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52KB ,
资源ID:801843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0184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2020学年部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上同步学典:第7课 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2020学年部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上同步学典:第7课 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WORD版含答案.doc

1、第七课同步课时训练1、“(东晋)大权始终为自北南迁的贵族所把持,使宋武帝(出身贫寒)一类的人物直到晋末,才得出现 于政治舞台。这也是一笔很大的损失。”造成这一 损失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行省制2、魏晋时代,尚有很多人反对九品中正制,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很少有人反对这一制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B.世家大族逐渐走向没落C.士庶阶层已经基本固化D.考试选官制度初露端倪3、唐太宗看到进士科人才济济,髙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此言本质上反映了( )A.科举制提高了文化水平B.中央官学培养大量政治人才C.科举制加强了专制集权D.科举

2、制推动选官制度的发展4、儒林外史中有一则故事,屡试不中的穷书生范进在得知自己中举后,竟高兴得发了疯。这反映出作者认为科举制( )A.扼杀人才和压抑人性B.选拔人才注重德才兼备D.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D.考试程序繁杂且试题艰涩5、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中书省正式成立;西晋以后,历代都沿袭曹魏立中书省,只有北周实行六官制;隋朝时期,废六官制,置内史省,即中书省,隋炀帝末期,他又曾改内史省为内书省;唐朝初期,命中书省为内史省,后复命中书省。这表明( )A.曹魏制度奠定了历代政治格局B.魏晋时期三省六部制已经存在C.君主集权专制制度不断加强D.唐代官制根植于历代传统6、下列为唐朝三省六部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

3、中部门之间隶属关系示意准确的是( )A. B. C. D. 7、唐朝三省各部门、各官吏之间相对独立和互相制约,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有审议、封驳权,但都必须绝对听命于皇帝。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书省独享决策权,门下省独享裁决权B.它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享C.三省分权能够制约皇权,保障体制内民主D.能减少但不能杜绝中央决策失误和官僚腐败8、唐中宗任命品级较低的豆卢钦望为尚书省长官,故意不加“同三品”的头衔,观察他的反应。豆卢钦望果然徘徊在宰相集体议事的政事堂外而不敢进入。后来加了“平章军国重事”衔,豆卢钦望才真正参议政事。材料主要表明,三省六部制( )A提高了唐朝中央

4、的行政效率B降低了三省长官的行政级别C是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表现 D使官僚机构形成完整的体系9、“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此田亩最有可 能是( )A.天子赐予的井田B.因军功受赏的土地C.租种的地主土地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10、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A.抵制土地兼并B.促进人口增长C.增加财税收入D.稳定个体小农11、唐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

5、。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代中期()A.赋税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12、两税法是唐代赋税制度改革的一项内容,其主要内容:量出制入;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分别按照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两税户以户等纳钱,以田亩纳米粟。此改革( )A.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适应土地占有状况的变化C.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D.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重要制度创新,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发展。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

6、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材料二 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新唐书材料三 凡军国大事,则令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资治通鉴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前期三省六部制运作的主要特

7、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政事堂”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唐代初期,延续北朝和蜻代的均田制,把政府控制的田地平均分配给失去土地的农民,但政府分配给失地农民的田地只是全国土地的一部分,大量土地被王公贵族和官员占有。唐初财政收入主要依赖对均田农民征收的租、庸、调。唐初的“租庸调”,不管农民资产的多寡,都统一按照一个标准来纳税,即人口。到了唐代中期,土地兼并愈来愈严重,愈来愈多的田产都集中到那些不用缴纳田赋的官僚、豪强、 大地主手中,但“租庸调”的税制却依然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造成税负不公平的加剧和膨胀。唐

8、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鉴于“租庸调”税制极为严重的弊端,实施了“两税法”改革。所谓“两税”,并非是指两种税收,而是指田賦在夏、秋两个固定的时间统一征收。“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只要在当地拥有田产,就必须按照田产的多寡来缴纳田賦。而且“两税法”以钱计税, 再换算成实物来缴纳,开启了以货币计税的历史先河。据梁盼唐代的税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租庸调”税制的弊端,并指出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实施两税法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魏晋时期.我国 实行九品中正制.故

9、B项正确。 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是在明清时期,故A项错误;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的势力达到了顶峰,故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实际上是为世家大族服务的,官吏的选拔权把持在门阀之家的手上,据材料可知南北朝时期已经很少有人反对这一制度, 说明士庶阶层已经基本固化,故C项正确;考试选官制度初露端倪是在隋朝,故D项错误。 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中“入吾彀中”即表明科举制适应了专制集权加强的需要,故C项正 确。其他三项皆不能得出。 4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

10、可知,从明代开始.科举考试内容 陷入僵化,考生的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都被限制。材料中范进中举的故事正是科举制消极作用的体现. 故A项正确。 5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材料中说中书宵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唐朝后复命中书省,说明唐朝官制根植于前代传统.D项正确;A项夸大了曹魏成立中书省的影响,排除;材料信息说明魏晋时期出现中书省和 六官制,并不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B项错误;材料信息说的是中书街的发展情况,并不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C项错误。 6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下,尚书省负责执行,主管六部,故A项正确。 7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依据“都必须绝

11、对听命于皇帝”可知,A、C两项错误:B项错误.唐朝属于封建社会。三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可以减少决策失误和官僚腐败,但不可能杜绝,故本题选D项。 8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割了宰相权力,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宰相的品级降低,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故C正确A只是表面现象,故排除三省长官的级别并没有降低,故排除B三省六部制在唐朝初期就已经十分完善,故排除D故选C 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据材料“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该田制应为均田制。均田制下国家将掌握的大量无主荒地分配 给小农,故D项正确。A项与井田制对应

12、,B项与军功爵制对应,C项与租佃制对应,皆与材料不符 10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材料中“按户缴纳赋税”“必须嫁娶,不得拖延”说明政府鼓励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生产,以此增加政府财税收入,故C项正确;材料显示政府是分散土地经营,不是抑制土地兼并,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促进人口增长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说明是发展个体小农,不是稳定,故D项错误。 1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了由于严重的土地兼并而导致赋税的改革,而不是赋税改革缓解土地兼并,故排除A项;根据“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可知土地制度的变化影响了赋税制度的变化,故选B

13、项;题意中没有体现政府增收的途径,故排除C项;是由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而不是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故排除D项。 1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唐朝时期的赋税制度两税法。“取消租庸调按照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是因为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租庸调制无法推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两税法改革适应了土地占有状况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以户等纳钱”客观上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两税法只是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保障国家财政收入,随着土地兼并加剧,两税法的推行受阻,国家财政收入受到极大影响,故C项错误;两税法无法有效抑制土地兼并,故D项错误

14、。 13答案及解析:答案:1.特点:注重程序;三省职权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以皇权为中心。2.变化:唐初,政事堂是宰相集体议政的场所;后来,改为“中书门下”,成为国家的行政机构。3.作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建立制约机制,有利于减少统治者的决策失误;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走向成熟。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门下缴驳”“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概括得出“主要特点”。第(2)问,根据材料二“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概括回答。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4答案及解析:答案:(1)弊端:土地分配不均,带来税负的严重不公平,激化社会矛盾;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征税标准生硬,不能适时调整。不同:以前按照人口纳税,现主要按照田产的多寡纳税;以前是实物计税。现在是以货币计税为主。(2)扩大了征税范围,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提高了征税效率;减轻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以钱计税,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后世税制改革提供了历史经验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