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89.50KB ,
资源ID:799379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9937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郑州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郑州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1、 郑州五中20172018学年上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一年级 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如果诗可以看作一切艺术的核心,那么诗歌的兴衰,可以说明艺术在一个时代的一般命运。在以往的时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诗人都拥有崇高的地位,甚至被喻为“无冕之王”,尤其是古代中国,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则被赋予了“动天地而泣鬼神”、“和四时而育万物”的力量。现在,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不但诗歌已经被远远地边缘化,文学也已经被宣告即将终结。以往时代的文学艺术之所以具有恢弘的力量,那是因为它是与天地宇宙共生一体的。用舍勒的话说:诗人是“最深切地根

2、植于地球和自然的幽深处的人,产生所有自然现象的原生的自然中的人。”文学的力量亦即人的精神力量,原来是植根于天地自然之中的。所以,当天地自然蒙受贬抑、伤害、羞辱、遗弃的时候,文学艺术也就失去了它的根本,也就必然衰败枯萎下来。现代工业社会已经剥夺了人对自然界的直接体验,使人们远离事物的原生态。正如同曼德所说:“当我们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事实上,所有的体验可以说都是间接的。所有植被也被人类的思维所局限、被人类按其品味任意改变;野生动物消失殆尽、多石地带不见了踪影、花开花落的反复循环也不复存在。甚至连昼夜也无区分。”这样的生活现实,无论是对于诗歌的创造者还是鉴赏者,都是要命的

3、,因为诗歌已经失去了它的生命之根。也有人把信息时代的电子艺术、数码艺术看作艺术工程的重建。曼德则认为重建的已经不是艺术,起码已经不是原来的在我们自己的生命之中生根发芽的文学艺术。在语言已经严重蜕变的时代,诗人还能有什么回天之力呢?在语言干涸的泥潭中,写诗注定要变得越来越艰难,即使真有不甘失败的诗人,最好的结局恐怕只能是与这个时代的语言同归于尽。文学艺术遭遇到的,实际上也是一场生态灾难。而文学批评本该对身陷艰难时世中的文学艺术伸出援手,遗憾的是无论西方东方,文学批评这次全都显得异常麻木迟钝。在这个精神气息异常稀薄的时代,原本已经有待拯救的文学艺术,是否还可能成为拯救者呢?回答是可能的,尤其在生态

4、领域更是如此。21世纪初,时代的格局已经悄悄发生了某些变化,现代史中的战无不胜者有可能成为被挑战的对象,而今日的待拯救者,比如自然生态与文学艺术则有可能担负起救助的使命。在人类社会的那个最初的“原点”,诗歌、艺术曾经就是人类的生长、繁衍、创造、自娱、憧憬、期盼,就是人类生活本身,就是吹拂在天地神人之间的和风,就是灌注在自然万物之中的灵气,就是人生的“绝对使命”“最高存在”。人类曾经与诗歌、艺术一道成长发育,凭靠着诗歌与艺术栖居于天地自然之中而不是凌驾于天地自然之上或对峙于天地自然之外。 (摘编自鲁枢元重振文学艺术的自然之维)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直以来,无论东方还是

5、西方,诗人都拥有崇高的地位,甚至被喻为“无冕之王”,诗歌可以看作一切艺术的核心,具有重要的地位。B天地自然是文学艺术的根本,两者关系密切,它们的割裂或分离,会导致以往文学艺术失去产生恢弘力量的动因。C现在,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面对身陷艰难时世中的文学艺术,文学批评都表现得异常麻木迟钝。D时代的格局发生变化后,原本现代史中战无不胜者有可能难以持续,而今日的待拯救者则有可能担负起救助的使命。2根据文意,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当我们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A到处铺满的水泥地覆盖住了一切原本可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植物。B各种高大密集的建筑物遮住了我们的视线,难

6、以看到自然美景。C各种美术绘画作品的欣赏,无形中加深了我们对自然山水的理解。D我们的饮用水是从水龙头里流出来,而不是来自溪流或蓝天。3关于“文学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的力量亦即人的精神力量,原来是植根于天地自然之中的,文学艺术丧失天地自然,必然会衰败枯萎。B当天地自然蒙受贬抑、伤害、羞辱、遗弃的时候,精神气息变得异常稀薄,文学艺术和自然必然能够担负起互相救助的责任。C在语言已经严重蜕变的时代,文学艺术所遭遇的,实际上是一场自然的生态灾难。D人类能栖居于天地自然之中而不是凌驾于天地自然之上或对峙于天地自然之外,是因为得益于文学艺术。(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

