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9-2020学年部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随堂小练(23)谏太宗十思疏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役聪明之耳目之:结构助词,“的”B.必固其根本其:指示代词,“它的”C.戒奢以俭以:介词,“用”D.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而:连词,表并列2、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牧:统治,管理B.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壅:堵塞C.永保无疆之休休:喜庆,福禄D.能克终者盖寡克:能够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的庙号。从汉朝开始,王朝开国皇帝的庙号通常为“太祖
2、”,第二代帝王的庙号常常为“太宗”。B.可畏唯人:可怕的只是人民(的力量)。人,本应写作“民”,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写作“人”。C.垂拱:垂衣拱手,古时比喻统治者在治理天下时,什么事情都不愿做,多用作贬斥帝王庸碌无为。D.三驱:据说古代圣贤之君在打猎布网时只设三面而有意网开一面,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水”和“舟”的关系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的句子是“_,_”。(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十思”中建议唐太宗要始终谨慎行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句子是“_,_”。(3)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总结这“十思”,做到“_,_,_”,
3、就能使智者、勇者、仁者、信者都能为君所用,各尽其责。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熙宁转对疏曾巩准御史台告报臣僚朝辞日具转对,臣愚浅薄,恐言不足采。然臣窃观唐太宗即位之初,延群臣与论天下之事,所以成贞观之治。周世宗初即位,亦延群臣,使陈当世之务,故显德之政,亦独能变五代之因循。今陛下始承天序,亦诏群臣,使以次对。然且将岁余,未闻取一人,得一言,岂当世固乏人,不足以当陛下之意欤?抑所以延问者,特用累世之故事,而不必求其实欤?伏惟陛下超然独观于世俗之表,详思臣言而择其中,则二君之明,岂足道于后世,而士之怀抱忠义者,岂复感知言之少乎?察今之天下则风俗日以薄恶纪纲日以弛坏百司庶务一切文具而已内
4、外之任则不足于人材公私之计则不足于食货。近则不能不以盗贼为虑,远则不能不以夷狄为忧。海内智谋之士,常恐天下之势不得以久安也。易曰:正其本,万事理。故臣以谓正其本者,在得之于心。得之于心者,其术非他,学焉而已矣。古之圣人,舜禹成汤文武,未有不由学而成,而傅说、周公之辅其君,未尝不勉之以学。故孟子以谓学焉而后有为,则汤以王,齐桓公以霸,皆不劳而能也。盖学所以成人主之功德如此。诚能磨砻长养,至于有以自得,则天下之事在于理者,未有不能尽也。能尽天下之理,则天下之事物接于我者,无以累其内;天下之以言语接于我者,无以蔽其外。夫然则循理而已矣, 邪情之所不能入也;从善而已矣,邪说之所不能乱也。如是而用之以持
5、久,资之以不息,则积其小者必至于大,积其微者必至于显。古之人自可欲之善而充之, 至于不可知之神,自十五之学而积之,至于从心之不逾矩,岂他道哉?由是而已矣。(选自唐宋八大家大全集,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察今之天下则风/俗日以薄恶/纪纲日以弛坏/百司庶务/切文具/而已内外之任/则不足于人材/公私之计/则不足于食货B.察今之天下/则风俗日以薄恶/纪纲日以弛坏/百司庶务/ 一切文具而已/内外之任/则不足于人/材公私之计/则不足于食货C.察今之天下/则风俗日以薄恶/纪纲日以弛坏/百司庶务/一切文具而已/内外之任/则不足于人材/公私之计/则不足于食货D.察今之天下/则
6、风俗日以薄/恶纪纲日以弛坏/百司庶务/一切文具而已/内外之任/则不足于人材/公私之计/则不足于食货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台,中国古代官署名,该机构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B.臣僚,古代指辅佐君主的文臣武将。C.转对,宋代臣僚每隔数日,轮流上殿指陈时政得失,谓之“转对”。D.陛下,古代对皇帝的尊称,后来也用来称太子、亲王、皇太后、皇后。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引用唐太宗、后周世宗两位贤君的事例是为了证明臣子直言进谏的必要性和君王虚心纳谏的必要性。B.第二段中作者委婉批评了当朝统治者虽然要求臣子进谏,却不采
