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夏县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B卷高二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军人的精神修养,基本着重在智、仁、勇三达德。这三达德中,又以仁为主。中国文化主要精神都发源在一个“仁”字上。孟子谓:“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礼是仁的表现,仁是礼的本原。但战争本是要杀人的,好像是一种残忍的行为,我中华民族虽尚武,而不流于残忍,所以能绵延历久,屡挫不衰。中国军事要讲顺天应人,替天行道。所谓止戈为武,仁者无敌,战争乃为一种吊民伐罪,以杀止杀的行为,故军队则成为仁义之师。孟子也说:“不嗜杀人者,能
2、一天下。”不嗜杀人,不是不杀人。但杀人总不是好事,因此非存心至仁,则不宜开来担任此杀人的大任。既要杀人,自己也该不怕死,所以说:“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视死如归,也是武德。当知两军交锋,固是要争取胜败,更要是“争是非”。是的向非的投降,实无光荣可言。一个人有生必有死,中国人强调“精神不死”,躯体虽不保,但其人格气节仍然存在。战争并不是鼓励杀人,更不是鼓励自杀。心中只有一个道,一个仁义之道。死生一观,并不在这些上来计较。中国军人既尚仁,又讲礼,吉、凶、军、宾、嘉五礼,军礼占其一。可见中国文化中之中国军人,正也代表着文化传统主要精神之所在。孔子在论语里,提出了一段军人修养最高精神的话,说:“子之
3、所慎,斋、战、疾。”斋是祭前斋戒,所祭是鬼神。孔子在祭前斋时,既不确认有鬼神,也不确认无鬼神,只是此心戒慎,不懈怠,不做作。祭只是祭,斋只是斋。疾病之来,也不知将成大病,抑系小疾。但不要害怕,也不要疏忽,只一心戒慎在疾上。遇战事,也如对鬼神、对疾病般,只莫放松、莫紧张,不当它是强敌,亦不当它是弱敌。临阵只一心在临阵上。慎是不怕也不忽,不把事来看大,也不把事来看小。当知临祭、临战、临疾,皆是人鬼关头,死生之际,在可知不可知之间。孔子举一“慎”字教人,这是精神上最高修养恰到好处之明训。我们若懂得孔子这番教训,自然不会有好战的心,也不会有畏战的心。中国社会上又很着意表扬失败的军人,尤著的如关羽、岳飞
4、,令人称之为“武圣”。关羽在历史上表达了一个“义”字。当时曹操很赏识他,礼遇有加,封侯赠金,无所不至。但关羽不为曹操所动,还是走归刘备,这就是他的义。岳飞精忠报国,十道金牌班师回来,冤死在风波亭,在历史上表达了一个“忠”字。我们看水浒传上一百零八位好汉聚集在梁山泊忠义堂,打起“替天行道”的杏黄旗,这可见文化传统中之忠义武德,流传在民间社会,真是根深蒂固的。(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中的武功与武德)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军事提倡军队要成为仁义之师,顺天应人,以杀戮制止杀戮,故虽尚武而不至流于残忍。B在中国人看来,战争不应鼓励杀人,更不应鼓励自杀,因为失败自杀实无光荣
5、可言,应当唾弃。C孔子认为,斋只是斋,不懈怠就好;对于疾病,既不要害怕,也不要疏忽;都体现出无可无不可的随意态度。D同为失败的军人,关羽表达了“义”,岳飞表达了“忠”,而一百零八位好汉聚集梁山,方将忠义武德合为一体。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的第一自然段阐析智、仁、勇三达德,重在谈武德;最后一个自然段分析失败的军人,重在谈武功。B文章多处使用引证法。第一自然段中两次引述孟子的话,都与“仁”密切相关,但具体的论述角度则各不相同。C第三自然段从论语引出关于斋戒、疾病和战事的话题,并分别做了具体论述,从而阐明了对“战”的正确态度。D第四自然段主要使用例证法,文中引述了关
6、羽、岳飞和水浒一百零八位好汉的例子,以有力的事例论证了观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仁”“礼”关系看,仁是礼的本原,礼是仁的表现。中国军人既尚仁,又讲礼,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尊崇。B视死如归,是武德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生死之外,还有是非,躯体可以不保,但要存仁义之道,坚守人格气节。C临战是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孔子教人以“慎”,不怕也不忽,保有临阵专注的状态,堪称军人修养最高精神的明训。D仁义之道与忠勇之道是中国武德中并存的两个概念,和谐统一构成中国武德文化的内在本质。(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6小题,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过 梁马加从涞源到察哈尔的
7、大道,呈现着异样荒凉的景象。凝结的薄冰破碎了,枯黄的马兰草被践踏得面目全非,羊粪露出在雪的外面,水成岩的石子上涂抹了斑斑的烂泥,仿佛有一列长距离的军队刚从这里走过。孙林注意着路上的现象,无论是一颗土粒或是一根草。他企图从任何物体的表面上找出可以证明的痕迹。他迫切地需要知道在两点钟前是否有队伍从这里经过,因为抗联司令员给他一道紧急的命令,要他把刚刚离开的一个大队追回来。孙林的耳轮很大,平滑的额角,看起来没有精神的石灰色的眼球,老是盯在一个地方,一分钟也不会转动一下。这个人就有个长处,他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送信时跑得脚板生出大饼厚的僵皮,他向来不对谁抱怨一句。道路崎岖得不能骑马,可是丢开马以后,更
