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227.50KB ,
资源ID:798413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9841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1、历史试题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1. 公元前 361 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公元前 343 年,周天子派人送礼给秦孝公,各诸侯国也都派人来称贺。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秦国最先进行了变法改革B秦国的社会风尚为之一新C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强国D各国害怕秦国发动兼并战争2. 右图是商鞅入秦给秦孝公讲述治国策略的场景,秦孝公听得津津有味,一连几天都不厌烦你认为商鞅说的哪一点最能引起秦孝公的注意()A大王,治理国家,就要实行仁政,体恤人民,靠武力和强硬不行,要以德服人B大王,你要治理天下,就要

2、学习古代圣人尧、舜、禹的仁义之道C. 大王,治理天下就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 大王,治理国家就要推行富国强兵的改革,明法度达到“以刑去刑”3. 某班同学对商鞅变法的结局进行讨论,他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改革总是要触及旧势力的利益,因而会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改革者需要勇气, 更需要牺牲精神 改革都会成功,改革者都要付出代价 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但前进的道路上往往充满荆棘A B C D4. 王安石曾写诗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这主要说明( )A取信于民是商鞅新法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B物质奖励是商鞅推行新法的重要手段C奖励军功是提高军

3、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D奖励耕织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5. 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童谣曰:“纥于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诗歌和童谣说明了()平城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恶劣平城是鲜卑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十分强大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必要性北方常受强敌柔然的骚扰ABCD 6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为改革深入进行提供条件的是()A整顿吏治B推行均田制C迁都洛阳D提倡与汉族通婚7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后期的侧重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贵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

4、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8. 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9. 北宋中期,“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如某人为“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士”是职, “知开封府”才是实际工作。宋代这样做的影响是()A提高了行政效率B完善了宋朝的科举制度C加重了财政负担D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威胁10. 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

5、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A保甲法、农田水利法B将兵法、方田均税法C青苗法、募役法D免役法、将兵法111693 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俄国面向西方, 成为海上强国。之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是( )A鼓励商品进口B推广平民教育C废除农奴制度D建立新式海军121856 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

6、金才能获得土地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13. 俄国1861 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A农奴须用钱购买商品B农奴被迫出卖劳动C农奴须用高价赎买份地D农奴成为商品14. “1861 年 2 月 19 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列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1861 年改革()扩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村社管理农民的制度ABCD15.19 世纪上半叶的日本曾有人这样写道:“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穷武士中,甚至于出卖祖上传下来

7、的武器至于家中其他贵重物品,更是毫不介意地随手变卖。”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 日本武士经济地位下降B封建的等级制度遭到冲击C幕府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D幕府的统治基础坚如磐石1619 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B. 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C.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与实力有所上升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17. 从根本上看,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

8、 A能够彻底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B能够彻底动摇中国的封建思想C不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D必将遭到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18.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 184 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B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C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D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191898 年 6 月 16 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

9、奏事足矣。”这段话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维新派要求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B. 维新派要求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控制C要求让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D维新派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20. 戊戌变法运动和明治维新反映了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是()逐步实现社会各方面的近代化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被压迫民族争取实现民族独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BCD21. 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变法措施结果A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B王安石变法:市易法“市易之起,自为细民

10、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C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D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22. 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A商鞅变法 B汉武帝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23. 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康有为提出“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其“改易服饰”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社会思想近代化B增强民族自我意识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24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维新与革命是活跃在中国社会中的两种救国力量。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11、)两者都反对专制制度,主张建立民主国家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推翻清王朝的统治都是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在政治领域的影响民国的建立意味着民主最终战胜了专制ABCD25. 东汉卫宏汉旧仪载:“周以上千八百诸侯,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至秦始皇帝,灭诸侯为郡县,不世官。”材料体现的周代政治制度的特征不包括()A.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形成较为森严的等级制D.形成大一统的格局26. 全球通史载:公元前 127 年,皇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能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不断下降。据此判断, 当时的地方行政制度

12、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27. 新唐书百官志二载:“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材料反映的制度应为( )A.分封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28. 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 )A.汉刺史制 B.宋参知政事 C.明内阁制 D.清军机处29. 明代万历年间的刑部尚书王世贞曾说:“百余年来,天子不独断必有所寄,不能不归之内阁而至嘉靖中,遂操丞相之柄,而出其上。”下列关于明代内阁的表述,错误的是( )A.成为辅佐皇帝决策的内侍机构 B.阁臣职

