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影响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的主导因素是()A.生产力的发展B.人类文明的发展C.工业的推进,科技的进步D.知识的积累解析:人类对环境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答案:A2.(2014湖南长沙检测)关于农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B.大规模的耕作、灌溉和放牧使生态系统日趋复杂稳定C.人类利用资源的范围和强度加大,出现了各种环境问题D.人类被动地适应环境,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肤浅解析:在人类文明演变的各个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同,人地关系、环境问题以及人地关系思想存在
2、很大差异。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人口逐渐增多,人类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和广度都增大,出现了各种环境问题。答案:C3.在人地关系发展的第二阶段,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全球,其原因是()A.自然界的大气、水、地表物质是静止的B.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C.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环境随之改变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解析:由于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把环境污染带至各地,局部环境问题扩大甚至蔓延至全球。答案:B4.下列做法属于“谋求人地协调”的是()A.群体采集和狩猎B.古代冶炼
3、并制造铜器C.退耕还林,退田还湖D.人类不断壮大改造自然的能力解析:退耕还林、退田还湖体现了人类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协调发展。答案:C读图,完成第56题。5.有关渔业产量的叙述,与上图不相符的是()A.当捕鱼量达到C点时,鱼群就耗竭到无法再生产,无鱼可捕B.Ox表示与最大捕捞量相适应的最大资源再生量C.通过控制捕捞量可以使渔业产量持续增长D.一旦捕捞量超过x点,渔业产量将开始下降6.湖南省宣布东部洞庭湖区实行“冬季休渔”,其目的是()A.冬季太冷,鱼类很少B.为本区可持续发展采取的一项措施C.每年冬季有许多鱼类在此过冬,为保护珍稀鱼类不减少D.冬季市场上对鱼的需求量小解
4、析:第5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图示曲线所代表的意义。OB段捕鱼量与再生量成正比,在BC段则成反比;x在纵坐标上,表示最大每年再生量,y在横坐标上,表示最大每年再生量前提下的最大捕鱼量。D项中x是最大每年再生量,y才是保证渔业产量稳定的最大捕捞量。第6题,冬季休渔是为了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实现可持续利用。答案:5.D6.B7.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是谋求人地协调的重要措施。关于下图所示的经济发展模式,叙述正确的是()A.能加速资源的利用B.能加剧生态破坏C.能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D.没有尊重与善待自然解析:图示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在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目标指导下
5、可持续发展的新实践(如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绿色农业、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绿色GDP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答案:C8.关于现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B.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开始增强,环境遭到破坏C.人地矛盾进入全面激化阶段,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D.人类正谋求与环境协调发展解析: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出现在人地关系的第一阶段;人类与环境开始对抗,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出现在人地关系的第二阶段;现阶段即人地关系的第三阶段,人类正谋求与环境协调发展。答案:D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完成第910题。9.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主要关注
6、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属于种养加工一体化经营的生态农业模式A.B.C.D.10.该图显示了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措施有()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废弃物综合利用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A.B.C.D.解析:第9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该生态区既充分利用各种环境条件种植、养殖、加工,又注重林区、湖区的生态保护,属于生态农业模式。第10题,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均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图示信息反映不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答案:9.D10.D1
7、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表示,它是决定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是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解析:第(1)题,A是农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而对农业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是土地资源。第(2)题,工业文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地和劳动力、资本所占比重下降,
8、科学技术的影响力增强。第(3)题,工业文明时期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开发资源的速度和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第(4)题,环境文明时代,人类开始谋求人地协调,在这一时期经济、生态、科学技术协调发展。答案:(1)土地农业文明(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后期成为关键要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3)工业文明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4)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12.
9、(2014山西太原模拟)下图表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自然资源名称。A,B,C。(2)简述自然资源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后工业化阶段,许多国家人口增长进入现代型模式,其特点是什么?(4)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请在图中增绘曲线来表示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污染的变化趋势,并作简要说明。解析: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后工业化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在农业社会,环境问题已经出现,但并不突出;进入工业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因
10、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环境污染严重;后工业化阶段,人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答案:(1)水生物(可互换)矿产(2)农业社会: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工业社会:煤、铁等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起着决定性影响;后工业化阶段: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由强到弱)。(3)自然增长率趋近于零,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4)见下图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环境问
11、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污染较轻;工业社会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工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在大量消耗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基础上,环境污染严重;后工业化阶段,人类寻求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环境状况得以改善。13.(2014河北石家庄检测)读下列知识结构图,分析完成有关人类与环境的问题。(1)将下列选项序号填入与结构图中的方框相应的字母后面(每个选项只能选用一次)。改善环境质量人类与环境统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对立物质资料生产统一A.()B.()C.()D.()E.()F.()(2)下面关于人类的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对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C.人们不能等待大
12、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天共存”,“人地归一”解析:从图中分析人类主观要求有目的的活动与环境客观属性、客观发展过程之间存在对立关系,故A填“对立”;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同它周围的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说明人类与环境是统一的,故B填“统一”。人类的生产既有自身生产,也有物质资料生产,人类自身生产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故C填“物质资料生产”,D填“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最后E填“改善环境质量”,F填“人类与环境统一”。答案:(1)(2)D14.(研究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国是世界
13、上风水文化发源地与居住环境实践应用最早的国家,广泛影响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园林规划、民居等的设计思想与方式。材料二:漫画“风水”惹的祸。(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样的人地关系?如何体现?(2)材料二体现了哪个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如何体现?解析:第(1)题,风水学强调房屋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第(2)题,漫画中的“风水”是唯心主义思想,类似于采猎文明时代人类行为受地理环境约束而产生的思想。答案:(1)人地协调。注重生态环境、人和环境的和谐,房屋和环境的和谐,讲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体现。(2)采猎文明时代。采猎文明时代地理环境决定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