8、觉得身体难以支持下去。他四肢瘫软无力,头昏脑乱。显然是急行军和夜里没有睡眠的结果。他的意识里浓重地潜伏着疲惫。他想到他会消失最后的挣扎力而倒在路旁,也许因为寒冷而得到可怕的结果。他的思想近于混乱,但是有一种力量还能支持他继续前进,那便是对革命工作所发生的热情。雪花从甸子梁最高的山尖上抖撒下来,带着一种附着力,吻合在低矮的甸坡的茅屋上。孙林悄悄地走到一家院里,在马槽的附近,碰见一个贩麻的老头子,正用扫帚扫着落在麻捆上的积雪。他告诉了孙林关于部队通过甸子梁的事情。“你是在梁上碰见队伍的?”孙林望着村外一片白茫茫的山峰,问着老头子。“有些队伍已经下梁了,有些队伍在雪里滚”这老头子没有说完,又贪馋地把
9、烟管插进嘴里去。孙林的脚尖刚刚触到了雪块,一种莫名的战栗震撼着神经末梢,仿佛他的感觉器官触到冰柱上了一样,血管也要凝结起来,他在那雪块上揉了两下,没有说一句话。不知道是受了老头子的影响,还是自己打不定主意,孙林跟老头一道走进屋里。“我从来没有走过这鬼地方!”他不耐烦地跺了一脚。“除了五台山外,甸子梁是周围八九百里最冷的地方。每年七八月都要冻死人。从甸坡到甸子梁还有五里地。到梁上地就平了,风也大了,雪也深了。中间三十里没有人家,假如你的火力不足,到半路上就冻完蛋了!”老头子想起了舒适一下自己的身体,解开皮袄,拢起火。把葫芦里的烧酒倒在一只青鹅羚碗里,快活地呷了一口,然后把酒碗递给青年人:“同志,
10、烘烘肚子吧!”“我们军队不准喝酒。”孙林想起了部队的纪律,皱一皱眉。“你不喝酒,过梁的时候会冻死你的!”老头子叫着。他的红沙眼燃烧得有些肿了,闪烁着火花:“我成了习惯啊,过梁就要喝酒。”孙林走到外面去,雪还是下着,拴在石槽上的骡子跑到马棚的门口,雪落在它的头上,它一次又一次不安地闪着耳朵。孙林很长时间地望着天空。他知道雪不会停下来。而山上的路又被雪掩盖住了,辨认出道路的痕迹是很困难的,天气是这样寒冷,就算是狗和麻雀也应该都躺在自己的窝里。似乎整个世界上不会有人再冒险地走路,也没有人愚蠢地和无情的严寒开玩笑。他快快地回到冰冷的房子里,靠着锅台,失望地瞧着老头子的下巴。“今天不能过梁吗?”“梁上有
11、三不过,你不知道吗?”老头子反问,他好奇地望着孙林的两只耳朵,“过梁有过梁的规矩,阴天下雪不过梁,赶早贪黑不过梁,单身汉不过梁。”“我今天”孙林的面孔变得苍白起来。“你今天不能过梁!”老头子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摇着头,又喝了一口酒。老头子伤感地咳嗽着。缄默了一会儿,突然,发酒疯一样摇着孙林的胳膊。“咳咳!你们八路军真是能吃苦呀,希望老天爷睁开眼睛。”老头子的同情使孙林感到难过,每当想起任务,他的思想立刻陷入被谴责的不安状态。他霍然站起身子,背起马枪,踏着门板踉跄地跑到外面,老头子惊讶地望着他坚决的表情,扑灭地上的火,也随着走到外面。“老天爷留你在这里过夜的。”“不!我要过梁去!”孙林冷静地回答说
12、。风雪吹开了他的薄薄的棉衣,他的身子已经被风雪吹打得摇抖不定。“过梁去你疯了么?”老头子惊骇地抓着孙林的胳膊,摇了两摇。“我要”孙林没有说出他所要说的话,望着前面雄伟的山峰,一种热望从他的心底燃烧起来。“同志,你过梁会冻死的!”老头子同情地恳求着。孙林没有听从老头子的话,背起马枪,勇敢地向着山顶走去。五分钟后,他变成一团雪块滚进茫茫的乱苍山里面了,只有洁白的雪地上残留着脚印的痕迹,没有多久,又被雪花掩盖住了。两天以后,抗联在涞源打了一个胜仗,老头子从甸坡赶着骡子回了家,在烧坏敌人汽车的战场上,他又碰见了那个年轻的通讯员,他坚毅的表情里愈发显露出青春的健康,对着汽车的碎铁片发着微笑,仿佛有什么快
13、乐事情一样,只是左部脸上冻掉了一只耳朵。1941年7月作于延安(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除了对人物进行描写之外,还实写了骡子、狗和麻雀等动物,意在通过动物在严寒中的表现衬托主人公不畏严寒,坚持过梁的形象。B小说中“梁上三不过”的说法,既是当地民众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老头子认为孙林不能过梁的原因,又从侧面突出了孙林决定过梁的决心。C小说中写孙林“变成一团雪块滚进茫茫的乱苍山里面了”,运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表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使小说的主题也更好地凸显。D小说末尾写孙林虽然冻掉了左耳却面露微笑,表现他在胜利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满足,与前文所叙老头子好奇地望
14、着他的两只耳朵相照应。5小说多处写“雪”,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6 小说题为“过梁”,却并未具体描述主人公过梁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效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征服陈忠实夜已深,天很黑,田野悄悄静静。使人透不过气来的闷热散开了。南葫芦攥着一柄钢叉,死死盯着那个贼。那贼正蹲在菜园地里。南葫芦渐渐看分明了,那是南红卫。高中毕业生,把书念到狗肚里去了。你在南村扯旗造反,整南恒的二爸南恒今年当了队长,有你好受的,等着!只见南红卫拔了一堆葱正往外转移。南葫芦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举着钢叉。南红卫一惊,接着摆出一副随便咋办的架势。南葫芦把钢叉收回,呵斥说:“走!见队长!”倒霉透咧!南红卫边走边想。队
