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256.50KB ,
资源ID:803958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0395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

1、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0分)1. 西周实行重要官爵世袭制,但按礼官职必须由天子重加册封,即使卿大夫与近系继嗣祖考的官职也要由周王艰加册命。这种规制()A. 巩固了嫡长子继承制B. 强化了周王共主地位C. 增强了诸侯势力的独立性D. 促成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2. 2002年,湖南里耶古城出土的秦简中明确记载了洞庭与苍梧两个郡名,这两个郡名既不见于传世的秦代文献,也为历来考证秦郡的学者所不知,致使有关学者不得不对秦郡问题重新进行探讨。这说明()A. 历史研究要以考古发掘材料为主B. 秦代文献的记载被里耶秦简否定C. 史

2、记中秦朝分三十六郡的记载不可信D. 新的考古发现引发对历史问题的重新研究3. “门阀之家,在选举上占优势,原因其在乡里有势力之故,离开了乡里,就和“白屋之子无甚不同;而科举之制,使“白屋之子可以平步而至公卿。”材料()A. 指出了九品中正制垄断选官权B. 反映了九品中正制的双重作用C. 肯定了科举制带来的社会流动D. 说明科举制彻底扭转了门第观念4. 中国古代屡见重用低品级官员的现象,如汉朝的刺史,可以代天巡狩;明代的内阁大学土,成了事实上的宰相;清朝的军机大臣,能够驾驭外臣。这些现象反映了()A.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不断发展完善C. 刺史、内阁和军机处的职权扩

3、大D. 皇帝依靠品级低的官员抑制宰相5. 如图是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部分条款,该条约()A. 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B. 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C. 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D. 使清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6. 在镇压义和团运动时期,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得到战报后说,“这使欧洲人在亚洲人面前丢了脸”。一些欧洲政治家也认为中国是-一个可以打败但无法统治的国家。这说明()A. 义和团运动遏制了八国联军侵华B. 中国人民蕴藏着巨大的能量C. 八国联军上演了一场不光彩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决策是错误的7. 歌词“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恨独裁,武装反抗在八一:抗外侮,捐弃前嫌共对敌

4、”描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国共关系。上述歌谣中没有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A. 北伐战争B. 南昌起义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8. 面对日寇的侵略,八路军总部主动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八路军发动的战役是()A. 淞沪会战B. 平型关战役C. 台儿庄战役D. 百团大战9. 如图是衡阳某纪念碑前门图。门上对联:“雪百年耻辱,复万里河山,汉唐无此雄,宋元无此壮;写三楚文章,吊九原将士,风雨为之泣,草木为之悲。”该纪念碑纪念的事件是()A. 金田起义的爆发B. 抗日战争的胜利C. 国民革命的开展D. 五四运动的兴起10. 由于广大居民的抵制,太平天国

5、不得不于1855年初下令解散女馆,恢复家庭。随之,个人不许私留资财,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和诸匠营、百工衙制度及废止私人商业贸易的政策也逐渐瓦解。这一变化主要说明太平天国()A. 社会理想具有空想性B. 不代表民众利益C. 革命性一面日益丧失D. 施政具有妥协性11.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辛亥革命强调暴力,坚持暴力,但暴力的程度并非想象得那么激烈、那么死板,相反辛亥革命在实施暴力的同时,实际上对分寸、阶段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这一认识()A. 是没有基于史实的错误分析B. 强调了辛亥革命注意控制事态C. 否定了武昌起义的暴力作用D. 基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12. 辛亥革命以后,发表

6、声明、集会游行、罢工、罢课逐渐成为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形式。这说明辛亥革命()A. 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B. 激发了中华民族的革命意识C. 彻底完成了反封建斗争D. 为中国民主革命树立了榜样13. 傅斯年是五四游行的总指挥,他在运动后不久说:“若说这五四运动单是爱国运动,我便不赞一词了;我对这五四运动所以重视的,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傅斯年意在说明五四运动()A.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 是彻底反封建的革命运动C.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 具有思想解放和启蒙作用14. 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的土墙上残留着革命时代的标语:“消灭新旧军阀战争!”“消灭屠杀

7、工农的国民党!“红旗飘扬高举起,白匪土豪大恐慌。”这种历史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A. 19191924年B. 19241926年C. 19271935年。D. 19371945年15. 历史地图包含诸多历史信息,阅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式。阅读如图,此次军事行动的作用是()A.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 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C. 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D.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16. 1949年10月,大陆尚未全部解放,反革命势力还很猖獗,长期遭到破坏的国民经济有待恢复,群众组织和觉悟程度未达到应有的水平。这体现出()A. 中国共产党没有掌握政权B. 新生政权建设任重而道远C.

