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标要求:(1)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的基本特点。 (2)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 征。 (3)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考纲要求:(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备考说明 本单元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较多,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涉及,从考查内容上看,古代商业
2、的发展和经济政策涉及相对较多,未来在2014年高考中仍将会保持这样的趋势,但也不排除会加强对农业和手工业考查的可能性,因此,在2014对本专题的复习,注意以下几点: 1在“细”上下功夫,对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的基本史实都必须熟练把握。 2通过归纳总结古代耕作方式的变化,明确生产力的进步在中国农业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小农经济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总结土地制度的演变,认识土地制度的演变趋势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4梳理古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史实,分析其发展特点。结合“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理解古代工商业难以向近代转变的原因。5注意结合必修一和必修三的内容分析,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
3、集权制度和儒家思想长期存在的根源,通过史实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第1-2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古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 问 题 导 读 单 】一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的产生 1. 农业经济起源于原始采集狩猎经济。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早在七八前年前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中国是世界上最
4、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 农业的地位: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果,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二)中国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 1. 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用石斧、石锛除草;火种:焚烧杂草,形成木灰肥,就地挖坑下种)。土地耕种一两年后,地力下降,只能撂荒,另寻新地,人们经常迁徙。这种方式也严重破坏环境。 2. 锄耕:七八千年前耒耜的使用,标志我国农业进入了石器锄耕(或称耜耕)阶段。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并不普遍;木制的耒耜(耒:是削尖的木棒,后发展为双尖的木叉;耜:形状像现在的铲和锹)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
5、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人们开始走向定居。 3.铁犁牛耕: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 春秋战国出现:牛耕的出现是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两汉时期改进和普及:西汉赵过推行过耦犁(二牛抬杠),后来出现可以翻土、碎土的犁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东汉时出现较为轻便的一牛挽犁。 唐代完善:出现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可以调节耕土深浅,一直被后世沿用。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耕作技术始终停留在铁犁牛耕的状态。(刨坑阶段挖沟阶段翻地阶段。)(三)耕作技术的进步、著名的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
6、1. 耕作技术的进步 (1)耕作方法:春秋时期的垄作法、西汉时的代田法等。 (2)耕作技术:西汉农学家赵过发明了播种机械耧车。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3) 耕作制度:两汉时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后江南出现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制。附:试从农具进步的角度来说明生产力的进步: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犁耕、播种、灌溉技术的进步。 2. 著名的水利工程 :(1)古代的灌溉工程:春秋时期:淮河流域有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2)战国时期:
7、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使四川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水工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工程,使关中地区成为千里沃野。(3)秦朝: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修造的目的在于征服岭南的战争需要。(灵渠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4) 汉代: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为主,著名的工程如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江淮、江汉之间以修建天然陂池为主;西北农民创造“井渠”(现流行于新疆地区叫坎儿井)。东汉王景主持治理黄河,史称“王景治河,千载无患”。(5)隋唐时期:隋朝大运河;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工程,各地兴修的水利超过六朝的总和。(6) 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7)元朝:开凿了会
8、通河和通惠河,将几大水系贯通起来。 (古代水利工程的作用:农田灌溉,治理水患,解决交通运输困难等。) 3.灌溉工具:曹魏时的翻车、唐朝时的筒车、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明清时的风力水车。(四)小农经济 1. 形成:春秋战国时期。 2. 形成原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政府为保证财源,多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 3.特点: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男耕女织。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
9、然经济。脆弱性:规模小、水平低,抵御天灾、人祸(苛政、土地兼并等)的能力差。 落后性:生产工具简单,后期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4.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5.评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中国繁荣的农耕文明。但同时其狭小的生产规模,阻碍了扩大再生产和技术的进步,不利于社会分工好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和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农民承受沉重的封建剥削,最终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6.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利发展条件: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