7、纳的事实。C.作者认为想要解决当今社会的诸多弊端,对君王而言,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奏效。D.作者列举了舜、禹、成汤、周文王、周武王、傅说、周公等人的事例,充分说明了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抑所以延问者,特用累世之故事,而不必求其实欤?(2)则积其小者必至于大,积其微者必至于显。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而:连词,表转折,“却”。 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牧:养。 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垂拱: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古时多指统治者以顺其自然的方式统治天下。 4答案及解析:答案:(1)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2)忧懈怠则思慎
8、始而敬终;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3)弘兹九德; 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解析: 5答案及解析:答案:1.C; 2.D; 3.B;4.(1)还是因为请教询问的事情,仅仅是延续历代的旧有惯例,而不必探求其实质呢? (2)那么积聚起很小的东西就一定会发展到博大,积聚起细微的东西就必定会发展到显著。解析:1.解答本题,可根据句式进行判断。“风俗日以薄恶”“纪纲日以弛坏”句式一致,中间应断开,排除A、D两项;“内外之任则不足于人材”“公私之计则不足于食货”句式一致,中间应断开,排除B项。选C。2.太子、亲王、皇太后、皇后不称陛下,称“殿下”。3.“委婉批评”错,从原文两个语意明确、语气强烈的反问句中
9、可知,作者是直接批评皇帝不虚心纳谏的行为,并恳请皇帝能“详思臣言而择其中”。4. (1)关键词:“抑”“延问”“故事”“其实”;(2)关键词:“积”“至于”“显”。【参考译文】遵奉御史台通知,臣僚在离开朝廷到地方上任的当天,要轮流详尽陈奏朝政得失,臣愚昧浅薄,恐怕提出的意见不足以被采纳。可是臣私下观察发现,唐太宗在刚刚登上帝位之时,就召集群臣谋划天下的事务,于是实现了贞观年间的大治。后周世宗刚刚登上帝位,也召集群臣,让他们陈奏当世必须立即解决的问题,因此也只有显德年间的国政,能够改变五代时期因循守旧的局面。如今陛下刚继承了皇位,也下诏命令群臣,让他们轮流提出看法。可是快要过去一年多了,也没听说
10、择取了哪个人,获得了什么好建议。这难道真是当今本来就缺乏人才,不足以符合陛下的心意吗?还是因为请教询问的事情,仅仅是延续历代的旧有惯例,而不必探求其实质呢?臣跪拜敬请陛下高高站在世俗表面现象的上面独自观察,认真思考臣的建议而择取那合适的东西,如此一来,唐太宗和后周世宗这两位君主的英明,又哪里足以在后世被人提起,而士子中心怀忠诚节义的人,又怎会还感叹提出有价值的意见的人太少呢?察看现今天下的情况,社会风气一天比一天败坏,朝廷纲纪一天比一天废弛,各个机构,众多政务,全都是徒有形式而已。朝廷和地方官员的任用,缺乏合适的人选;公家与私人的开销,在财物上也显得不富裕。往近了想,不能不把盗贼之事看作值得忧
11、虑的事情,往远了想,又不能不把周边的其他民族当成需要担心的对象,海内怀有智谋的人士,常常担心天下的局势不能够长治久安啊!易经上说:端正根本,各种事情都可以得到解决。因此臣认为端正根本,在于内心确有所得。内心确有所得,具体的办法不是别的,只是学习而已。古代的圣人,如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与周武王,无不通过学习而成功,而傅说、周公这些大臣辅佐他们的君王,也未尝不是用学习来勉励自己的君王。所以孟子认为学习然后才会大有作为。像商汤凭借学习而称王天下,齐桓公凭借学习而称霸诸候,都不费力气却能实现目标。因此,不断学习可以帮助君主成就这样的丰功伟业。如果确能反复磨砺,长久积累,一直到真有办法让自己内心有所得,那天下众事的道理,就没有弄不清楚的了。能够把天下的道理弄清楚了,天下事物一到我这里,根本不能拖累住我;天下的言语来到我这里,根本不能蒙蔽住我。只要按道理办事,不正当的嗜欲或情感根本不能侵入;依从正确的意见,荒谬有害的言论根本不能混淆是非。如此而长久运用,不停地学习,那么积聚起很小的东西就一定会发展到博大,积聚起细微的东西就必定会发展到显著。古人用符合自己愿望的美好事物来充实自己,一直发展到妙不可测的神悟;通过十五岁进入学校学知识来不断积累,一直发展到随心所欲而不超越规矩,难道还有别的途径吗?只是通过学习罢了。 - 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