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 百家争鸣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05763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 百家争鸣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 百家争鸣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 百家争鸣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 百家争鸣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 百家争鸣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史上出现了鼎盛时期,各种治国思想进行了大讨论、大演练。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变革C士阶层的形成及其活跃D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解析:根据现代史学观点,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由生产力因素所决定,故选B项。A、C、D三项分别是生产力影响下思想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军事变革的表现,均排除。答案:B2孔子曾说:“人应该以道为志向,以德为依据,以仁为凭藉,学习六艺等知识。”孔子强调的是()A治国的策略B对生活的热忱C个人的修养D为人处世原则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对人的要求,不是治国策略,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

2、出是对生活的态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孔子认为人应该以道为志向,强调人应该具备德、仁和六艺等,体现的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故C项正确;材料注重对人的修养的要求,不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故D项错误。答案:C3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下列主张中,由他提出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制天命而用之”D“兼相爱,交相利”解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体现,故A项正确;“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是法家思想家韩非提出的,故B项错误;“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观点,故C项错误;“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的“兼爱”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A4孔子讲

3、“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礼”“义”的主要目的是()A规范社会秩序B强化中央集权C构建平等社会D缓和诸侯纷争解析:先秦儒家宣扬礼义是强调人们应按照自己所属的社会地位来行使自己的权利,意在规范社会秩序,故A正确;中央集权是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确立的,先秦谈不上“强化”,故B错误;孔子代表春秋晚期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孟子和荀子代表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与平等社会无关,故C错误;材料中没有出现缓和诸侯纷争的意识,故D错误。答案:A5庄子认为:人人自在,唯恐天下扰乱了他的本性;人人安舒,唯恐天下改变了他的常德。天下人不扰乱本性,不改变常德,就不

4、需要管治天下了。这说明庄子强调()A道法自然B绝仁弃义C无为而治D齐物逍遥解析:“道法自然”是老子的思想,材料提供的信息未体现,故A错误;“绝仁弃义”也是老子的思想,材料提供的信息也未体现,故B错误;据材料“人人自在,唯恐天下扰乱了他的本性;人人安舒,唯恐天下改变了他的常德。天下人不扰乱本性,不改变常德,就不需要管治天下了”可以得出“无为而治”,故C正确;“齐物逍遥”是庄子的观点但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D错误。答案:C6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道德准则和哲学基础的思想流派是()A道家、法家B法家、儒家C儒家、道家D墨家、道家解析:为中国传统文

5、化奠定道德准则的是儒家。道家主张道是世界的根本,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从而为中国的哲学奠定基础,故选C项。答案:C7商君书记录了商鞅与其他法家的思想。下列言论与该书思想一致的是()A法古无过,循礼无邪B俭节则昌,淫佚则亡C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解析:分析选项,“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意思是奖赏分明,人民自然勤勤恳恳工作,刑法严明,人民自然遵循法制,属于法家思想,故选C项。A项意思是取法古代没有过错,遵循礼乐才能没有邪念,这是儒家思想,排除;B项节俭的观念属于墨家,排除;D项属于道家的观念,排除。答案:C8“百家争鸣”指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

6、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势。针对儒家区别等级名分、重义轻利的主张,墨家提出()A“利出于地”“名出于战”B“兼相爱、交相利”C“非攻”“尚贤”“尚同”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解析:“利出于地”“名出于战”出自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兼相爱,交相利”主张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没有等级区分,符合题干要求,故B项正确;“非攻”“尚贤”与“尚同”是反对战争、任人唯贤、国家统一的理念,不符合题干要求,故C项错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属于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9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是在传统礼乐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各家对待传统礼乐的态度和改造主张也不尽

7、相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代的礼乐主要流行于士及士以上的贵族阶层中,“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其主要功能是明确贵族间的尊卑关系,规范贵族的行为,对于下层人民来说,礼乐是不适用的维系宗族政治的礼乐制度,在战国时代已丧失殆尽。经过变法运动,法律制度普遍建立起来,法律取代了礼乐,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工具。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材料二单有礼乐,没有道德作根本,还不够适合政治上的需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就是说,没有仁作为思想基础,礼乐是空虚的。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材料三墨子确实对当时统治阶层礼乐实践中所表现的过度奢侈的生活风格大加抨击就礼乐传统而言,墨

8、子大致是宁取早先之简朴而舍其后来之繁缛的(早期道家)相信文明制度(指礼乐制度)不但不是自然状态的改进,而是对自然状态的污染和毁灭,而人类只有在自然状态中才能找到完全彻底的幸福与自由。余英时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1)据材料一,概括周代传统礼乐的主要作用,并指出法家对待传统礼乐的态度。(2)据材料二,指出孔子更新传统礼乐的核心主张。(3)据材料三,指出墨家认为传统礼乐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及其改造主张,并概括早期道家突破传统礼乐的核心主张。(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儒、墨、道、法各家与传统礼乐之间的关系。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明确贵族间的尊卑关系,规范贵族的行为”得出明

9、确贵族尊卑,规范贵族行为,据材料一“维系宗族政治的礼乐制度”结合所学分析得出与分封制和宗法制相配合,据材料一“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得出维系宗族政治秩序;第二小问,据材料一“法律取代了礼乐”得出用法律取代礼乐。第(2)问,据材料二“没有仁作为思想基础,礼乐是空虚的”结合所学得出把“仁”作为礼乐的道德根本。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礼乐实践中所表现的过度奢侈的生活风格”得出过度奢侈、繁缛;第二小问,据材料三“就礼乐传统而言,墨子大致是宁取早先之简朴”得出回归简朴;第三小问,据材料三“人类只有在自然状态中才能找到完全彻底的幸福与自由”得出回归自然,追寻幸福与自由。第(4)问,据材料导语中“诸子百家是在传统礼乐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各家对待传统礼乐的态度和改造主张也不尽相同”得出各家在传统礼乐的环境中成长,又从各家立场出发改造传统礼乐。答案:(1)作用:明确贵族尊卑,规范贵族行为;与分封制和宗法制相配合,维系宗族政治秩序。态度:用法律取代礼乐。(2)主张:把“仁”作为礼乐的道德根本(思想基础)。(3)弊端:过度奢侈、繁缛。改造主张:回归简朴(化繁缛为简朴)。核心主张:回归自然,追寻幸福与自由。(4)关系:各家在传统礼乐的环境中成长,又从各家立场出发改造传统礼乐。(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