10、济的发展。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不利因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小农经济随着王朝更替不断轮回。二 中国古代手工业(一)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演变 原始社会晚期:手工
11、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夏商周时期:手工业发展,但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商周时期,设置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工官,组织手工业生产。 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并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代表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 明朝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古代手工业由官营为主到私营为主变化的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农业生产的进步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
12、削弱也有利于劳动力的获得。(二)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形态 1. 官营手工业 产生:商周时期。 地位:从西周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特点:技术水平: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工艺水平高,代表着生产技术的最高水平。历史地位:从产生到明代以前,占据主导地位。产品及流通方式:主要生产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产品由官府统一调拨,不进入市场(除盐、铁等生活必需品)。经营方式:集中的大作坊,官府统一经营管理,生产不计成本。 演变过程:西周:设工官管理,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垄断经营。春秋战国:垄断地位被打破。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冶铜、铸钱等高利润行业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唐代:出
13、现雇募工匠;中唐以后,役匠逐渐减少,雇匠增多。宋代:雇匠居多,实行薪酬制。元代:实行“匠籍制”,工匠世代相袭。明朝中期以后:实行“班匠银”代替“匠役制”。演变趋势:垄断地位三家并存日渐萎缩。 人民: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匠户”,唐代已有工匠定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宋代匠户往往被官府以强制方式役使。元代时,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不得脱籍改业,必须世代相袭,承担制定的工役。明代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进入市场销售,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清顺治二年(1645)废除“匠籍制”,匠人获得自由身份。 优势和弊端 优势:
14、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有利于细密分工和协作。工匠集中、管理严格,利于技艺水平提高。 弊端:官府提供原料,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大多采取强制劳动劳动手段,不能调动工匠的积极性。工官制度使得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间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也容易失传。 2. 私营手工业(大象称为民营,人教称民间) 产生和发展: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原因:生产力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尽管受到官府的压制和盘剥,仍在曲折中不断地发展壮大,成为手工业生产中日益重要的成份。(魏晋南北朝遭受摧残,隋唐恢复和发展。两宋后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明朝中叶以后,在制瓷
15、、纺织、矿冶等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在纺织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主流观点)。 特点:民间私人经营,有较大的主动性。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产品按照市场需要进行生产,在市场流通。劳动者有较多人身自由,有一定报酬,劳动兴趣比较高。民营手工业中既有个体经营的小手工业,也有可以匹敌官营的大手工业。 经营方式的变化:唐代以前,以农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组织生产。唐宋以来,商品经繁荣,私营手工业的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以雇佣劳动关系为特征、以手工工场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3. 家庭手工业 产生:家庭手工业随着小农经济的形成而出现,
16、它与农耕相结合,以纺织为主,是农户的副业。 产品:产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进入市场,但数量很少。 影响: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家庭手工业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三)主要部门和发展概况 1. 纺织业 丝织业: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中国是最早养蚕缫丝丝绸的国家。(人民:在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最初的纺织原料是葛和麻。)(岳麓:麻纺织业在母系氏族繁荣时期就已经产生。直到明朝中期,麻布一直是老百姓的主要衣料。) 商朝:已有织机,还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官员。 西周:能生产斜纹
17、提花织物,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已经相当重要。 西汉:提花机完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希腊史学家谈到塞里斯人,指的就是中国人,Seres来源是“丝”,即丝国之意。) 唐代: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丝织业重心南移。官营纺织业规模大,私营作坊兴起。 宋代: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明清在苏杭等地由官府设制造局。 棉纺织业:北宋时,棉花已在两广、福建南部和四川等地普遍种植。南宋时,已扩展至江南广大地区。随着棉花种植的推广,棉纺织业逐渐普遍起来。宋末元初,棉花种植由边疆迅速向内地传播。元代,棉纺织家黄道婆革新纺织工艺,发明新式纺车(脚踏三
18、锭纺车),极大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明代后期,棉布逐渐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百度百科:汉代时棉织业产生,如新疆地区种植棉花;南宋时,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主要衣料。人民:元朝时,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2. 制瓷业(演变:青瓷白瓷青花瓷彩瓷。) 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商代的白陶,因胎与釉结合不牢,被视为原始瓷器。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南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为我国制瓷业开辟了广阔前景。(百度百科认为,成熟的白瓷出现于隋代。) 隋唐时期: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代起,中国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