15、长南恒是他的对头。看你南恒怎么揉搓我吧。“文革”中,我整了南恒二爸又怎么样呢?南恒二爸在“四清”运动中,把我南红卫的老子整得还不惨吗?那年正好我高中毕业,考大学分数够了,政审通不过。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队长南恒惊醒了。他披上布衫,出来开门。问:“啥事?”“光彩事!”是葫芦的得意的调门。南恒明白了:南红卫偷了南葫芦承包的大葱。黑暗中,这十二张嘴也辩不倒的南村文化最高的农民站在那里,把脸摆到另一边,任南葫芦挖损。“哈呀!葫芦叔”南恒习惯地用食指顶顶鼻头,笑了,“红卫是我派去的”“你说啥?”南葫芦打断他的话。“我派他去拔葱的。”南恒肯定地说。“你”南葫芦张着嘴,合不拢了。“我想看你到底负不负责任。”南
16、恒仍然平静地说,简直跟真的一样。“噢!这”南葫芦一下泄了气。南红卫转过脸,发出两声尴尬的笑声。三人散后的好一会儿,南恒又听到有人敲门。南恒拉开门闩,一眼瞅见门口站着南红卫,忙问:“你还没睡?”“睡不着”“好,咱俩扯扯。”南恒热情地说。于是俩人走到街巷里。“刚才那事,你下一步准备咋办呢?”“没有下一步。”村巷里只有他俩的脚步声。田野里比村巷里亮多了,清凉的带着湿漉漉的水气的夜风,吹得人心胸里好舒畅,河滩里无名水鸟单调的叫声,更显出田野的寂静。两人在大路边坐下。“你为啥不整我呢?”南红卫突然转过头问。“我不想整任何人。我今年当队长,能不能把南村的事办好,是另一回事”“你刚一上台,把你堂哥整惨了,”
17、南红卫说,“对我,你咋这么客气?”“我堂哥挪用公款,不能不整!你呢?我想拉你进队委会,把你的面皮扒光了,就不好用了。”“把我拉进你的班子?你是怯那些在“四清”运动中挨了整的人,是不是?”南红卫反问。“对。”南恒承认了。南红卫得意起来:“我早就看穿了你。”“你先别得意,”南恒说,“你只说对了一半。”“那一半是啥?”南红卫问。“你有文化,有本事,对村里有用处。”南恒说,“你当队长那几年,队里烂了,穷了,也有当时社会的原因。你有几件事办得好,比如办秦川牛场、办砖场”“甭提了!”南红卫叹了口气,“一样也没成。”“不成的原因,关键就在你只依靠你的那一股势力,把另外几股势力当敌人。”南恒说。南红卫沉吟半晌
18、,不得不承认。“你宁可南村继续烂下去,也不能容忍我南恒当队长!”南恒毫不回避。既然谈开了,就索性说个明白。“痛快!我承认。”南红卫激动地站起来,“我今晚来找你,就是想听你说句实话。”南恒也站起来,“不整你,就是这原因。”“我这号人吃软不吃硬,”南红卫表白说,“其实,真正厉害的,是你老弟这号人!”“甭勾心斗角了!老哥!”南恒也诚恳地说,“斗了十几年了,斗得大家碗里一天比一天稀!”“南村不是没能人!”南红卫说,“却把本事花到钩心斗角上去了。”南恒扶一下眼镜,高兴地叫起来:“这才是一句实扎扎的话。再往下说呀!”“完了。”南红卫说,“我睡不着。你包庇我,比罚我更叫人羞愧。我找你,就是想说这句话”“好了
19、,不说这事,”南恒说,“告诉你吧,我准备重办秦川牛繁殖场,这是独门生意。你准备一下,县里物资交流会就要开了,你去给咱物色几头纯种秦川牛回来。”“那没问题!”南红卫说,“我研究过秦川牛!”“咱俩可要共事了”南恒说。“要共事就共到底”南红卫说。繁星在不知不觉中隐匿起来了,湛蓝的天幕上,只有几颗很大的星儿,发着红蜡头似的光,晨风轻轻掠过田野,黎明了。【注】“四清”运动是指1963年至1966年开展的教育运动。初期在农村“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清思想、清政治和清经济”。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说对南葫芦的语言着墨不多,但言
20、简意赅。“走!见队长!”刻画出南葫芦的强势;“光彩事”运用反语,刻画出南葫芦内心的得意。B. 小说采用肖像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和内心独白的形式,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腻真实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C. 小说一明一暗地写了两人之间的“征服”,南恒对南红卫是“软征服”,南红卫对南恒是“暗征服”,一明一暗,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巧妙。D. 小说语言朴实,通俗易懂,具有生活气息与农村特色,如“啥”“实扎扎”“甭”等语言。8.小说中三处画横线的环境描写颇显作者的匠心,请结合小说内容分别指出其作用。(5分)9. 小说在刻画南恒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二、古诗文阅读(34分
21、)(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嘉祐元年五月,罢知谏院范镇。先是,帝暴疾,宰相文彦博因请帝建储,帝许之,会疾瘳而止。至是,镇即上疏曰:“置谏官者为社稷计也谏官而不以社稷计事陛下是爱死嗜利之人臣不为也愿拔近属之尤贤者置之左右以系亿兆人心俟有圣嗣,复遣还邸。”镇前后章凡十九上,待命百馀日,须发皆白。三年六月,以韩琦同平章事。既相,乘间进曰:“皇嗣者,天下安危之所系,自昔祸乱之起,皆由策不早定。陛下何不择宗室之贤,以为宗庙、社稷计。”帝曰:“后宫将有就馆者,姑待之。”已而又生女。四年十一月,汝南王允让卒,谥安懿,以其子宗实育宫中。琦怀孔光传以进曰:“成帝无
