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2诗两首第一课时 雨 巷戴望舒1 课前预习 2 课内动脑 课 前 预 习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导学号 42454022(1)寂寥(lio)(2)彳亍(ch)(3)消散(sn)(4)悠(yu)长2根据注音,填写课文中的汉字。导学号 42454023(1)chn(撑)着雨伞(2)凄清 chu(惆)怅(3)凄 wn(婉)迷茫(4)l(篱)墙颓圮 答:新诗在韵律上虽然没有旧体诗那样具有严格的格律,但也是要押韵的。3通过阅读戴望舒的雨巷,你对新诗在韵律上的印象是什么?导学号 42454024课 内 动 脑 识 记 字 音 彷(pn)徨(hun)寂寥(lio)彳(ch)亍(ch)惆(ch
2、u)怅 颓(tu)圮(p)消散(sn)凄(q)婉(wn)愁怨(yun)识 记 字 形 撑伞 彷徨 悠长 寂寥 愁怨 忧愁 哀怨 冷漠 凄清 惆怅 静默 凄婉 迷茫 颓圮 篱墙 消散 词 语 辨 识【哀怨愁怨】二者都有“怨恨”的意思。不同的是:“哀怨”重在形容“哀伤”,如“琴声哀怨心自知”;“愁怨”重在形容“忧愁”,如“愁怨催得白发生”。【彷徨犹豫】二者都有“拿不定主意”的意思,都是形容词。不同的是:“彷徨”指犹豫不决,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有动作的强调,如“鲁迅也曾因找不到斗争的方向而彷徨在十字路口”;“犹豫”指拿不定主意,不知怎么办,如“一到紧要关头他就犹豫不决”。【惆怅愁肠】二者都有“失意”
3、的意思。不同的是:“惆怅”重在形容伤感,如“巴拉克说起往事来满目惆怅”;“愁肠”重在形容忧郁的心情,如“鲁能三线告急,令人愁肠百结”。【彳亍徘徊】二者都有“犹豫”的意思。不同的是:“彳亍”侧重于表示走走停停,比喻犹豫不定,多用于人的行为与情态,如“他一个人在黯淡的月夜里默默彳亍着”;“徘徊”指来回地走,形容犹豫不决,可以用于人的行为与情态,也可以用于事物,如“江北楼价一直在低位徘徊”。词 语 释 义 凄清:形容清冷;凄凉。如“名噪一时的东莞大麦客凄清落幕”。凄婉:哀伤;(声音)悲哀而婉转。如“人生如诗,踏歌而行,清夜悠悠完美诠释了秦观诗词中的凄婉缠绵”。颓圮:坍塌,毁坏。如“半世纪后,土城颓圮
4、,当地人又在土墙的基础上修建起砖墙”。走 近 作 者 戴望舒(19051950),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现代诗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1932年后留学法国、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次年春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回上
5、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诚挚。了 解 背 景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治风云激荡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
6、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文 学 常 识“现代诗派”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围绕这个刊物并且创作诗歌风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这个诗派的鼎盛时期。这个诗派并非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简单移入,它实际上是对象征诗派与新月诗派变革性的继承与发展,因而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现代诗派的诗艺核心是象征主义。诗 歌 意 象意象象征意义备注雨巷幽深、寂静油纸伞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篱墙哀怨、凄凉、衰败姑娘美丽、高洁、愁怨 丁香般的我彷徨、迷惘、寂寞 课 文 结 构 第一节,写出诗中的“我”是一位沉醉于感情追求的青年,常常孤身一人彷
7、徨在江南悠长的雨巷,等待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第二节,诗人用丁香比喻姑娘,这位姑娘是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第三节,诗人在这一节中进一步刻画丁香姑娘的形象,在寂寥的雨巷,“我”期待的姑娘同“我”一样彷徨而又迷茫。第四节,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姑娘终于来了,“她静默地走近”。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太息一般的眼光”“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说明这只不过是诗人理想中一个飘忽朦胧的幻象而已。第五、六节,这两节写这位丁香般的姑娘刚在“我”期待的梦幻中出现,走近,旋而又“在雨的哀曲里”梦幻般地消失。最后一节,跟第一节呼应,写出“我”在
8、“姑娘”消失后继续彷徨追求,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理想的信念虽然是徒劳的,但诗人仍在彷徨中继续追求。1作者为什么希望逢着一个“结着愁怨”的姑娘?【提示】“结着愁怨”的姑娘与诗人一样,有着忧愁与哀伤,更利于作者借她抒发自己的情感。2诗歌首节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提示】描写了一个满怀落寞、惆怅和有一丝微茫希望的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3诗的第一节在全诗中有何作用?【提示】第一节为全诗创设了低沉、凄婉的感情氛围,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4从“独自”“彷徨”中可以看出“我”怎样的心情?“悠长”“寂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提示】“独自”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那个时代的迷惘。“悠长,悠长”“寂
9、寥”描写细雨笼罩下的雨巷,营造了一种凄婉、朦胧的抒情氛围,又暗示诗人理想、希望的迷蒙渺茫。5“丁香”象征着什么?诗人用三个句式一致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提示】“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写出了“丁香一样的”姑娘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味,象征着诗人理想的美好、高洁。这一节用了三个句式一致的句子,整齐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感,加深了诗人对彷徨和幻灭心境的表现力。6“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提示】本体是“她飘过”的情状,喻体是“梦”。梦的特点是虚无缥缈,似有实无。而这位“丁香姑娘”本来只存在于诗人的幻觉中,使用“梦”喻
10、其情状,十分贴切。1“雨巷”和“丁香”是本诗的主要意象,请结合作品鉴赏这两个意象。【提示】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静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着什么?丁香。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花常见的有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2人们在谈到这首诗中的“丁香姑娘”时,有人认为是实写,有人认为是虚写,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提示】示例:这是一首情诗,诗中的“丁香姑娘”即使没有从诗人身边经过
11、,也至少从诗人的幻觉中经过,应该是实指,绝不是什么“理想的象征”。试想,创作本诗时,诗人正22岁,为爱情写诗,正符合当时的年龄。所以,诗中的“丁香姑娘”是实写。“丁香姑娘”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诗人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根本说不出来。诗人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许是真的,但“她”的出现与逝去是那样的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 3本诗巧妙运用了重叠和反复的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提示】这样写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虽然长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分成几行,但诗句的停
12、顿却很有规律。诗句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全诗每节第3、6行押韵,一韵到底,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从头到尾保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效果。4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手法,请结合作品的最后两节简要分析。【提示】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出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的诗人自己,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