19、路)大量输往国外,中国被称为瓷器大国。唐宋以来的名窑: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旧人教:唐朝还出现了青瓷中著名的秘色瓷。) 元代:烧出成熟的青花瓷。(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是釉下彩的一种。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顶峰。) 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结束了漫长的“南青北白”的一统局面,瓷苑开始绚丽多姿。彩瓷超卓而被世人公认者有三个时期:元、早明、清初。 彩瓷又称彩绘瓷,是器物表面中加以彩绘的瓷器,主要有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类。大象+百度:彩瓷包括斗彩、五彩、珐琅彩和粉彩等。斗彩一般认为创烧于明成化
20、时期,是在白色瓷胎上先用青色料绘出花纹图案的主要轮廓和主要部分,刷上透明的釉经高温烧制成釉下青花瓷器,然后再在青料轮廓内填入不同颜色的颜料,然后经低温烧制而成。釉下青花和釉上其他色彩争奇斗艳。五彩也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但青色不再是画面的主要色彩。珐琅彩是用进口的一种玻璃质料珐琅画在瓷胎上烧制而成。粉彩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而产生的新品种,将部分彩绘画面用玻璃白粉打底,再用没骨画法渲染,经低温烧制而成,颜色更多也更柔和。珐琅彩和粉彩始创于清康熙晚期,雍正年间达到顶峰。 制陶业:新时期时代,开始烧制陶器,有彩陶、黑陶和白陶,彩陶已表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
21、到瓷的过渡阶段。早期的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原始青瓷。在瓷器技术成熟以后,某些釉陶并没有消失,如唐三彩曾盛行一时。唐三彩为后来的彩瓷开辟了道路。(唐三彩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是一种随葬品,即冥器。) 3. 冶金业 冶铜业:原始社会晚期(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已掌握冶铜技术。多是小件工具或生活用具,而不是生产工具。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夏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生产数量大,品种多,价值高;青铜铸造是商周时期的主要手工业部门,所以夏商周时期被称作“青铜时代”。(青铜是铜与铅、锡的合金。)春秋至秦汉,青铜铸造广泛采用鎏金、镶嵌技术。 冶铁业: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人
22、民:现在已知的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是春秋晚期的遗物。)(大象:人工冶铁技术在西周晚期已发明;春秋时期,已能冶炼生铁。)战国时代,已掌握淬火和炼钢技术(块炼渗碳钢)。西汉早期:发明炒钢技术,是世界上最早的。(把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利用鼓风或撒入精矿粉等方法,把含碳量降低到钢和熟铁的成分范围,因在冶炼过程中要不断地搅拌而得名。)南北朝时:百炼钢技术成熟,发明灌钢法。百炼钢是将炒钢经反复加热锻打排除杂质而制成的钢。灌钢法又叫团钢法或生熟法,将生铁和熟铁一起加热,让先熔化的生铁液浇注在熟铁上,经过几度熔炼,使熟铁渗碳和生铁脱碳而成为钢。由于是让生铁和熟铁“宿”在一起,所以炼出的钢被称为“宿铁”。
23、西汉时期,供风形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竖炉冶铁由起初的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鼓风,后又演进到畜力马排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来冶铁(有地地方说是西汉)。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影响: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于世界。铁器在农业、手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四)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 地位: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世界,很早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2. 表现: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欧,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而商路称为“丝绸之路”。唐朝起,中国
24、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非。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明代,为适应客户需要,烧制带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在中国影响下,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三 重点难点解析 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2)耕作技术:实行精耕细作;(3)经营方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4)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5)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 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有: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一般
25、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保障农时、奖励耕织、抑制土地兼并,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外来移民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民族融合加强,各民族间相互学习交流;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等。 3. 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赋税繁重,徭役沉重,土地兼并等。 4.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局限性和发展的不利因素 表现: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以雇佣劳动关系为特征、以手工工场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产生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特征:资本家与工人是雇佣关系,基本是一种纯经济关系,无人身依附。局限性:它始终在萌芽状态
26、中徘徊,整个生产始终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其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不利因素:市场因素:农民的贫困,购买力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资金因素:重农抑工商的政策,使得地主商人把赚来的钱往往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政策因素:重农抑工商的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观念因素:传统的观念和习俗。 5. 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享誉海内外的原因:中国古代手工业品是日用品和艺术品的完美结合,应用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陆上和海上丝绸
