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2016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除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外,汉代皇帝都以“孝”为谥号,称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孝
2、昭帝等等。这表明汉代 A皇室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B孝道扩展成为社会伦理 C儒学正统地位得以巩固 D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影响。汉代皇帝几乎都以“孝”为谥号,表明当时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以巩固统治,D项正确;宗法观念是指等级观念、继承规则、宗族法规等,这点材料显然不体现,A项不选;材料主题是皇帝谥号而非社会伦理,B项不选;东汉末年的战乱以及佛、道学说兴起,使得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C项错误。故选D。25唐中期以后江南一些地方性城市逐渐上升为全国性城市,当时广为流行的“扬一益二”之说就是较好的证明,广州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材料现象说明 A南北政治
3、局面的不同 B城市区域分工日益深化 C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D城市经济属性不断增强【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代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扬州、益州、广州城市地位的上升均是由于自身工商业经济的繁荣,D项正确;A项表述与材料无关;B项“区域分工深化”材料不体现;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应在宋代以后。故选D。26明清时期,取材于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史传记的公案小说兴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三侠五义。这折射出 A政府重视楷模示范效应 B民众对理想社会的诉求 c民众借助清官伸张正义 D官民价值观念的趋同化【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小说。小说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显然
4、,清官循吏类公案小说的兴起折射出当时民众对理想社会的诉求,B项正确;小说反映市民阶层的要求,A项不选;民众借助小说获得精神慰藉,却无法借助清官达到伸张正义的目的,C项错误;D项“趋同化”之说明显错误。故选B。27嘉庆皇帝曾详细叙述他刚即位时的一种情况:许多人没事就往军机处跑办公室和走廊里,吵吵嚷嚷,人来人往,大都是外单位的。如果问他来军机处做什么,回答有两种,一是来汇报工作的,二是来找领导签字的。实际上都是来打探消息,甚至做交易的!材料表明 A军机处的严肃性下降 B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C权力重组引发的动荡 D朝廷结党营私盛行【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代军机处的变化。材料显示了嘉庆皇帝即
5、位时,军机处存在的乱象问题:到处是外单位的打探消息、做交易的人,这表明军机处的保密性已明显削弱、严肃性明显下降,A项正确;军机大臣是皇帝委任的“秘书”,故B项不符合材料主题;C、D两项表述夸张且材料不体现。故选A。28据资料记载,戊戌政变后,康有为、黄遵宪等逃往上海租界避免了杀头之祸。而革命党人更是把上海租界经营成活动据点、宣传中心和逃避清廷迫害的避难所,由此可见 A租界成为反清革命基地 B清政府开始放弃领土主权 C租界享有独立的司法权 D各国均默许中国社会变革【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晚清租界。维新派和革命派均把租界作为避难所,可见当时租界是列强独立行使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地方,C项正确
6、;革命基地一般是指军事指挥的中心地,据以长期进行武装斗争的地方,范围较大,A项错误;B项“开始”、D项“默许”之说均表述错误。故选C。29自女子放足后。适合三寸金莲的弓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代之以布鞋、胶鞋、皮鞋,其中洋式皮鞋尤为京津女子所喜爱。女鞋需求的增多催生出了专门卖女鞋的坤鞋店,1930年代以后逐渐与男鞋合卖,“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这体现了当时 A妇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 B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C辛亥革命的影响较为深远 D男女平等成为社会新风尚【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生活习俗的变迁。女子逐渐放足、女鞋与男鞋部逐渐合卖,均表明当时京津地区妇女身体与思想得到
7、一定程度解放,A项正确;由弓鞋到天足鞋,难以反映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B项错误;C项“较为深远”、D项“新风尚”均缺乏对比。故选A。301941年7月,国民政府明令田赋征收一律由法币(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改成实物,田赋税额法币每元折征稻谷2市斗或小麦1斗5升。1942年又将折征标准提高到每元税款折征稻谷4市斗或小麦2斗8升。 此变化表明 A国民政府持久抗战决心 B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加剧 C人民群众负担变相加重 D正面战场抗战日益困窘【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战时期国统区经济。田赋征收标准由法币变为实物且逐渐增加,这实际上反映了人民群众负担的变相加重,C项正确;A、B两项材料均没有体现,故
