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甘肃省临夏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98295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临夏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摸底考试卷年级:高三科目:地理座位号第卷(单项选择题22550分)江苏常熟M服装企业最初为上海某公司代工,生产棉衣、羽绒服等,后逐渐创立了自己的羽绒服品牌,同时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求提出了国际化战略,2012年又推进多元化发展,生产“一季”到“四季”的男装、女装、童装等。据此完成完成下列小题。1. M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首选地可能为()A. 意大利B. 英国C. 澳大利亚D. 印度2. M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A. 提升品牌知名度B. 增加羽绒服销量C. 提高设备利用率D. 拓展消费市场【答案】1. B 2.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工业的

2、区位因素,结合材料分析羽绒服的主要功能是御寒,因此首选寒冷地区,四个选项中英国纬度最高,冬季气温低,需穿羽绒服御寒,市场需求大,为M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首选地。B正确。【2题详解】本题考查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战略,结合材料该企业由生产“一季”到“四季”的男装、女装、童装能够增加了消费人群和销售地区,故根本目的是拓展消费市场。D正确;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应该注重专业化发展,A错误;增加羽绒服的销量应该从价格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考虑,B错误;提高设备利用率应该生产一季的服装,增加产量而不是多元化,多样化的服装生产需要更多的设备,C错误,故选D。俄式提拉米苏是以面粉,奶油和蜂蜜等为原料制作的千层蛋糕,用料足,口感

3、好,但口感随新鲜度变化走。俄式提拉米苏最初通过黑龙江省的绥芬河口岸进口到中国,并向全国市场辐射,迅速成为“网红”食品。现在绥芬河的本地商家从俄罗斯聘请糕点师,进口原材料,将俄式提拉米苏在中国批量生产,进而促进了俄式风味食品加工业在绥芬河的发展。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 绥芬河生产俄式提拉米苏的优势条件A. 位于小麦产区,面粉等原料绿色无污染B. 多条铁路线交汇,交通通达度好C. 生产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D. 临近俄罗斯,地理位置优势显著4. 俄式提拉米苏成为“网红”食品,迅速销往全国各地得益于A.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B. 独特的俄罗斯风味C. 我国消费市场广阔D. 优秀的品牌营销【答案】3. D 4

4、.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食品工业的发展区位条件。【3题详解】芬河临近俄罗斯,成为联系俄罗斯的通商口岸,进口农产品关税有优惠,本区俄罗斯人数量多,俄罗斯文化流行,D正确。【4题详解】俄式提拉米苏保质期较短,远距离运输对时间要求高,现代物流业发展为俄式提拉米苏迅速销往全国各地提供了保障,A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白俄罗斯(图)重工业发达,汽车生产以重型汽车和拖车为主,民用轿车几乎全部依赖进口。2017年,由中国浙江J公司和白俄罗斯当地企业合资的B民用轿车组装厂建成。B厂生产依托J公司的核心技术,所用的零部件大多来自本土。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5、,B厂对J公司原有车型进行改造。据此回答下列小题。5. 中国浙江J公司在白俄罗斯建民用汽车组装厂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 产业基础B. 零部件成本C. 市场前景D. 优惠政策6. 与中国浙江相比,B厂改造车型新增加的功能最有可能是()A. 电气设备防潮功能B. 高温天气防爆胎功能C. 轮胎防滑功能D. 座椅、挡风玻璃加热功能【答案】5. C 6. D【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所给信息可知,白俄罗斯轿车生产落后,民用轿车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市场需求量大。因此中国J公司在白俄罗斯建民用汽车组装厂主要考虑的市场前景,而不是零部件成本,C正确;当地民用轿车几乎全靠进口,

6、说明当地技术落后,工业基础薄弱,且汽车的核心技术来源于中国,故A错误;优惠政策材料没有体现,D错误。综上本题选择C。【6题详解】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中国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白俄罗斯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浙江比白俄罗更潮湿,夏季更炎热,冬季更寒冷,故D正确,A、B错误。白俄罗斯冬季降水较少,因此防滑不是最可能增加的功能,故C错误。故选D。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煤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齐发展带来不可估量

7、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7. “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 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C. 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D. 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8. “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A. 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 有效缓解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C.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D. 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9. “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A. 技能与素质的提升B. 年龄构成的年轻化C. 数量的大幅度提高D. 性别结构的均衡化【答案】7. B 8. B