22、嗣,立弟之子。彼中材之主,犹能如是,况陛下乎!”帝不答。至是,司马光上疏曰:“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此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善者耳。”帝遂曰:“谁可者?”琦皇恐对曰:“此非臣辈所可议,当出自圣裁。”帝曰:“宫中尝养二子,小者甚纯,近不慧。大者可也。”琦请其名,帝曰:“宗实。”琦等遂力赞之。宗实时居丧,乃起复知宗正寺。七年八月己卯,立宗实为皇子。八年三月辛未,帝崩。夏四月壬申朔,皇子即位,诏请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后乃御内东门小殿垂帘。帝疾甚,举措或改常度,遇宦者尤少恩,左右多不悦,乃共为谗间,两宫遂成隙。一日,韩琦奏事帘前,太后鸣咽流涕,具道所以。琦曰:“此病
23、故尔,疾已必不然。子疾,母可不容之乎?”后意稍和。十二月己已,开经筵。翰林学士刘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尧禅之以位,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悚然改容,太后闻之,亦大喜,两宫之疑渐释。(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英宗之立)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置谏官者/为社稷计也/谏官而不以社稷计/事陛下是爱死/嗜利之人/臣不为也/愿拔近属之尤贤者置之左右以系/亿兆人心/B置谏官者/为社稷计也/谏官而不以社稷计/事陛下是爱死/嗜利之人臣不为也/愿拔近属之尤贤者置之左右/以系亿兆人心/C置谏官者/为社稷计也/谏官而不以社稷计事陛下/是爱死嗜利之
24、人/臣不为也/愿拔近属之尤贤者置之左右/以系亿兆人心/D置谏官者/为社稷计也/谏官而不以社稷计事陛下/是爱死嗜利之人臣不为也/愿拔近属之尤贤者置之左右以系/亿兆人心/11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建储,指确定皇位继承人,我国封建时代通常采用的是长子继承制。B社稷,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C起复,常指封建时代的官吏有丧去职,守丧期未满而又被重新任用。D己卯,为古人用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建储问题上,仁宗起初一直极力回避大臣的劝谏,范镇曾多次上书建
25、议仁宗选立宗室贤者为太子,并为此事须发全白。B宰辅韩琦以历史为鉴向仁宗进言指出,选立太子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他在劝诫早立太子的问题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C英宗患病期间,由于宦官的挑拨,英宗与太后之间一度产生嫌隙,在翰林学士刘敞等人的劝谏下,两宫的误会逐渐消除了。D司马光从国家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积极协助两代帝王,顺利地化解了帝位继承问题上所产生的危机,使国家转危为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善者耳。(2) 此病故尔,疾已必不然。子疾,母可不容之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野望杜甫西
26、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三城: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C尾联照应标题,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D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
27、深沉。展现了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的情怀。15诗歌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的句子是“_,_”。(2)韩愈在师说中用“_,_”两句分析人们在学习中存在很多疑难问题的原因,并深深叹息。(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解释自己处在富家子弟中间虽“缊袍敝衣”也毫不心动的原因的两句是“_,_”。(4)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中国人对于梅花普遍怀有
28、一种特殊的爱恋之情。应该说,没有哪一种花像梅花这样享受着 的好评。其实,就梅的形象看,若是在花中“选美”,她是无论如何难当花魁的。那薄如蝉翼的花瓣,稀疏的花蕊,淡淡的清香,在众香国里,绝对难以招人眼目。历览前贤崇尚梅的缘由,加之几次充当梅客的感悟,我想,千百年来,梅之所以让人欣赏、赞誉、咏叹,多半是源于她的品格。因此,“品逸如梅”常常被用作对一个人品行的赞誉抑或是自励的标准。宋代林和靖老先生生性奇俊, ,终生不愿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直在杭州孤山过着隐居生活,平生植梅放鹤,人称“梅妻鹤子”,也历来被传为佳话。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得宠,说来说去,还是文人的笔力所致。中国的文人往往自诩以天下为己任,而
