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历史试题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鲜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各国国君对各家“兼而礼之”。这反映出A.学术争鸣导致政治纷争 B.汉代崇尚多元文化并行C.诸子百家取得并重地位 D.政治需求助推文化繁荣2.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孔子不入秦,荀子却对秦政、秦俗多予褒奖,而同时批评其“无儒”,这说明荀子A.违背了儒学的基本信念 B.实现了儒法的完美结合C.关注现实充满事功精神
2、D.政治诉求有理想化倾向3.墨家的“兼爱”,强调“爱”是不分亲疏、不分贵贱的,对一切人都是一律同等之爱即“爱无差等”,这与孔子主张的“仁爱”思想是有所不同的,儒家主张的“爱”是有等级的,即“爱有差等”。造成儒墨两派观点不同的根源是二者A.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 B.关注的社会群体不同C.代表的阶层利益不同 D.受统治者关注度不同4.商鞅师承儒家,却转行法家之道他在商君书画策中说:“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这说明当时A.儒家与法家追求的目标相悖 B.儒法在实践中出现融合倾向C.以仁义治天下成为主流意识 D.法家意识到教化作用的局限5.战国时
3、,贵贱天然有别的观念逐渐被人类本质无别、差别在于后天的观念所取代,人性善恶的讨论成为争鸣的主题。据此可知,当时A.对人类共同本性的探讨成为潮流 B.性恶论顺应了专制集权发展需要C.强化社会秩序成为诸子思想共识 D.社会政治结构变动影响观念变迁6.从西汉以后,对孔子的思想就不断有新解释出现,其中强调中央至高无上的权威却是孔子本人未曾提及的。这反映出A.君主专制必须借助儒学 B.古代统治者注重礼法治国C.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 D.孔子原创儒学不合时宜7.董仲舒指出,汉代自开国以来,特别是武帝登基以后,忧国情深,一心求贤,其精神可媲美于尧舜,但却一直不能达到目的,关键在于平时没有注意养士。为此,他
4、建议汉武帝A.实行察举制 B.兴办太学 C.颁布推恩令 D.独尊儒术8.“罪已诏”是古代帝王在面对灾异发生或政治失误等情况下,所下的自责悔过反省文书。正式的“罪已诏”最早出现在汉代,且数量较多。这主要是因为汉代A.皇帝善于检讨反省 B.君相矛盾趋于尖锐C.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D.封建迷信思想泛滥9.程颢、程颐说:“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之间,皆有是理也。”这表明“二程”旨在强调A.理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 B.宇宙万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C.事物对立面的转换有其必然性 D.现存社会政治秩序的完美性10.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
5、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A.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B.求科学之真的精神C.明道德之善的情怀 D.格物致知的方法论11.宋代理学家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如三字经百家性;一些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的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惯。这些做法主要说明A.封建迷信影响民间生活 B.儒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C.社会风气日益开放 D.理学成为官方正统12.元代文学家谢叠山在评价程朱理学时说:“儒者常谈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在我辈人承当,不可使天下后世谓程朱之事皆大言无当也。”这一
6、言论说明A.理学利于培养民族性格和德操 B.元代文学吸收了宋代理学精华C.元代继承了儒学并进一步创新 D.程朱理学对儒学发展贡献巨大13.王阳明既反对“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又反对“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这反映出王阳明A.反对程朱理学的理欲观 B.要求人们讲究“知行合一”C.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D.认为良知支配着人的行为14.李贽指出:“正义即是谋利”,“夫欲正义,是利之也。若不谋利,不正可矣”。这一主张A.发展了理学的空谈禁欲说 B.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愿望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潮流 D.彻底否定了传统儒家思想15.王夫之认为“天理寓于人欲,无人欲则天理不可
7、得见”,由材料可知,王夫之A.彻底批判儒家思想 B.主张“致良知”C.认为人欲也是天理 D.强调经世致用16.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A.抨击君主专制 B.以天下为已任 C.提倡民主法治 D.反对宋明理学17.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的称誉。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他又指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承相始也”,这反映黄宗羲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未跳出明君贤吏
8、的窠臼C.主张恢复宰相制度 D.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18.后唐长兴三(932年),中书门下奏请依据唐开成石经刻印“九经”(儒家经典),得到唐明宗批准;至后周太祖广顺三年(953年),“九经”全部刻印成书并开始发售,由此可知,五代时期A.政府加强印刷技术垄断 B.印刷产品开始进入市场C.刻印技术推动文化传播 D.书写材料发生根本变革19.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都有官方印记 B.长期领先世界 C.没有理性思维 D.强调实用价值20.中国
9、古代科技主要限于农业水利工程、时令、气象科技等,其他如机械、纺织、印刷等也有所发展,但都未能推动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儒学长期处于正统地位 B.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C.中国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D.中国传统文化关注重点是人际与社会的和谐21.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A.佛教文化渐趋中国本土化 B.中外文化具有交融性C.壁画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壁画的内容具有时代性22.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
10、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C.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23.汉武帝至成帝年间,是散体大赋的全盛期。这些赋大都以游猎为题材,描写了宫廷的生活,皇宫的雄伟壮丽,游猎队伍的浩大壮观,等等。篇末则加一些讽谏的话,作为点缀。这反映出A.西汉王朝呈现全面繁盛景象 B.统治集团垄断了文化舞台C.文学作品中的批判意识 D.文学创作背离了主流文化24.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而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两者都A.反
11、映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C.描写了古代官场的腐朽与黑暗 D.表明等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25.明中叶至清初,士人不仅参与小说的创作,还积极参与小说的传播,有的直接受雇于书坊,为其编撰、校订小说。如邓志谟是个多产的作家,在建阳书坊担任塾师,同时担任编辑工作,长达二十余年。这反映出当时A.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沦丧 B.文化的商业性趋势C.城市工商业的普遍繁荣 D.科举制度的影响下降26.【加试题】秦末汉初,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已传入越南,汉字也得到系统的传授和应用。从汉至晋,越南人把汉字称为“儒字”“咱们的字”。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越南效法汉字创造出本国文字,并以之翻译儒家