7、共3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租个儿子过年宗利华看到那则启事,他的眼睛亮了一下。启事的内容别具一格,“期望一名有爱心有亲情观念的男孩子和我们一道过除夕之夜” 署名是,一对年迈的老人。他笑了。毫无疑问,那个地方太适合他当前的处境了。于是,他给老人打电话,说明自己的意思。那端的女人显得异常兴奋!他听女人说,老头子,终于有人打电话来了!按照地址,他敲开了那家的门。是一个在这座边远小城常见的四合小院。迎接他的两位老人比他想象的还要老,头发都花白了,而且步履蹒跚。他正不知道称呼什么才好,却见女主人眼圈发红,张着双手,嘴角抽动着说,孩子,你终于回家了!他觉得什么部位被猛地敲击了一下,眼睛就

8、潮润了。他不由自主就脱口而出,妈,儿子回来了!他一下想起自己的母亲了。于是,一切顺理成章了,他被父母拥着走进屋子。一进屋,那股家的感觉就扑面而来。母亲敲打着他身上的尘土,父亲不动声色地递过一杯红糖水,他开始逐渐进入角色。母亲领着他说,你的房间早就为你收拾好了,一切都是老样子,这边是洗手间,这边是厨房。你先洗一洗。然后,咱一起包水饺。他洗了一把脸,一边擦着,一边踱进了他的房间。突然视线里就出现了一张放大的照片。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孩。那是我们的儿子。他一回头,就发现老头站在身后了。但老人说过这句,就闭了嘴。这时,母亲在外面喊起来,洗好了没有,你们爷俩在那里磨蹭什么?老头马上换了脸色,笑着说,好了

9、,我们就去。水饺馅是早调好了的,母亲已在擀皮儿了。擀面杖在她的手下发出欢快的声音。他挽挽袖子,坐下来,开始揉面。以往春节,在家里就是这份情景。父亲的任务是烧水,这是一项轻快活,倒上水,打开炉子,就没事了。于是坐在一边,安静地瞧着娘俩快乐地忙活。母亲开始讲一些琐碎事情了。那些事情,他并不感兴趣,但他知道母亲喜欢,所以就听着,有时他会插问一句,母亲就把手里的活暂放一下,瞧着他,跟他解释。水饺出锅以前,是要放鞭炮的。母亲的情绪在这时达到了顶点。她站在屋檐下,看着夜空里烟花缤纷,脸上漾着光芒。指挥着说,咱们也可以点鞭炮了。于是,他点燃了,母亲竟拍着手到院子里来了,而且,在鞭炮声中,孩子般地跳起来!然后

10、,一起吃水饺,一起看春节晚会,一起说着笑着,直到母亲累了。母亲说,我真高兴啊!可我是真累了。父亲走过来,说,你得休息一下了。他在那天晚上睡得非常踏实。连日的疲惫一扫而光了。当新一天的阳光照射进窗口时,他突然醒来,一下子坐起。半天才清楚了发生的事情。那对老人看上去神情黯然了。母亲走过来,给他系系扣子,说,孩子,我知道,无论怎样,我不会取代你母亲在你心中的位置,记着,漂泊在外的时候,常给父母打个电话,抽空儿回家看看他们他觉得眼眶一热,看到母亲泪水下来了,于是伸手轻轻地替她擦拭,一边点着头,我知道了。老头送出来,悄悄地掏出一张钱,说,真的非常感谢你,这是你的报酬,我们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了。他坚决不肯要

11、,他说,你们已让我明白太多东西了。老头仍道着谢,是你了了我们一份心愿,你大妈,她实际上,活不了几天了,她得了癌症!她最大的心愿就是陪儿子在除夕夜再吃一顿她包的饺子。可我们的儿子,他,再也吃不到了。他根本没听清老人后来在说什么,在那一瞬间,他忽然觉得自己变了模样。辞别了老人,他飞快地奔向电话亭,拨通了自家的电话。话筒里传来老母亲的声音时,他已是泪流满面了。母亲一下子叫出了他的名字!母亲没听到他说话,就知道是自己的儿子了!半天,他哭着说,妈,我想回家!电话亭里的小姐莫名其妙地瞧着他。她当然不可能知道,这个打电话的人是一个在逃犯。(选自微型小说集租个儿子过年2008年4月东方出版社)4下列对小说相关