27、之路为中国手工业产品向海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古代封建王朝利用馈赠手工业品方式,加强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往来。 6. 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生产技术不断进步。(2)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其发展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手工业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农业的附属地位。(3)多种经营形态(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并存,互为补充。(4)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就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5)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经济重心的转移而变化。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起初在北方,以后逐步移至南方。大约到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北方到南方的变迁。
28、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有不少工业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转移到南方。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6)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经营的方式来看,私营手工业经历了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的转变。明朝中后期在某些部门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7)技术高超,工艺精湛,质地优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欧非。 7. 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的区别 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
29、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的基本形式。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是一个不相同的概念,但二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足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 科学地讲,中国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即在铁制农具、牛耕技术的出现与普及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之后。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社会属性,即封建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小农经济。由此,我们能够得出以下结论: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不是小农经济而是自然经济。因为,原始
30、社会和奴隶社会生产力及其低下,生产工具原始落后,农耕使用集体劳动,不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所以不是小农经济。但由于他们的生产主要是自给自足,所以是自然经济。 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结束。因为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两者出现了交集。 中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小农经济,它们并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们生产的产品主要不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是和市场相联系。由于它经营规模小,故叫小农经济。1956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小农经济被农业合作社所代替。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仍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上仍然属于小农经济。但其性质不同于以
31、往的小农经济。现在的小农经济土地是公有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小农经济。 8. 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 南移的历程:中国古代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均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但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黄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率先提速,成为中国经济的重心,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加快,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正式开始;南宋时经济重心的南移正式完成,从此以后,而且直到现在,南方一直是中国的经济重心。 南移的原因:自然条件,南方地区的水热资源相对优于北方;社会因素,北方经常发生战乱,社会动荡,而南方社会环境相对比较安定;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丰富的劳动力,推动了江南的开发
32、;经济重心的南移往往与政治重心的南移是密切相关;江南的开发也与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是分不开的,南迁的北方人民与南方的越人相互融合。 启示或者认识:社会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稳定的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统治者的政策对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附过关检测部分 过关检测 13 第99107页课外知识阅读 1.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概念:赋税主要有田亩税和人头税。徭役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主要是修建大型土木工程,如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国防工程、城市建设等公共工程,也包括为满足统治者奢侈消费需要而组织的宫室工程、陵墓工程等。 在中国古代社会,赋役制度随着每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而各有其内容
33、和特点。 夏商周时期实行贡赋制度,这是我国赋役制度的雏形。 春秋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将公田交给耕者,按照田亩的实有数目收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实质上都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两汉实行编户制度。其内容是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按编户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入籍农民称为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编户农民对封建国家须承担四项负担:一是田租(即土地税);二是算赋和口赋(即人头税);三是徭役;四是兵役。自此,我国封建社会一套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北魏实行租调制,其中的“调”是户税,以户为单位征
