合民众的利益。(2分)25(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理由: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认识到了印度民族力量强大。(2分)原因:印度经济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与英国相比经济军事实力悬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以至民族起义遭到失败。(2分)(2)活动:致力于宣传实现民生主义(或社会革命);呼吁优先发展交通业,修筑铁路。(2分)评价:注意吸取欧美国家的教训,重视民生问题;体现了追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理想;错误地认为民族、民权革命已经成功;民生设想基本停留于演讲和规划层面,实际进展不大,在当时的中国难以真正实现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