8、 祖国完成统一的艰难性D. 政协制度实行的必要性17.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共同纲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A. 社会主义原则B. 人民民主原则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 坚持多党合作18. 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为此,国家()A. 不断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B. 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C. 提出村民民主自治的方针D. 改变了法律的基本架构19. 截止到1996年,中国政府在民族地区已建立小学103 139 所,中学11 563

9、所,高等学校105所,少数民族牧区、山区还因地制宜地开办了6 000多所寄宿性的民族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以高于全国平均速度大幅度增加。这一现象()A. 反映了少数民族教育体系的成熟B. 体现了少数民族民主权利的扩大C. 有利于贯彻“民族平等”的政策D. 表明各地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20. “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上述文献最有可能出自于()A. 告台湾同胞书B.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C. “中英联合声明”D. “九二共识”21. 1984年6月,邓小平指出:“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

10、己的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据此,邓小平认为()A. 尊重历史是治理香港的前提B. “港人治港”需遵循爱国原则C. 主权统一是香港繁荣的关键D. “一国两制”的理论核心是爱国22. 2019年是香港回归22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A. 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B. 为国际社会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范例C. 促使台湾问题随之得以解决D. 标志着在中国彻底结束列强侵占历史23. 苏联外交官马立克说:“某些国家的政府,用他们的外交部长的手,在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照会上签字,而另一方面,又用他们驻安理会的手,投票支持也已宣布和

11、他断绝了外交关系的国民党集团的代表。”这一现象结束于()A. 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时B.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时C. 中国与东欧国家建交时D. 中日两国正式建交时24. 周恩来阐述了这次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说:这个会议是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的参加下,由渴望掌握自己国家命运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它反映了占全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亚非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在“这个会议”上,中国()A.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树立了爱好和平与寻求合作的形象C.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 为推动印度支那和平做出巨大贡献25. 进入20世纪70年代,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先后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或建交,在

12、双方签订的和平友好条约或发表的联合声明中,都强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 使中国外交得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B. 冲破了美国对中国外交的孤立C. 开始使中国外交突破意识形态的禁锢D. 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最好方式26. 威尔斯称:因“希腊全国为山脉海臂割成多数小山谷,故诸城每不能征服他城”。这说明古代希腊()A. 小国寡民城邦体制的特点B. 众多港湾为工商业者提供便利C. 地理环境有助于希腊平等观念的形成D. 无法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地理环境所致27. 哈德罗这样评价梭伦: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3、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其中的“权威的根基被摧毁”是指()A. 建立四百人议事会B. 公民大会权力的有名无实C. 废除了债务奴隶制D. 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28. 如表为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相关信息。据此可知,古代雅典()雅典公民总数约4.2万陪审员6,000审判员501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抽签表决形式举手程序一审制罪名亵渎神灵和蛊惑青年A. 民主政治引发思想纷争B. 司法审判规则遭到破坏C. 民主范围具有了狭隘性D. 司法实践具有一定的弊端29.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严惩,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刑。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

14、体现了条文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B. 注重保护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C. 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权力D.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30. 民法大全规定: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的服从主人;如果用手或棒子打断自由人的骨头,则应缴纳罚金三百阿司,如为奴隶,则为一百五十阿司。由此可见()A. 古代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B. 民法大全重视法律程序C. 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制度D. 古代罗马崇尚自由与平等31. 古罗马时代,精通民法是罗马市民获得荣誉的途径,学识渊博的法务官起草拟定喻令和诏书,法律的解释所产生的疑点需要等待法学家一言而决。这反映了古罗马()A. 法律内容的随意性B. 法律活动具有专业性C. 对法学理论

15、的轻视D. 万民法替代了公民法32. 观察漫画,这反映了()A.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B. 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C. 英国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完善D. 英王地位未发生根本变化33. 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以及工业资产阶级为了谋取参政权所进行的积极斗争,都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议会选举制的改革。推动17世纪30年代英国议会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 欧洲革命的冲击B. 工业革命深入发展C. “光荣革命”的完成D. 议会结构的不合理34. 建国之初,美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由州政府与乡镇政府管理的国家,多数民众认为“统治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不想有一个管理他们