29、文人们的际遇又 ,各不相同,特别是那些刚正耿直的正人君子和贤达官宦,往往怀才不遇,或是屡遭贬谪,尽尝阶下之苦。而( ),比拟自己的意志和胸怀。如陆游的诗:“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王冕也有诗云:“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由于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广泛传播。梅花生在苦寒之时,尽管生不逢时,命运不济,却依然我行我素,不屈不挠,在苦寒之中“寂寞开无主”,显现着既勇敢叛逆又悲壮凄楚的色彩。正是梅的这种 ,才使她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大千世界中非但未被挤出局,反而被文人们升华到“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的位置。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
30、当的一项是(3分)A众口一词 超逸绝尘 泾渭分明 禀性B众口一词 超凡脱俗 千差万别 禀性C有口皆碑 超凡脱俗 泾渭分明 秉性D有口皆碑 超逸绝尘 千差万別 秉性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们远大的志向便往往寄寓在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B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让他们往往寄寓了远大的志向C他们往往将远大的志向寄寓在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D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便往往被他们寄寓远大的志向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正是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广泛传播。B正是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梅被赋予了淡泊
31、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广泛传播。C正是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使之广为传播。D由于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使之广为传播。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你如果突遭意外,失血过多, (1) ,这些救你一命的血液几乎都来自他人的无偿捐献,无偿献血的采血任务主要由公益性血站负责, (2) ,这些全血检测合格的会在规定温度下保存、运输到合格品库,再分配到各个医疗机构,投入临床使用,然而,很多病人可能只是需要血液中的某些成分, (3) ,比如人体排异、发热、
32、过敏,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今天临床上多采用成分血输注的方式。这就需要人工通过离心机把全血分离出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不同成分,再输给情况不同的病人。四、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北大钱理群教授说:“真正的精英应该有独立自由的创造精神,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作为每一个行业里的佼佼者,自带名人效应,身上肩负着比普通人更大的责任,他们的一言一行应该传递给社会更多的正能量,鼓励人们努力追求美好生活,而不应该用“钻法律空子”“违背道德”的行为形成负面新闻占据舆论场,将错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置于众目睽睽之下,贻害世风!语文
33、老师计划在课堂上举行“社会精英与社会承担”主题交流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全国卷)参考答案1A【解析】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项,“失败自杀实无光荣可言”表述错误。根据原文为“是的向非的投降,实无光荣可言”,“失败自杀”并不意味着“向非的投降”。C项,“体现出无可无不可的随意态度”表述错误,对“斋”与“疾”,孔子都强调“慎”, 并非“无可无不可的随意”。D项,错误有三:其一:梁山好汉不可统称“失败
34、的军人”: 其二:原文举梁山好汉之例,是为了说明“忠义武德,流传在民间社会,真是根深蒂固”,而非判定其“方将忠义武德合为一体”。2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最后一个自然段分析失败的军人,“重在谈武功”表述错误,最后一个自然段重在谈武德。3D【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D项,“和谐统一构成中国武德文化的内在本质”表述错误。作者认为,“仁”是包括中国武德在内的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忠”“勇”“义”皆发端于“仁”, 故而不可认定仁义之道与忠勇之道是中国武德中“并存的两个概念”。4A5(1)文章多处写“雪”,渲染了气候的严寒,写出了环境的极端恶劣,使得文章