8、不选;D项表述不符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史实。故选C。3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经历了1980年1991年的复兴和起步时期,1992年至1999年的扩容和成长时期,2000年至今的规范和发展时期。这种发展 A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完全同步 B旨在推进国企股份制改革 C与中国经济结构变化步调一致 D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股市的复兴与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D项正确;A项“完全同步”不符合史实;股票市场的复兴与发展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B项表述不准确;股市发展与经济结构变化无关,C项错误。故选D。32罗马
9、帝国时期,活着的皇帝从来不被神化,而总是被看作是一个人尽管他在法律上居于最高地位。因此如果他随其所好地提出新的法律规范的话,一旦作出决定,他自己也受其支配。这表明罗马帝国时期 A皇权神圣不可侵犯 B民主政治得以完善 C公民反对宗教迷信 D皇权受到法律制约【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虽然法律上规定罗马皇帝居于最高地位,但皇帝自己要服从自己制定的法律规范,可见皇权受到法律的约束,D项正确;A项背离材料主题,不选;B项表述缺乏依据;活着的皇帝不被神化并不意味着公民反对宗教迷信,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33下面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德国普鲁士东部和西部城市化率比较表。造成表中差异的
10、主要原因是 时间 普鲁士东部各省 普鲁士西部各省 1840年- 229 252 1870年 242 342 1910年 337 507 A德意志统一的完成与否 B工业化水平不同 C垄断组织发展程度不同 D城市的布局不同【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德国工业化的进展。德国普鲁士东、西部城市化率既存在地区发展差异,又存在阶段发展差异,其共性原因均在于工业化水平不同,B项正确;A项无法解释地区差异;C项无法解释1840至1870年的阶段差异;D项城市布局与城市化率的差异关系不大。故选B。34巴黎公社在一份公告中写道:公社的“基点在于经常征求大多数人的意见,不断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助”,“委员不断受到
11、舆论的检查、督促和批评,他们是可信赖的、对选民负责的。并且是随时可以撤换的”。这表明巴黎公社 A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B实行直接民主制度 C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 D赢得社会广泛支持【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经常征求大多数人的意见,委员不断受到舆论的监督,对选民负责且选民可以随时撤换委员,这些均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A项正确;直接民主制度是指每一个公民可以直接参与所有政策的制订,例如公民投票决策便是其中一种实践直接民主的方式,故B项不符合题意;C项材料没有体现;巴黎公社并未获得广大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支持,只是城市市民、工人阶级的孤军奋斗,故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选A。35亚洲
12、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2016年1月16日在北京宣告开业,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亚投行的设立 A有利于全球经济再平衡 B使美欧的盟友关系飘忽不定 C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变化 D导致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丧失【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当前世界经济的变化。亚投行的设立,表明了以中国为首的亚洲经济的发展,这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再平衡,A项正确;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亚投行是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故C项表述与材料主题不符合;美国依然是当今世界经济霸主,D项错误。故选A。第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0(25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中叶生产力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土地收益明显上升,刺激了贵族、缙绅地主对土地、财富的贪婪追求。政治腐败在客观上又难以遏制其不法行为的发生,这就使他们以政治权势为后盾,推动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造成公私庄田逾乡跨邑、富强兼并,至有田连阡陌者,贫民无地可耕的局面。再者,明代政体是高度集权的,皇帝不仅拥有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而且也享有全国土地的处置权,他本身就是个大地主,与皇帝关系密切的天潢贵胄、勋戚百官自然最有条件从皇帝手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从而推动明中叶贵族、缙绅地主经济蓬勃发展。 摘编自明朝经济史之明中叶的土地兼并与赋役制度改革 材料二 15世纪前期,在英国那些
14、被商品货币腐蚀了的贵族地主、乡绅们早就不满足于固定地租的收入,在“羊踩过的泥巴就会变成黄金”的诱惑下,纷纷用强制手段不断圈占公有土地,进而把农民从传统的份地上驱赶出去,然后把土地集中起来,圈围成牧场。从1688年起,政府也颁布法令公开支持圈地直到1845年运动结束。圈地运动在消灭领主制和小农制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资本主义大农业经济体制。据有关文献记载,耕地圈占后单位面积产量增长很快。由于农业改良,1760一1815年英国农业产量增长50。在耕作中开始使用人造肥料和播种机,大规模地实施土壤改良、土地轮种、农田基本建设、农具改良等措施。播种机代替撒播等等。农业发展不仅使英国首次摆脱了周期性饥荒对经济