16、的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基于此,美国建立了()A. 共和制B. 总统制C. 邦联制D. 联邦制35. 麦迪逊极力主张将“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力就有了重要保障。”麦迪逊在此强调()A. 政府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B. 美国实行联邦制取代邦联制C. 代议制政府确保人民民主的充分实现D. 美国应该实行两党竞争执政36. 1780年,美国国会通过第十五条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这一宪法修正案的通过表明美国()A. 宪法与选举权逐渐完善

17、B. 选举权不再有条件限制C. 人权问题彻底得到解决D. 联邦政府权力得到加强37. 近代欧美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个核心是代议制民主,法国和美国都是共和政体,但法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而美国国家权力中心在总统;英国和德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据此可知,近代欧美国家资产代议制()A. 以防止专制统治和限制王权为目的B. 体现了从人治到法治的进步性特点C. 充分体现了主权在民观念深入人心D. 具有实质的统一性和形式上多样性38. 麦克马洪当选法国总统后,支持建立教权主义的“道德秩序”,让拥护君主政体者占据政府大部分部长的席位,并直接干预议会甚至逼迫共

18、和派的总理西蒙辞职。这说明法国()A. 共和制的完善并非一蹴而就B. 大革命最为彻底和成功C. 缺乏建立共和制的经济基础D. 政体远离了人民的设想39. 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18701940年),众议院被解散1次,内阁改选108次,这反映了法国()A. 封建主义的残余势力依然存在B. 总统掌握着国家行政大权C.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的基本特点D. 代议制民主政治的优越性40. 1881年,德皇威廉一世在与联邦议会讨论是否颁布社会保障法时说明理由:国家应当比以前更关心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使这些阶级重新认识到国家不是专门设计用来保护上层阶级社会的机构,而是为他们自己的需要和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反映出

19、()A. 统一后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B. 国家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C. 德国君主专制主义色彩浓厚D. 德国实现了国家高度民主化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传统法律的神圣性来源于“天”,并随着“天”的神圣性转移至被称为“天子”的封建帝王身上,使封建帝王拥有不可置疑的立法和至高无上的司法权。封建帝王首先享受法外特权,因为天子受命于天,那些明文规定的法律条文对天子和权贵们来说,几乎毫无意义。中国古代所设置的政治体制使得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官僚们集行政与司法权于一身,当官吏的行为威胁到封建帝王的统治秩序时,历朝历代的君王必定会制定严格的惩罚

20、制度来治理。 -摘编自徐如贤浅析中国古代法律的特征材料二在古罗马帝国时期,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镇,都有规模不等的集市分布,罗马商人的足迹也遍布四方,此时的罗马社会。上借贷、抵押、动产与不动产的买卖已广为流行,公民与非公民间因经济往来而出现的纷争不断,这就需要相应的法律加以规范和调整。罗马统治阶级在对外战争的过程中选择“武力 +法治”,这就需要罗马法学家们从事理论活动,著书立说,开展法学研究,并且借鉴古东方和古希腊的法律成果,形成自己的法律成果及体系。 -摘编自谭建华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材料三在 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等欧美国家相继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的过程中各国根据本国的具

21、体情况制定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被称为近代宪法。资产阶级国家强调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政府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必须受到宪法和法律的制约。其次是以宪法和法律来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并且依法约束和控制国家权力的行使。 -摘编自许兵是论近代宪法的基本功能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发达的原因。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美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主要功能。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共根据发展形势,积二十多年来在农村工作中的经验,在战争的不同阶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的帮助下,疯狂地进攻解放区并抢占一些大城市和重要交

22、通线。对于蒋介石所采取的这些行动,中共也不甘示弱,以自卫战争抵制国民党的进攻并且建立广大的革命根据地。由于一些大城市被国民党占领,所以中共建立革命根据地只能是以乡村为中心。 -摘编自王金领、魏和永试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发展。 材料二经过一年多的战略防御,中共歼灭了大量敌人的有生力量,开始把战线引到国民党统治区,也就是开始占领国民党统治区的乡村和城市,这就是开始由以农村为中心到农村包围城市的转变。“加强炮兵、工兵建设,以便广泛地夺取敌人据点和城市,一切守备薄弱之据点和城市则坚决攻取之,一切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又环境许可之据点和城市则相机攻取之,一切。守备强固之据点

23、和城市则暂时弃置之。”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建立广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条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揭开“把战线引到国民党统治区”序幕的事件。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战争策略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原因。4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国近代宪政运动与英美等国大异其趣,它循着激进、暴力模式发展演变,历经近百年震荡而渐趋稳定与成熟。从数量上看,法国近代历史上制定的宪法比任何国家都多,从 1789年至1815年,就有过7部宪法。因此法国有“宪法试验场”之称#人内容上看,法国宪法历

