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年级:高二 科目:历史 座位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 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C. 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D. 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推动了私田的开垦。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标志着井田制开始瓦
2、解。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因此ACD都取决于B.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农业土地制度的演变2.中国古代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以下我国瓷器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珐琅彩五彩瓷青花瓷白瓷青瓷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珐琅彩出现在清朝,五彩瓷成熟于明代,青花瓷出现于元代,白瓷出现于南北朝时期,青瓷出现于东汉时期。按时间先后顺序是。故答案为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3.史载:康熙年间,苏州府的吴江县棉花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粮食的种植面积;松江府所属的太仓州海门厅、通州等地区,农民种粮者不过十之二三,而种植棉花的已达十之
3、七八;直隶保定一带农村的农民见植棉获利大,往往将种麦子的土地改种棉花。这一现象反映了A. 重农抑商政策的废弛B. 农业的商品化趋势加强C. 个体小农经济的破产D. 工商业市镇经济繁荣【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农民见植棉获利大,往往将种麦子土地改种棉花”来看,种植棉花获利大,因而农户开始大范围种植棉花,这反映在农业生产领域商品化趋势强化。故答案为B项。A项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是封建社会的政策,没有废除,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种植棉花的农户逐渐增多,并不能反映出小农经济衰败,排除;D项材料未反映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排除。4.“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
4、,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A. 禁止外国商人来华B. 重视维护外商利益C. 加强沿海军事防御D.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前,清朝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只设立广州十三行,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所以答案选D。5.西班牙的物价在16世纪中叶开始上涨,17世纪初上涨四倍。英法的物价上涨晚于西班牙五十年,到17世纪中叶达到顶点。中国物价的上涨,比英法又慢一百年。与上述历史现象直接相关的是A. 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B. 世界性大国的兴衰更替C. 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恶果D. 白银在世界
5、市场的流动【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英法和中国物价的上涨都和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有关。新航路开辟后,因为大量金银的流入,带来了欧洲的物价上涨,这些白银流入中国,导致了中国物价上涨,故D项正确;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故A项错误;价格革命是西班牙衰落的部分原因,故B项错误;中国的闭关锁国和欧洲物价上涨无关,故C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西班牙、英法和中国的物价相继上涨,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即可。6.据记载,在整个18世纪,西欧从中国输入的茶叶翻了几倍,价值达到1.8亿两白银,其中英国人的消费占据了一半以上。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6、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B. 中国自然经济抑制了进口C. 清政府废弃闭关锁国政策D. 西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由于殖民扩张推动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促使亚洲商品不断在欧洲市场出现,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故答案为A项。B项抑制出口的是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排除;C项清政府未废除闭关锁国政策,排除;D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间为19世纪中期,排除。【点睛】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7.1813年和1833年,英国先后废除东印度公司和中国的贸易垄断
7、权。同期,英国同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规定把输入英国工业品的进口税率平均降低30%,取消了丝织品的进口禁令,降低了生丝、羊毛、煤等的进口税率,废止了包括机器在内的所有输出品的限制。这主要表明A. 殖民掠夺稳固了英国的地位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 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的效率D. 自由贸易成为当时主流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开始盛行,材料中关税降低、取消禁令,废止限制措施,都是因为自由贸易思想盛行原因。故答案为D项。A项此时英国依靠的是商品侵略,不是殖民掠夺,排除;B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排除;C项
8、生产效率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8.读图,对如图所示历史现象的相关解读正确的是A. 主要得益于一战期间国内外市场的扩大B. 创造了民国时期经济增长速度的最高纪录C. 面粉业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新式工业D. 改变了当时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的现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依据材料可知,1912-1921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获得极大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1914-1918年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同时欧洲战争对物资的大量需求刺激了中国工业产品的出口,所以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战
9、期间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比较得出这是民国时期经济增长速度的最高记录;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将面粉业与其他行业进行比较,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国最大的新式工业是纺织业;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并未改变现状,一战之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9.1894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批准侨商张弼士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在直隶等地专利15年,免税3年。当时该企业发展有利因素有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洋务派提出“自强”的口号C.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 列强忙于一战放
10、松对华侵略【答案】C【解析】【详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于鸦片战争后,时间不符,故A错误。“张裕酿酒公司”为民营工业,其发展的有利因素应该是洋务运动的“求富”口号,而非“自强”,故B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张裕酿酒公司”在直隶等地专利15年,免税3年,具有良好的政策支持,故C正确。一战始于1914年,时间不符,故D错误。10.到1957年底,我国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等工业部门,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我国中西部地区也新建了钢铁、煤炭、电力等工业设施,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 三大改造的实行B. “一五计划”的实施C. 大跃进运动的推动D. 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
11、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新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超额完成,材料中涉及的成就明显与“一五计划”的实施有关,故B正确;三大改造的实行是在19531956年,涉及的是生产关系变革,故A错误;大跃进运动还未开始,故C错误;中共八大在1956年召开,而且方针并没很好的贯彻,故D错误。11.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A. 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B. 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C. 企业失
12、去分号,力量削弱D. 企业产品质量下滑【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的发展中.拔剑四顾心茫然”提供的时间节点进行比较即可发现,达仁堂之前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环境下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故项正确;90年代中期已不再集中统一管理,错误;企业力量的削弱也不是该企业困难的主要原因,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该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错误。12.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共和国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