12、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4分)A. 小说中间插入“一张放大的照片,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孩”情节,巧妙交代了老人租儿子过年的原因,同时揭示了社会对失独家庭缺少应有的关爱。B. 小说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最终被温暖的家庭、温馨的亲情所感化的在逃犯形象,这说明有温度的亲情比冰冷的法律更有感召作用。C. “看到那则启事,他的眼睛亮了一下。”小说从侧面描写人物的神态,表明他对逃亡生活已经厌倦,渴望回归家庭的温暖。D. 春节浓浓的氛围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既有失独老人对家庭亲情的渴望,也突出小说主人公“他”对家庭温馨的向往。5 小说以“租个儿子过年”为标题,结合小说内容,试简要分析标

13、题的作用?(5分)6 小说结尾点出“这个打电话的人是一个在逃犯”,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9分)跨越百年的美丽梁 衡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丈夫在这里宣布他们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物理学进入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1896年,伦琴发现了X光,贝克勒尔发现铀盐可使胶片感

14、光。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经过3年又9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有极美丽的颜色,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这点美丽的淡蓝色荧光,是用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换来的。居里夫人很漂亮,但是她偏偏没有利用这一

15、资本。她中学毕业后到巴黎来读书,为求安静,一人租了间小阁楼,一天只吃一顿饭,日夜苦读。晚上冷得睡不着,就拉把椅子压在身上,以取得一点感觉上的温暖。她以25岁的妙龄,面对追者如潮而不心动。她只要稍微松一下手,回一下头,就会跌回温软的怀抱和赞美的泡沫中,但是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所以她甘愿让酸碱啃蚀她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1852年斯佗夫人写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林肯说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解放黑奴的大革命。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也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大革命,科学革命。它直接导致了后来卢瑟夫对原子结构的探秘,导致了原子时代的到来。更重要

16、的是这项发现的哲学意义。苏东坡赤壁望月长叹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居里夫人证明镭便是“不能以一瞬”而存在的物质,它不停地发光、放热、放出射线,能灼伤人的皮肤,能穿透黑纸使胶片感光,能使空气导电,它刹那间是自己又不是自己。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她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新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

17、理,变成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她得到了永恒。就像化学的置换反应一样,她的青春美丽换位到了科学教科书里,换位到了人类文化的史册里。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上帝给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凭谁论短长,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

18、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用事求世,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用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7.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A.作者引述林肯对斯佗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类比居里夫人,突出她发现镭在科学上的伟大意义以及对人类的巨大贡献。B.多重价值是指

19、以形售貌,以勇呈力,以心用技,达理用智等价值,居里夫人追求的是“达理用智,不懈地科学创造”的价值。C.本文语言朴实,却非常具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是因为文章列举大量体现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事实(甚至细节),再辅以精练又不乏生动的描写和深刻透辟的议论。D.“跨越百年的美丽”这一标题的深刻意义在于赞扬居里夫人超越常人的美丽而庄重的形象虽经百年历史的尘封,也依然散发着迷人夺目的光彩。8 “美丽”是本文的主线,文中展现了居里夫人哪些方面的美?试作简要概括。(5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

20、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公欲以兵二万人击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

21、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张良字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

22、改)注雒阳:洛阳。郦食其:人名。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二等,比“伯”高一等。B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使

23、用。“幼名,冠字”,不论男女,成年后才能取字。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帝、太宗。D谥号,是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给予肯定或褒扬的称号。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B张良足智多谋。败峣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C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D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4、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句3分)(1) 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3分)译文: (2) 良亡,间行归汉王。(3分)译文: (3)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3分)译文: (4)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14题。普明寺见梅杨万里城中忙失探梅期,初见僧窗一两枝。犹喜相看那恨晚,故应更好半开时。今冬不雪何关事,作伴孤芳却欠伊。月落山空正幽独,慰存无酒且新诗。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城中”在古代诗人笔下多含“憎厌”之意,用来指争名夺利、红尘喧嚣之地,本诗中同样含有贬抑之意。B“僧窗

