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258KB ,
资源ID:800467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0046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实验班)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实验班) WORD版含解析.doc

1、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开学检测历史试题(实验班)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场、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2.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选题1.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A. 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 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C. 铁器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D.

2、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是在春秋时期,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没有反映“牛耕”,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铁农具技术臻于成熟的标志是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排除D;B项表述准确,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耕作技术的进步2.下表中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A闭关锁国清朝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隔绝,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重农抑商自战国以来的一种经济指导思想,其主要内容是政府

3、鼓励和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禁止百姓从事商业活动C朝贡贸易自秦以来中外贸易的唯一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外国朝贡与中外贸易相伴进行,中国人大量输出商品换取巨额税D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汉代走向成熟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闭关锁国政策是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并不禁绝海外贸易,只在广州一处,设十三行进行贸易,排除A;重农抑商政策不仅仅针对百姓,排除B;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C项中的“唯一”说法错误,排除;春秋战国时期产生,是我国古代农业的最主要生产方式,汉代发明犁壁,牛耕推广,D正确。3.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

4、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的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 构建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B. 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C. 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D. 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根据题目“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不难指出说明的是分封制,再结合所学,分封制有利于构建基于

5、血缘的心理认同。故A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4.历史学家王家范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对“它”的理解正确的是A. 经营目的是追求最大利润B. 经营规模受到资金的限制C. 主要为人民生产生活服务D. 代表当时手工业最高水平【答案】D【解析】官营手工业的目的不是追求利润,而是为政府贵族生产消费品,故A错误;官营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大,因为其生产不计成本,故B错误;官营手工业主要是为官府以及皇帝服务

6、,故C错误;官营手工业规模大、范围广,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故D正确。点睛:由材料中“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可以知道为官营手工业的特点。5.西汉昭帝时召开盐铁会议,代表政府的桑弘羊与代表民间的贤良文学,就西汉以来的财政经济政策等问题展开辩论。会后政府颁布法令,改酒业官营为向卖酒者征税,又下令罢关内铁官,部分地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这反映出当时A. 政府抑商政策发生异变B. 盐铁官营不利于国家统一C. 民意左右着政府的决策D. 官营经济由膨胀转向收敛【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改酒业官营为

7、向卖酒者征税,又下令罢关内铁官,部分地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来看,官营经济退出某些领域,即由膨胀转向收敛。故答案为D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6.宋朝初期出现临街设邸店侵街的现象,政府屡禁不止。宋仁宗景佑年间(10341038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这说明宋代A. 城市商业管理日益混乱B. 城市商业经济发展迅速C. 政府重视商业税征收D. 抑商政策被迫完全废除【答案】B【解析】城市商业管理日益混乱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临街设邸店侵街的现象,政府屡禁不止”“宋仁宗景佑年间(1034-1038年),允许临

8、街开设邸店”反映了宋代商业经济繁荣,发展迅速,故B项正确;政府重视商业税的征收属于表象,没有反映宋代商业发展的实际,故C项错误;封建社会始终存在抑商政策,没有废除,只是宋代时期商业环境放松而已,故D项错误。7.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此可见,纸币A. 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B. 易致封建王朝通货膨胀C. 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D. 产生过程中注重其“防伪”功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

9、题的能力,纸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不是“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故A项错误;如管理不当任何时候纸币都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但材料未涉及,与“由此可见”不符,故B项错误;交子没有“取代金属货币”,故C项错误;“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可知注重“防伪”功能,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商业发展货币发展8.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是A.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B.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C. “待农而食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D.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答案】A【解析】明清时期统治者继续推行 “重农抑商”政策,分析四

10、个选项,A项描述的即是“重农抑商”。9.李鸿章曾就1876年烟台条约中“添开口岸”条款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已经门户洞开,“即添数口,利弊各半”;“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这说明李鸿章A. 认为中国应效仿西方开埠通商B. 在为清政府的卖国行为辩护C. 添开口岸对中国自强于事无补D. 欲实现自强便不可添开口岸【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来看,说明李鸿章认为中国应效仿西方开埠通商,故答案为A项。李鸿章主张开埠通商,不是为清政府辩护,排除B项;李鸿章认为添开口岸不影响中

11、国自强,排除C、D项。10.下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民族资本、外国资本、洋务资本与官僚资本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下列代表近代中国最先进经济成分的是A. A线B. B线C. C线D. D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先进的经济成分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根据图表可知,A项是自然经济,排除;B项是洋务资本,排除;C项是外国资本,排除;D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符合题意。1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荣氏企业发展的一些史料,来探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其中将时代环境与发展状况对应错误的同学是A. 甲同学B. 乙同学C. 丙同学D. 丁同