13、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C.成为控制六部的最高中央机构 D.权势日重皆因君主集权的结果30. 王昶在军机处题名记所载,“内而六部各卿寺及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则十八省及边疆将军、办事大臣,迄于属国,有事无不综汇”。材料表明军机处( )A.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B.是国家重要的监察机构C.是权力最大的决策机构D.是国家重要的军政部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31 题 22 分,32 题 15 分,33 题 18 分,共 55 分) 31(2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孝文帝(467499)是北魏第七位皇帝,谥号孝文皇帝。485 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了均田令,495 年正式迁

14、都洛阳,命鲜卑贵族汉化,采用了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些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指北宋时期大臣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革北宋建立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新法立意虽好,但并未处理好具体实行的问题以及与反对者的关系,于是与反对者间长期反复地争斗,导致处于被批评的局面,但是一些具体措施还是保留了下来。(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次改革在背景和目的上有何相同之处。(4 分) (2)从内容看两次改革的侧重点各是什么?改革的成效如何?(8 分)(3) 两次改革各自的反对势力有哪些?列举王安石变法中“反对者”最不满的措施。(6 分)(4) 我们从以上改

15、革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4 分)32(15 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在 19 世纪(中期),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但改革计划在不同国家效果也截然不同,在俄罗斯和中华帝国,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有机会进行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到 20

16、世纪早期,在明治维新领导人所实施的改革的基础上,日本成为一个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强国。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当时俄、中、日各自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有哪些?(7 分)(2)根据材料概括,三国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日本进行的“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的认识。(8 分)33. (18 分)在中国古代强化君主专制过程中,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划分君、相的权限成了历代政治制度设计中的重要事情。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

17、制度上说,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 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予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 近四十年来普遍的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以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

18、有限制的。吴晗历史的镜子请回答:(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试分析秦代太尉一职从未授予大臣的原因。(8 分)(2) 据材料二,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作用。(4分)(3)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两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一千四百年”的古代中国历史中限制君权的因素有哪些?(6 分)历史答案1.【解析】公元前361年,诸侯会盟拒绝邀请秦孝公参加,是因为秦国弱小;公元前343年周天子与各诸侯国礼遇秦孝公,说明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走向了富强。【答案】C2.【解析】回答本题要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诸侯争霸频繁,

19、而秦国相对落后,所以秦孝公关心的应该是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答案】D3.【解析】商鞅被车裂,主要是因为旧贵族的反对。商鞅改革的整个过程,都充满了新旧势力的尖锐冲突,商鞅坚持变法,这充分说明改革者要有斗争的勇气,要有敢于牺牲的精神。商鞅虽然被车裂,但其变法的措施却保留下来,这反映出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因此,的叙述都是正确的。【答案】D4.【解析】材料中王安石的诗描述的是商鞅变法中“南门徙木”的典故,这一做法是商鞅变法取信于民、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答案】A5.【解析】诗歌和童谣都反映了平城环境的恶劣,这也是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之一。【答案】C6.【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平城守旧

20、势力大,洛阳是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迁都洛阳便于深入学习汉文化,推行改革。【答案】C7.【解析】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考查逆向思维能力。解题关键是要对移风易俗的改革措施细加分析,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衰落。【答案】D8.【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的推行,使鲜卑族从游牧逐渐走向定居,从事农业耕作。A、C、D三项都属于改革的作用,但不符合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对均田制的评价,故选B项。【答案】B9.【解析】本题考查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A项说法错误,宋代官制的设置不利于行政效率提高;B项材料所述是官制,与科举制度无关;D项错误。故选C项。【答案】C10.【解析】本题考

21、查的是对王安石变法措施作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和所学知识可知,保甲法使农民在农闲时忙于军事训练,维护了社会治安;政府鼓励兴修水利的措施保障了农业生产环境。所以A项正确。【答案】A11.【解析】彼得一世改革在经济方面实行重商主义,限制商品进口,鼓励出口,教育方面推行贵族教育,并且改革加强了农奴制,故A、B、C三项均错误。在军事上,彼得一世重视发展海军,建立起一支庞大的海军,故D项正确。【答案】D12.【解析】“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指的是农奴制下农民深受奴役和剥削,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所以亚历山大二世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给农奴人身自由。【答案

22、】D13.【解析】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但是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农奴为了赎地而背负了沉重的债务,故选C项。【答案】C14.【解析】抓住关键词“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说明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就扩大了国内市场,故正确;农民获得了自由,也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故正确;改革内容之一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也就意味着地方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正确;改革并未结束沙皇君主专制,故错误;村社管理农民的制度在改革之前既已存在,也体现了废奴改革的不彻底性,故错误,据此正确