25、”二字,照应诗题中的“普明寺”,在空间位置上又与“城中”相对,说明这是世外一角、幽静所在。C颈联是说今冬没有下雪又有什么关系,仅仅是让梅花缺少“雪”这一同伴,诗人以梅衬雪。D“月落山空”时梅花孤独寂寞,诗人用“新诗”表示慰问,不仅流露出关切之情,更有一种知己之感。E诗人从寻梅、赏梅、怜梅写到慰梅,全诗的重点是刻画梅花本身的形象,诗人独特的感受只一笔带过。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15、(1) 屈原的离骚中,诗人用反问句表明自己即使受挫甚至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原来志向的两句是:“ , ”,与于谦石灰吟的“粉身碎骨浑不怕,

26、要留清白在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2) 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回忆自己年少时与男子恋爱的美好时光,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 , ”。(3)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 ”这一句概括了秋天万物的总体特征。(4) 荆轲刺秦王中, “ , ”两句描写了送行的人听了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后的反应。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已是秋天,可在广东北部的连平县与龙川县之间的大山里,依然是夏日里的温度和湿度,风华正茂的景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B.劫匪闻风仓皇出逃,并在逃跑过程中先后抢劫了一辆宝马和一辆

27、马自达,警察紧追不舍,劫匪图穷匕见,跳入齐颈深的迈阿密河。C碧波荡漾,画士 “地滑过湖面,杨柳青青,三两黄鹂歌唱于枝头。初到江南的诗人看到如此美景,不假思索,脱口吟成一首七绝。D到了街上,妈妈给儿子选了一双二百多块钱的鞋,儿子勉强说行,其实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是想去专卖店买一双上档次的鞋。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u.A数学对我这样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很能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成绩。B“辽宁舰”指挥员的“起飞手势”成为亮点,经过电视、报刊、网络和媒体的报道与转载,受到了国人的热情追捧,被争相模仿。C近年中小学校安全事故频发,为保障学生安全,各中小学校采取了许多有效措

28、施,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D单从反腐机构来讲,可能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这样多的反腐部门。在党内,有纪检;在政府,有监察和审计;在司法,有检察。这三家反腐主体分工负责,相互配合,有序开展反腐工作。1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A最近几届法国总统一上台首次参加欧盟峰会都会斗胆提出建议,但往往无功而返。B一位大叔,挑着铺盖,连声说道“借光,借光,让一让”,从人丛中挤了过去。C毕业十年后才回到故乡,大家一致约定,我们这些高足明天去拜访当年的班主任。D张玉华送给我一本他写的大作,并在扉页写道:“李明辉敬存张玉华惠赠”。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29、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境。 。 , 。 ; ; 。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嚣,追求智慧的充实 恰恰书籍具有这种功能 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静下心来 读书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轻盈的书中世界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 也能帮助我们守住崇高的灵魂与人格,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左右,永远保持学习的兴趣A B C D20、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我们见过许多这样的读书人,他们不断借书、买书、藏书、读书,但是如果你问他们,这么多年读下来

30、最喜欢哪几本书,最敬畏哪几本书,对自己的人格学问影响最大的是哪几位作家, 。倘使把读书比作交友,这样的读书人,近似交际场中那类四处点头握手、广散名片的人物, 。读书的无效和无聊,莫过于此,这样读书,有何快乐?所以对不爱读书的人,我劝他多读,而对爱读书的人, 。郭沫若和胡适都说过类似的话,即“书桌上不要出现第二本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四、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阵海啸过后,沙滩上出现了许多鱼。它们的心被无奈与痛苦所充斥。有的鱼选择自暴自弃,一动也不动,在无声的等待中结束了生命。有的鱼不停地跳跃,想回到碧蓝的大海中,但没过多久,它们就

31、累死了。而有的鱼,它们知道回去已不可能,但它们挣扎着适应新环境,最后得以进化了它们长出了肺,鳍也变成了四肢。于是,它们开始了新的生活。也许,陆地上的生活比海洋里的生活更美好。 我们都向往幸福的生活,就像沙滩上的鱼向往海水一样,然而,我们魂牵梦萦的那汪碧蓝,却往往让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也不能得偿所愿。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郑州五中20172018学年上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一年级 语文(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 A(原文指出这是“在以往的时代”)2. C(艺术欣赏加深我们对自然山水的理解,但并不能证明“人