15、发展的困扰,为人口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充足的粮食供给,而且促进了英国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摘编自社会转型时期中西封建土地制度状况及影响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后期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及影响。(1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认识。(5分)【答案】(1)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生产力与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政治腐败助推;君主专制的强化;特权阶层的推动。(1点2分,任意4点8分) (2)特点:由贵族地主和乡绅带动;获得政府的支持;持续时间长;变
16、封建土地所有制为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1点2分,共8分) 影响:适应了近代社会转型需要;促进了产业结构变化。(1点2分,共4分) (3)土地流转要依法、有序进行;土地流转要适应近代化需要;土地流转要兼顾多方利益;土地流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进行。(1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5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试题解析】此题以中国明代和英国近代土地流转为切人点,以考查学生调用知识和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来快速形成思路、组织答案。可从根源、经济发展、政治环境等角度作答。第(2)问,解答特点应紧扣材料提取信息,从原因、时间、所有制变化等角度分析,解答影
17、响可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变化等角度分析。第(3)问,解答认识,应从宏观上把握所有材料,找其内在联系,总结经验教训,可从法律化、近代化、多样化、多方利益化等方面人手。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表一 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时间主要内容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186l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立。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办。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建立福州船政局。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出洋,由容闳指导选派前往美国、欧洲。1875年在各省设立洋学堂;创立科举考试中“洋务进取”一项。1880年设立南北电报局。1881年设立开
18、平矿务局。1885年清政府新设立海军衙门;在天津设陆军武备学堂。1890年汉阳建立湖北枪炮厂;在湖北、江西设立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表二 清末新政主要内容时间主要内容1901年撤销总理衙门,改设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1903年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商部在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随后颁布奖励实业措施。1902年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后进一步扩编成北洋新军6镇。1903年清政府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由于庚子赔款后政府财政紧拙,结果清末改革中的留学生计划犬都留学日本。至1907年,留日学生总数达一万五千人。1905年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1905卑清政府派载泽、端
19、方、戴鸿慈、李盛铎、尚其亨五大臣出洋考查究政。1911年清政府裁撤军机处改设责任内阁。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又公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比较表一、表二,提取两项有关晚清政府改革举措的变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示例如下: 变化一:清政府逐渐废除科举制。(2分)说明:科举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有识之士的推动;西学传播和新式学堂的兴办;民族工业发展需要各种实用人才。(任意1点2分,2点4分) 变化二:清政府由重农抑商到振兴商务、奖励实业。(2分)说明: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的需要;列强经济侵略加深;遏制革命以挽救统治危机。(任意1点2分,2点4分) 变化三:清政府由进行器物变
20、革到进行制度变革。(2分)说明:列强侵略加深;清政府自身统治危机加深;立宪派推动。(任意1点2分,2点4分) 变化四:晚清留学生由留学欧美为主变为留学日本为主。(2分)说明:日本距离中国近;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政府财政更加困难。(任意1点2分,2点4分) 变化五: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2分)说明:辛丑条约规定;适应列强侵略的需要;适应清政府统治的需要。(任意l点2分,2点4分) (取以上任意两个变化即可)【试题解析】此题以晚清政府改革举措的变化为切人点,来考查对比分析能力、提炼和解读信息能力。注意紧扣材料先找出不同,由此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并逐项说明即可
21、。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东汉末年,豪强地主的武装兼并与混战使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田无常主、民无常居”的现象不仅导致百姓饥饿,就连军队也无粮食可以充饥。此种状况致使汉朝以人口为基础,以货币纳税的税收制度形同虚设,“钱贱物贵”的局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扭转。204年,曹操进行税收制度改革。规定税收内容分为田租和户调。曹操下令,赋税的承担者不仅仅包括一般的普通老百姓,