34、收帛或布。丁男同时要负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隋唐在北魏租调制的基础上开始征收“庸”,故又称“租庸调制”,其中的“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赋役制度,农民负担相对减轻,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唐朝中后期实行两税法。内容是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这一制度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的赋役制度,是我国赋役制度的一大变革。两税法代替租庸调制,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的结果,奠定了唐后期至明中叶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基础。 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曾实行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目的和作用是
35、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使官僚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明朝后期,实行一条鞭法。其内容是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多少收税。这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驰,同时也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一条鞭法由于大地主的阻挠反对,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 清朝雍正帝时,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赋税,叫作“地丁银”。“地丁合一”是我国古代封建赋税制度的最后形态。这一制度的实行,废除了长期实
36、行的人头税,表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驰了,这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我国古代的赋役制度中,初税亩、编户制、租调制、租庸调制的共同点是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而两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的共同点是以土地财产为征税主要标准。其中,两税法是赋税史上的过渡时期,即由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要征税标准过渡。纵观我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呈现出以下几个规律性特征: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以两税法为标志;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由实
37、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以一条鞭法为标志;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政府征收的商品税日益加重。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应反映。 2. 中国古代宫廷工艺品和民间用品的差异:(1)生产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由专门的官办皇家工场生产,而民间用品由普通的民间工场生产;(2)用途不同:宫廷工艺品除供日常使用外,还供艺术欣赏,而民间用品一般是老百姓日常使用;(3)管理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从生产到使用都由专门的官僚机构管理,而民间用品则不是这样;(4)工艺水平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
38、水平是全国最高的,而民间用品则没有那么高的水平;(5)生产者的身份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者几乎没有人身自由,而且服务范围只限于宫廷,技术发明不能服务于社会,而民间用品的生产者则不受人身限制,技术的发明直接服务于社会;(6)价值不同:宫廷工艺品造价昂贵,而民间用品则价格低廉。 3.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著作:战国时期出现了有关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明朝后期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朝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 中国古代重要的农学著作 (1)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的农学著作,一般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书。原书
39、早佚,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多所徵引。该书对西汉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进行了总结,主要内容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则、播种日期的选择、种子处理、个别作物的栽培、收获、留种和贮藏技术区种法等。 (2)北朝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书,总结了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特别是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还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3)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是成书于至元十年(1273)的农桑辑要。该书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总结,通俗易懂,影响远及国外。 (4)元代王祯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特别重视用机械代替
40、简单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对提高生产力起了很大作用。后世的农书和类书记载的农具多以它为范本。 (5)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系统总结了历代经验,参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博采古今农学大成,达到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人教版认为,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过关检测 13(第12课) 【 真 题 回 放 】1(2013年江苏高考1题)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
41、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2(2013年安徽高考12题)图2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3(2013年福建高考15题)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频繁更换工种 长期在官府作坊
42、干活 职业是世袭的 是临时工人A B C D4(2013年四川高考2题)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5(2013年天津高考2题)“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6(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
43、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7(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8(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15)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点6.97%。结合图4分析,正确的是( )图4 元朝
