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专题测评一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3辽宁五校联考)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将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关系结合以强化王权B通过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D通过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和分封制。由关键信息“嫡”“宗法”“封建子弟”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血缘姻亲关系与地域关系相结合,答案
2、为A。答案A2(2013浙江文综)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禅让制分封制世官制宗法制A BC D解析禅让制实行于夏朝之前的原始社会,排除。周代世系略图体现了分封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世官制(贵族世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世卿世禄)、宗法制 (周天子是绝对的大宗,诸侯、卿大夫在自己的封地内是大宗)。本题选D。答案D3(2013安徽五校质检)下面的史料应有两处句号,读材料判断句号应该处于的位置是()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A B
3、C D解析本题考查“推恩令”。材料意在劝说汉武帝削弱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处应为逗号,处应为句号,处为逗号,处为句号。故答案为A。答案A4(2013乌鲁木齐诊断)荀子君道中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下列制度符合材料意思的是()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C通判制 D行省制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荀子认为,君主要知道大臣的行为,仅在王宫里面是不行的,因此君主要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A、D两项属于地方管理制度,B项属于中央管理制度,只有C项属于监察制度。故答案为C。答案C5(2013江苏单科)某学者评唐朝
4、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解析从材料中的“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可知所谓“违制”是指诏令没有经过政事堂议决,选A项。在唐代的三省体制中,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掌执行,B、C、D三项均错误。答案A6(2013安徽五校质检)“明太祖初一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
5、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与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至仁宗而后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从材料中可以得出()A明太祖没有参照元朝的政治制度B内阁官员的权力呈加大趋势C明朝的内阁和汉唐的宰相都有决策权D中书省和内阁均影响了皇权的加强解析本题考查明朝封建专制制度的发展情况。材料意在说明明朝内阁权力的变化,明成祖时内阁制形成,选翰林参与“机务”,到了仁宗时政务全由内阁票拟,内阁官员之权“偃然汉、唐宰辅”,这说明内阁官员的权力呈加大趋势,故答案为B。答案B7(2013湖南五市十校联考)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被派到地方服务。在地方
6、有了政绩,再经长官推举到中央,经过中央的考试,然后才正式入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材料体现的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B材料体现的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C材料体现的是世卿世禄制D材料体现的是汉代的察举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材料表明当时读书人进入仕途的途径是先在地方有了政绩,然后经过地方官员推举到中央,经中央考察合格后,才正式成为政府官员,这符合汉代的察举制,因此选择D项。答案D8(2013江西联考)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右边的“卜”字,表示竖在地上的杆子及其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
7、规律。这主要表明()A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C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材料信息“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表明八卦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与此对应的为C项。A项中“唯一方法”的说法太过绝对,B项是材料的表面意思,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答案为C。答案C9(2013湖南五市十校联考)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上述情况从一个角度反映了()A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
8、础B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农耕经济必然产生专制C东方小农在思想上普遍信奉皇权主义D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小农经济的理解。马克思强调的是小农经济在东方社会的基础性地位,小农经济是东方政治制度的经济基础,而中央集权制则是依附于该基础的上层建筑,故A符合题意。答案A10(2013郑州预测)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写道:“耕而不耢(平整土地),不如做暴。”这主要是强调农业生产()A必须讲究耕作方法 B应当抓住农时C需要改革生产工具 D如何选种播种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材料是说耕地而不把它平整好,那就等于徒劳,主要是强调农业耕作方法要得当。故选A项。答案A11(2013
9、湖北武汉一模)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符合诗中描绘的是()A江南手工作坊生产B筒车用于山地灌溉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D江南出现了灌溉工具翻车解析“不假人”说明其不依靠人力,“万顷秧齐绿云饶”说明起到了灌溉的作用。综上所述,应是筒车,选B项。曲辕犁是耕田工具,翻车不符合“不假人”。答案B12(2013宁夏银川检测)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民营手工业经营艰难。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