35、笼罩在一种庄严的氛围中;(2)文章多处写“雪”,烘托了孙林等战士钢铁般的意志;(3)“雪”的描写也凸显了主题,歌颂了革命战士信念的执着,以及不惧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6(1)小说主要描写的是过梁前的内容,如孙林如何追赶队伍,孙林的疲惫,老头子的劝阻等;(2)尽管孙林知道过梁危险,但他为了完成任务,毅然走向风雪,革命战士的坚强意志是我们革命胜利的法宝,也是孙林过梁的精神支柱,有了这样的品质,孙林过梁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不会退缩和畏惧;(3)不具体描述孙林过梁的过程,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某一问题,并提出自己见解能力。结合“借助基于算法
36、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技术,根据用户的数据自动过滤掉部分信息,在短时间内呈现给用户更多的有效信息,提高了信息获取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户信息过剩的局面”“信息化社会的加速发展激化了现代人追求个性化的心理需求。市场需求决定着供给,用户对于个性化信息的需求,刺激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产生。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送技术,通过信息呈现方式的不同,实现有效的个性化服务”等分析概括优点。结合“只看自己喜欢的、只读自己认同的,难免会带来固执己见、故步自封的危险”“流量焦虑之下,各种哭晕体震惊体频现,偏激观点、浮夸文风令人不适;算法焦虑背后,则是所谓的推荐阅读助长了虚假信息、低俗内容的传播”“这些具有媒体属性的平台,既
37、缺少总编辑,也缺少把关人,技术取代内容成了主角。生产和分发一旦去编辑化,审核团队人再多,也无法应付海量内容。而如果媒体平台变成了纯粹的流量平台,既难言质量,也难保导向”等概括缺点。结合“重视技术带来的问题,并不是要拒绝技术,而是保持技术敏感,学会驯服算法、驾驭技术。算法的优势在于充分了解读者、不断回应诉求”“而必须发挥技术的赋能作用,让主流价值搭上新技术的快车”等分析概括如何改进。7.B(B项,没有运用肖像描写。)8.第一处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营造出南葫芦抓偷菜贼时的紧张氛围。2分第二处烘托南恒与南红卫深夜畅谈解开心结后的畅快心情。1分第三处暗示着南恒与南红卫将齐心把村子建设得更加美
38、好。9. 胸襟广阔,不计前嫌。曾经整过南恒二爸的南红卫被南葫芦抓住后,南恒为南红卫解围。尽心尽职,关心村里的生计。当上队长后,打算办秦川牛繁殖场,为村里办实事。讲原则又有灵活性。南恒处理了挪用公款的堂哥,但对偷大葱的南红卫因故网开一面。10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事”是动词“侍奉”,宾语是“陛下”,所以在“陛下”后断开,排除A、B。“臣”是“不为”的主语,主语前断开,排除D。11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采用的是长子继承制”错误,“建储”,是立皇太子,应该是嫡长子继承制。但也有例外,如选文中宋仁宗是选了同宗族的孩子做太子。12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
39、力。D.司马光“积极协助两代帝王”曲解文意,原文是司马光对宋仁宗说,“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此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善者耳”,而且后文也没有提到司马光积极辅佐下一任皇帝的内容,所以说并没有“积极协助两代帝王”。13(1)小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只是想在仓促之际,扶持与自己交好的人罢了。(2)这是圣上生病的缘故,病愈后必定不会那样。儿子生病,母亲怎么可以不宽容他呢?【参考译文】(仁宗)嘉祐元年五月,朝廷罢免了掌管谏院的范镇。在此以前,仁宗突然患病,宰相文彦博因此请仁宗确定储君,仁宗答应了,适逢病愈而搁置了这件事。至此,范镇当即上疏说:“设置谏官,为的是社稷的百年大计
40、,作为谏官而不为社稷的大计考虑来侍奉陛下,那便是怕死而好利的人,我不做这样的人。希望圣上在宗室的近属中选拔贤能的人安置于您身边,来维系亿兆人民的心。等到有圣上的继承人,再将该近属中的贤者遣送回府。”范镇前后一共呈上了十九篇奏章,待命的一百多天里,范镇须发全部变白。三年六月,朝廷任命韩琦为同平章事。韩琦一被任命为宰相,就利用机会进言说:“皇位的继承人,关系着天下的安危,历史上祸乱的兴起,都是由于立储之策不早日确定引起的。陛下为何不选择宗室中贤能的人,为宗庙、社稷的百年大计考虑。”仁宗说:“后宫嫔妃有人即将分娩,姑且等待一下。”不久后宫又生下女孩。四年十一月,汝南王赵允让去世,谥号“安懿”,仁宗将
