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第10讲一、选择题1(2021安徽合肥模拟)鸦片战争期间,姚莹认为“此时夷务关重,制造大号战船,实为要著”,并建议“造大舰必先储费,工价非倍于常例不可。而造船之人,又必习知洋面,攻战者亲督之,乃能有用庶可制敌取胜”。据此可知,姚莹()A为洋务运动提供了理论源泉B意识到了制海权的重要性C预见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必然D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潮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制造大号战船可制敌取胜”可知,姚莹认为制造大号战船能够制敌取胜,说明他意识到制海权的重要性,故选B项。2(2021广东茂名模拟)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法国人以“中国虽与英夷息兵通商,为和好究不足恃”为由,建议清政府“必须自为防备,方无
2、后患,庶有事可资辅助”,并要求互派公使;同时建议清政府“派官赴伊国,学习修船铸炮水战兵法,万一将来英夷再有滋事,不难制胜”,均被清政府一口回绝。这表明()A清廷对外依然昏聩懵懂B英法矛盾尖锐不可调和C法国企图干预中国内政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答案】A【解析】法国人的建议十分中肯,但清政府全部予以拒绝,说明其仍自以为是,不思进取,这是清廷盲目自信昏聩懵懂的表现,故A项正确;法国人向中国提建议,并不等同于其与英国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排除B项;法国人提的只是建议,并非是对中国内政的干预,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认为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仍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自我陶醉中,并未受到近代外交观念的
3、影响,排除D项。3(2021山东聊城模拟)“原告为中国人,被告为有约国人,由该有约国领事衙门审判;原告为有约国人,被告为中国人,案件由中国地方官员审判,但得通知该国领事派员莅审,原、被告一方为无约国人,另一方为中国人,或均系无约国人,其案件虽由中国官府受理,但须邀一有约国领事会同裁判。”上述规定主要表明,晚清()A司法制度较为完备B司法开始与国际接轨C外交努力取得成效D司法主权遭到破坏【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由该有约国领事衙门审判”“但得通知该国领事派员莅审”“须邀一有约国领事会同裁判”可知,这些特权均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破坏,故选D项。4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
4、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以前,历代王朝均没有与外国平等交往B鸦片战争以后,仅晚清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不平等C鸦片战争使中西方关系从实质上平等变为不平等D鸦片战争使中西方关系由朝贡体制转向条约体制【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朝贡体制,“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指近代西方列强同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形成条约体制,故D项正确。5下表反映的是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战争赔款与支出军费情况,1840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为4 000万两。据此判断,下列认识合理的是()战争战争赔款支出军费第一次鸦片战争1 960万
5、两约4 000万两第二次鸦片战争1 600万两约4 000万两A.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破坏程度更低B第二次鸦片战争赔款减少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窘境C清政府减少了对国防军事建设的资金投入D清政府的财政体系面临崩溃的局面【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按1840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为4 000万两计算,两次鸦片战争的战争赔款和军费支出都大于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这说明清政府财政体系面临崩溃,故D项正确。61862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致上海道台的信函中称:“历年以来,本领事馆与贵官廨早经谅解,凡贵国官廨对于居住租界内之华人行使管理权时,须先经本领事同意。”上述材料表明()A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6、B英国在华获得领事裁判权C租界逐渐成为“国中之国”D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答案】C【解析】材料“凡贵国官廨对于居住租界内之华人行使管理权时,须先经本领事同意”表明,租界逐渐成为“国中之国”,故C项正确;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英国在华获得领事裁判权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排除B项;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排除D项。7(2021河南郑州模拟)根据日本官方的日清战争实记记载,九连城“当地居民箪食壶浆迎我王师,携来鸡和猪献给我军”,日本随军记者因此感慨:“东西旦夕相望,庶民子来,古人之言,不欺我也。”这种现象反映了()A中国当时民族意识观念淡漠B民族
7、矛盾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C中国近代民主意识观念淡薄D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A【解析】根据日本官方的记载,晚清日本侵略中国期间,百姓会迎接和献食给日军,表明中国当时民族意识观念淡漠,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排除B项;材料中反映的是清朝中国百姓的民族意识,并非反映近代民主意识观念,排除C项;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后,中国就已经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8(2021广东珠海模拟)下表为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洋员参战情况,这一状况()姓名国籍职务服务军舰汉纳根德国北洋舰队总查定远舰(舰队指挥舰)马吉芬美国帮办管带镇远舰(主力战舰)余锡尔英国总管轮致
8、远舰(主力战舰)A.是黄海海战中清军战败的根源B体现了清廷向西方学习的态度C反映出北洋海军整体装备落后D导致北洋水师受到列强的牵制【答案】B【解析】被聘用的外国人担任了北洋舰队的管理职位,是为了更好地向西方海军学习,这体现了清政府向西方学习的态度,故B项正确;清政府战败的根源是制度的落后,排除A项;仅根据洋员的职务无法推知北洋水师的装备水平如何,排除C项;北洋舰队的主要战舰舰长及高级军官皆由中国人担任,D项存在夸大洋员作用之嫌,排除。9(2021皖北协作区联考)美国学者石约翰曾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一词进行统计,他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一词仅在每百页出现1次,而从甲午战争
