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699.50KB ,
资源ID:804600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0460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四单元 第15课 赤 壁 赋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四单元 第15课 赤 壁 赋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15课赤 壁 赋 学生用书P59诗海拾贝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注苏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注】当时,苏东坡被贬谪黄州。【赏析】苏东坡被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花的。因该词写得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赞誉,盛传一时。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水龙吟,并和了这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寄给章质夫

2、。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杨花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词的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杨花的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厚。结尾一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情景交融。这首词是苏东坡婉约词中的经典之作。我们不仅从中领略了豪放派诗人婉约风格的一面,体验到诗人感情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且这首词独具的艺术魅力,给予我们不尽的审美享受。,语林撷英课文名句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

3、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作者名言1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改过不吝,从善如流。3其始不立,其卒不成。4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5成事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6忍小忿而就大谋。7举大体而不论小事,务实效而不为虚名。8其择人宜精,其任人宜久。9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10守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修德而忘名。11圣人视天下之不治,如赤子之在水火也。12欲立非常之功者,必有知人之明。 学生用书P60作者卡片姓名苏轼生卒年10371101字号称谓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籍贯眉州眉山(今四川眉

4、山)相关资料文学家、书画家,词开豪放一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集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背景呈现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更迭的受害者。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获释放,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他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词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即本文)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知识链接唐宋八大家:是

5、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明初朱右最初将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面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1字音扣舷(xin)扁舟(pin)斗牛(du)横槊(shu) 蜉蝣(f)(yu) 渔樵(qio)袅袅(nio) 麋鹿(m) 愀然(qio)舳舻(zh)(l) 窈窕(yo)(tio) 桂棹(zho)倚歌而和(h) 酾酒(sh)2通假字举酒属客“属”通“嘱”,劝酒3一词多义(1)长(2)属(3)下(4)

6、于(5)乎4词类活用西望夏口,东望武昌都为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侣鱼虾而友麋鹿都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方位名词用作动词,攻占;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5古今异义例句古义今义徘徊徘徊于斗牛之间停留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白露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汽二十四节气之一茫然凌万顷之茫然辽阔的样子完全不知道或失意的样子美人望美人兮天一方代指有才德的人。古诗文多用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指美貌的女子独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独自存在不依靠别人或摆脱了外力的控制6.文言句式何

7、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7成语积累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天各一方:形容相隔极远,见面困难。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倾诉。形容声音悲凉凄切。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正襟危坐: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清风明月: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限取用而不会使用完。学生用书P611写出文中写景的句子。我的理解“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文脉图示1第一段

8、共七句话,可分为三层,应如何划分?各写了什么?名师指津扣住游赤壁的“过程”作答。我的理解第一层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第二层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写月出之前的情况第三层第四至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2.怎样理解第二段中“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的“美人”?名师指津结合作者遭贬仍不气馁的情形,指出“美人”的象征意义。我的理解“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3第二段是怎样写箫声的?这一段在结构上具有怎样的作用?名师指津说出箫声的特点和其渲染的气氛,分析该段

9、的过渡作用。我的理解箫声哀怨、思慕、哭泣、申诉、潜龙舞、嫠妇泣,六个短语,渲染出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4第三段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手法突出“客”的“悲”?名师指津举例分析各方面的“对比”。我的理解三组对比。古今对比“一世之雄”与“而今安在”人与物对比“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与“吾生之须臾”“长江之无穷”理想与现实对比“挟飞仙”“抱明月”与“知不可乎骤得”5.第三段中,客人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如果是,那么苏轼一贯的豪放风格与文中“悲”的感情是否矛盾?名师指津结合作者遭贬的经历及作者一贯豁达的胸怀作答。我的理解客人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被贬

10、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虽然他借客人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他的精神世界也因此转向了一个更新的开阔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作者的豪放风格并不矛盾。6在第四段中,作者的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观点的?名师指津扣住“喜”,说明作者借自然之物阐释人生的感悟即可。我的理解第四段苏子批评客人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变为喜悦。作者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7对文中人生观的讨论,你如何认