44、行省图A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9(2012年海南卷历史,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10(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11)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
45、鬻(y,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自然经济解体 家庭手工业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 出现经济区域分工A B C D11.(2012年江苏历史,2)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12(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3)图5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图5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 有助于我们了当时的文化生活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 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A
46、 B C D13. 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2)图5所示是建于河南安阳的一位中国古代妇女的塑像。在她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 ) 图5 A铁器 B玉器 C瓷器 D漆器 14、(2011年新课标文综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15、(2011年全国卷文综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货(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
47、。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16、(2011年福建省文综14)图4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在汉代就已出现 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 B C D17、(2011年山东省基本能力22)青铜器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铜是一种铜锡化合物 B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 C青铜比纯铜的硬度低 D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
48、青铜制品18、(2011年山东省文综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19、(2011年天津市文综历史2)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计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20、(2011年浙江省文综13)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右图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A B C D 21、(2011年浙江省文综14)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
49、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22、(2011年上海市文综8)为迎接201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围绕“博物馆与记忆”的主题搜集到一组中国古代器物图片(见下图)。并制作了
50、如下标签:商代兽面乳灯纹鼎;50004000年前良渚文化玉琮;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石斧;战国曾侯乙编钟。上述标签与下组图片自左至右对应的顺序是 A B C D23、(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明朝张翰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24.(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39)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回答问题。材料: 表三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楼车提
51、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魏晋南北朝翻车齐民要术隋唐筒车、曲辕犁宋元踏犁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农桑辑要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十二气历明清农政全书 (3)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6分)材料四 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国新发明的农机具大量出现并广泛应用,到1899年,近7万项农机具发明和农业技术得到美国专利局认证,仅播种机就达到9156项。1862年颁布莫里尔土地法,政府拨地资财建立农学院。同年,美国建立农业部并坚持科研导向。1887年通过海契法案,展开建立高效农业产业的相关研究。各
52、地纷纷举办农业展览会、组织农业协会、发行各种农业杂志,推广农业科技。1914年,国会批准史密斯利弗法,从法律上确认此前的各种农技推广工作,并将它们纳入联邦、州、县三级管理结构中。(据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4)根据材料四,评述美国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10分) 【 随 堂 演 练 】1.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2据
53、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井田制开始瓦解 B商品经济发展 C小农经济兴起 D家庭手工业产生3右图是甘肃莫高窟壁画“农作图”中的一幅,这反映出() A. 唐代在西北率先实现了生产工具的革新 B. 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影响到西北地区 C. 中国的农业开始确立铁犁牛耕的模式 D. 土地的日益集中导致人民生活困苦 4. 形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 艰。”观念的社会背景是A小农经济盛行B闭关锁国政策推行C商品流通不畅D传统手工产量不高
54、5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为评”。该工具是A B C D6我国的南北分界自古是淮河跟秦岭一线。据美国学者贾志扬统计,唐代科第人物北方占绝对优势,然而到了宋朝,考中进士淮河以南却占了952%。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源于 A丝绸之路的衰落 B政治中心的转移C程朱理学的兴起 D经济重心的南移7. 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佛教的广泛传播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8 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
55、到清代乾隆皇帝时,1741年突破l亿,1776年达到2亿,1790年超过3亿。发展到道光皇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人口,这种人口的大量增长对中国来说() A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B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C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9 新唐书卷165权德舆传记载,“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唐代 A开始注重精耕细作 B广泛引种经济作物 C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重心已经南移10.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人植棉、栽桑,纺纱织布,“