41、赵允让的儿子赵宗实养育在宫中。韩琦怀带孔光传来进言说:“汉成帝没有后嗣,立了他弟弟的儿子为储君。汉成帝不过是具有中等才能的君主,还能做到这样,况且陛下呢!”仁宗不予回答。在这时,司马光上疏说:“这一定是有小人进言陛下年华正盛,为何急忙做这等不吉祥的事。小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只是想在仓促之际,扶持与自己交好的人罢了。”仁宗便说:“谁可做太子?”韩琦惶恐回答道:“这不是大臣们可以议论的事,应当出自圣上的裁定。”仁宗说:“宫中曾抚养两名宗室之子,年纪小的孩子很淳朴,但不大聪明。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立为太子。”韩琦询问其名,仁宗说:“宗实。”韩琦等人便极力赞同。赵宗实当时正为父亲赵允让服丧,朝廷便起复他
42、管理宗正寺。七年八月己卯日,仁宗立宗实为皇子。八年三月辛未日,仁宗驾崩。夏四月壬申初一日,皇子即位,下诏请皇太后暂时共同处理军国事务。皇太后于是在御内东门小殿垂帘处理政务。英宗病重,举止有时失常,对待宦官特别严苛,左右的侍从大多不高兴,一同制造谗言,皇帝与太后两宫之间便出现了嫌隙。有一天,韩琦在帘前奏事,太后呜咽流泪,并详细说明缘由。韩琦说:“这是圣上生病的缘故,病愈后必定不会那样。儿子生病,母亲怎么可以不宽容他呢?”太后内心稍微释怀。十二月己巳日,宫中开设经筵,翰林学士刘敞为英宗讲解史记,讲到尧将天下授予舜时,对英宗说道:“舜的出身很卑贱,尧把王位禅让给他,不是因为其它的道理,只是因为孝顺父
43、母、友爱兄弟的德行昭明于上下罢了。”英宗听后肃然动容,太后听说这件事后,也十分欢喜,皇帝和太后两宫之间的猜疑逐渐消释。14B【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B.“突出蜀地地势险峻”错误。颔联意为石鼻城对初来乍到的北客而言,是首先体验到的险要之处,可对南来的蜀人来说,只不过是小丘陵。所以诗句中的“新险”“残山”是不同行进方向的人的感受,并非突出蜀地地势的险峻。15首联借石鼻城古今变迁,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颔联借南北旅人来到石鼻城感受差异,表明角度不同导致体验不同;末两联借石鼻城两侧景色和旅人感受的变化,形象地表达逆境会转为顺境的信念。【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4、的能力。由首联“平时战国今无在”到现在“陌上征夫自不闲”可以看出,这是借助石鼻城的古今变迁来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由颔联北客感受“新险”,而蜀人却是“从此送残山”,同一座山,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借以表明角度不同会导致体验不同;颈联和尾联中从“暗月朦胧”到“修竹”“水潺潺”,从“愁”到不愁,展现出逆境到顺境的转变。16.(1)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3)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4)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17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先看第一空:“众口一词”形容许多人说同样的话,“有口皆碑”形容人人称赞
45、。“有口皆碑”后不能再接“的好评”,故第一空应选“众口一词”,据此可排除CD两项。再看第三空:“超逸绝尘”,超然物外,不滞尘俗。“超凡脱俗”,形容超出平常,非常高洁,不沾一丝庸俗之气。文中强调林和靖老先超出一般人,脱离了红尘俗世,故选“超凡脱俗”。再看第三空:“千差万别”形容差别很大,各不相同;“泾渭分明”的意思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文中强调的是文人们的际遇各不相同,用“千差万别”恰当,据此可排除A项。再看第四空:“禀性”,本性,是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生的资质。“秉性”,性格。“梅花生在苦寒之时,尽管生不逢时,命运不济,却依然我行我素,不屈不挠”是梅
46、花与生俱来的天生的资质。故选“禀性”。18D【解析】本题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从后文“比拟自己的意志和胸怀”来看,括号内语句的主体应是“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据此可排除AC两项。B项中“往往”一词的位置不当,且D项的被动句式更恰当。19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因为误用“由于”而造成句子主语残缺;二是结构混乱,“给梅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广泛传播”句式杂糅,应将“广泛传播”改为“使之广为传播”。据此可以排除BD。20.(1)就必须紧急输血(2)公益性血站采集的大多是全血(3)直接输全血反而有不良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
