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1.92MB ,
资源ID:805719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0571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省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选考专题检测卷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省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选考专题检测卷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 WORD版含答案.doc

1、选考专题检测卷(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其中最根本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故A项正确;B、C两项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D项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2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行,开创了我国人民民主的新阶段。这里的“新

2、阶段”主要是指()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C人民民主政权建立D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宪政基础奠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过渡的结束,是旧阶段而不是新阶段,故A项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确立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故B项错误;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意味着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建立了,故C项错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法律层面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基本原则,故D项正确。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

3、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A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公布了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C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A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而其他三项都不是本次会议的内容,故选A项。4“这种制度,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能够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民主集中制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多党合

4、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及全国人民的团结,即材料所说的“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故选D项。5(2016嘉兴基础测试)1945年10月,在回答英国记者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如何理解”时,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下列制度设计中,集中体现毛泽东的论述的是()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一国两制”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原则,与材料意思相符,故选D项。6中共八大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表现是()

5、把经济建设确定为党的中心任务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首次提出建设工业国的总任务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ABC DD首次提出建设工业国的总任务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排除,故选D项。7新中国出现的以下政治机构中,不能反映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的是()A人大 B政协C特区 D“革委会”D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委员会”是“文革”中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8在中共90余年的历程中召开过许多重要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其中之一。下列各项形容中,最符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是 (

6、) A“开天辟地” B“星火燎原”C“生死攸关” D“伟大转折”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是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故D项正确。A、B、C三项分别与中共“一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遵义会议有关。9新时期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成就有()1982年修改了宪法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中共八大提出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A BC DC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都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应是1956年,不属于新时期。10“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

7、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根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B1992年“九二共识”C1995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D2005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A本题考查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依据材料中“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这个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建议两岸实行通航通邮,故A项正确。1120世纪90年代,祖国统一的步伐迈出了坚定有力的一步又一步,其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发表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

8、成“九二共识”A BC DA分别发生在1995年、1994年和1992年,故选A项。12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在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故选D项。13(2016嘉兴期末)“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是违反我们民族的利益和愿望的,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这段材料最有可能出自()A告台湾同胞书 B“八一宣言”C反分裂国家法

9、 D国共合作宣言A根据题干材料中“近三十年”可知符合题意的是A项告台湾同胞书。142015年3月,习近平主席为两岸关系定调,强调“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和“坚定不移携手民族复兴”。这些大政方针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是()A必须坚持“九二共识” B海协会、海基会的沟通C两岸三通的扩大 D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A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是“九二共识”的实践,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故A项正确。15宣传海报由于带有鲜明的时代主题、明确的政治方向而为后人所铭记。对下列两幅宣传海报的解读有误的是()图一图二A都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B反映了中国外交理

10、念的变化C图一加剧了两岸关系的紧张与对峙D图二体现了当代世界的主题B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图与中国外交理念的变化无关,故B项符合题意。两张图片都反映了祖国统一的愿望,故A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图一强调用武力统一,加剧两岸的对立,故C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和平统一反映了当代世界的主题,故D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学考选考总复习历史16.(2015浙江永康检测)尼克松的长女帕特利夏认为:尼克松的真正遗产是倡导自由、向一个曾被视为美国敌手的国家伸出友好之手。材料中尼克松“向一个曾被视为美国敌手的国家伸出友好之手”的做法()A使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B助推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C实现了

11、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D直接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D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国建交,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故A项错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间是1971年,在尼克松访华之前,故B项错误;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是在1979年,故C项错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直接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故D项正确。17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他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是这次会议()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团结起来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C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D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

12、项原则,被广泛接受C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根据材料可知会议前双方有矛盾和分歧,会议后,矛盾和分歧消除,这和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有关,故C项正确;A项是不结盟运动,与题干不符,故排除;B项是日内瓦会议,与题干不符,故排除;D项是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与题干不符,故排除。18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万隆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其依据是因为周恩来主张()A和平共处不称霸 B求同存异谋发展C加强团结不结盟 D区域互利求合作B根据材料“万隆会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一些国家攻击共产主义是独裁,是新殖民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