13、生产厂等等。”这些建设项目的新建A. 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B. 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C. 违背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D. 工业生产出现了冒进倾向【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和国“汽车厂、飞机制造厂”等项目的新建与国家开展一五计划有关,在此期间,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故选B。“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指的是三大改造,与材料这些建设项目的新建没有关联,排除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出于共和国的基本国情的正确考量,不存在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说法,排除C;材料提到了共和国的日新月异,说明发展较快,这与生产过程中的冒进倾向没有关联,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新
14、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成就,学生联系所学一五计划的成就即可作出判断。13.1955年,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写道:“小社人少地少资金少,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营,不能使用机器,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把小社合并为大社。”这表明,我国正在推进A. 农业合作化B. 人民公社化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1955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三大改造,在农村实行农业生产合作化,故选A。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改革开放后,与材料时间
15、不符,排除CD。【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改造,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时间。14.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所有制构成示意图。据此判断,该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 十年“文革”时期D.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实行三大改造,合作社经济和国营经济的比例逐步扩大,而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则逐步被消灭,这符合饼状图中各种经济形式的数据比例,故选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十年“文革”时期,中国都只有唯一的公有制经济,排除BC;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
16、发展的局面,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比例不可能这么小,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处理分析能力,学生需要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后不同历史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才能对材料有一准确的理解。15.1961年中央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据表中信息推断最合理的是时间会议主要议题和会议成果1961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公社体制问题;公社规模必须划小1961年8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重点是工业问题,其次是粮食问题;通过工业七十条,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1961年10月中央局第一书记会议专门讨论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问题A. 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B. 农业合作化造成严重后果C.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D
17、. 中央已着手调整国民经济【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1961年”“公社体制问题;公社规模必须划小”“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等信息可知,中国在经历三年经济困难之后,已经意识到了人民公社体制带来的某些问题,并开始着手去调整国民经济,故选D。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工业化的具体成就,排除A;材料中会议的召开是在解决问题,它并涉及对农业合作化的后果进行分析,排除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到1965年才基本完成,排除C。16.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
18、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这说明A. 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社会共识B. 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发展C.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D.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历程艰难【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等信息可知,中共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入,而这种认识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不断深入的,故选B。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才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市场经济体制在80年代不可能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排除A;C项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排除;材料并未表现出经
19、济体制改革的艰难,排除D。17.下图中序号标注的地区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其中,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窗口在A. 处B. 处C. 处D. 处【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别是深圳、上海、武汉、北京,其中深圳被设为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窗口,故选A。BCD均不符合“最早”的设定,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对外开放及学生的读图能力,学生在复习这一章节时要对照地图按“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顺序依次记忆。18.邓小平晚年曾遗憾地说,“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以下对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表述正确的是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长江流
20、域经济的新发展是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标志着对外开放格局形成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浦东的开放,是中共中央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长远战略着眼,做出的重大决策,是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其在开放后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了拉动上海和长江流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故正确,选C。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内地沿江沿边城市的开发和开放,而不是浦东,故错误,排除ABD。19.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都是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A. 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B. 三大改造经济
21、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C. 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D. 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观【答案】A【解析】【详解】中共八大是在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将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即将建立的情况下召开的,所以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共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A正确。一国两制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提出,而十五大在1997年召开,排除B;三个代表属于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十五大无关,排除C;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提出的,不符合十五大,排除D。【点睛】本题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基础知识