22、一般豪强地主也要按照土地的多少和户口分别缴纳田租和户调,不允许有游离于税收征纳之外的优惠阶层存在,不允许豪强者转嫁税收负担。 摘编自蔡昌动荡时期的创新与冲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赋税制度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曹操税制改革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曹操税制改革的特点。(6分)【答案】(1)东汉末年,北方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粮食严重缺乏;钱贱物贵;土地兼并严重。 (任意1点2分,答出5点即可得9分) (2)针对性强;税收与财产挂钩;平均税收负担。(1点2分,共6分) 【试题解析】此题以东汉末年曹操税制改革为切人点,以考查学生调用知识和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
23、能力。第 (1)问,可紧扣材料从经济困难、粮食问题、物价问题、兼并问题等角度分析。第(2)问,应紧扣材料,逐句阅读、摘取有效信息,可从改革的针对性、征收依据、征收对象等角度概括。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中央设立国防最高会议,下设国防参议会为战时咨询机关,延揽国民党、 共产党及无党派人士等在内的25人为参议员,标志着国民参政会的“胚胎”开始萌芽,开启了国民党执 政以来邀请各党派共商国是之先河。随着抗战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各党派人士认为所谓的国防参议会不足以代表各方意见,在组织及职权等方面缺乏明确规定,关于成立民意机关的相关事宜终被提上议事日程。19
24、38年3月,中国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确立“抗战、建国”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组织国民参政机关,团结全国力量,集中全国之思虑与识见, 以利国策之决定与推行。”1938年4月,国民党五届四中全会在武汉召开,通过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 6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公布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名单。7月,国民参政会一届一次会议在武汉胜利召开,宣告国民参政会的正式成立。 摘编自韩继伟抗战时期国民参政会在多党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参政会成立的历史背景。(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参政会成立的历史影响。(8分
25、)【答案】(1)日本侵略,民族危机加深;国民党内爱国人士的推动;中共中央政策调整;各民主党派的要求;全国人民抗战的呼声;国民党中央机构改革。(任意l点2分,答出4点即可得7分) (2)为各党派共商抗战大计提供了一个公开、合法和稳定的场所;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民主运动的开展;参政会职权有限,其决议对政府没有多少约束力。(1点2分,共8分)【试题解析】此题以抗战时期国民参政会为切人点,以考查学生调用知识和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1)问,解答背景应依据材料提供的时间信息,从民族危机、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全国人民等角度作答。第(2)问,影响应联系时局、结
26、合国民参政会的活动有史得论来分析,可从对党派关系、对抗日大局、对民主运动等角度说明,注意辩证的看待其影响。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美国日益受到纳粹德国侵略扩张的威胁。德国入侵西欧后,罗斯福政府决定加强对处境困难、财政拮据的英国的援助。1940年12月17日,罗斯福总统发表讲话,提出美国可以借出军火,并用生动的比喻加以说明:假设邻居失火,我只能把浇园的水龙带借给他去灭火,而不应让他事先付钱买这条水龙带,待火灭后邻居原物送还即可。他还说:“美国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1941年3月11日,参、众两院通过的租借法案经罗斯福签署后正式生效。法案授权总统
27、可以以出售、交换、转让和租借的形式向被认为其防御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粮食等任何军需品。该法案的通过埋葬了中立法,是美国由孤立主义走向参战的决定性重要步骤。据此,美国共向英、苏、法、中等几十个反法西斯国家提供500多亿美元的物资。到日本投降前夕为止,英国受援最多,为270亿美元。美国对苏联的援助,在排除了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反对以后从1941年10月1日开始买施。到1945年9月20日止,美国实际运抵苏联的物资总值为102亿美元,加上其他费用,共计109亿美元。1941年5月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案亦适用于中国,到1945年9月3日止,美国给予中国的援助为845亿
28、美元。 摘编自刘子靖罗斯福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实施租借法案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租借法案的特点及其影响。(9分)【答案】(1)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的失势;法西斯侵略扩大,威胁美国的利益;罗斯福所做的巨大努力。(1点2分,共6分) (2)特点:援助对象为反法西斯国家;援助国家多;援助数额大;英国成为援助重点;体现美苏合作。(任意1点1分,4点4分) 影响:加速了美国参战的进程;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增强了胜利信心;便于美国经济的扩张。(任意1点2分,2点4分,3点5分)【试题解析】此题以二战中美国的租借法案为切入点,以考查学生调用知识和提取
29、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1)问,原因应紧扣材料来思考,可从当时世界形势、孤立主义的失势、罗斯福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第(2)问,概括特点应从援助对象、援助数量、援助数额、美苏关系等角度作答;影响可从对美国战中外交、战后经济、对二战局势发展等角度分析。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留居欧洲,希望能寻找到一种在中国政治革命成功后,避免贫富两级分化的社会改造方案,以防止社会革命在中国重演。孙中山接受了美国人亨利-乔治的土地国有和限制私人土地权益的思想。孙中山试图以此解决中国农民的贫困问题和农业发展问题,缓解社会的阶层矛盾。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时,在孙