24、经君主立宪、共和与帝制的交替更迭。从形式上看,由于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激烈,国际上又受到欧洲反法联盟的多次围攻,法国的宪法制度循着一种与英美制宪历程大相 8 庭的独特模式,历时长久才走向稳定与成熟。 -摘编自张建新法国大革命与近代法国宪政运动材料二 1787年美国宪法宣布美国实行共和政体,把最后的权力赋予人民。人民通过选任和委任代表,行使国家的立法权,并有权监督各行政部门的工作。宪法还规定,美国政府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平等独立的部门组成,彼此没有从属关系,但又必须相互依存、互相制约。按照宪法规定联邦权力列举和州权力的保留的分权方式,联邦与州的权力有专有权和共有权的区别,但是联邦的地位高于州的

25、地位。 -摘编自施成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的三原则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法国宪法制度演变的特点。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资产阶级宪政建立的积极意义。历史试卷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A嫡长子继承制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 B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中“按礼官职必须由天子重加册封,即使卿大夫与近系继嗣祖考的官职也要由周王艰加册命”体现了强化了周天子的共主地位,巩固了周朝的统治。 C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周天子共主地位的巩固,“增强了诸侯势力的独立性”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相反。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制萌芽于战国时

26、期,这与题干所给时间不符。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按礼官职必须由天子重加册封,即使卿大夫与近系继嗣祖考的官职也要由周王艰加册命”的主旨,并正确掌握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本题主要考查西周政治制度及其作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2.【答案】D【解析】A题干所给材料强调的新的考古发现的影响,没有涉及历史研究手段之间的对比。 B题干所给材料没有体现秦代文献与里耶秦简之间的关系。 C题干所给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新考古发现的作用,没有体现史记的记载是否可信。 D题干所给材料中“湖南里耶古城出土的秦简中明确记载了洞庭与

27、苍梧两个郡名”“致使有关学者不得不对秦郡问题重新进行探讨”表明,新的考古发现引发了对历史问题的重新研究。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郡县制,解答本题只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湖南里耶古城出土的秦简中明确记载了洞庭与苍梧两个郡名”“致使有关学者不得不对秦郡问题重新进行探讨”的主旨即可。本题主要考查郡县制,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3.【答案】C【解析】题干“门阀之家,在选举上占优势,原因其在乡里有势力之故”体现是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是不利于人才流动;“而科举之制,使“白屋之子可以平步而至公卿”则说明科举制能促进社会人才流动,故C正确。 AB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D项“彻底”说法绝对,排

28、除。 故选:C。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影响。关键信息有:“而科举之制,使“白屋之子可以平步而至公卿”。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相关制度演变情况,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4.【答案】A【解析】材料中“汉朝的刺史”“明代的内阁大学士”“清朝的军机大臣”这样的“低品级官员”受到“重用”,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不愿将国家权力分配到真正的国家权力机构,而是希望将国家权力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以加强集权,巩固统治。故答案为A项。 B项,材料中只有“刺史”具有监察权,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都不具备监察权,排除;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军机处都不是国家法

29、定的中央机构,他们的职权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君主),“职权扩大”不符合史实,排除;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刺史”“代天巡狩”时代表皇帝和中央政府,而不是抑制宰相,明朝时在废除宰相制度后才设立了内阁,内阁大学士职权大小、有无取决于皇帝(君主),清朝军机大臣也只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他们的权力有限,品级低下,都不能与以前位高权重的宰相相比,排除。 故选:A。本题关键信息是“明代的内阁大学土,成了事实上的宰相;清朝的军机大臣,能够驾驭外臣”,强调的是君权的强化。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内阁和军机处的出现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5.【答案】C

30、【解析】A点可以看出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打破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应该是南京条约产生的影响。 B这是辛丑条约的危害。 C这是马关条约的内容产生的影响。 D这是辛丑条约产生的危害。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的结果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马关条约的内容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6.【答案】B【解析】A义和团运动并没有遏制八国联军侵华。 B义和团运动以后,列强放弃了瓜分中国的企图。主要是由于列强看到了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力量的强大。 C列强放弃对中国的瓜分。并不是由于八国联军侵华是一场不光彩的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的决策在列强看来是