23、答案选A项。【答案】A15.【解析】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及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中下级武士的处境日益恶化,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表明日本幕府统治基础已经开始动摇,中下级武士成为反对幕府的一支重要力量。故D项不能反映出来,符合题意。【答案】D16.【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材料反映了19世纪上半叶日本商人地位的提高,但商人仍属被统治阶级。【答案】C17.【解析】首先要明确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康、梁维新思想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这明显反映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因此,在它指导下的戊戌变法运动不可能完成挽救民

24、族危亡的历史任务。 【答案】C18.【解析】本题考查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因素。戊戌变法前后历时仅103天,从材料中“诏令184条”可知政令颁发之多,改革者改革之心切。赫德的“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进一步佐证改革进度超出了正常进度,故选A项;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故排除C项;B、D两项与题干意思不符。【答案】A1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分析历史本质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不去旧而增新说明康有为在变法中对封建旧势力有一定的妥协,体现了维新派的软弱性。【答案】D20.【解析】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所反映的发展趋势是指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共同点;不符合史实,君

25、主立宪制也是近代民主政治。【答案】D21.【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全面掌握变法的内容和影响。王安石的市易法有利于平抑物价,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与材料中“于官何利焉”矛盾,B项错误;戊戌变法采取的经济措施很快被废除,没有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故C项错误;明治维新有关殖产兴业的措施,实现了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D项错误。户籍什伍制、连坐法的实行使“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奖励耕织的实行使“家给人足”,奖励军功使“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故A项正确。【答案】A22.【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富国强兵”“雄诸侯”进行分析。汉武帝改革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大一统,排除B项。北

26、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为了革除鲜卑族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排除C项。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时期的变法运动,主要是为了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排除D项。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军队战斗力的加强,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故选A项。【答案】A23.【解析】从材料“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可见康有为的“改易服饰”是为变法新政服务的,选择A项。“改易服饰”是要服饰西化,跟上世界的潮流,这不能增强民族自我意识、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也无关系,而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只是表现而非目的,故B、C、D三项排除。【答案】A24.【解析】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保留清王朝,而革命派主

27、张暴力推翻清王朝,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民主政治,所以都正确;民国建立后,民主与专制势力进行多次较量,所以错误。【答案】B25.【解析】材料中“周以上千八百诸侯”反映分封制,“其长伯次仲、叔、季支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反映宗法制,故A、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森严的等级制与材料中“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相符,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周代,形成大一统的格局是秦代,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26.【解析】为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通过这项措施,王国的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根据所学知识可

28、知,当时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国并行制,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答案】C27.【解析】 材料中唐朝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说明是三省六部制,故C项正确。 【答案】C28.【解析】汉刺史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A项错误;宋参知政事是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故B项正确;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故C、D项错误。【答案】B29. 【解析】明朝内阁始终没有成为最高中央机构,它只是一个内侍机构,C项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答案】C30. 【解析】 A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A项错误;军机处不是监察机构,B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有事无不综汇”不能说明军机处就是权力最大的决策机构,军机处完全置

29、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处,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得军机处总揽全国军政大权,是国家重要的军政部门,故D项正确。【答案】D31.答案:(1)背景:都是在社会矛盾尖锐和激化的情况下进行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其统治。(2)侧重点:前者是汉化政策;后者是理财策略。成效: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推动了社会进步;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军事力量,促进了经济发展。(3)孝文帝改革:鲜卑上层旧贵族和守旧势力。王安石变法:大官僚大地主等势力。措施: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募役法。(4)启示: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30、;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改革措施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实际,策略得当、用人得当;改革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32.【答案】(1)俄国:农奴制度阻碍经济发展;农奴起义威胁沙皇统治;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失败。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王朝统治;两次鸦片战争失败。日本:资本主义兴起引发幕府统治危机;美国打开日本国门,面临民族危机。(2)表现:经济工业化、军事近代化。认识:俄、中都保留了封建专制政权,继续维护封建统治。日本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颁布1889年宪法,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相比俄、中改革,日本改革比较彻底,但依然保留了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传统,存在不彻底性。33.答案(1)职责: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太尉,管理全国军务。原因:便于皇帝直接掌管兵权,加强皇权。(2)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相互牵制和监督。作用: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3)表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因素:相权的牵制;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儒家伦理道德。(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