13、颠覆活动,周总理明确表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赢得了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扬,选择B项符合题意。19六十年前,周恩来访问印度时举行记者招待会。一个印度记者很感兴趣地提问:“国家有大有小,怎么才能够和平共处呢?”周恩来说:“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这则材料主要表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A“另起炉灶” B互相尊重主权C“求同存异” D互不干涉内政D“另起炉灶”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保证,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与题干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互相尊重主权包括了

14、政治主权、领土主权、经济主权以及文化主权,强调了主权的完整,与题干强调的侧重点不符,故B项错误;“求同存异”是中国为促进亚非会议顺利举行而提出的,与题干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侧重的是周恩来对各国互不干涉内政的强调,故D项正确。2060多年前,中印两国共同倡导了20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创举是指提出了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的方针D“一边倒”的方针B注意题干的关键信息“60多年前”“中印两国”“对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可知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B项。21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

15、系的“破冰之旅”,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当时有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毛泽东则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下列对“尼克松改变了世界”这一说法的理解,有误的是()A结束了中美之间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B直接推动了中日两国间关系的改善C促成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D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尼克松改变了世界”是指结束了中美之间20多年的敌对状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改善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改善,促成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缓和,促进世界和平。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D项错误,符合题意。222012年6月6日至7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全球瞩目,

16、峰会发表的宣言表明:成员国正准备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地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成员国将在中亚地区建设一个“稳定之岛”。下列选项中,理解正确的有()加强了中国同其他成员国的多领域合作主要同世界大国改善和发展关系在区域安全与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中亚地区和平发展的一面旗帜A BC DD从题干中“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地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信息可看出,上海合作组织加强了中国同其他成员国的多领域合作,故正确;上海合作组织包括很多中小国家,并非只是同世界大国改善和发展关系,故错误;从题干中“成员国将在中亚地区建设一个稳定之岛”的信息可看出,上海合作组织在区域安全与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

17、中亚地区和平发展的一面旗帜,故正确。23新中国成立后,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政治,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有()重返联合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参加万隆会议参加日内瓦会议A BC DC重返联合国197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1年;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241973年起,中国陆续加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举重联合会、国际赛艇联合会等,中国体育重新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是()A“左”倾错误得到纠正B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C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D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中国恢

18、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故C项正确。25(2016绍兴一模)新中国建立以来,为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世界和平,进行了积极的外交探索。下列中国政府提出的外交思想、原则和政策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其中排列正确的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原则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实行不结盟政策A BC DC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是周恩来1953年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1954年周恩来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修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不结盟政策是在1984年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是邓小平在1985年提出的。由此判断,C项

19、正确。26.【加试题】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既与国内形势发展相连,也与国际政局变化有关。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的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调整的出发点B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是基本依据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促进了国际合作D开展广泛结盟运动是调整的具体表现D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不结盟是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因此D项与史实不符,A、B、C三项均符合史实。27【加试题】七届二中全会解决的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有()党的工作作风问题国家建设的总任务问题党的工作重心问题党的基本政策问题A B

20、C DD均是七届二中全会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故选D项。28【加试题】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B本题考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依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是在民主革命即将胜利前夕召开,意味着革命重心即将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也就宣告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故B项正确。当时中国还有部分地方没有解放,所以这些地方土地革命不可能胜利完成,故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利益的性质,没有改变,故C项错

21、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迅速展开是从1953年开始,故D项错误。29【加试题】2013年是澳门回归14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14周年。14年来,一个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主进步的新澳门向世人证明:“一国两制”是做得到、行得通的科学构想,基本法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发展的根本法律保障。下列最能表明材料主旨的是()A澳门基本法规定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和政策B澳门基本法授予澳门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C澳门基本法丰富了“一国两制”的内容D澳门的繁荣稳定主要得益于“一国两制”和澳门基本法D材料表明澳门的繁荣稳定主要得益于“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和澳门基本法的成功实施,D项最能体

22、现材料的主旨;A、B、C三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均排除。30【加试题】1997年7月1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作题为“追求卓越,共享繁荣”的讲话。他说:“香港回归祖国,是香港发展的一个契机。”下列选项中,对香港回归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B香港回归,是香港和内地实行同一社会制度的开始C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D香港回归,开创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B香港回归洗雪了百年耻辱,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开创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故A、C、D三项可排