12、学【答案】B【解析】甲同学所列举的时间是1900年,对应的时代背景正是甲午战后列强对话资本输出,所以甲同学是正确的;乙同学所列举的时间是1915年,这个时期清政府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时代背景不应是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而是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丙同学所列出的时间是1917年,当时的背景正是抵制洋货,所以丙同学正确;丁同学列举的时间是1936年,对应的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所以丁同学正确。12.据资料记载,美国大萧条发生后,无锡以出口为主的缫丝工业遭受严重打击,其他行业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到民国二十五年,无锡工业资本总额就达3400.9万元,增长74.3%,其中投资缫丝工业的

13、薛氏集团成功登上“丝茧大王”的宝座。该时段无锡工商业的发达主要得益于A. 清政府放宽对设厂的限制B. 欧洲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C. 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D. 抗战中英美对华经济援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C项,依据时间信息“民国二十五年”即1936年,可知此时国民政府正在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故C项正确。A项,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故A项错误。B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故B项错误。D项,民国二十五年是1936年,这时全面抗战还没有爆发,时间不符合。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14、13.在1962年9月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自留地一般占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长期不变;鼓励社员饲养家畜家禽;进行家庭手工业生产及副业生产;房前屋后的果树竹木,永远归社员所有。由此可以看出A. 根本否定人民公社化运动B. 党中央对农村政策作适当调整C. 恢复发展自然经济D. 在农村开始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为此党中央对农村政策作适当调整,B项符合题意。故选B项。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曲折发展

15、的十年14.下列四张纪念邮票都以党的重要会议为主题,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A. 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观B. 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C. 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D. 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党的重大会议的有关内容。根据教材内容,1956年中共八大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等内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开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1992年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我党 的指导思想。所以答案选B。考点:中国共产党

16、新中国党的重大会议15. 1985年,沈阳市防爆器械厂被宣布破产,成为新中国首个破产的公有制企业,企业职工在工厂门口哭成一片,难以接受;而十年之后,一些大中型企业在被宣告破产时,却得到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这一现象说明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B. 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走向成熟C. 社会保障的完善减轻了改革的阻力D. 市场经济观念已成为社会共识【答案】D【解析】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工人对于企业改制不理解,十年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职工变化说明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常理解和认知,D正确;A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不符合题意;B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内容;C中社会保障不是材

17、料反映主旨的原因,排除。16.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中国()A. 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B. 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格局C. 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D. 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在1992年的十四大上,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项正确。1978年改革开始后,逐步废除人民公社体制,排除A。题干强

18、调经济改革,与开放无关,排除B。C项属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联系所学知识即可知道答案。17. 陈秉安著大逃港:“1977年11月深圳逃港人数为194274人,1980年逃港现象不仅消失了,外逃人员有成批地回来了。”出现这一鲜明对比的主要原因是A. 内地政府加派部队严防偷渡者B. 香港当局开始严惩雇主雇佣偷渡者C. 中央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中央批准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从材料可以看出深圳的逃港人员大量的又回来了,说明了深圳

19、等成为经济特区后,活力增加,吸引了人们回来创业。所以应选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改革开放特区的设立18.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直堪递,抑女权,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A. 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B. 民生主义影响巨大C. 婚俗中西合壁土洋结合D. 婚嫁旧俗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报刊相继刊载婚姻自由等新风尚不能说明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故A选项错误;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与婚姻自由无关,故B选项错误;材料反映了除旧布新的主张,不能反映中西合壁土洋结合,故C选项错误;

20、材料中“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直堪递”说明婚嫁旧俗受到冲击,故D选项正确。故选D。19.导致下图中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政治制度变革的推动B. 思想文化运动的促进C. 十月革命爆发的影响D. 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答案】B【解析】【详解】据图片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 年新文化运动发生,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这些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报刊数量增长,故B项正确; 1911 年辛亥革命推动政治制度变革,但不符合数据的变化时间,故A项错误;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但只限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C项错误;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说法过于抽象,且只限于科技方面,故D项

21、错误。故选B。20.马克思在分析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B. 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C. 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D.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反映的事件是价格革命,A B D三项都是价格革命的影响;C项与商业革命有关。故选C项。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开辟文明交往的新航线文明的链接21.“从这污秽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

22、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这是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革命城市曼彻斯特的评论。对这段评论理解最准确的是A. 运用唯物史观高度肯定了工业革命为社会创造了巨额物质财富B. 运用近现代史学范式指出了工业文明的进步性C. 运用生态史学范式指出了工业革命中存在的问题D. 运用社会史学范式肯定了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的改善【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污秽的阴沟”“肮脏的下水道”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说明城市环境恶化了,体现托克维尔运用生态史学范式指出了工业革命存在的问题,C项正确。题干是从生态