30、中山的力主下,“平均地权”作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成为了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明确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其主要内容如下:一是要学习俄国的办法,实行耕者有其田。二是认为在当时的革命情形下还不能马上实行耕者有其田,因为 “如果我们没有预备,就仿效俄国的急进办法,把所有的田地,马上拿来充公,分给农民,那些小地主一定会起来反抗的。就是我们革命一时成功,将来那些小地主,还免不了再来革命”。三是认为要对农民宣传土地政策,启发农民的觉悟,使农民都能够联络起来,有很好的团体。四是主张和平解决土地问题。联络全体的农民同政府合作,慢慢协商解决农民同地
31、主的土地矛盾,“使农民可以得利,地主不受损失”。 摘编自蒋阳兵试论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关于土地问题的主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关于土地问题的主张形成的原因。(7分)【答案】(1)辛亥革命时期:反对贫富分化;提出土地国有、平均地权;重视解决中国农民贫困问题和农业发展问题。(任意1点2分,2点4分)国民大革命时期:反对进行土地革命;渐进地实行耕者有其田;主张由政府实行和平办法解决土地问题;主张宣传并启发农民觉悟。(任意1点2分,2点4分)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苏俄的影响;进行民
32、主革命的需要。(任意l点2分,2点4分,3点6分,4点7分)【试题解析】此题以孙中山关于土地问题的主张为切人点,以考查学生调用知识和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概括主张,应分阶段、紧扣两则材料仔细提取相关信息,注意语言表述应为:反对什么、主张什么。第(2)问,解答原因应紧扣设问提示的思路,抓住时间提示,提取材料信息,联系所学知识来作答,可从近代国情、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革命需要等角度分析。历史 参考答案24D 25D 26B 27A 28C 29A 30C 31D 32D 33B 34A35A40(1)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生产力与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政治腐败助推;君主专制的强化;特权阶
33、层的推动。(1点2分,任意4点8分) (2)特点:由贵族地主和乡绅带动;获得政府的支持;持续时间长;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1点2分,共8分) 影响:适应了近代社会转型需要;促进了产业结构变化。(1点2分,共4分) (3)土地流转要依法、有序进行;土地流转要适应近代化需要;土地流转要兼顾多方利益;土地流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进行。(1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5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1示例如下: 变化一:清政府逐渐废除科举制。(2分)说明:科举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有识之士的推动;西学传播和新式学堂的兴办;民族工业发展需要各种实用人才。(任意1点2分,2点4分) 变化二:清政
34、府由重农抑商到振兴商务、奖励实业。(2分)说明: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的需要;列强经济侵略加深;遏制革命以挽救统治危机。(任意1点2分,2点4分) 变化三:清政府由进行器物变革到进行制度变革。(2分)说明:列强侵略加深;清政府自身统治危机加深;立宪派推动。(任意1点2分,2点4分) 变化四:晚清留学生由留学欧美为主变为留学日本为主。(2分)说明:日本距离中国近;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政府财政更加困难。(任意1点2分,2点4分) 变化五: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2分)说明:辛丑条约规定;适应列强侵略的需要;适应清政府统治的需要。(任意l点2分,2点4分) (取以上任意两个变化即
35、可)45(1)东汉末年,北方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粮食严重缺乏;钱贱物贵;土地兼并严重。 (任意1点2分,答出5点即可得9分) (2)针对性强;税收与财产挂钩;平均税收负担。(1点2分,共6分)46(1)日本侵略,民族危机加深;国民党内爱国人士的推动;中共中央政策调整;各民主党派的要求;全国人民抗战的呼声;国民党中央机构改革。(任意l点2分,答出4点即可得7分) (2)为各党派共商抗战大计提供了一个公开、合法和稳定的场所;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民主运动的开展;参政会职权有限,其决议对政府没有多少约束力。(1点2分,共8分)47(1)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的失势;法西斯侵
36、略扩大,威胁美国的利益;罗斯福所做的巨大努力。(1点2分,共6分) (2)特点:援助对象为反法西斯国家;援助国家多;援助数额大;英国成为援助重点;体现美苏合作。(任意1点1分,4点4分) 影响:加速了美国参战的进程;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增强了胜利信心;便于美国经济的扩张。(任意1点2分,2点4分,3点5分)48(1)辛亥革命时期:反对贫富分化;提出土地国有、平均地权;重视解决中国农民贫困问题和农业发展问题。(任意1点2分,2点4分)国民大革命时期:反对进行土地革命;渐进地实行耕者有其田;主张由政府实行和平办法解决土地问题;主张宣传并启发农民觉悟。(任意1点2分,2点4分)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苏俄的影响;进行民主革命的需要。(任意l点2分,2点4分,3点6分,4点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