23、除。香港回归后,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故B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创建了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从而建立起了新型的现代国家体制,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表现了强大的行政功能,成为近代以来社会认同程度最高、组织能力最强、行政效率最高的政府,一改近代以来历届政府腐败无能的形象。丛培英、孙颖杰毛泽东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结合材料一中的有关图片,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取得哪些新发展,有何重大意义。(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24、说明毛泽东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型的现代国家体制”的。(4分)【解析】第(1)问,先根据图片分别指出各政治事件:从普选到人大会议的召开,再到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结合事件再说明民主与法制建立的意义。第(2)问,实际回答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答案】(1)发展:实现了第一次全国普选;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意义:建立起新型的人民民主制度;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2)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

25、周恩来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个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材料二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的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国际关系资料选编(19451980年)(1)指出材料一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4分)(2)结合材料二指出周恩来是在什么情

26、况下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这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说“求同存异”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不矛盾?(6分)【解析】第(1)问,思考“异”要从与会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着手,“同”要从与会各国在历史上的共同遭遇和面临的相同困难等入手。第(2)问,第一小问“情况”,一要说明帝国主义对会议的破坏,二要指出与会各国的分歧;关于作用,较为简单,只要依据教材回答即可。第二小问,要指出二者的关系,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灵活运用。【答案】(1)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同:大多数与会国都遭受过帝国主义的侵略;许多国家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2)情

27、况:帝国主义国家阴谋破坏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作用:使会议向团结反帝的方向发展,促进会议取得成功。原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求同存异”方针的基础。“求同存异”是具体灵活地贯彻此原则。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11月15日和1950年1月8日,周恩来两次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和联大主席罗慕洛,声明“驱蒋纳我”的立场,中国开始了争取恢复联合国代表权的斗争。材料二19641971年“驱蒋纳我”提案的表决情况。会议通过反对弃权1964年4057131970年5149251971年763517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美国

28、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时提出了什么政治要求?为什么没有实现?(4分)(2)材料二中1971年的表决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认为是“历史上的转折点”,应如何理解?(6分)【解析】本题围绕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曲折过程命题,注意材料信息和课本知识的有机关联。第(1)问,“政治要求”从材料中可以找到答案;原因可结合教材知识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注意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寻找其中的规律;第二小问,应抓“恢复”说明是“历史上的转折点”。【答案】(1)提出驱逐国民党集团,恢复中

29、国在联合国代表权的要求。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以未承认新中国为理由,拒绝讨论中国的提案。(2)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并驱逐台湾国民党集团代表。中国取得的胜利,表明中国的外交活动打破了美国的阻挠。联合国中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加强;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动摇。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材料三以“两岸自由贸易园区的合作与共赢”为主题的海峡两岸经贸论坛在厦门举行。两岸产业界学者及知名企业家联袂登台,就两岸自贸区合作等话题展开研讨

30、。商务部台港澳司司长陈星在致辞中指出,2013年,两岸贸易额再创新高,已达1 972亿美元。今年一季度,两岸贸易增长仍旧势头良好。材料四四川雅安地震虽已发生近一个礼拜,台湾民众及媒体对此不幸事件仍是极度关心。台湾民众及团体也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台湾企业更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期待能透过种种的关怀抚平灾民心中的痛;而马英九也通过发言人表示台湾的搜救队已准备好,如有需要协助可立即出发救援。凡此种种除了凸显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人道精神外,更彰显了两岸间的同胞感情。福建东南新闻网(1)材料一是某学生在第16届亚运会上看到的两支代表队的旗帜的图片,请分别说出这两面旗帜所代表地区的名字以及它们回归祖国的时间

31、。(2分)(2)请说明造成材料二中诗人离愁别绪的历史原因。(2分)(3)根据材料二、三、四,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前景的认识。(6分)解析:第(1)问,由图片可知,这分别是澳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旗帜,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结合近代台湾与大陆分离的相关知识作答即可。第(3)问,“变化”结合材料二、三、四不难作答;“认识”可从港澳回归的铺垫、共同的民族愿望、经济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来回答。答案:(1)图一代表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于1999年回归祖国;图二代表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于1997年回归祖国。(2)国共内战,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造成两岸长期隔绝分离。历史上海峡两岸多次处于隔绝状态。(3)变化:由隔绝到广泛交流。认识:从可行性来看,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日益密切,在经济上已经形成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