56、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 国家“重商”政策确立 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11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这里的“工师”是 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 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12. 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
57、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13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载:“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对花楼下堀坑二尺许,以藏衢脚,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中的生产工具主要用于A制瓷 B冶金 C纺纱 D织锦14据史载:唐朝前期,宋州(河南商丘)、亳州(安徽毫县)生产的绢帛质量最高。江南东道(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的丝织物品类繁多,很多列为贡品,在产量上已仅次于河南、河北道而跃居于全国的第三位。该记载 A反映了唐朝主要政治中心在豫皖地区 B准确地统计了南北方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C折射出古代河南、安徽之地是桑蚕中心 D反
58、映了唐朝行政区划和丝织业发展特点15读下表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时期地区西汉(公元2年)唐朝(752年)南宋(121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 42.8 32.3 53.2 江淮地区 15.2 23.4 45.6 西南地区 3.9 7.1 9.2通过对该表的分析 ,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人口数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江淮地区人口变动幅度一直是最大的 黄河中下游地区始终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呈现南移趋势ABC D16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
59、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A自然经济解体B家庭手工业发展C民营手工业向农村扩展D出现经济区域分工17. 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 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18 据史料记载,16、17世纪时,西属拉美国家墨西哥和秘鲁的白银生产量约占世界的85%,其中近半数流入了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手工业高度繁荣 B东西方的经济交流空前发达 C中国的政治制度先进 D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60、19 汉书贡禹传载:“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s,盛衣物或饭食等的方形竹器),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材料反映汉代A官营纺织业技术水平高超 B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发展C官营纺织业规模大耗资多 D手工业产品大量投放市场20中国种植过的一种天然彩色棉花,由江南农民织成“紫花布”,曾是19世纪30年代风靡英国的绅士服装衣料。据此可知() A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当时中国棉纺织生产方式领先英国 C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在海外受到欢迎 D江南地区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1 欧洲中世纪谷物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从云梦竹简的材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
61、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古代中国农业相对发达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B基于小农经济的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 D黄河、长江流域适宜农业发展22. 耕织图耕图是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所推崇和嘉许,右图为康熙命画家重新绘制的该作品,也反映了清代的生产方式。材料提供的信息说明( ) A.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直很先进 B.传统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C.清代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D.水田耕作表明经济重心在南方23.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馆藏数以万计的中国陶瓷,包括晋代越窑、宋代五大名窑、元明清时期官窑和民窑的陶瓷精品。由此可以推断( ) A.从晋代起,中美就有了陶瓷
62、贸易 B.上述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来的 C.收藏者青睐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D.中国陶瓷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24. 桑弘羊盐铁论水旱篇:“家人合会,褊于日而勤于田,铁力不销炼,坚柔不和。”“吏明其教,工致其事,则柔刚和,器用便。”这一论述反映了( ) 铁农具的制造分为私人和官府 私人制造的铁农具质量较差 官府所制 铁农具因官吏指导,工匠细致操作质量较好 铁器生产基本被官府垄断 A. B. C. D.25.观察下图,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中国古代丝织业中心分布变迁图 A.秦汉时期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 B.唐时期私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 C.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 D.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辐
63、射全国36、(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26)(1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唐中期,杜佑感叹秦朝“以区区关中灭六强国”,而唐朝同样定都于关中,版图广阔,“竭万方之财,上奉京师”,国势却日益衰落。他分析说,“商鞅佐秦,以为地利不尽”,扩大每亩的面积,以此增加农夫耕种数量;招纳秦国以外的人前来耕种,“优其田宅,复及子孙”;“非农与战不得入官。大率百人以五十人为农,五十人习战,故兵强国富。”“其后仕宦途多,末业日滋。今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又秦汉郑渠(郑国渠)溉田四万顷,白渠溉田四千五百顷,永徽(唐高宗年号,650655年)中,两渠灌浸不过万顷,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
64、79年)初减至六千亩。亩朘(削减)一斛,岁少四五百万斛。地利耗,人力散,欲求强富,不可得也。” 据新唐书(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代关中社会经济状况与秦相比有何变化。(4分)(1) 杜佑所批评的“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简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6分) 教学反思与反馈(填写自己的错题) 第1-2课 真题回放 1-5 BBBCB 6-10 DCBDB 11-15 CBBDD 16-20 CDBAD 21-23 BBC 24.(3)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 农业经验。(4分,每点1分,任答4点即可)