31、正确的,不是错误的。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义和团运动。要求学生结合义和团运动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八国联军侵华的特点,还要搞清楚义和团运动的影响。7.【答案】D【解析】A材料中的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就是指北伐战争大革命。 B恨独裁,武装反抗在八一就是指南昌起义。 C抗外侮,捐弃前嫌共对敌就是指抗日战争。 D材料没有体现出解放战争的特点。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要求学生结合解放战争的过程特征来分析。解答问题要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准确把握,还要对各个时期的特点准确了解。8.【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八路军总部主动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

32、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联系所学,在华北地区主动发动对日军进攻的战役是彭德怀指挥八路军进行的百团大战,对华北日军以沉重打击,故D正确; AC都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不是八路军,故排除; 平型关大捷是在太原会战中的战役,与材料所描述的不符,故B排除。 故选:D。本题考查抗战期间的百团大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集中力量对付沦陷区的抗日力量,实行大扫荡,为打破日军的阴谋,华北地区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提取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百团大战是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对日军最大规模一次主动进攻,在正面战场连续败退后,中日战场交织相持的背景下,此次战役是对中国人民抗战的极大鼓舞,

33、也还击了国民党顽固派对中共的污蔑。考查百团大战时,经常涉及到地区、时间、领导人及军队,同时也要注意教材中的相关插图和地图。9.【答案】B【解析】A从材料的图片和文字可以看出是为了纪念抗战。而不是为了纪念金田起义。 B从材料图片的抗战二字可以看出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C国民革命运动没有体现出抗战的特点。 D五四运动也没有体现出抗战的特征。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抗日战争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10.【答案】A【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下令解散女馆,恢复家庭”以及圣库制度的废除,说明太平

34、天国运动设想的绝对公平思想不能实现,具有严重空想性。 B题干所给材料并不是说明太平天国主张不代表民众利益。 C题干所给材料没有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丧失。 D施政妥协性不符合题干所给材料主旨。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太平天国不得不于1855年初下令解散女馆,恢复家庭”“个人不许私留资财,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和诸匠营、百工衙制度及废止私人商业贸易的政策也逐渐瓦解”的主旨,并正确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及其局限性,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11.【答案】B【解析】A材料是对辛亥革命的客观分析,

35、错误。 B从材料中的“并非想象得那么激烈,那么死板对分寸、阶段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说明作者强调辛亥革命的发展是富有理性的,比较注意控制事态的发展,正确。 C材料没有体现对武昌起义的暴力斗争的否定,排除。 D推翻了封建制度的说法不正确,排除。 故选:B。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理解。本题以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为切入点,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12.【答案】A【解析】A在清王朝统治时期游行集会,罢工,罢课都是非法的,辛亥革命以后,这些成为反侵略反压迫的主要斗争形式,说明当时的政治环境相对比较宽松。 B民族意识的觉醒,从材料中体现

36、不出来。 C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对后来民主革命的影响。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要求学生结合辛亥革命的影响和辛亥革命以后革命活动的特征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辛亥革命前和辛亥革命政治环境特征,还要搞清楚辛亥革命的结果和历史意义。13.【答案】D【解析】“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体现出民众的参与和自觉意识,说明五四运动起到了社会动员作用,故D正确; 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解题的关键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

37、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14.【答案】C【解析】A从材料中要消灭屠杀工农的国民党,可以看出应该是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情况。1924年之前国共还没有实现合作,共产党不可能反对国民党。 B.1924年到1926年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共产党不可能反对国民党。 C.1927年到1935年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吸取大革命的教训,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国民党屠杀了大量工农群众。也是材料中要反对国民党的主要原因。 D三七年到四五年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不可能强调反对国民党的统治。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国共十年对峙。要求学生结合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特征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土地革命

38、时期的表现,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和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15.【答案】C【解析】A图片反映的是渡江战役。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应该是流动大军挺进大别山。 B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应该是三大战役。 C渡江战役解放了中国南方地区,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完全胜利,应该是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只能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要求学生结合解放战争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解放战争的过程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16.【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1949年10月,大陆尚未全部解放,反革命势力还很

39、猖獗,长期遭到破坏的国民经济有待恢复,群众组织和觉悟程度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中国面临着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问题,说明新生政权建设任重而道远,故B项正确。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就已经掌握政权,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不涉及祖国统一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政协制度,故D项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建国初期的社会状况。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本题考查对建国初期的社会状况表现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7.【答案】A【解析】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1954年宪法的颁布则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