8、 9. A【解析】【7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随着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城归返乡创业,给家乡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现实影响,因此城归返乡创业的出现与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有关,所以B正确。【8题详解】过去由于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得农村产生大量的留守儿童和农村老年人口占比上升,随着城归现象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B正确;增加家庭收入和促进农业规模化属于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属于社会效益,AC错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不是首先带来的,D错误,所以B正确。【9题详解】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因此他们可以为乡

9、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使得农村人口红利升级,所以A正确。【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出地: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但造成了人才外流。对迁入地: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廉价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费,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但容易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治安,给自然和生态环境、人口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边界十分简洁,由49 N、60N、(近似)102 W和110W这四条线相交划定,下图为萨省北界上M和N两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10. 若M、N图上距离7.4cm,两地地方时相差4分钟,则图中比例尺约为A. 1:250000B. C. 七十五万分之一D. 图上lcm代表实地距74km11. 根据已学知识推测可知萨省A. 理论上位于西六区B. 面积超过68万km2C. 各地遍布常绿阔叶林D.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答案】10. C 11. D【解析】【10题详解】由材料可知,MN两点位于上城北街上,即位于北纬60纬线上,而两地地方时相差4分钟则经度相差1,那么根据两地位于北纬60纬线上,所以MN两地的实际距离,约55千米,而图上距离为7.4厘米,则计算可得,该图的比例尺为1/75万,故选C。【1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萨省位

11、于西经102110度之间,应当位于西七区,A错。该省南北长约2300千米,东西长440千米,计算可知,该省的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千米,B错。根据世界自然带分布,萨省应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C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对。故选D。12.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据图可知( )A. 10月份水库储水量最大B. 3月份水库储水量最大C. 6月份水库储水量最小D. 9月份水库储水量最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水库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大于1说明注入量大于流出量,水量增加。结合图示

12、信息判断,该水库10月至次年2月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水库水量逐渐增加,在3月二者达到平衡,此时水库储水量最大;4月至8月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水库储水量逐渐减少,至9月达到平衡,储水量最少。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13.气象学上通常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超过10的第一天视为春季的开始,图7为某年我国30N附近各地入春时间分布示意图。关于该区域各地入春时间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甲地与乙地的入春时间可能分别是5月20日和2月18日B. 导致图中各地入春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海陆位置C. 甲地与乙地的入春时间可能分别是2月18日和5月20日D. 图中各地纬度位置一样,太阳辐射不是影响入春

13、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详解】由图示经纬度可判断甲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入春时间晚;乙在四川盆地,热量条件好,入春时间早。A正确,C错误;甲在青藏高原,乙是四川盆地,两地纬度相同,但地形差异大,热量条件差异大,乙地盆地北部山脉削弱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气温偏高,入春时间早,靠近沿海的地方受海洋影响大,入春时间早,地形、海陆位置都是导致图中各地入春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B正确;太阳辐射的强弱与气温的高低没有直接的关系,D正确,综上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C。下图示意青藏铁路沱沱河附近区域的地形图,图中的沙障主要由铺在地上的石方格、柵栏等障蔽物建

14、成,图乙表示图甲所示区域的气候要素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甲中沙障发挥主要作用的时间及原因是A. 夏季气温高,冰川大量融化带来的泥沙会掩埋铁路B. 夏季降水多,暴雨山洪及其带来的泥沙会冲毁铁路C. 春季气候干燥,大风多,随风带来的泥沙会掩埋铁路D. 春季气温回升,积雪大量融化带來的泥沙会掩埋铁路15. 图中河流A. 水位季节变化大,日变化小B. 河中沙洲数量夏季多,冬季少C. 水位年际变化小、日变化大D. P处河流水量小于Q处【答案】14. C 15. C【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判读。ABD、石方格、栅栏等障蔽物能阻隔风与松散沙层的接触,起到