10、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产生于()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C田庄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解析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工官”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古代中国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因此最有可能产生于官营手工业。答案B13(2013福建厦门检测)一位前往洛阳经商的潞州商人,住在洛阳城中一处专供潞州人居住的会馆里,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均极便利。此人因生意有成,就在会馆里唱戏酬神。据所学知识推测这位商人所处时代()A汉代 B唐代C宋元 D明清解析题干提到的专供商人居住的建筑物即会馆,这种会馆具有浓厚的同乡性质,与长途贩运发展、形成大小各种商帮有关,
11、商帮会馆都产生于明清时期,故选D项。答案D14(2013山东青岛模拟)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盐铁官营制度“海禁”政策商人群体形成重农抑商政策A BC D解析的出现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都体现了政治权力对经济的干预,所以选C项。答案C15(2013山东烟台二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把人类划分为天生的主人和天生的奴隶是天经地义的,他说:“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别人,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统治别人。”下列与之有类似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派别应是()A道家 B儒家C墨家 D法家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贵贱是天生注定的,这与儒家思
12、想注重等级秩序有一定的相似性。答案B16(2013浙江文综)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孔子韩非朱熹亚里士多德A BC D解析孔子首创私学,弟子三千;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及岳麓书院讲学;亚里士多德创立吕克昂学园。三人均通过私学培养人才,故选C。答案C17(2013惠州调研)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中所说的“异质”()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13、D对当时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巨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想。由题中信息可知,“异质”指的是黄宗羲等人的民主启蒙思想,这一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结果,与此对应的是A项。答案A18(2013惠州调研)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缺乏理性精神 B求善而不在存真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特点。中国古代科技的“学术体系”混有“反科学的成分”,
14、这是缺乏理性精神的体现,故A项正确。答案A19(2013石家庄联考)胡寅在评价某人的词作时说:“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由材料可知,他所评价的词人是()A李白 B柳永C苏轼 D陆游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由“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可知,该词人属于豪放派。由所学知识可知,苏轼是豪放词风的开创者,故C项正确。李白是唐代诗人,柳永是婉约派的词作家,陆游是宋代诗人。答案C20(2013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联考)“它的历史从侧面展示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展示了元
15、代中国有文化修养的精英阶层在促进这种相互作用时的新作用。”这里的“它”最有可能是()A文人画 B杂剧C昆曲 D京剧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文人画兴起于宋代,京剧形成于清代,均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A、D两项;昆曲产生于元末明初,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这与材料中的“精英文化”不符,C项错误。元朝统一中国后,文人中因备受鄙视而绝意仕途者,常与杂剧艺人共同进行创作,从而使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繁盛起来。故选B。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4分,共40分)21(2013福建模拟)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真正意义上的考试起源于中
16、国,它深深地影响了世界。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观汉记吴良传:“萧何举韩信,设坛即拜,不复考试。”汉书宣帝纪:“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材料二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杂记载:“敕诸州学士及白丁,有明经及秀才、俊士,明於理体,为乡曲所称者,委本县考试。”材料三2013年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40多个城市展开。浩浩荡荡的141万“考碗族”在几经摩拳擦掌后,上阵一展身手。美国纽约时报一篇题为“教育是社会的阶梯”的报道称,在中国,很多家庭不太富裕的年轻人认为,学习能够让他们脱贫致富。评论认为,这是因为公务员考试的吸引力所致。英国路透社也分析称,在对“稳定”的追求之外,权
17、力现在也成为青年人热衷“考碗”的重要原因。文章称,尽管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私人投资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但权力和地位的光环仍让政府职位深深吸引着很多人,其中包括一流大学的毕业生。材料四中国公务员考试的基本内容和流程是:一、知识测试部分:基础知识测试,分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职业能力测试,通过口试、笔试等方式来测试报考者的知觉速度与准确性,判断推理、言语理解、资料分析和数量关系等方面的能力;技能测试,主要是考查公务员报考者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四、考核:包括审阅档案,调查了解品行、业绩。五、审批录用。材料五一些西方学者认为,科举考试西传欧美,是中国在精神文明领域里对西方和世界的最大贡献。