11、识?名师指津各抒己见,但不要忽略苏轼豁达的方面。我的理解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出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你认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名师指津“主”“客”一体,“主客问答”是赋体的一种写法,扣住作者“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分析。我的理解主客问答是虚拟的,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客之言与苏子之言,各代表了苏轼被贬谪黄州后思想的一个方面,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这

12、篇赋中,“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积极和消极的心态。主客的对话,展示了作者自己的追求、失望以至旷达乐观的思想历程;另一方面又通过游记,反映了作者对宇宙的看法,表达了旷达乐观的态度。学生用书P63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写法指导写景、抒情、议论是散文写作的最基本手法,如何协调三者的关系,更好地为文章的中心服务,可以采用如下手法:1以情驭景,巧绘画面。写景就要向读者展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些画面要能体现作者的主观情志,即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如本文中的苏子夜游赤壁图:“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赤壁夜景之美,正是作者轻松心境的表现。2

13、移情于景,情景交融。一切写景皆为抒情,无“情”也就无可写之“景”。写景是基础,抒情是旨归。在景物描写之中,要适时融入情感,或在写景之后,要恰当地使用抒情的文字。如赤壁赋在第一段写景之后,用“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一句,直接抒发作者闲适愉悦的心情。3恰当议论,画龙点睛。在写景抒情性的文字中,恰当地使用议论,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给读者以理性的认识。这样的议论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赤壁赋中作者巧借水月之景,生发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人生哲理,这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范文示例我看见有一朵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14、:它发出一种奇异的光,光环笼罩在它上面。我不能控制自己,不知不觉来到了窗外的草地上。我这才仔细地瞧见它:它虽然只有三瓣花瓣,颜色却各不相同;它虽然很小,却有一种玲珑的乖巧。它仿佛在向我招手,示意我过去。于是我来到它的身旁,仔细地端详它。它真可爱啊,还会释放出一股淡淡的香味儿。我想要把它采下来,却又舍不得。它是那么娇柔,让人总想保护它。忽然一阵风吹过,竟把它那娇柔的花瓣给吹落了。我不禁怅然:美好的事物是这样容易消失啊!苏轼的豁达人生在古往今来的人物中,苏轼可以算是比较“倒霉”的一位:他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对其影响最大、创伤之巨的是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满腹才华却无用武之地,一个饱

15、读诗书的文人偏偏被贬到黄州做一个徒有虚名的“武官”。不论是新党当政,还是旧党得势,无罪的他却总是被越贬越远。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尽情享受“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面对人生的“风雨”,他能坦然地“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面对清风明月,他能“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是何等的气魄与心胸?这是何等的智慧与人格?这种乐观旷达的情怀,可供我们借鉴。适用话题读懂苏轼黎文雄在险峻陡峭的石壁下,在奔腾怒吼的大江边,一个人在捋着胡须,昂首挺胸,眺望着那江水与天的边际。他在想些什么呢?每当我看见这幅名为赤壁赋的图画时,心中就有种想读懂苏轼的欲望。苏轼,这位不羁的东坡居士,他的经历是很苦的

16、。“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被贬黄州,来到这个叫“赤鼻矶”的地方,开始了他曲折的经历。诚然,正是他的不平经历,才促使他写下一系列被称作“铁板铜琶”的豪放派诗词。读苏轼,首先要读他的胸襟。要遣出心中的郁闷,自然要饮酒,于是有了“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酒酣胸胆尚开张”。苏轼的饮酒是遣怀,并非消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就是在赤壁这里写下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好一个“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才高八斗,“厚积薄发”,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一句一句,字里行间不都透露出他的志存高远,他

17、的豁达胸襟吗?所以,我常常想起苏轼举酒临江的这一幕,这是一种豪迈气概,是豪放派的力量!读苏轼,不能不读他的多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有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流传千古;念奴娇赤壁怀古里有一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脍炙人口;他思念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更是感人肺腑。文人便是多情,寄情于文,才使文学作品有生命,有活力,活到现在,活到永远!读苏轼,更要读他的爱国。尽管他被贬,但这丝毫不削弱他的精忠报国之心,反而激起他的报国激情。在他想起周瑜当年“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飒爽英姿时,多么渴望自己能够像他那样为国家建立奇功呀。只可惜,报国无门!在他官场失意,