15、减弱风沙侵蚀、防止风沙掩埋铁路的作用,但对暴雨山洪、融雪洪水没有多大阻碍,ABD错误;C、根据图乙可知,青藏铁路沱沱河段春季降水少,升温快,地面干燥,多大风,易出现严重的风沙灾害,图中的沙障能起到减弱风沙侵蚀、防止风沙掩埋铁路的作用,C正确。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河流水文特征,意在考查学生准确运用地理知识和有关信息分析和阐述地理现象的能力。A、图中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是冰雪融水,受气温对融雪的影响,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日变化大,A错误;B、由于夏季融雪量大,河流水位高,河中沙洲夏季出露在外的数量少,B错误;C、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冰雪融水,因此该地河流水位年际变化小、日变化大,C正确

16、;D、河流从P 处流往Q处,但P处河水流至Q 处后分成了两股,故Q处河流水量小于P处,D错误。故选C。【点睛】河流的季节变化是指一年中河流水量和水位随着季节发生多少和高低的变动;年际变化是指河流径流量和水位在不同的年份有多少和高低的不同。判断河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需要结合河流的补给水源。一是考虑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等自然地理特征。比如热带雨林地区全年多雨,降水年际变化小,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小;季风气候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并且季风不稳定,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因此位于季风区的河流季节变化大,夏季是汛期,冬季是枯水期,且径流量年际变化大。二是考虑所在地区的气温变化。比如我国西北内陆地

17、区的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河流径流量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气温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因此西北内地地区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寸土寸金的北京城有多处水稻田(下图)。比如在北京大钟寺附近属于中国农科院的多亩水稻田,巴沟山公园有“上香 1 号”、“胭脂稻”等京西稻主要品种, 紫叶稻、紫穗稻等彩色稻也有登场,北京西部玉泉山下的北坞公园,在建设之初就特地开辟了一亩稻田,以传承当地数百年种植京西稻的历史记忆。据报道,北京市区近年来水稻田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 现在北京北坞公园水稻田的最明显的生产特点为A. 刀耕火种B. 精耕细作C. 机械化生产D. 利用

18、新科技17. 北京发展城市水稻田的主要目的不是A. 生态调节B. 观光休闲C. 粮食生产D. 科学实验18. 对近年来北京城市水稻田面积增加影响最小的是A. 城市职能疏解B. 南水北调输水C. 环保压力加大D. 机械化水平提高【答案】16. B 17. C 18. D【解析】【16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北坞公园水稻田的建设“以传承当地数百年种植京西稻的历史记忆”为主要目的,而靠世代积累的经验精耕细作是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故B正确。【17题详解】中国农科院的多亩水稻田应主要应用于科学实验;北坞公园附近的水稻田具有观光休闲的功能;水稻田作为湿地具有调节生态的作用;城市水稻田的主要目的不是粮食生产。

19、故选C。【18题详解】城市职能疏解有利于以扩大水稻田的发展空间;南水北调输水有利于以为水稻田提供水源保障;城市湿地、绿地面积增加有利于减轻城市环保压力;机械化水平提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对种植面积影响不大。本题要求选择影响最小的一项,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仔细阅读材料即可。地处美国某山脉的马尾瀑布是一条季节性瀑布,隐蔽于群山之间,夏季几乎断流。每年 2月中下旬,当夕阳照射在瀑布上时,水流染上橙色的光芒,如同岩浆沿着高崖倾泻而下,因此被称为“火瀑布”。这是特角度下阳光照射在瀑布上形成的光学原理,其他季节难以看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推断马尾瀑布位于图中的A. 甲地附近B. 乙地

20、附近C. 丙地附近D. 丁地附近20. 如果瀑布水量充足的情况下,下列日期中也能看到“火瀑布”景观的是A. 10月下旬B. 4月下旬C. 5月下旬D. 11月下旬【答案】19. B 20. A【解析】【分析】1.考查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太阳必须在特定的方位才有可能观赏到火瀑布景观,根据材料信息判断。2.考查“火瀑布”奇景自然现象的成因及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判断,10月中下旬与2月中下旬的夕阳位置相当,也能看到“火瀑布”景观。【19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火瀑布是出现于2月中下旬的夕照,此时夕阳应在西南方向,根据材料,瀑布还应位于群山之间,且有丰沛的流水,据此推断B正确,ABC错误。故选:B【

21、20题详解】要观赏到火瀑布景观,太阳必须在特定的方位才有可能。根据所学知识,日出日落的方位取决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2月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位于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与2月日落方位相同的时间是10月。故10月中下旬与2月中下旬的夕阳位置相当,故瀑布水量充足的情况下10月下旬也能看到“火瀑布”景观,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较大,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日出日落方位。在冰川覆盖的地区,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称作冰川风。珠峰北侧海拔

