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模拟卷(一)第一部分(14题21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8分)(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与“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沉舟侧畔千帆过_,_病树前头万木春_”。(2)次北固山下中,“_潮平两岸阔_,风正一帆悬_”一句,写出了春天潮水涨满后,江水浩渺,江面似乎与岸齐平的开阔景象。(3)论语学而中曾子认为每天都要多次自我反省,其中“为人谋而不忠乎_?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一句是反省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能做到诚实守信。(4)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子是:“_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云归而岩穴暝_”。2阅读
2、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杨绛先生的文字淡雅醇香,如清水芙蓉。她的一生曾遭遇了许多磨难,但都能温宛应对。她写的干校六记,文字朴实简白,笔调冷峻。既对弱者予以关爱,又透露着刚正不阿的精神。她认为,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压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1)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宛”应改为“婉”“压”应改为“轧”(2)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2分)刚正不阿()潜心(qin)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谦敬词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如:对别人称比自己年龄大的家人时冠以“家”
3、,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等。B下个月就是清明了,小明说这次清明节假期,要回家扫墓、祭祖、放风筝、踏青等。C小明十五岁生日的那天,爷爷对小明说:“在古代,男子十五岁的时候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所以也称之为束发。古代男子到十八岁的时候,就要行冠礼。”D小明的妹妹是属猪的,2019年是农历己亥年,也就是她的本命年。4. 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书画作品山静松声远,回答问题。(6分) (1)请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图画画面的内容。(3分) 这幅画上画着连绵起伏的远山、飞泉和青松,白雾萦绕其间。画的右上角写有“山静松声远”字样,并盖有两枚印章。(2)请自选角度赏析对联“秋清泉气香,山静松声远”。(
4、3分)该联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秋”对“山”,“清”对“静”,“泉气”对“松声”,“香”对“远”。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突出表现了秋山的清香与静谧,抒发了画家的喜爱之情。第二部分(520题49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56题。(6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
5、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C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动天地的艺术效果。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6请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简要赏析。(3分)这两句诗用工整的对偶句和生动形象的比喻修辞手法,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前途联系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当时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14分)陈子昂,字伯玉,梓州人。开耀二年许旦榜进士。初,年十八时,未知书,以富家子,任侠尚气,弋博,后入乡校感悔,即于州东南金华山观读书,痛自修饰,精究坟典,耽爱黄、老、易象。光宅元年,诣阙上书,谏灵驾入
6、京。召见,武后奇其才,遂拜麟台正字,令云:“地籍英华,文称暐晔。”累迁拾遗。圣历初,解官归,会父丧,庐冢次。县令段简贪残,闻其富,造诈诬子昂,胁取赂二十万缗,犹薄之,遂送狱。子昂自筮封,惊曰:“天命不佑,吾殆穷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子昂貌柔雅,为性褊躁,轻财好施,笃朋友之义。与游英俊,多秉权衡。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初,为感遇诗三十章,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海内文宗。”犹是知名,凡所著论,世以为法。尝劝后兴明堂、太学,以调元气。柳宗元评曰:“能极著述,克备比兴,唐兴以来,子昂而已。”有集十卷,今传。呜呼!“古来材大,或难为用。”“象以有齿,卒焚其身。”信哉!子昂
