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13.50KB ,
资源ID:80472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047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寻隐者不遇.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寻隐者不遇.doc

1、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寻隐者不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寻、隐、者、遇、药”5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这首诗是本单元的最后一首,作者是贾岛。全诗共4行,以问答的形式叙述了他去寻访隐士没有见到的情景。诗句的大意是:我在松树下面询问童子,童子说他的师父采药去了。师父就在这座山里,可是山高云深,不知道他到底在什么地方。文章虽然是以问答形式来写,但语言选择十分精妙。诗中省略了寻访者“我”的三次询问:“你师父干什么去了?”“在哪里采药?”“你能找到他么?”但读起来并不难理解。而且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变化:“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情绪低落;“只在此

2、山中”希望又生;“云深不知处”怅然若失,又有无可奈何之感。教学的重点是:掌握生字,朗读、背诵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法建议:1.理解这首诗可以通过“看说读演”四个步骤来进行。“看”就是引导学生看图,想象寻访的过程;“说”就是把想好的说给全班同学听;“读”就是边想象边朗读,边朗读,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演”就是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诗文背诵下来,然后边背诵,边把自己对诗文的理解用动作表演出来。2.学习生字,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把生字的音、形、义贯穿于朗读诗句之中。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记忆。教学设计示例5寻隐者不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寻、隐、者、遇

3、、药”5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朗读、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释题质疑。1直接揭题。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唐代四位大诗人:白居易,李白,孟浩然,王之涣。今天,我们随着第五首古诗的学习,再认识一位唐代大诗人,他的名字叫贾岛。2释题。寻:寻找、寻访。隐者:隐居山林的人。不遇:没有遇到。题目的意思就是:(作者)寻访一位隐居山林中的人却没有遇到。3质疑。怎么找的?为什么没有找到?二、初读课文。1自读古诗。2指名读,教师随机出示生字卡片,指导生字读音。三、借助画面,理解诗意。1仔细看图。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我知道了作者在向隐者的弟子询问隐

4、者的去向;童子在摆手说不知道在哪里;隐者在山高林密的深山中。)2结合图谈一谈诗句中词语的意思。童子:小徒弟。师:老师。此山:这群山。3师重点指导。言:说。云深:山高林密,山顶之云雾缭绕。只:就4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省略的询问。(l)你师父干什么去了?(2)在哪儿采药?(3)你能找到他吗?5体会人物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第二句:言师采药去情绪一下子低落变成失望。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线希望。第四句:云深不知处怅然若失,又生出无可奈何之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语气,体会语感,读出语气。6扮演诗人“我”和“童子”,表演一下对话。四、想象诗意,熟读成诵。1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节奏。指读、同桌互读。2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