65、 原因:人多地少;(2分)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2分)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 影响。(2分) (4)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鼓励农业机械的发明创造,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实现;(3 分)建立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科技化进程(4分);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法律保障。(3分) 随堂演练1. C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为宝”“犹用药也”“竭时而止”等,分析可知,四则材料均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答案为C。2.C 【解析】据题干中的“治田、宅、桑、衣帛”等信息,可以判断为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状态,C项符合。A项材料信息中为体现;B项与材
66、料矛盾,D项不全面。3.B【解析】B 观察图示可知反映的是唐代曲辕犁,而在甘肃莫高窟壁画中出现,说明该项农业生产技术已经在西北地区出现,故选B项。4.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节俭思想的根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正反映了中国传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选择A项。5.D【解析】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犁”分析,应为曲辕犁。A项是输水灌溉工具翻车;B项是播种工具耧车;C项是将水从低处运往高处的筒车。6.D【解析】 题干中反映的现象,应属于政治现象,而政治现象出现的原因应是经济现象,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出现了北方人口南迁,带动南方经
67、济发展,宋朝时期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南方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南方文化的发展。故选D项。7.D【解析】从材料信息中对牛的尊重可知,牛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牛的重要性在于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下牛是主要的农用动力,这是小农经济发展的结果,故选D项。8. A【解析】 古代中国人口的增长是受小农经济的发展等因素影响的,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制约城市化的发展,排除B、D项;C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实际说法是错误的,并不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人口增长,在小农经济下,生产力水平低,这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故选A项。9.D【解析】从“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反映江淮农业经济开始超过北方,说明经济
68、重心已经南移。10. 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自然经济日益解体、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是在鸦片战争后,故排除A、B两项;中国古代的主导产业是农业,排除D项;据题干信息,农民“迁业”实质反映了农村经济结构的改变,故选C项11.B【解析】从材料“工官”获取信息。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按行业设立车正、陶正等工管管理具有各种技艺的工匠,故B项正确。12.D【解析】唐朝的经济政策唐朝初年的规定,以家庭手工业产品交纳国家地租和代替服徭役,保证了农民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时也促进农户发展家庭手工业,故选D项。13. D【解析】根据材料中“提花小厮坐花楼架木上”。结合所学知识“明中叶以后,使用
69、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可以判断出材料描述的是明朝时的花楼机。14. D【解析】材料中涉及当时一些地名,从中可以看到唐朝行政区划;材料介绍了北方宋州、南方江南东道的丝织业发展情况,反映南北方了丝织业发展特点。ABC项无法直接得出。15.D【解析】从图表信息可知,西汉至南宋时期,我国人口密度呈增大趋势,这反映了人口数量的增长,故正确。西汉至唐朝时期,唐朝至宋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变化较大,故不正确。与图表信息不符。人口的南移反映了古代经济中心南移,故正确。因此选。16. B【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与阅读的能力。材料大意:山东半岛最东部的登州府家庭棉纺织业相当普遍,生产的布料除自给外还卖
70、到乡里的集市上,再由布贩转运卖到城市去,因此B项正确。17. A【解析】 宋代时我国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推广到闽粤等地。元代时棉纺织技术进一步发展,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明朝时期棉花的种植进一步扩大,民间麻的种植量大量减少。18.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的理解能力。明清时期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主要是因为手工业的发展。19.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的理解能力。汉官名,主作皇帝冠服。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做皇帝的冠服。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汉代官营手工业人数多,耗资大。故选C 。20.C【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中国农民编织的棉花制品“紫花
71、布”,在外国受到欢迎。注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世纪30年代。A项说法错误,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B项错误,当时英国使用机器生产,中国依然是手工劳动,D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劳动,材料没有体现这种生产方式。C项正确,“紫花布”的风靡,说明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在海外受到欢迎21.B解析:本题考查中外古代农业的发展。A、C、D三项涉及农业生产的土地、农具、地理原因,中外基本相同,只有B项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22.B解析 图中显示的生产工具依然是唐代出现的曲辕犁。这种传统的耕作方式在清代已经落后于工业文明的潮流,没有取得革命性进步。23. C解析 材料中波士顿美术馆馆藏数以
72、万计的中国陶瓷不能说明都是掠夺的,也未必就是镇馆之宝,故不选B、D两项。该馆藏有晋代瓷器未必是两国直接贸易所得,再者晋代还没有美国,故不选A项。材料可以反映出收藏者青睐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故选C项。24.D 解析 从材料中都能看出,材料没有反映出铁器生产基本被官府垄断,可排除。 25. 解析 结合图例分析各时期丝织业中心分布变化,可以看出元明清时期丝织业中心区主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C项正确。A、B两项不能在图中体现出来。D项说法错误,应该是从北方辐射到南方,或者更具体的表述是从黄河流域辐射到长江流域。26(1)水利工程衰败;农业收获量减少;越来越多人从事工商业等活动,农业劳动力剧减。(4分)(2)原因:农业技术改进,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以人力投入保证农业收入的状况得以改变。(3分)影响:工商业获得发展的基础,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增加,商业活动趋于繁荣。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