7、之谓欤!【注释】王适:与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人合称“仙中十友”。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每小题1分,共4分)(1)痛自修饰,精究坟典 精:_研究_(2)召见,武后奇其才 奇:_认为出众_(3)尝劝后兴明堂太学 兴:_兴办_(4)象以有齿,卒焚其身 卒:_最终_8翻译下面的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1)圣历初,解官归,会父丧,庐冢次。圣历初年,(陈子昂)卸职回乡,恰好遇上父亲的丧事,就在父亲墓旁修建小屋并住了下来。(2)天命不佑,吾殆穷乎!老天爷不保佑我,我恐怕会死在这里。9结合全文,简要概括陈子昂这个人物的形象。(3分)(1)年少任侠尚气弋博;(2)知错能改,发奋读书;(3)生性耿介,直
8、言敢谏;(4)貌柔雅,为性褊躁,轻财好施,笃朋友之义;(5)引领初唐一代文风。10陈子昂的文章在当时被奉为典范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选文概括作答。(3分)(1)引领文风:陈子昂文才突出,并且让唐朝文风变得典雅纯正;(2)名士赞誉:因受王适褒扬,名气大增。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3题。(8分)柔软地带菜市场外,路边小贩在和城管交涉,对收摊的要求,讨价还价。“再等会儿,再等会儿。“不能再等了,你再不走,我就要丢饭碗啦!”我饶有兴致地驻足倾听,观看。我看到了一种新的东西一种存于人的内心的柔软地带。社会总是在进步,几年前,在我的印象中,城管跟小贩交流只用动作他们飞起一脚,小贩的菜篮子随即像足球一样飞
9、起。同样这个地点,我看到过多起。我站在双方的立场上去想,好像谁都没有错:小贩提篮卖点小菜能有什么错?城管为交通道路畅通有序而整顿又能有什么错?需要那么尖锐地对立吗?几天前,我看过一本书,书中有个细节: 1992 年2月,柏林墙倒塌两年后,守墙士兵亨里奇受到审判。在柏林墙倒塌前,他射杀了一位企图翻墙的青年。法庭上,亨里奇的律师辩称亨里奇仅仅是在执行命令,别无选择。而法官西奥多不以为然,他的一番话振聋发聩。他说:“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把枪口抬高一厘米,这在法律管辖的范畴之外。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人的内心不是
10、铁板一块,应该都能做到。法律和法规是坚硬的东西。如果不够坚硬,人们可以自由触碰,久之形同虚设,除此,生活还需要刚性之外的柔软地带;人的内心,也应该有软硬两个地带,硬的是原则,软的是良知。绝对的“神圣”,许多都化成后来的“荒诞”。因为世间没有什么比时间和常识更为强大的东西,它们的检验,能够摧毁人们心中曾经毫无怀疑的确信与坚守。因此,在是与非之间,在权力与欲望之间,需要建立一个缓冲地带,这个缓冲地带能给后来的进与退留一点余地,给调整与纠偏留一点空间,而这, 需要人们的内心有一块可以松动的柔软部分。记得一个有趣的细节。早在20世纪20年代,胡适就和鲁迅商量着要改写西游记的最后一回。到了1934年,胡
11、适终于将西游记的最后一回做了改写。“观音点薄添一难,唐僧割肉度群魔”单看题目就知道唐僧做了些什么。唐僧的内心始终有个柔软地带,不似悟空见了妖魔一棒打死那么简单,因为妖魔是打不绝的,而且它们中的许多,还是天神们的坐骑或宠物。改写的部分,胡适让唐僧终于割肉了,妖魔被唐僧的大慈悲感化,为自己的欲望羞愧,每位只吃一小口,或者不吃。最后,待到东方满天红霞时,唐僧摸摸全身,肌肉复生,丰润如初。这就是柔软的力量对立被缓解,和解也已达成,唐僧也终于将大慈悲进行到底。(文/查一路,有删改)11通读全文,说说“柔软地带”具体指什么。 (3分)“柔软地带 ” 指生活中刚性的规则下良知的灵活变通。 12第段运用了什么
12、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2分)举例论证。以典型的事例来论证观点、讲述道理,既有一定的故事性,吸引人注意,又能给人事实胜于雄辩的说服力,让人无可置辩。13.将下面这则链接材料作为本文的论据,可以吗?为什么? (3分)【链接材料】在机场办机票的时候,工作人员要是看到带2岁以下的孩子坐飞机的乘客,只要飞机上的座位坐得不是特别满,他们往往会把这类乘客安排在一个空座位的旁边。可以。工作人员的做法就是选文强调的“柔软地带 ”,既不破坏规则,又给弱者以关怀和帮助。四、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415题。(7分)14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杨二嫂”最有可能是根据朝花夕拾中的哪位女性塑造的?理由是什么?(3分)
13、衍太太。两者都心术不正、自私自利、爱搬弄是非,是典型的庸俗、市侩的小市民形象。15名著阅读。(4分)选段一 牌局散了,太太叫他把客人送回家。两位女客急于要同时走,所以得另雇一辆车。祥子喊来一辆,大太太撩袍拖带地浑身找钱,预备着代付客人的车资;客人谦让了两句,大太太仿佛要拼命似地喊:“你这是怎么了,老妹子!到了我这儿啦,还没个车钱吗!老妹子!坐上啦!”她到这时候,才摸出来一毛钱。选段二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1)选段一是祥子给_杨家
