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师说》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大题集训练(四)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0339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说》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大题集训练(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师说》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大题集训练(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师说》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大题集训练(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师说》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大题集训练(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师说》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大题集训练(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大题集训练(四)生态环境(45分钟,100分)非选择题1某校生物研究小组的同学对当地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与种植单一品种相比,在不同田块种植不同品种玉米,可增加_的多样性。若玉米和大豆间作(相间种植),既可提高光能的利用率,提高产量,又可减少_肥的用量,从而降低成本,并且该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也有所提高。通常还可采取_等措施调整能量流动关系,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2)玉米螟幼虫能蛀入玉米茎秆和果穗内取食,玉米螟幼虫和玉米的种间关系是_。若调查玉米螟幼虫的密度,应采用_法。取两份等质量同品种的玉米粉,一份经发酵做玉米馒头,另一份煮玉米粥,这两份食物中所含能

2、量较少的是_。(3)若由于水淹而导致该农田弃耕,之后将发生_演替,在演替过程中,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群落有机物的总量将_。解析:(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题干中不同田块种植的不同品种的玉米属于同一物种,可增加基因多样性。大豆和根瘤菌共生能够增加土壤中氮肥的含量,玉米和大豆间作,可增加农田中物种的丰富度,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农田管理中,可以通过锄草、捉虫等措施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2)玉米螟幼虫取食玉米茎秆和果穗,玉米螟幼虫和玉米的种间关系是捕食。玉米螟幼虫活动范围小,因此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玉米粉在发酵过程中,

3、玉米粉中的一部分能量被酵母茵利用,因此等质量同品种的玉米粉经发酵制成的馒头所含能量比玉米粥少。(3)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在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植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有机物的总量将增加。答案:(1)遗传(基因)氮抵抗力锄草(治虫)(2)捕食样方玉米馒头(3)次生增加2如图为某海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简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类群有_。图示中未包括生态系统的_和_(填组成成分名称)。由该食物网可推出该海域的群落空间结构在_方向上存在较大差异。(2)该海域周边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含N、P的物质,超过了海域自动净化能力

4、的限度,使其_能力下降,海域水体变黑发臭,水中溶氧量下降。其中溶氧量的减少主要是由生态系统中_(填成分)的呼吸消耗所致。溶氧量减少导致鱼虾死亡,鱼虾死亡又进一步导致水体质量恶化,此为生态系统的_调节。(3)若游泳动物食性鱼类的食物有1/2来自浮游动物食性鱼类,1/4来自虾蟹类,1/4来自底栖动物食性鱼类,则游泳动物食性鱼类的能量每增加100 kJ,浮游植物提供的能量至少为_kJ。解析:(1)图中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浮游动物和较小型的底栖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图中列出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未列出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污染超过了生态系统自动净化能力的限度,使其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水体变黑发臭,说明

5、有大量微生物繁殖,大多数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其细胞呼吸消耗大量氧气。溶氧量减少导致鱼虾无亡,鱼虾死亡又进一步导致水体质量恶化,这种调节方式为正反馈调节。(3)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时需浮游植物提供的能量最少,此时游泳动物食性鱼类的能量每增加100 kJ,浮游植物提供的能量至少为1001/220%20%20%1001/420%20%20%1001/420%20%20%12 500(kJ)。答案:(1)浮游动物和较小型的底栖动物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垂直(2)自我调节分解者正反馈(3)12 5003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的碳流动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D

6、代表4种动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_。大气中CO2的来源除图中所示还包括_。(2)写出图中存在的食物链(网):_。(3)群落中4种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和_有关。(4)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各生物种群的数量均接近_值。若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C灭绝,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其原因是该生态系统具有_。(5)人为因素导致图中_大量减少,这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解析:(1)由图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来源主要包括它们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及未体现出的化石燃料的燃烧。(2)食物链必须以生产者为起点,分解者不在食物

7、链中,能量在流动时是逐级递减的,由乙中的能量可知,A是初级消费者,B和C是次级消费者,D是三级消费者,食物网见答案。(3)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4)在生态系统稳定时,各种生物种群数量都会接近环境容纳量。当C灭绝后生态系统又恢复到稳定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5)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释放过多,而生产者可以固定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可是人为因素导致生产者甲减少,这是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之一。答案:(1)丙化石燃料的燃烧(2)(3)栖息环境(4)K(环境容纳量)自我调节能力(5)甲4“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

8、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图1是“四位一体”农业生态工程模式图,图是该系统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生态工程的原理,请补充图2中的连线并注解,从而完成该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2)该生态模式中建立了日光温室,日光温室和裸地栽培相比,植物需水量和需肥量为什么相对要多一点?_。使用沼气池里的残渣为什么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_。(3)“四位一体”农业生态工程应用了_等原理,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它的稳定性有什么特点?_。(4)举例说明“四位一体”农业生态工程有哪些生态效益?_(至少两点)。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典型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相关知识。“四