23、史观的角度指出了工业革命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唯物史观、近现代史观、社会史观的角度评价工业革命,排除AB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本题以工业革命存在问题为切入点,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污秽的阴沟”“肮脏的下水道”等信息,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2.全球通史中记载:“19世纪末期的美国福特公司采取了某种大规模生产技术,即制造标准的、可以互换的零件,然后以最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这种大规模的生产技术A. 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基本建立B.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C. 适应了垄断组织集中生产D. 反映了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制造标准的零件”、

24、“以最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生产技术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用了垄断组织的集中生产,故选C项;推动工厂制度基本建立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故排除A项;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是工业革命,而不是材料中的生产技术,故排除B项;根据“19世纪末”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所以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的说法有误,故排除D项。23.下图为某学者所描绘的1700年以来中国、美国、西欧、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曲线图。其中与美国相符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后,经济迅速发展,20世纪初成为头号经济大国,符合美国,故选B;1

25、820年左右,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鸦片战争后所占比重迅速下降,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呈现上升趋势,代表中国,排除C;印度与中国类似,但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低于中国,代表印度,排除D;工业革命开始后,西欧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迅速上升,此后呈现下降趋势,符合西欧,排除A。24.1929年至1933年,胡佛政府修建了37000英里公路,公园面积增长了40%,森林面积增加了250英亩,并从1931年开始修建著名的胡佛水坝工程。这说明胡佛总统A. 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社会经济B. 帮助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境C. 过度开支加剧了国家经济困难D. 完全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6、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1929年至1933年,胡佛政府修建了37000英里公路,公园面积增长了40%,森林面积增加了250英亩,并从1931年开始修建著名的胡佛水坝工程”,说明大危机中,美国总统胡佛并没有一味坚持“自由放任”政策,而是进行了“有限的干预”,因此A项符合题意;BD项与史实明显不符,C项在材料没有体现。25.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法案在国会讨论时,反对者声称,如果它得到通过,子女就将不再赡养父母,工人也会辞工不干。有人甚至认为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的著作中抄来的。下列与之直接相关的新政措施是A. 整顿财政金融B. 加强工业计划指导C. 成立农业调整署D.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答案】D【解析

27、】题干反映了有些人认为这项法案会使子女不赡养父母,增加对工人的税收将打击工人的工作热情,甚至认为这是共产主义性质的措施,可知与之直接相关的是社会保障体系,故D正确。其他三项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26.到1942年前,美国先后有200多万青年在民间资源保护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效果明显。这些青年平均每人每期劳动9个月,月工资中绝大部分成为赡家费。罗斯福政府的这一举措主要效果在于A.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合格兵源B. 成为解决失业民众就业的核心途径C. 是美国环境明显好于他国的根本原因D. 提高了政府的救济面和社会购买力【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

28、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罗斯福兴办工程既提高了政府的救济面又提高了社会购买力,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兵源”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错在“核心”途径,单纯的兴办工程并非“核心”途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错在“根本”,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27.马克思曾做出过这样的论述,即“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相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这现象采取的措施有A. 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 推动第三

29、产业和新经济的兴起D. 建立社会福利国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好像只有社会的相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可以得出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二战后为了缓解而采取的措施是建立社会福利国家,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建立福利国家28.1920年2月,列宁高兴地认为:“我们通过粮食委员会的机制来筹集,我们凭借社会主义的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方法来筹集,以固定价格来筹集,通过在农民中分配而不是在自由市场上出售来筹集这就是说,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路。”列宁

30、找到的这条路A. 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B. 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C. 调动了广大工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 制约了苏联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的“我们凭借社会主义的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方法来筹集”是指余粮收集制,即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该政策的实行一方面为取得三年内战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但另一方面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故答案为A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排除B项;该政策没有能够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C项;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是苏俄,不是苏联,排除D项。【点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缺乏的特殊条件

31、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它使苏维埃俄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物力和财力,从而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为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但这一政策严重破坏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有损于工农联盟。特别是战争结束后,该政策与和平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不适应性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1921年春苏俄发生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29.列宁在国内战争结束后说:“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与小生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列宁旨在A. 说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加优越B. 说明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进步C. 论述苏俄建立社会主义

32、制度的必要性D. 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答案】D【解析】列宁上述言论侧重点在“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与小生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资本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表明列宁肯定资本主义的作用,AC与材料不符;列宁认为利用资本主义的商品货币关系,是在落后的小生产占主体的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故D正确;“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说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进步,故B错误。30.美国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说,“对我的西方朋友们,我得说:这是历史上一个富于动力的伟大时代他(斯大林)不仅改变了俄国的生活,而且也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她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 苏联形成了结构合理