40、故答案选A项。 B、C、D三项属于1954年宪法与共同纲领的共同点,排除。 故选:A。本题考查第一届全国人大和54宪法的内容和原则。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共同纲领的发展”。本题是基础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18.【答案】A【解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在此讲话的指导下,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法制建设方针,故A正确。 B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C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提出,排除。 D“改变了”说法片面,排除。

41、 故选:A。本题考查新中国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本题考查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19.【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以高于全国平均速度大幅度增加”表明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持力度的加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贯彻“民族平等”的政策,故C正确。 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D跟材料信息无关,均排除。 故选:C。本题考查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以高于全国平均速度大幅度增加”。本题

42、是中档题,主要通过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为情怀等素养。20.【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出自1979年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故A正确。 BD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C涉及的是香港问题,排除。 故选:A。本题考查海峡两岸关系演变情况。关键信息是: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

43、事对峙状态。本题考查祖国统一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21.【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尊重自己的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可以看出,在“一国两制”下,“两制”的前提是“一国”,“港人治港”需遵循爱国原则,故B正确。 A说法错误,且未体现出“尊重历史”,排除。 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一国两制”的理论核心是“一国”而不是爱国,排除D。 故选:B。本题考查祖国统一大业。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尊重自己的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阅

44、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这为两岸和平统一树立了光辉的典范。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以后的发展充分证明,“一国两制”已经首先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人们有更加充分的理由相信,“一国两制”同样可以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22.【答案】B【解析】A台湾和大陆还没有统一,祖国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 B香港,澳门的成功回归,确实为国际社会上解决祖国统一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C台湾问题的解决并没有因为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得到解决。 D中国彻底结束列强侵占的历史应该是1

45、949年新中国成立。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港澳回归,要求学生结合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题干的能力。23.【答案】B【解析】“在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照会上签字”“投票支持也已宣布和他断绝了外交关系的国民党集团的代表”指的是美国一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一边支持国民党,这一现象结束于1971年10月25日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故B正确; AD是1972年,排除; 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本题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

46、的合法席位,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在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照会上签字”“投票支持也已宣布和他断绝了外交关系的国民党集团的代表”。本题为中档题,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及其影响,1971年10月25日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24.【答案】B【解析】“这个会议是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的参加下,由渴望掌握自己国家命运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它反映了占全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亚非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表明这个会议是万隆会议,中国树立了爱好和平与寻求合作的形象,故B正确; A是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西藏

47、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提出,排除; C是26界联大,排除; D是日内瓦会议,排除。 故选:B。本题考查万隆会议,解题的关键是“这个会议是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的参加下,由渴望掌握自己国家命运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它反映了占全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亚非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本题为中档题,考查万隆会议,为亚非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提供了指导原则,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指明了有效路径,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并遵循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基本准则。25.【答案】D【解析】“都强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最好方式,

48、故D正确; AB材料未体现,排除; C错在“开始”,排除。 故选:D。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题的关键是“都强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国与国之间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26.【答案】A【解析】“希腊全国为山脉海臂割成多数小山谷,故诸城每不能征服他城”体现了古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故A正确; BC材料未体现,排除; D错在“根本原因”,排除。 故选:A。本题考查古希腊城邦,解题的关键是“希腊全国为山脉海臂割成多数小山谷,故诸城每不能征服他城

49、”。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古希腊城邦,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对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27.【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梭伦既要维护公正,又要摧毁权威的根基。根据所学知识,梭伦通过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使公民的权力、义务与财产多寡成正比,表现了要维护公正的本意,也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从而表明“权威的根基被摧毁”。所以,“权威的根基被摧毁”是指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故D正确。 四百人议事会只有前三个等级的公民可以参政,不符合维护公正的本意,故排除A。 梭伦改革中恢复了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使公民大会名实相符,

50、故排除B。 废除了债务奴隶制扩大了公民的基础,便并没有摧毁贵族的根基,故排除C。 故选:D。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权威的根基被摧毁”,结合梭伦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分析。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梭伦改革大大促进了雅典的繁荣与发展,并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28.【答案】D【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陪审、审判人员由“抽签”产生,程序是“一审制”,罪名“亵渎神灵和蛊惑青年”也比较笼统。由此可见,古代雅典的司法实践具有一定的弊端,故D正确。 A、B、C

51、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不符合,故排除。 故选:D。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抽签”“一审制”“亵渎神灵和蛊惑青年”。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雅典民主政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29.【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制定时,罗马仍是一个贵族共和国。材料中的“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严惩”“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刑”等信息反映出对贵族和官员权力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故D正确。 A、B在