14、(杨先生、杨宅)_ 拉包车的一个情节;选段二中的“我”是_杨绛_。(2分)(2)祥子与老王都有着令人同情的命运,根据原著简要概括祥子在这家拉包车时的遭遇。(2分)被杨太太当做佣人,做了许多额外的家务,还被辱骂。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20题。(14分)根 赋刘增山白杨树,树白杨,雨水泥土是亲娘。开春盼到谷子黄,盼你长大做根梁。这大概也是祖母对我的祈祷词了。这次请了“创作假”回去,正赶上家里翻盖房子,想不到父亲要把房后那棵大白杨树刨下来做梁了!全家人都为之痛惜,我心里更不是滋味。心想:父亲啊,这几年家里日子过得富富有有,要盖房,去集上买根梁就可以了,为啥偏要刨树呢?您忘了吗,父亲?这白杨树是您
15、给儿子树立的一块如何生活的“人标”啊!三十多年来,您儿子的青春、生命和事业,都和白杨树紧紧地连在一起!每当在工作中遇到艰难困苦时,我眼前便会出现白杨树那挺拔威严的铮铮硬骨,从而激起战胜困难的坚毅和力量;每当在生活中遇到歪风邪气摇撼的时候,我眼前便会浮现出白杨那伟岸、正直的身姿,从而立定脚跟决不东倒西倾;每当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挫折的时候,我眼前便会闪现出白杨树那刺破青天、蓬勃向上的茎尖,从而又会重振进击的锐气;每当在生活中遇到不幸的时候,我的耳边便会响起白杨那哗啦啦的歌唱,从而掀去心头郁积的阴霾,笑迎命运的各种挑战白杨啊,使我的生命茁壮!白杨啊,使我献身的事业发展!如今父亲要把我心中的树刨掉,怎
16、不令人翻肠倒肚?可转念一想,父亲又不是个没有思想的鲁人,若论对白杨的感情,他并不比我浅啊!几十年里,父亲作为白杨的“保护人”像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精心护理着这棵他亲手抚育成材的树。记得一次,一头小驴驹把树皮啃了,父亲一鞭上去,把驴驹从坡上抽到坡下,摔了个半死;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那个粮食比命还贵重的年代,有人要用一千斤大米买下这棵树,父亲饿得一身浮肿,也没有答应,他不想为了吃几顿饱饭而去抹掉正在大学深造的儿子心中的“人标”;1963年发大水时,山洪冲歪了白杨树,父亲硬是用他那黑红的脊梁,把白杨树给扛直了,用他的话说“可不能让孩子心中留下一棵歪脖子树”也许父亲认为做大梁算是为它找到一个归宿。想到
17、这里,心里平静了许多,我决心服从父亲的裁决。“你去看看那树根吧。”寡言少语的父亲递给我一把镐头说,“一棵树不光是露在地面上的。”啊,好难刨下的根!过去,我只注意欣赏白杨树那裸露在大地上的繁华茂盛的枝叶,没想到它在地下还有如此虬曲壮观的根系。那深扎在沙石和岩壁之间的根,千条万绪、纵横盘缠,相互纠葛。那主根深不可测,那旁根、须根多不可数,那簇簇根系,千姿百态,异状纷呈。有的像一队浩荡进攻的兵士,剑拔弩张,在地下那黑暗的岩层间拼搏、抗争,开辟着进军的路;有的像一队队吃苦耐劳的矿工,在地下那岩石的缝隙中匍匐着身体向前掘进,奋战,争取着生命的发展;有的则像一群群勤劳坚韧的蚯蚓,拼命地在地下吮吸着乳汁,汲
18、取着营养,然后把它输送给地上的树干;有的盘曲的根则更像那抛在地心的锚,为了稳固那地上的大树,而紧紧地死抱着岩石刨着,刨着,我不禁对根肃然起敬。白杨啊,我终于懂得了,你那高大的身躯为什么能风打不动、雨浇不倒呢?是这地下坚定顽强的根支撑了你呢!白杨啊,为什么你能长出翠玉般的绿叶,开出轻絮飘飞的花呢?是因为地下有勇于献身的根营养了你呀!白杨啊,为什么你又能顶天立地的雄踞大地呢?是那不怕埋没的根把荣耀全部馈赠给了你呀!父亲这时问我:“听说,地上的树身有多高,地下的树根就有多长,书上写过吗?”父亲又问我:“还听说,地下的树根有多少,地上的树叶就有多少,书上能查到吗?”我为父亲的话惊得一时说不出话,许久才
19、回过神来:“都该写上。”我不能从生物学的角度去回答父亲提出的这些问题,但父亲的提问却使我获得了一个新的生命哲理16文章围绕“刨树”表现了“我”情感的变化过程,试作梳理概括。(3分)_痛惜_平静_肃然起敬_震惊_17作者为什么把这棵白杨称之为“我心中的树”?(3分)因为白杨树给了“我”前行的动力,让“我”能乐观地面对生活,它在“我”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我”说它是我心中的树。18试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以赏析。(2分)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根比成了“士兵”“矿工”“蚯蚓”“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根的千姿百态,表达出对吃苦耐劳、勤劳坚韧根的精神的赞美。19此文以根赋为题,却写到了树身及父亲
20、对树的呵护。试分析其作用。(2分)引出下文对根的刻画和赞美,从侧面表现出根的伟大和坚韧。20你认为结尾处作者从父亲的问话中领悟到了怎样的“生命哲理”? 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4分)一个人要坚定顽强,默默奉献,勇于献身,不慕名利。我们生活中,应该学习根的这种精神。第三部分(21题50分)21作文。(5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材料一:有个人想成功,但总是碰壁。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要想有船来,就必须修建好自己的码头。”儿子深思良久。之后,他静下心来,好好读书,终有所成。材料二:任正非表示,多年来深厚的技术积淀和未雨绸缪的战略部署,让我们有了应对“强风暴”打击的底气;踏踏实实在各方面做好研究,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站住脚。这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做好自己”为话题,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可以抒写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