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06338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一、学习目标及教材分析学习目标:1、掌握南昌起义、“工农武装割据”、红军战略转移的主要史实。2、体会长征精神。 教材分析:国共十年对峙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5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本节内容是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及红军长征的历程等基本史实。理解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长征精神的内涵。认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道路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自我完善、不断发展、具有创造力的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强保证。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分析南昌起义的背景和影响。(2)了解“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和作用,归纳总结中共在1927至1936年工作重心实现了怎样的转移、探索出了怎样的新的革命道路,(3)认识红军长征的历程,遵义会议的召开,分析长征的原因和胜利意义,分析遵义会议召开的原因和意义,2能力目标:结合大革命失败的史实,分析南昌起义的背景,结合现实分析南昌起义的影响,使学生学会联系的学习方法,将前后发生的事物联系起来,将历

3、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分析事物发生的因果关系。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努力,艰苦探索,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开始独立自主地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和实践、遵义会议、长征的意义2教学难点:南昌起义的背景、国共对峙局面的形成、遵义会议的意义,理清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反抗和探索斗争的线索及成功之处。四、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国共合作失败后两党对峙期间中共的努力探索革命新道路。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中国近代史认识

4、还可以,对中共的发展有所认识。因此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为教与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而使学生能参与其中,而达到能学会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27年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革命面临严重危机。中共是如何摆脱危机,使革命重新走向高潮的呢?这正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二)讲授新课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从一个老革命家的回忆录中感受那段艰难、光荣的历史!一、枪杆子里出政权片段一:“1927年,我22岁。我的真正的革命生涯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7月底,我们的部队集结到了南昌,据说有重大的军事行动。当时我还不是党员,对

5、共产党的一些做法也不了解。反正上面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8月1日凌晨,我们被急促的号声惊醒,部队紧急集合,所有人都系上了红色的丝巾,之后,战斗开始了。”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发动武装起义?回答: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片段二:“战斗进行了几个小时,大家都很勇敢,全歼守敌,占领了南昌城。我们按照预定计划南下,回广州途中遭到敌人封堵,损失严重。保存下来的队伍,一部分进入海陆丰,而我们这一部分则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后来我时常感慨,这一天不仅使我踏上了革命之路,对我们党和中国革命而言也具有非凡的意义!”问题:南昌起义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呢?南昌起义的意义1、南昌起

6、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片段三:“我们一边走一边打,损耗非常严重,而且普遍感觉革命没有出路,部队的领导人也没法给我们答案,很多人都开了小差。可是突然有一天,我们收到了一封中央写来的信,告诉我们中央已经在汉口开了会,确立了以后的斗争方针,根据会议精神,我们决定在湘南站稳脚跟。”问题:在汉口召开的这次会议有哪些内容?有何重大意义?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内容:(1)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2)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7、”意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贡献。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片段四:“1928年,我们到了湘南地区,但在国民党优势兵力的打击下,我们处境很危险,正在我们进退维谷时,一支友军在汝城一带击溃了尾追我们的敌军,使我们摆脱困境。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毛委员”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4月份,我们的部队上了井冈山,开始了全新的革命生活。后来,井冈山的同志们绘声绘色的向我们这些新来的人讲述了他们的斗争经历。”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图:进攻长沙受挫-文家市决策-三湾改编- 进军井冈山片段五:“井冈山的斗争是很艰苦的,很多同志怀疑红色政权能否存在下去,提出红旗打得多久的问题,因而发生悲观的情

8、绪。这个时候毛泽东先后写了三篇文章,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来回答红色政权的存在问题。我如饥似渴的阅读,觉得这才是我们革命的真正出路啊。”问题: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有哪些基本内容?基本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此理论指导下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前提:共产党领导内容及关系: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主要手段,是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土地革命:中国革命的核心,是发动群众的法宝。根据地建设: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保障,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托。问题探究: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进行土地革命?材料:强调在土地问题上,应坚持“一要分,二要快!”的原则。与会代表听取了各方

9、的意见,借鉴各地土地斗争的经验,经过认真讨论认识到:“土地革命的当前目的,是动摇封建基础和争取广大群众。” 按男女老幼平分土地“是为了争取广大贫农群众,所不可忽略的紧要策略。发展生产不是目前策略的第一标准,争取群众才是目前策略的第一标准。”要争取群众,就必须首先满足贫苦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回答: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必须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调动他们参加革命的积极性。根据地建设:经济建设: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政权建设: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多媒体显示革命根据地形势图:三、红军不怕远征难片段六:“1934年10月,上面传来命令,让我们做好准备

10、,马上要进行战略转移了。我们很纳闷,为什么要转移啊?转到哪儿去?这个问题还没有想通呢,大部队就出发了。于是我们离开了为之奋斗六年之久的根据地。当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走就是一年,转战十一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我们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啊!”问题:红军为什么要转移呢?学生阅读材料回答材料: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红军、中国革命几乎造成灭顶之灾。-在这种情况下,长征进行战略大转移以开辟新的生存区域,可以说是中共寻求继续生存、发展的必然之举材料:1931年,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王明等人强行篡夺中央的领导,并且以王明所写的两条路线的小册子作为党的行动纲领。“左”倾错误路线在党内

11、占据统治地位。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统治达4年之久,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使党在白区的组织几乎丧失了100%,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损失了90%。回答: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左”倾错误路线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问题:中央红军是沿着什么样的路线进行转移的?:瑞金越过四道封锁线占领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到达吴起镇-会宁会师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长征的意义:材料:(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也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

12、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美)索尔兹伯里材料: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泽东长征的历史意义:(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播下了革命的种子。(3)革命新局面开始了。(4)铸就了长征精神。片段七:“ 我们中央红军在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占领过

13、大小62个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位战士壮烈牺牲。”学生根据片段七及课外阅读积累总结长征精神: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教师总结: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巩固练习: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2、毛泽东的“工农

14、武装割据”思想包括武装斗争 中心城市起义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A. B. C. D.3.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A、蒋介石调集了百万大军 B、蒋介石采用了步步为营的战略战术 C、“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错误指导 D、红军人数少、装备差4、毛泽东曾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形容中国革命的发展,“星星之火”最早指的是( )A、南昌起义B、井冈山斗争C、秋收起义D、长征胜利5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从根本上讲是指 ()A、从王明统治到毛泽东的领导 B、从共产国际的领导到中共独立领导C、从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使中国革命从失败转向胜

15、利6、万里长征是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 )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B、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变化 C、革命中心地区发生转移D、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变化7、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是 A、遵义会议的召开B、吴起镇会师C、会宁会师 D、越过雪山草地七、板书设计(一)南昌起义1原因:2经过:时间、地点、结果3意义:(二)土地革命一八七会议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四反“围剿”斗争和红色政权的建立(三)红军长征1长征的原因:2长征的经过:遵义会议的召开:时间、背景、内容、意义3长征的胜利及意义八、教学小结及反思同学们;通过本节课

16、的学习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我们党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是怎样一步步由幼稚走向成熟,体会到了党的三大法宝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的形成,体会到了坚持、无畏、创新、团结的伟大革命精神,同时也体会到了我党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同学们让我们以历史为鉴,立足自身、迎难而上、勇于创新,赢取辉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共在革命转入低潮的形形势下,开创重新聚集革命力量、独立领导武装、夺取政权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实践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中国革命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红军的长征,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