9、位”指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及日光温室四部分,是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它的运行原理为:日光温室的增温效应可使蔬菜等作物在冬天也能正常生长,日光温室比裸地栽培温度相对要高,植物生长快,需水、需肥多,同时也使猪免受严寒而快速生长;温室内的植物为动物提供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人、猪的粪尿及蔬菜废弃物等物质投入沼气池生产沼气,同时沼液和沼渣又是蔬菜的良好肥料,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能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四位一体”农业生态工程充分应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和物种多样性等原理,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答案:(1)如图所示(2)日光温室比裸地栽培

10、温度相对要高,植物生长快,所以需水、需肥多沼气池里的残渣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能提高蔬菜的产量(3)物质循环再生和物种多样性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恢复力稳定性较高(4)使用清洁、高效的沼气,减少对薪柴的砍伐量,有利于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人、畜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沼渣、沼液的合理利用,提高了土壤肥力,从而减少化肥使用量(任选两点或其他合理答案)5(2016广东省广州市模拟考试)请分析回答某湖泊生态系统的相关问题:(1)湖泊群落的_是区别不同湖泊群落的重要特征。沉水植物生长于湖泊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区域,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这种分布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

11、填“水平”或“垂直”)结构。(2)湖泊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将动物粪便、动植物残体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它们所属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这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功能。(3)附近的某饲料厂将少量污水排入湖中,但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这是因为生态系统_。解析:(1)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沉水植物生长于湖泊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区域,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体现在群落的水平方向上不同的地带分布有不同的生物种群,这种分布主要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2)分解者能将动物粪便、动植物残体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这说明了物质可被循环利用,这主要体现

12、了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是指抵抗外界干扰,保持原状的能力。如附近的某饲料厂将少量污水排入湖中,但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答案:(1)物种组成水平(2)分解者物质循环(3)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或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6(2016山东省胶东模拟考试)某山区为了改变秃山荒岭、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实施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的政策,几年后该地植物种类和数量均增加,气候条件转好。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生物兴趣小组对该地某区域的杜鹃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其采用的方法是_;调查过程中

13、,因标志物过于明显,会导致被标记的个体更容易被天敌发现和捕食,这会导致调查结果_(填“偏大”或“偏小”)。(2)封山育林后遏制了水土流失的现象,体现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几年后该地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通过政策调整改变了该地区的生态面貌,说明人类活动能够改变群落演替的_。(3)如图是该山区生态系统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则图中b表示_;该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100%。解析:(1)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生物,而杜鹃鸟就属于此类;由于标志物过于明显,被标记的个体更容易被天

14、敌发现和捕食,这样会导致第二次捕获时被标记的个体数比正常时减少,导致调查结果偏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其中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通过政策调整改变了该地区的生态面貌,说明人类活动能够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3)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从图的特征看,a表示该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则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e表示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能量传递效率是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与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f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就是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所

15、以该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f/b100%。答案:(1)标志重捕法偏大(2)间接抵抗力速度和方向(3)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f/b7(2016广东省七校联考)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1)图中构成生物群落的是_,其中过程表示_作用,大气中CO2的来源除了图中所示之外,还可来自_。(2)图中有_条食物链,丙和丁的关系是_。该食物网中,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1108 kJ,能量传递效率按10%20%计算,则最高营养级至少能获得_ kJ的能量。(3)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I中某种绿色植物的数量锐减,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数量发

16、生了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_调节来实现的。解析:(1)由图可知,A为生产者,D、E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C为大气中的CO2,故构成生物群落的是A、B、D、E。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大气中的CO2有两个主要 一来自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二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2)图中甲为生产者,戊为最高营养级,图中有4条食物链。食物网中,戊作为第五营养级时(甲乙丁丙戊)获得能量最少,戊至少能获得的能量为110810%10%10%10%1104(kJ)。(3)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答案:(1)A、B、D、E分解者的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2)4捕食和竞争1

17、104(3)负反馈8(2016山西省四校联考)如图是某种人工湿地构造示意图(箭头示水流方向),展示了较新的污水(常富含N、P)处理技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人工湿地的上行池和下行池中均栽有芦苇、香蒲、菖蒲、美人蕉等湿地植物,它们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这些人工湿地植物一般宜选用本地物种,避免_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2)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_、_、_。(3)假设该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三种生物,它们构成的食物网关系如图。若甲能量中比例为m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则消耗甲的能量最多是_kJ。(4)在该生态系统中,除了植物对污水有净化作用外,还需依赖于微生物

18、,微生物所起的净化作用是_。(5)此生态系统每天处理污水的量是一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是有限的。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生态系统所表现出的是_稳定性。解析:(1)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为了避免外来物种入侵,人工湿地植物一般宜选用本地物种。(2)所有生态系统的功能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3)求最多消耗甲的能量时,传递效率按10%计算,设最多消耗甲的能量为x kJ,由题意可知,x(1m)10%10%xm10%A,得x100A/(9m 1)。(4)微生物多属于分解者,可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故每天处理污水的量是一定的。污水处理过程中,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并未发生明显改变,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1)生产者外来物种的入侵(2)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3)100A/(9m 1)(4)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5)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