18、就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而言,在一定意义上,科举可以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177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提议,每个人“被获准在任何机构自由从事某一职业前,必须经过考试或试用”。法国首先师承中国,在1791年进行了文职人员的考试。德国大约是在1800年。英国有识之士早就呼吁政府效法中国的科举制度,面向全体国民,开科取士。1833年,英国确认了通过考试择优录用的原则,1870年,英国颁布法令,使文官的竞争性考试正常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最终确立。(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考试”的内涵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2)结合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考试”标准最有可能是什么,并说出你的理由。(
19、3)依据材料三可知,现今“公务员考试热”的原因是什么?(4)材料二和材料四在选举人才方面有何共同之处?(5)结合科举制的有关知识思考,科举制被称为“第五大发明”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不一样。材料一中的考试指的是考查、考核。材料二中的考试应是指科举考试。(2)材料一中的标准应是孝廉,因为材料一反映的是汉代的察举制。材料二中的标准应是个人的知识才能,因为材料二反映的是唐朝科举制。(3)为了脱贫致富。为了追求“稳定”。青年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4)选拔方式有共同点,都实行考试的方式。选拔标准有共同点,都注重品行、才能。(5)把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20、考试的方式坚持公平、公正、机会均等的原则,符合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需求。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收到中央,有利于打破贵族世袭。22(2013湖北八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牙行是市镇经济结构的中枢,操纵市镇经济的运作:“市中贸易,必经牙行,非是,市不得鬻,人不得售”;举凡“花、布、柴、米、纱。下及粪田之属,皆有牙行,类皆领帖开张”。在这一时期(明中后期)的中国与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国的贸易中,中国以出口生丝、丝织品、瓷器等为主,进口少量土特产,明显的出超,葡、西、日等国商人不得不以大量白银支付贸易逆差,于是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成为这一时期中外贸易的显著特点。樊树志
21、晚明史材料二时文被大批地印刷和流传是在明代的成化年间以后。成化以前,世间无刻本时文,杭州通判沈澄刊印了一册京华日钞(时文选集),获得了重利。从此之后形成风气,甚至达到了书坊非举业不刊,市肆非举业不售,士子非举业不览的地步。顾炎武曾说过:“至一科房稿之刻,有数百部皆出于苏、杭,而中原北方之贾人,市买以去。”杨念群何处是“江南”?材料三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但没有出现类似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一些学者把明清江南经济与英国经济进行比较,力图找到明清以后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欧的原因。黄宗智提出了解释明清江南经济发展的“内卷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江南的农户家庭虽然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投入获得了较高总收入,
22、但由于人口压力导致的劳动报酬递减,人均日产量却是下降的。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导致社会虽然有“增长”但是却没有发展,也就是出现“无发展的增长”。他把江南经济运行的这一方式称为“内卷化”或“过密化”。黄宗智认为,真正的“发展”意味着通过增加单位劳动的资本投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即如18世纪英国农业以及现代机械化农业所展示的情形。但是,明清时期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则是出现了“内卷化”,成为“没有发展的增长”的典型代表。彭慕兰的核心观点是:18世纪以前,东西方处在基本同样的发展水平上,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和独有的内生优势;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分道扬镳,此后距离越来越
23、大。造成这种背离(即西方走向了近代化而中国却没有)的主要原因,一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二是英国处于有利的地理位置和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彭慕兰把这个东西方分道扬镳的过程称之为“大分流”。(1)根据材料一,概述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代出版时文反映了哪些经济和社会现象?(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江南地区在明清时期,因为哪些因素而没有走向近代化。答案(1)民间对外贸易发达,商品大量出口到国外,处于出超地位;明代市镇经济发展迅速;牙行在明代市镇中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既有促进又有阻碍作用。(2)明代印刷业和出版业水平有较大发展;明代人口大量增加,科举竞争压力增大;明代科举
24、开始实行八股取士,士子通过研习时文,以期提升八股文水平;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出版时文是商业行为,出版商有高额的利润。(3)商品经济仅在江南地区发展较充分,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限制了思想的发展;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江南地区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发展没有进入发展型增长时期;中国在明清时没有庞大的海外市场和丰富的煤矿资源。23(2013江苏南京高三学情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孟子离娄上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
25、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四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
26、学的地位如何?(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答案(1)因素:民心。主张:仁政。(2)主张: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目的:神化君权;警戒限制君权,巩固统治。地位: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关键:薄敛节俭。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4)标准:百姓的忧乐。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影响: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5)理念: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或与时俱进)。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投稿可联系QQ:108459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