12、经典。据此可知,古代汉字A.推动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B.消除了中越两国文化差异C.源于儒家文化输出的实践 D.成为地区文化交流的媒介27.【加试题】有学者认为,宋明理学所强调的义理,表现出一种想要摒弃汉唐训诂之学而直接面向经典、回复圣人之道的气势,颇有一点“文艺复兴”的味道。该学者的依据是宋明理学A.强调三纲五常教化作用 B.注重强化封建神学思想C.突出儒学的伦理道德 D.束缚并压制人和人性28.【加试题】宋史载: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明代施耐庵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创作了水浒传,又名忠义水
13、浒传,讲述北宋以宋江等人由被迫落草、替天行道,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新型史料介入有助于厘清历史事实B.古代史家扬善抑恶的传统影响历史解释C.不同的史家对同一历史现象有不同理解D.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大众的历史认知29.【加试题】明清之际抨击君主的思潮“无需借助文本的传播,主要是口耳相传。也不受官员士大夫和道德的规范,按照实际生活表现民众的真情实感,编成各种民歌、民谣等,在通衢闹市演唱、传播,以致从官员到民众对皇帝非议成风”。这实际上是A.封建小农经济逐步解体的反映 B.民众追求民主政治的体现C.人们对当时封建秩序的大力抵制 D.市民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30.【加试题】
14、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撰写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一书首次对“中国四大发明”给予了世界性高度评价。然而,余秋雨却对“四大发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农耕文化的民族,天文历法理应是第一发明;而中医中药对于中国这个人口最多的民族而言,重要性也非同一般,应排在第二位,中国的四大发明应首先考虑这两项。这反映A.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B.从不同角度研究历史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C.深入研究历史可以还原历史真相D.中华文明在很长一段时期领先世界文明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 董子(注:董子即董
15、仲舒)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董子又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长居大夏而以生育长养为事,阴长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董子举贤良对策谓“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材料二 宋代理学的兴起是当时社会存在的产物。一是北宋统治者强化封建统治的需要。封建统治者除了在政治、军事上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外,还需要在思想上对人民进行说教和控
16、制。理学正是建立和强化封建秩序的理论基础。二是魏晋隋唐以来儒、佛、道三教既长期纷争,又相互影响、渗透而趋于合流的结果。隋代王通提倡三教合一,唐代韩愈仿佛、道的传法系统,建立儒家道统,为理学的产生开了先河。摘编自王士立主编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思想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4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 朱熹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并非深奥的哲理,而是通俗的儒学文化。他关注社会基层民众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希望从基层着手,改变家族与村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他编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
17、字、饮食等方面的习惯,都提出了道德性的行为规范。摘编自凤凰网朱熹新儒学:从“伪学”到官学材料二 明清实学以“经世致用”为价值核心,在批判程朱理学“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实事求是之学。明末以后,孕育着一种自我批评、自我否定的理性自觉之潮流,滋生着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争取个人幸福与利益的启蒙意识,涌动着摆脱封建礼教束缚,追求真理的精神动力,从而显露出可贵的人文启蒙思想的微熹。摘编自余和祥明清实学的学术转型及其意义(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理学在推广普及方面呈现的特点。(4分)(2)报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实学”产生的社会背景。(6分)33.【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10分)材料一 春秋时期,诸侯贵族在会盟、聘问等外交活动及祭祀宴飨等国事活动中都把“赋诗”作为重要的政治手段,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家,更把“诗教”看成最重要的政治教化活动之一。到了魏晋时代,文学已经觉醒且被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魏晋以后的士大夫几乎无人不写文学作品。在某些文学特别发达的时代(例如唐代),作家人数之多、身份之杂是世界文化史上所罕见的。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材料二 自北宋以来,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即小唱、诸宫调、话本、杂剧、戏文、通俗小说、时调小曲等都市通俗文学的兴起并获得迅猛的发展。它们受到社会下层民众的喜爱与欣赏,
19、甚至封建统治阶级也暗中将它们作为世俗的文化娱乐的内容而接受了。这种新兴文学的基本特点是商业性和娱乐性。它是以文化服务的方式向普通消费者提供娱乐和消遣的;它的内容主要是现实的世俗生活,或者是经过世俗化了的历史、传奇、神魔、灵怪等离奇惊险的故事,表现出对旧传统的反叛精神。摘编自谢桃坊中国市民文学的发现与认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用古代文学发展的特点。(4分)(2)根据材科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宋以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变化的原因。(6分)34.【加试题】春伙战国时期,孔子等一批文化精英横空出世,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活跃局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科一 孔子用他的主张游说诸
20、侯,没有得到成功。就以主要精力从事教育。他重视教育,把教育当作为政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主张,在实现了拥有众多人口且生活富足之后,应该重视对百姓的教育。他又说,他进行教育活动,通过自己的教育活动培养一批弟子到各国执政,以贯彻他的政治主张。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材料二 随着国、野界限的消失和出身限制的解除,原先掌握在少数世袭贵族手中的学术逐渐在广大的士阶层中传播开来。加之旧礼制正在无可挽回地崩解之中,怎样面对这种形势并在与对手逐鹿中争胜,这已是各国统治者和不同社会集团的人都必须认真思考并严肃回答的问题。于是,学术在从王宫手中下传到民间的同时,也由一源而多派,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古时代(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为政”的途径和“没有得到成功”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6分)- 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