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轮复习综合验收卷三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2013郑州一模)“单就宗教而言,周人还有一点与殷人大不同,祖先的世界与神的世界逐渐分离,成为两个范畴的问题。”这集中体现于西周实行的() A. 世袭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井田制2. (2013南昌冲刺)曾有人对理学代表人物程颐吟诗曰:“梦魂惯得无拘束,又踏杨花谢娘桥。”程颐变色说:“鬼语,鬼语。”这说明他()A. 对自由生活的渴望B. 对遣词造句要求极高C. 对鬼神存敬畏心理D. 主张压制感情和灵性3. (2013成都二模改编)鸦片战争前,广州十三行店铺的中国店员手中有一个小本本,上面写一些词汇,
2、并作了标注。如 “一月”标作“季那里了”,“一、二、三”标作“万、吐、司里”。该现象()A. 说明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B. 表明“海禁”政策已受到冲击C. 显示广东人崇洋风气盛行D. 反映对外贸易的客观需要4. (2013济南模拟)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 禁烟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太平天国运动D. “文化大革命”5. (2013绍兴质检)胡适曾经反思和评论新文化运动是“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可见,在他看来,新文化运动最
3、重要的意义在于()A. 思想解放B. 学习西方C. 文化转型D. 提倡科学6. (2013浙江三模)严中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指出,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材料表明()A. 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B. 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C. 抗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 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7. (2013安徽模拟)对下图反映的主题解读最恰当的是()A. 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外贸发展 B.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迅速发展 C. 世界银行
4、大力支持中国经济发展 D. 中国大力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8. (2013黑龙江教研体二模改编)柏拉图建议的理想公民人数是5040人,他特别指出:“共同体的领土应当足以维持一定数量的最有节制的人的生活,但不要再大了,共同体的人口应当能够足以保护自己,反对侵略。”此构思的主要依据是()A. 雅典生产力水平低下B. 雅典土地与资源匮乏C. 殖民扩张会带来灾难D. 政治运作的客观需要9. (2013安徽六校联考)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下列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甫和主教B. 神甫和主教
5、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C.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D.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是在上帝面前都是权利平等的教士10. (2013福州模拟)西方文明史中写道:“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趋势开始于()A. 17世纪后半期B. 18世纪60年代C. 19世纪后半期D. 20世纪中叶11. (2013临沂质检)下表为“马歇尔计划资金分配比”(截至1951年)。这反映出马歇尔计划的主旨是()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购买粮食、饲料及农业生产资料输入机械设备、车辆等重工业产品购买燃料其他26%24%15%12%23%A. 向西欧倾销剩余商品B. 注重西欧工农业生产的恢复C. 稳
6、定欧洲的社会秩序D. 扶植并控制西欧国家12. (2013皖北协作校联考)20世纪的俄国,经历了1917年十月革命和1991年苏联解体两大历史事件。对于该国人民来说,本质上都是对()A. 历史文化的反思B. 西方模式的崇拜C. 社会制度的选择D. 政治领袖的追随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 (2013滨州模拟改编)(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周)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一同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摒屏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东周)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
7、,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二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三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术语。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流行术语的演变,最能折射出社会心理的演变。
8、(1) 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西方在思想领域出现的现象并分析两种文明朝着“各自不同方向发展”的主要原因。(10分)(2) 据材料二回答,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革新与发展”的表现是什么?与当时欧洲思想发展的相同之处是什么?(5分)(3) 据材料三回答,近代以来人们对西学的称呼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折射出怎样的心理变迁?(9分)14. (2013东莞统测改编)(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材料一赵吉庆:工业化过程中物价变动的历史趋势及其对策材料二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年的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当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
9、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三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的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在政府的指导下,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0.139元/斤,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20几年这价格几乎没变。19921994年物价上涨幅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特别是食品类和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最为明显。据当时的报纸记载,“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白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价的发展(1) 依据材料一,指出18501920年间英国物价指数变化趋势的特点。结合
10、所学知识分析19131920年英国物价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5分)(2) 依据材料二概括19291932年美国的物价变化情况。面对这一物价变化,美国政府是如何应对的?(8分)(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稳定的原因。19921994年我国物价为什么会大幅上涨?(10分)(4)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政府干预物价的认识。(5分)二轮复习综合验收卷三1. C2. D3. D4. B5. C6. D7. B8. D9. D10. C11. D12. C13. 答案:(1)现象:百家争鸣和西方人文精神的萌发。(2分)原因:中国:宗法分封制瓦解;铁器牛耕使用,土地私
11、有制的确立;西方: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工商业经济的发展。(8分)(2) 表现:明清时期出现早期启蒙性质的民主思想。(2分)相同之处: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都批判了君主专制。(3分)(3) 称呼演变:夷学西学新学。(3分)心理演变:从对西学的鄙视、偏见到对西学的认同再到对西学的褒扬。(6分)14. 答案:(1) 趋势:物价指数震荡上扬或波动上升。(3分)19131920年物价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战的爆发导致物资严重供给不足。(2分)(2) 19291932年美国物价大幅下跌。(2分)应对措施: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来调整物价。具体举措有:整顿金融,利用货币手段稳定物价;减少(缩减)耕地和农产
12、品的产量,恢复农产品的价格;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增加民众收入,提升民众购买力。(共6分。仅答具体措施而未涉及与物价的关系,每点得1分;完整答对3点即得6分;答“国家干预”可得2分,仅答“罗斯福新政”得1分)(3) 1978年前总体上稳定的原因:(本小问共4分)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必答项,2分);生产能力不足;人们消费水平低等(答对1点即得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酎情给分)19921994年上涨原因:(本小问共6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答项,2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的初步放开与市场的活跃;科技发展、生产能力的提升;人们消费观念经历剧变。(点答对一点即得2分,总计不超过4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酎情给分)(4) 对政府干预物价的认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如“国家干预物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物价,应对危机。”“国家干预物价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 (5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