22、,准确识记中共重大会议的主要内容。20.“1984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邓小平的讲话推动了A. 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B. 深圳作为90年代改革开放标志的形成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1984年”、“八年过去了”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该谈话掀起了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故选A项;深圳开放于80年代,故排除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80年代,家庭联
23、产承包责任制施行于70年代末,都和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C、D项。21.近代中国出现这样的婚姻程序:“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此现象说明A. 婚礼由繁琐走向了简约B. 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C. 婚姻实现了社会性变革D. 主婚权发生了重大变动【答案】D【解析】【详解】由“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得知,材料反映了晚清婚俗的变化是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说明主婚权发生了重大变动,故D正确;A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B说法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C表述程度夸大了材料现象的作用,故排除。22.电影
24、喇叭裤飘荡在1983年以山清水秀的小镇为背录,反映了那一代年轻人的生活与情感世界。剧中的男主角希望能穿着流行的喇叭裤和暗恋的女孩跳流行的迪斯科。当时喇叭裤、迪斯科的流行说明了A. 当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完全西化B.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受到西方影响C. 西方国家对中国和平演变获得成功D. 西方国家对中国展开文化侵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调用已学知识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迪斯科”“喇叭裤”等都是八十年代流行时尚,他们在中国的流行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生活方式上受到西方流行的影响。B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改
25、革开发后的社会变化23.科技革命带来了新发明、新创造,丰富并改造着人们的生活;同时,还出现许多新的职业。下列新职业按其出现的先后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B. 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C. 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D. 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就,时间是1814年,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就,时间是1876年,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就,时间是1903年,互联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成就,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所以这些新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是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
26、姐网络管理员,因此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4.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该时期“领先地位”的因素包括用蒸汽机作动力确立君主立宪制确立海上殖民霸权积极发展垄断组织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用蒸汽机作动力是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标志是17世纪后期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海上殖民霸权是在1763年英国取得“七年战争”的胜利后,积极发展垄断组织是在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所以符合材料中“17、18世纪
27、”时间信息的项为,A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二、非选择题(52分)25.民族资本主义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如下一幅示意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材料二:工业革命的原料是煤、铁矿石、棉花和羊毛,粮食则是小麦,所有这些,核心国都可以丰富地生产出来。说核心国的工业革命不依赖外围国,这绝不是夸大其词。到19世纪将近结束时,形势发生了变化,新技术需要电线用的铜,自行车和汽车车轮用的橡胶,内燃机用的石油(主要来源于外围国)。人口的扩大,收入的成
28、倍增长增加了对茶叶、咖啡、可可等的需求。摘编自阿瑟刘易斯增长与波动(1)据材料一,分析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时期,F1可能是哪些国内国际因素?F2的阻力最有可能来自于哪一侵华势力?(2)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核心国与外围国之间贸易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答案】(1)F1国际: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国内:辛亥革命为民族企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阻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国内抵制日货提倡国货反帝反爱国的群众运动。F2:国家:日本。(2)变化:工业国从不依赖到依赖外围国的原料。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国人口的增加
29、;消费能力的增强。【解析】【详解】(1)因素:F1:先从图中所示里明确受力与发展的关系,得出F1为阻力,即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在一战期间,然后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全面分析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主、次要因素及政治,经济和思想原因。F2阻力:根据所学知识,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情况,找到夹缝中成长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并结合所学指出一战时期最主要的侵略者,即日本。(2)变化:依据材料二“说核心国的工业革命不依赖外围国”“人口的扩大,收入的成倍增长增加了对茶叶、咖啡、可可等的需求”的信息可知工业国从不依赖到依赖外围国的原料。原因:依据材料二“19世纪将近结束时
30、,新技术需要电线用的铜,自行车和汽车车轮用的橡胶,内燃机用的石油”“人口的扩大”“增加了对茶叶、咖啡、可可等的需求”的信息和所学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国人口的增加以及消费能力的增强回答。26.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孕育并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这有利于中国经济逐渐走向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唐王维丁寓田家有赠材料二 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
31、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1878年12月14日申报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答案】(1)特点:男耕女织。(2)变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原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并结合所学可知,特点应为男耕女织。(2)变化:根据材料中“贻来牟机器磨坊”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结构的变化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原因:结合所学从内外因两方面回答即
32、可,内因方面从自然经济解体、洋务运动产生的诱导作用。外因方面主要是资本主义外商企业利润刺激以及外国资本主义入侵。27.世界市场,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其形成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1897年,英国某杂志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
33、即位60周年发表专号,对60年间的变化进行总结:“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是自然科学的发现已经深入日常生活。在这60年间,蒸汽和电克服了时间和空间,进步的速度超过了以往六百年。”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这一“重要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并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其历史意义。(2)材料二中使女王在位期间取得“最显著的进步”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这些事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意义: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交汇融合,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重大事件:第一次工业革命
34、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结合所学可知,与这一“重要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新航路开辟。依据材料“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结合所学从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交汇融合,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等方面指出其在全球化方面的意义。(2)依据材料中“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这60年间,蒸汽和电克服了时间和空间,进步的速度超过了以往六百年”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使女王在位期间取得“最显著的进步”的重大历史事件有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