9、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一词的出现频率明显增加,到1902年至1910年间,每百页出现次数高达22次之多。这反映出()A甲午战争后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B甲午战争后清朝外交理念的近代化C甲午战争后向西方学习转向制度层面D甲午战争后清王朝在外交中注意维护主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主权”一词在甲午战后出现频率明显增加,反映了社会意识中主权观念的强化,而主权观念强化是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故A项正确;清季外交史料并非清朝官方外交文书,不能体现清朝外交理念的近代化,排除B项;标志向西方学习转向制度层面的是维新变法运动,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清王朝并未在外交中维护主权,直至沦为
10、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D项。10(2021江西五市九校协作体联考)下图是当时在英国一本相当流行的讽刺杂志PUNCH中刊载的用西方人的观点来描述甲午战争的漫画,图中日本穿得不伦不类,像个小丑,却指手画脚,神气活现地给各老牌西方帝国的军官们上孙子兵法课。以下对该漫画解读最合理的是()A此漫画发表于甲午战争之前B甲午战争奠定日本的列强地位C西方讽刺清王朝的不堪一击D西方列强准备要合力压制日本【答案】B【解析】漫画中西方列强虽然心不甘情不愿,却还要礼貌地坐在那里忍受着日本的趾高气扬,是因为甲午战争中日本打败了清王朝,奠定了日本的列强地位,使日本赢得了西方列强“文明礼貌”的对待,故B项正确;此漫画应发
11、表于甲午战争之后,排除A项;漫画表现的是列强对日本取胜感到不情愿,但是又不得不接受现实的复杂心态,与清王朝无关,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西方列强准备要合力压制日本,排除D项。11(2021河南中原名校联考)由庚子事变而激起的革命风潮,无处不在,浸浸乎弥漫天下。当革命风潮层浪叠起,聚集以成高山滚石之势时,清王朝“成败兴亡之数”已然铸就。据此可知,庚子事变()A激起义和团运动爆发B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D使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由庚子事变而激起的革命风潮,无处不在”“当革命风潮层浪叠起,聚集以成高山滚石之势时,清王朝成败兴亡之数已然铸就
12、”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激起了全国的革命风潮,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故C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是庚子事变的直接原因,排除A项;庚子事变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并非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B项;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排除D项。12(2021福建厦门模拟)1901年2月21日,清政府接受了列强要求处死的12名官员名单,即载漪、载澜、载勋、英年、赵舒翘、毓贤、启秀、徐承煜、徐桐、刚毅、李秉衡、董福祥。到4月,列强要求严惩的地方官员,共达142人之多。这反映出()A清政府的半殖民化程度加深B列强完全左右了清政府C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开始转变D义和团运动被联合镇压【答案】A
13、【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被列强左右,惩办义和团运动中的爱国官员,成为列强在华的工具,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故A项正确;“完全”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从甲午战争之后到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兴起,民族矛盾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对清政府爱国官员的惩罚,并未提及义和团运动,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该国王已亡故四年,并无子嗣,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为今之国王。该国有大族二十余家,皆其国之权臣,议事另有公所,只须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约束。揣其词意,或前此粤省烧毁之烟,其中即有各该
14、权臣之物。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轻弱女,尚待择配,则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故求索不专在通市。摘编自琦善奏探询英国各情形折(1)根据材料,概括琦善获得的情报。(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琦善的这份奏折的看法。【答案】(1)情报:英王亡故、新女王年轻;英国由大族选出权臣执政,不受王室控制;中国禁烟造成英国权臣的财产损失。(2)看法:琦善获得了一些能反映当时英国状况的情报,但他囿于见闻,仍以中国的传统观念,如蛮夷之国、礼义廉耻和君臣上下等来解读这些情报。因此琦善的奏折对英国政情、英国大臣的操守和鸦片战
15、争如何发生均有一定的误解。14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去伪存真是其中的关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关于甲午战争,美国的哈勃周刊和论坛杂志分别撰文,认为:“日本代表着现代文明,中国代表着野蛮或者至少是一种没有希望的过时的文明。”“战争确实具有广泛的意义它是进步与停滞不前之间的一场斗争。日本的胜利意味着现代文明扩大到朝鲜,以及她的财富向世界开放。相反,中国的胜利意味着继续延续朝鲜的无能。”材料二满族“元(原)塞外之一蛮族,既非受命之德,又无功于中国,乘朱明之衰运,暴力劫夺,伪定一时,机变百出,巧操天下。虽然,我国之所惩伐在清朝廷,不在贵国人民也夫贵国民族之与我日本民族同种、同
16、文、同伦理,有偕荣之谊,不有与仇之情也”。摘编自日宗方小太郎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1894年)概括材料一、二的观点,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观点进行反驳。【答案】材料一观点:先进文明应该征服落后文明。材料二观点:甲午战争是讨伐清廷而不是针对中国人民。反驳材料一观点:甲午战争是一场日本干涉朝鲜内政、进而侵略中国的非正义战争。该观点目的是为侵略战争制造理论依据,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作辩护。日本虽然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其近代化过程是建立在对其他亚洲国家侵略、掠夺的基础上的,打断了其他亚洲国家的正常发展进程;近代中国虽然在社会转型中落伍,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生命力强大。反驳材料二观点:该观点刻意夸大和激化满汉矛盾,为侵略战争制造借口。该观点把日军描绘成从清朝统治下拯救中国人民的解放者,以争取中国人民的支持;企图利用中国国内的民族矛盾来消弭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以此削弱中华民族抵抗日本侵略的反抗斗志;掩盖了那个时期清政权就是中国政府、清朝臣民就是中国人民的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