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967.50KB ,
资源ID:800153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0015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4高考历史北师大版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 3-1-28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4高考历史北师大版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 3-1-28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28课时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原创题)下图一团和气图乍一看好似一位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而细观之弥勒佛左耳处有一道冠老者,右耳处有一方巾儒士,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B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解析图片体现的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趋势,在宋代发展为理学,理学在宋元时期成为官方哲学,故选B项。三教并立出现在三国两晋

2、南北朝,排除A项;图片中所示“佛、道、儒三教的人物于一图之中”并不能反映出“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排除C项;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在西汉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但当时儒家是融合了法家、道家及阴阳家的思想,排除D项。答案B2(2013潍坊模拟)宋之前,儒家重“人道”,而道教则主张“人道”应向“天道”学习,认为“道是世间万物之原”。基于此挑战,宋代儒学()。A提出“天人感应”学说 B首倡“格物致知”C提出“理”为万物本原 D充实了伦理纲常解析关键信息是:“道是世间万物之原”,而理学家提出“理”是万物的本原,故选C项。答案C3(改编题)下图是某道观朱熹、文昌帝君、孔子三人共同拜祭雕像

3、,把朱熹与孔子放在道观中同等地位一同祭祀。这主要是由于朱熹()。A奠定了儒家学说的思想基础B规范了社会人群的伦理道德C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思想主张解析朱熹与孔子在道观中一同受祭祀,主要是因为朱熹的理学思想规范了社会人群的伦理道德,故选B项。A项是孔子的成就;C项是董仲舒的成就;D项是二程的成就。答案B4(2013吉林期末)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社会之所以需要法律,是为了约束人们,使之听从理性的指导,而人并不是生来就能听从理性指挥的,因此,法律是人类本性的需要。以下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与之有相似之处的是()。A朱熹 B董仲舒 C李贽 D王夫之解析

4、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从这个角度看与斯宾诺莎的思想有相同之处。(当然,两者的阶级属性有质的区别)答案A5(2013长郡模拟)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B“存天理,灭人欲”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D“学者须先立志”解析A项大意是:大学之道在于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与材料大意一致,是正确选项。B项大意是: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克制个人欲望。C项是指:自己以君子的言行约束自

5、己,行君子之为,则其他人就没有机会诋毁你。 D项指学者必须先立志。答案A6(原创题)朱熹曰:“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这可以认证二人都主张()。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学与心学的知识,A项和C项只是王阳明的观点,D项只是朱熹的观点。 B项表述符合两者共同观点,故正确选项是B项。答案B7(2013日照调研)某老师在一堂历史课上强调:宋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就内容而言反映了宋代学者的远大抱负。请问老

6、师判断的依据主要是()。A为天地立心,说明宋代学者以人为主体解释天理B为生民立命,说明宋代市民崛起,受到政府重视C为往圣继绝学,说明宋代印刷术发达,书籍流通D为万世开太平,说明加强集权后,社会和谐太平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宋代的理学强调的是关心社会、关心民生、关心国家社稷等,故选A项。答案A8(改编题)明清时期徽州妇女贞节牌坊数量惊人,下表是歙县历代受旌表的贞女烈妇:朝代唐代宋代ZXXK元代明代清代数量2人5人21人710人7 098人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政府治国严谨 B世风每况愈下C儒学地位衰落 D理学摧残人性解析贞节牌坊唐宋较少,可见唐宋对妇女的约束较小,而自元代以来,理学成为正统

7、思想,妇女受到的道德束缚越来越大,到了明清格外严重。牌坊是统治者和民间共同宣扬程朱理学的见证,理学宣扬伦理禁欲,让封建礼教、贞节观念渗透到人的行为规范和心灵深处,导致节烈妇女人数的膨胀。答案D9(2013烟台模拟)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解析从材料看,儒学一直是少数士大夫垄断,而李贽则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

8、学的发扬光大。答案C10(2013辽宁五校联考)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在此倡导的是()。A树立统一的“天下之法”B明确和强化法制的严肃性C推行体现民众意志的法制ZXXKD法治与人治有机结合起来解析作者反对以君主的“一家之法”推行“人治”,希望用“天下之法”来治理国家,反映了其民主思想。答案C11 (2013哈师大附中期末)“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

9、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上述材料表明()。A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B李贽与梁启超、谭嗣同主张民权共和C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D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解析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民权共和”,这与黄宗羲的“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思想相符,故选D项。答案D12(2013淮北模拟)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这反映出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解析明代时期,使人们“

10、天收”“地管”“不自由”“不自在”的是封建伦理纲常,而不是君主专制思想。孙悟空追求的是个性解放,而不是追求民主平等。孙悟空的思想与“自我节制”相对立,也看不出注重气节和奋发立志,与拜金主义也没有联系。因此,本题该选A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2013南通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材料二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

11、人君而欲止其乱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万物皆有此理,理旨同出一源。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ZXXK朱子语类卷18材料四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2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则的出发点及根本目的。(4分)(3)材料三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6分)(4)根据材料四概括“良知”

12、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4分)(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4分)解析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第(1)问,从材料主旨可得出结论。 第(2)问,从材料的“五常”、天人感应思想以及“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即可判断其出发点,根本目的则从其阶级立场出发思考。第(3)问,把握朱熹理学基本思想即可,历史影响从正反两面解答即可。 第(4)问,考查王阳明的心学,根据材料中的“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结合儒家修身、齐家等思想解答。 第(5)问,开放性题目,从思想理论与政治、经济的联系以及思想的传承性方

13、面解答即可。答案(1)仁;克己复礼。(2)出发点:规劝统治者实行仁政。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3)见解: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常;道德规范是天理,即万物的本原。历史影响: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内涵:要有是非之心,关心民众疾苦。方法:努力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本性。(5)传统伦理道德存在为政治服务的一面;传统伦理道德不断传承发展;要善于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剔除糟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14(2013大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

14、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美泊恩斯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1)依据所学知识,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6分)(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8分)(3)结合所学

15、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第(1)问,关键是晚周时期和儒家学者即孔子、孟子、荀子。第(2)问,主要结合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回答即可。第(3)问,主要考查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内容及时代背景。答案(1)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用。(2)胜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改造: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3)时代信息: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腐败。特别提醒:教师配赠习题、课件、视频、图片、文档等各种电子资源见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光盘中内容。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