18、心中的压抑再度被触动了的时候,又回到现实中来了。他是一个无处施展能力的人,只能“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做我傲霜挺立的苏轼;“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喝我的酒,作我的诗,趁着年轻气盛的时候。风起了,卷起江水撼动着石壁。明朗的月光下,一叶扁舟渐渐远去,只留下那读不尽的苏轼的背影。(摘自美文)【赏评】苏轼是一个品读不尽的文化符号,更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情感、有风骨的文化名人。作者由画而思人,观其形貌,睹其风神,读其品格。条理井然的结构清晰地显示了作者的行文思路,多处引用苏轼诗文中的语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文章首尾相合,开阖自如。管教孩子的第三防线的边界在哪近日,山东青岛出

19、台了一些中小学校管理办法,规定中小学校有权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进行“适当惩戒”,这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争论的焦点在于,中小学和教师是否应该拥有“惩戒权”,如何进行惩戒?对那些存在问题的未成年人,法律又该持何种态度?不怕父母怕老师,曾是很多人的记忆。在传统观念中,教师享有很高的权威,惩戒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比如罚站、面壁等,学生接受,家长也认可。然而随着中国的发展,人们权利意识不断加强,家长对教师惩戒行为的容忍度越来越低,惩戒顽劣学生变成了很微妙的问题。现行法律对教师惩戒权没有明确规定,对禁止体罚、虐待未成年学生等则有着明确要求。而惩戒学生往往涉及对学生人身权利的一些限制,是否允许

20、、边界在哪里,法律并没有明确回应,一定程度导致现在的老师对顽劣学生不敢管、不愿管。中小学校和教师管教顽劣学生功能的弱化,是近些年来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接连发生的原因之一。由于学校和老师这一“缓冲区”部分失效,让公安、司法机关介入和严惩顽劣学生的呼声自然也就越来越高,比如建议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和行政处罚年龄等。一些地方高调宣传值得商榷的校园暴力重判个案;强调公安、司法机关要积极介入并重罚的意见开始出现在一些政策文件之中。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出了降低未成年人行政拘留执行年龄的方案。管教孩子,避免他们出现行为偏差有三道基本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父母,第二道防线是学校,最后一道防线才是司法

21、。在当代社会,由于流动、留守等原因,一些家长监护未成年子女的功能在弱化。如果学校这一道防线也不夯实,那就只能期待司法变成“超级父母”了,而这是司法不能承受之重。用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去对付“熊孩子”无异于饮鸩止渴。最好的方法,一方面是强化家长监护责任,另一方面则是强化学校管教功能,让孩子在学校就能被管好,不让问题“出校园”。实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教师有权威,有必要的约束与惩戒手段。目前,包括美国、英国、韩国、新加坡等在内的很多国家法律均明确赋予了教师惩戒权。例如,美国约有20个州允许老师惩戒学生,仅2007年一年就有22.3万中小学生被依法惩戒。英国在2006年颁布的教育与督学法也明确赋予教师惩戒学生的权利,包括允许打手心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法律在赋权的同时,也对惩戒的条件、方式、工具、次数、男女生差异、程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以避免教师滥用惩戒。对于中国来说,类似的做法是否可行,依然需要讨论。山东青岛的办法,只是把长期停留在理论争议层面的教师惩戒权正式提了出来。需要强调的是,赋予教师惩戒权绝不能等同于允许体罚,更不能等同于允许针对学生的暴力。教师惩戒涉及对学生权利的限制,涉及学生的一些基本权利,比如人格、人身自由等问题,不是地方规章能够解决的,需要在国家法律层面进行明确和规范,尤其是要明确惩戒的边界,从而让教师有底气,学生能服气。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