52、材料中没有体现,C解读片面,均排除。 故选:D。本题考查罗马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严惩”“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刑”。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十二铜表法的特点为诸法合体、私法为主,程序法优于实体法。十二铜表法的某些规定虽反映了平民的要求,但其主要目的在于严格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及其统治秩序,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私有财产权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30.【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的服从主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则应缴纳罚金三百阿司,如为奴隶,则为一百五十阿司”

53、等信息可以看出,奴隶的社会地位低下,这表明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制度,故C正确。 A、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不符合,故排除。 故选:C。本题考查罗马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的服从主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则应缴纳罚金三百阿司,如为奴隶,则为一百五十阿司”。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罗马法虽属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但由于它对反映简单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作了详尽的规定,因而也就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许多法律关系,因此,它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发生很大影响,特别是在属于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其影响更加显著。31.【答

54、案】B【解析】依据材料“法律的解释所产生的疑点需要等待法学家一言而决”可以看出罗马法活动具有专业性,故B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罗马法的专业性,不是随意性,故A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对法学家和理论的重视,故C项错误。 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一切自由民,与“罗马市民”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B。本题考查罗马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法律的解释所产生的疑点需要等待法学家一言而决”的主旨,并正确把握罗马法的特点以及发展历程。本题考查对罗马法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2.【答案】B【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体现的是国王统而不治的特点。

55、没有反应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开始形成。 B从材料可以看出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能管理国家大事了。说明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完善。 D英国国王以前掌握专制大权,但是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英国国王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征以及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征,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33.【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B选项符合题意; A选项属于条件之一,但并非是根本原因,排除; 光荣革命的时间是在1688

56、年完成,C选项排除; D选项属于现实原因,排除; 故选:B。本题关键信息是“工业资产阶级为了谋取参政权所进行的积极斗争,都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议会选举制的改革”,结合1832年议会改革进行分析即可。本题主要考查的是1832年议会,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1832年议会改革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结果。34.【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美国在建国之初建立的是邦联制,即材料中所说的“由州政府与乡镇政府管理的国家”“不想有一个管理他们的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故C正确。 A、B、D则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是美国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均排除。 故选:C。本题考查美国的邦联制和联邦制。题干中的关键

57、信息是“由州政府与乡镇政府管理的国家”“不想有一个管理他们的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邦联制是指若干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如军事、经济方面的要求)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35.【答案】A【解析】A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可知,麦迪逊在此强调政府应实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邦制、邦联制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这与题干所给材料无关。 C题干所给材料强调的是政府权力的划分,“代议制民主”在题干所给

58、材料中没有涉及。 D题干所给材料体现的是政府权力的划分,政党政治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解答本题只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的主旨即可。本题主要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36.【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宪法与选举权逐渐完善,故A正确。 BC说法绝对,排除。 D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A。本题考查美国宪法演进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关键信息有:

59、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演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37.【答案】D【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限制王权”与美国、法国、德国的代议制不符。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人治到法治”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之一,但与题干所给材料无关。 C题干所给材料强调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主权在民观念深入人心”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 D题干所给材料中“近代欧美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个核心是代议制民主”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本质上的统一性;“但法国

60、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而美国国家权力中心在总统;英国和德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多样性。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解答本题只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近代欧美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个核心是代议制民主”“但法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而美国国家权力中心在总统;英国和德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主旨即可。本题主要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38.【答案】A【解析】“让拥护君主政体者占据政府大部分部长的席位,并直接干预议会甚至逼迫共和派的总理西蒙辞

61、职”表明保守派势力强大,说明共和制的完善并非一蹴而就,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本题考查法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让拥护君主政体者占据政府大部分部长的席位,并直接干预议会甚至逼迫共和派的总理西蒙辞职”。本题为中档题,考查法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发展相对缓慢,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处于弱势,共和派力量不强大。39.【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行议会内阁制的国家,如果内阁失去了议会的信任,要么内阁改选,要么解散议会,从材料中“众议院被解散1次,内阁改选108次”可以看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治体制符合议会内阁制的特点,故C正确。 A、B在

62、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排除。 从材料中可知,在70年的时间里,内阁改选108次,表明法国政局不稳,体现不出代议制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故排除D。 故选:C。本题考查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众议院被解散1次,内阁改选108次”。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议会制共和制国家,总统执掌行政权,但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40.【答案】A【解析】“德皇威廉一世”、“联邦议会”表明当时德国存在皇帝与议会,说明统一后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故A正确; 德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代表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的利益,并不代表人民群众