32、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不存在了)3. B(原文为“自然生态与文学艺术则有可能担负起救助的使命”这个意思。)(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5分)4D (4分)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项,“社会对失独家庭缺少关爱”欠妥。B项,“亲情比冰冷的法律更有感召作用”文中无依据。C项,侧面描写内心,正面描写神态。5(5分)概括了故事主要事件有利于突出主题-亲情家庭的温馨感化作用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或: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冲动;让读者看了题目会产生遐想、饶有兴趣地看下去。) 引发读

33、者思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过年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全文围绕“过年”展开。6(6分)情节结构上,出人意料的结尾,使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富有波澜。小说从开初他的应聘,到过年的温暖温馨,最后点出逃犯的身份,一波三折。主题思想上,深化文章主旨,突出主题。最后点出“他是一个逃犯”,更有助于表现家庭亲情的巨大感召作用,家庭的温馨,亲情的温暖让“他”从灵魂上受到震荡,情不自禁的喊出“我要回家”。艺术手法上,也能很好照应小说前面多处的伏笔,如“那个地方太适合他当前的处境了”“他觉得什么部位被猛地敲击了一下”,“他在那天晚上睡得非常踏实。连日的疲惫一扫而光了”。小说的结尾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给读者恍然大

34、悟之感,耐人回味,发人深思。(三)实用类文本阅读7. D(4分)8.(5分)端庄秀丽的形象美;勤奋刻苦、坚定执著的性格美;淡泊名利、献身科学的人格美;善于思考、富于智慧的理性美。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21分)9、C(3分) 【通过“下邳”“留”“陛下”这些标志可以判断。】10、D(3分) 【谥号是评定死者生前事迹的,有褒也有贬。】11、C(3分) 【“没费一兵一卒”错。】12、向天下表示不再回来的决心,以此稳住项王的心。(3分。“示天下”、“固”各1分,大意1分)张良逃跑了,从小路(或偷偷)回到汉王军中(3分。“亡”,“间行”各1分,大意1分)。(3)(3分)略(4)(3

35、分)略参考译文: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有厚葬,而是用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因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代国君之相的缘故。沛公从洛阳向南穿过轩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峣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留守军营,派人先出发,替五万人准备粮食,在各山头张挂很多旗帜,作为疑军,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成阳,沛公想接受他们。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

36、兵们不会听从。如果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派人请领汉中地区。项王就答应了。张良于是劝告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表示不再回来的决心,以此稳住项王的心。”汉王于是让张良返回(韩国)去,(他率军往关中)一边走,一边烧断了栈道。项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国。张良逃跑了,从小路偷偷回到汉王军中。到了下邑,汉王下马倚着马鞍问:“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作为封赏,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呢?”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

37、正在梁地反楚,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使用。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地,就送给这三个人,楚军就可以打败了。”最后击败楚军,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向汉王献计,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在帷帐之中运筹谋划,在千里之外决战取胜,是张良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相会,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

38、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高帝驾崩,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11分)13、C(2分)E(3分)(C“以梅衬雪”错误,应是“以雪衬雪”。E项,诗中只有“孤芳”“幽独”等极少数词是描写梅花形神的,全诗重点抒写的是诗人赏梅时的独特感受,而不是刻画梅花本身的形象。14.(6分)(1)懊悔、叹惋之情。诗中“忙失”二字,流露出诗人错过探梅佳期的懊悔感伤情绪,“却欠伊”三字,是为梅花缺少同伴而发出轻轻的惋惜喟叹。(2)庆幸、欣喜之情。诗人将 “半开时”的情状与“那恨晚”的心绪相对应,略感庆幸;“犹喜”二字,直抒胸臆,凸显欣喜。(3)欣赏、赞美之情。诗人

39、目睹仅有“一两枝”的山寺梅花“半开”,却认为“应更好”,又言“今冬不雪何关事”,其对腊梅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4)豁达、释然之情。诗人觉得梅花“半开时”来观赏反而更好,哪里是什么失期呢?表现出豁达乐观、超脱淡泊的情怀。(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答对其中3点即给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15、略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16、16.C(A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用错对象。B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本意露出来了。望文生 义。C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使用正确。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行动虽然表面上另有名目,其真实意图却在对某人某事进行威胁或攻击。不合语境)17D18、B1920、他们往往答不上来 要想交到知心朋友很难 我劝他精读(每点2分,共6分。意近即可)四、写作(60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