47、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能力。第一个空根据条件“你如果突遭意外,失血过多”,填入结果,即“就必须紧急输血”;第二个空根据“无偿献血的采血任务主要由公益性血站负责”“这些全血”,填入关于血站采集的是全血的信息,即“公益性血站采集的大多是全血”;第三个空根据结果“比如人体排异、发热、过敏,甚至有生命危险”,填入原因,即“直接输全血反而有不良反应”。注意字数限制。21.“gnomAD”登上自然封面;它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体遗传变异体数据库;它是宝贵的遗传资源。【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此材料一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提出报道的对象gnomAD;第二句话交代了其特点: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体遗传变异体
48、数据库;第三句话主要是凸显其作用:是一份宝贵的遗传资源。概括时,要简洁明了且内容完整。22.【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材料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真正的精英应该有独立自由的创造精神,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钱理群教授的观点告诉我们,真正的精英应该要有担当精神;第二部分,“作为每一个行业里的佼佼者,自带名人效应,身上肩负着比普通人更大的责任”同样强调了行业精英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综合两部分材料,本次作文的核心话题即“社会精英与社会承担”,引导学生去关注、去认识、去思考社会精英与社会承担之间的关系,意识到个人“小我”与社会“大我”之间的关
49、系,通过理性思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子勇担责任与使命。【立意】1.心系家国勇担当,无愧精英无愧心。2.勇担社会责任,才是真正的精英。3.精英应传递正能量。4.精英应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感,传播社会正能量。【参考例文】心系家国勇担责,无愧精英无愧心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心系家国勇担责,无愧精英无愧心”。各位同学,现代社会早已打破阶层固化,各行业、各领域的佼佼者凭借能力、机遇,赢得了财富,也赢得了普遍关注。伴随网络传播的一日千里,自带名人效应的精英们,无论是传播正能量,还是爆出负面新闻,其影响力都是巨大的,远非常人可及。这就需要精英们拥有足够的自觉意识和承担精神。
50、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言:“真正的精英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忆往昔,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先生作为精英中的杰出代表,决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投身祖国建设。看今朝疫情之下,钟南山院士等医疗工作者逆行驰援武汉,为拯救他人生命而不计个人生死。耶鲁大学的双料高材生秦玥飞,放弃百万高薪待遇,选择回祖国农村服务。黄文秀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毅然选择放弃城市的工作机会,重回家乡攻坚扶贫。他们用行动诠释着鲁迅先生所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他们用行动向我们昭示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他们践行了勇担社会责任的使命,他们是真正的时代精英。遗憾的是,现在
51、一些“精英”在赢得成功之后,呈献给社会的却是错乱的三观。有的人纸醉金迷开启奢华模式,从四千元一把的雨伞,到几十万元的水晶吊灯,再到几个亿的豪宅,炫耀不止,乐此不疲。有人“钻法律空子”,瞒天过海、偷税漏税,甚至为牟取高额利润,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还有人,为博得关注度,不惜违背道德,挑战公序良俗。这些人的种种举止言行,形成负面新闻占据舆论场,将错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置于众目睽睽之下,贻害世风,令人大跌眼镜。这些精英随心所欲的行为,不但是对自身的不负责任,也容易误导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真的想问一声,你们可曾想过,你们丰厚资源的取得得益于社会的发展?可曾想过自身的责任与担当?作家路遥说过:“只要不丧失远大的使命感,或者说还保持较为清醒的头脑,就决然不能把人生之船,长期停泊在某个温暖的港湾,应该重新扬起风帆,驶向生活的惊涛骇浪中,以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同学们,我们应向勇担家国责任的真正精英学习,把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放在心上,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建设紧密结合,勇担当、为家国,从而实现真正的成功!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