63、根本利益,故B错误; C材料未体现,排除; 德国保留了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余,并未实现国家高度民主化,故D错误。 故选:A。本题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德皇威廉一世在与联邦议会讨论是否颁布社会保障法”“国家应当比以前更关心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使这些阶级重新认识到国家不是专门设计用来保护上层阶级社会的机构,而是为他们自己的需要和利益服务的机构”。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是很不彻底的代议制。41.【答案】【小题1】(1)本小问的特征,依据材料一“中国古代传统法律的神圣性来源于“天”,并随着“天”的神圣性转移至被称为“

64、天子”的封建帝王身上”可以得出将儒家思想融入法律;“封建帝王首先享受法外特权,因为天子受命于天,那些明文规定的法律条文对天子和权贵们来说,几乎毫无意义。中国古代所设置的政治体制使得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官僚们集行政与司法权于一身”可以得出以维护皇权为核心。 (2)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二“罗马商人的足迹也遍布四方”、“这就需要相应的法律加以规范和调整”、“这就需要罗马法学家们从事理论活动,著书立说,开展法学研究,并且借鉴古东方和古希腊的法律成果,形成自己的法律成果及体系”等信息分析概括即可。 (3)本小问的功能,依据材料三“资产阶级国家强调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政府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必须受到宪法

65、和法律的制约。其次是以宪法和法律来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并且依法约束和控制国家权力的行使”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 (1)特征:将儒家思想融入法律;以维护皇权为核心。 (2)原因:商品经济发达;不适时地对法律加以规范和调整;罗马法学家们的贡献。 (3)保障资产阶级民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制约国家权力的行使。【小题2】【小题3】【解析】本题考查中西方的法律制度。(1)本小问,依据材料一,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概括;(2)本小问,依据材料二,提取有效信息分析;(3)本小问,依据材料三,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概括。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罗马以及近代欧洲法制相关知识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

66、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2.【答案】【小题1】(1)条件:根据“积二十多年来在农村工作中的经验在战争的不同阶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得出十多年来在农村工作中的经验;根据“由于一些大城市被国民党占领所以中共建立革命根据地只能是以乡村为中心“得出抗战后国民党抢占一些大城市。 事件:根据“经过一年多的战略防开始把战线引到国民党统治区”结合所学得出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变化:根据“开始由以农村为中心到农村包围城市的转变”得出由以农村为中心到农村包围城市的转变。根据“过一年多的战略防御开始把战线引到国民党统治区得出战略反攻开始把战线引到国民党统治区。 故答案为: (1)条件:

67、二十多年来在农村工作中的经验;抗战后国民党抢占一些大城市。事件: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变化:由以农村为中心到农村包围城市的转变。原因:战略反攻开始把战线引到国民党统治区。【小题2】【解析】(1)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解放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要实行独裁统治;中共及全国人民要求民主和平;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2)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1948年-1949年春,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本题解答要准确把握题干主旨并结合所学进行分析,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

68、息的能力。43.【答案】【小题1】(1)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一“它循着激进、暴力模式发展演变”可以得出具有激进、暴力模式的特点;“法国近代历史上制定的宪法比任何国家都多,从1789年至1815年,就有过7部宪法”可以得出数量多;“历经近百年震荡而渐趋稳定与成熟”、“法国宪法历经君主立宪、共和与帝制的交替更迭。从形式上看,由于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激烈,国际上又受到欧洲反法联盟的多次围攻”可以得出发展历程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 (2)本小问的原则,依据材料二“把最后的权力赋予人民。人民通过选任和委任代表,行使国家的立法权,并有权监督各行政部门的工作”可以得出民主原则;“美国政府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

69、个平等独立的部门组成,彼此没有从属关系,但又必须相互依存、互相制约”可以得出分权制衡原则;“按照宪法规定联邦权力列举和州权力的保留的分权方式,联邦与州的权力有专有权和共有权的区别,但是联邦的地位高于州的地位”可以得出联邦制原则。 (3)本小问的积极意义,依据两则材料,结合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积极影响分析。 故答案为: (1)特点:具有激进、暴力模式的特点;数量多;发展历程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 (2)原则:民主原则;分权制衡原则;联邦制原则。 (3)否定了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独裁,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利益,具有先进性的民主精神,对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集团间的矛盾,有效防止封建势力复辟,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有助于维护无产阶级合法权益,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小题2】【小题3】【解析】本题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1)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一,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概括即可;(2)本小问,依据材料二,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概括即可;(3)本小问,依据材料一、二,结合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对法国和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相关知识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