33、的工业体系B.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C. 苏联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D. 斯大林模式充分调动了人民生产积极性【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斯大林不仅改变俄国的生活,也改变全世界的生活,联系所学知识,这指的是斯大林模式下社会化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对西方经济危机冲击下的国家而言,无疑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思路,B项正确。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的经济结构轻重比例失调,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斯大林模式下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制度,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斯大林模式下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没有充分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D项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积极性,它适应了当时生产力,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苏

34、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为二战战胜法西斯奠定物质基础;在资本主义模式之外开创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31.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A. 罗斯福B. 斯大林C. 赫鲁晓夫D. 戈尔巴乔夫【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可以看出这是赫鲁晓夫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在一

35、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只是对这种模式的修补,没有根本性改革,这与材料的描述是一致的。所以答案选C。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32.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金融中心转移的顺序是( )A. 佛罗伦萨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B. 阿姆斯特丹佛罗伦萨伦敦纽约C. 佛罗伦萨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D. 阿姆斯特丹佛罗伦萨纽约 伦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要求及选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意大利出现,当时世界金融中心即在佛

36、罗伦萨;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阿姆斯特丹即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建立起“世界工厂”,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等,纽约了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荷兰的殖民扩张“海上马车夫”;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英国工业革命“世界工厂”;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体系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货币体系、贸易体系)33.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大金融机构在投票份额和附加条款等方面被广泛诟病。2015年,全球迎来了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投资银

37、行,有学者称亚投行是被逼出来的另起炉灶。这反映了A.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B. 旧的国际经济体系正在遭遇挑战C.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正在加剧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矛盾激化【答案】B【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投票份额和附加条款决定权力使用,中国亚投行的建立冲击了原先经济秩序,故B正确;亚投行不属于经济区域集团,故A错误;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不平衡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错误;D中社会矛盾激化不符合事实。34.2018年6月以来,特朗普打响了全球贸易战,引发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在二战后初期,为了减少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成立的国际组织是A. B. C. D. 【答案

38、】B【解析】选项中四大组织分别是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欧盟和世贸组织。根据“在二战后初期,为了减少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结合所学可知,关贸总协定是二战后初期(1947年)成立的国际组织,宗旨是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故B正确;世界银行是国际金融组织,和“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无关,排除A;欧盟和世贸组织分别成立于1993年和1995年,时间不符合“二战后初期”,排除CD。3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产业国家地区时间农业(%)工业(%)服务业(%)1990年2003年199

3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低收入322428274049中等收入14939364755高收入3233276471表中数据表明A. 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B. 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C.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D.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可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农业和工业比重减小,服务业比重增加;说明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D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体现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排除A。题干体现中低收入国家各产

40、业间发展不均衡,农业和工业比重减小,服务业比重增加,排除B。题干反映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不平衡发展,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二、材料题36.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总量的3左右。(1)依据材料一,指出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制定这一政策的经济根源是什么?材料二: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旅居南洋归侨陈启源在广州地区南海简村创建继昌隆缫丝厂。这是我国第一家商办近代化机器(外国机器)缫丝厂。(2)依据材料二,指出此企业的性质是什

41、么?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此类企业产生的原因。材料三:1979年,中央确定对两省(广东福建)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把经济尽快搞上去。这个重大的决策,对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3)材料三中的“重大的决策”是什么?请简要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答案】“海禁”和“闭关锁国”。(2分)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2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分)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2分)创建经济特区;(2分)先后设立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等。(2分,答出两点即可)【解析】【

42、分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一中的“十三行”信息可知清代实行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制订的目的是要从根本上保护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从而巩固封建社会的统治。(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陈启源开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是中国典型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代表;结合所学可以直接归纳其产生的原因或背景是: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3)结合材料三中的时间特征“1979年”可以直接联想到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决定在中国沿海地区先创办经济特区,首批开放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城市;结合所学可

43、以回答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大体进程是:先后设立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等。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闭关锁国;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农业小农经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经济建设对外开放【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37.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撬动了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

44、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摘于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语录材料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英美两国对传统市场经济模式创新分别是什么?两国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促成变化的主要原因。【答案】(1)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英国: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成功;亚当斯密国

45、富论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思想;美国:美国民主制度;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2)变化:第一次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或“十四大”召开)【解析】【详解】(1)模式创新:根据材料一“,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可以得出英国是自由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可以得出美国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历史背景:结合所学可以知道,英国的背景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成功;亚当斯密国富论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思想。美国的背景是美国民主制度;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2)变化: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以知道,第一次是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第二次是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