22、5300-7000米为冰雪表面,昼夜盛行下山风,风力强劲,阵风达到7-8级风,风速为13.9-20.7m/s)。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1. 与冰川风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 东北信风B. 盛行西风C. 东亚西北季风D. 太行山东坡的干热风22. 珠峰北侧冰川风势力强劲的主要原因是()A. 坡度和落差均大B. 冰雪覆盖面积大C. 人类活动影响小D. 冰雪厚度大【答案】21. C 22. B【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21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冰川风是由于冰川热力作用形成,其形成类似于热力环流,西北季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选项C正确。东北信风、盛行西风是动力作用形成。太行山东坡的干热风是由

23、于气流随海拔下降形成的气温高,湿度小的小尺度风,ABD错误,故选C。【22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冰川风是由于冰川热力作用形成,冰川面积越大,温差越大,气压差异越大,进而风力就越强。因此珠峰北侧风力强劲是由于珠峰北侧冰雪覆盖面积大,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故风力强劲。故选B。从10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在变暖。下图示意某地 7月7C 等温线近百年来空间分布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3. 图示季节,地的气候特征是A. 温和多雨B. 温和少雨C. 炎热干燥D. 高温多雨24. 地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大气环流C. 洋流D. 海陆位置25. 全球变暖对地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24、A. 制冷能耗减少B. 草原变成荒漠C. 作物熟制改变D. 海岸线向东移【答案】23. A 24. C 25. D【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的分布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3题详解】从10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在变暖,7月7等温线向高纬移动,故图示地区为南半球,地位于3040S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7月为南半球的冬季,温和多雨。故选A。【24题详解】3040S的大陆西岸,受寒流影响,故等温线向低纬凸出,C正确。与纬度和大气环流无关,AB错误。受海陆位置影响,冬季海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D错误。故选C。【25题详解】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地海岸线向东移,D正确。制冷能耗增多,A错误。该地为亚

25、热带常绿硬叶林,B错误。作物熟制影响小,C错误。故选D。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蕉麻要求高温、高湿,适宜生长于温度2729,年降水量25002800mm,宜静风或微风的环境。要求土层深厚、排水好的肥沃土壤,其叶柄内有纤维,其纤维细长、坚韧、质轻,在海水中浸泡不易腐烂,是做渔网和船用缆绳的优质原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菲律宾政府多次鼓励居民向棉兰老岛移民。大量移民进入布基农拉瑙火山区,大力发展蕉麻种植,建立起许多企业化蕉麻种植园,雇佣大量原住居民去蕉麻种植园做工。达沃是全国蕉麻加工中心,粗加工后的蕉麻纤维大量出口到欧洲。下图示意棉兰老岛的地理位置。(1)与A地

26、相比,说出B地蕉麻在510月生长期的主要优势条件并分析其原因。(2)结合材料,分析棉兰老岛蕉麻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析棉兰老岛蕉麻纤维大量出口到欧洲的原因。【答案】(1)优势条件:风力较小;原因:510月该地盛行西南风;B处于西南风的背风坡,风力小,适宜蕉麻的生长。(2)有利自然条件:高温多雨,气候条件适宜蕉麻生长;火山灰形成的土壤肥沃;山地地形有利于排水;(3)出口到欧洲的原因:欧洲海运和渔业发达,船用缆绳和渔网用量大,对蕉麻纤维需求量大;欧洲无热带气候,本地不出产蕉麻;海运交通便利,便于蕉麻纤维运输,且运费低。【解析】【分析】本大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分

27、析相关问题。【详解】(1)5-10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方向发生偏转为西南风,棉兰老岛会受到西南风影响,B地处于背风坡降水少,气温高,风力小。根据材料中蕉麻的习性,B地优势条件是风力较小;原因是:该地为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5-10月该地盛行西南风,B地处于西南风的背风坡,风力小,适宜蕉麻的生长。(2)当地种植蕉麻的有利自然条件应该结合材料中蕉麻的生长习性和当地的自然条件作答。热带,硬纤维作物、年降水量25002800mm、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最适宜蕉麻生长。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根据棉兰老岛的区域图分析,该地为热

28、带雨林气候,热量和水分条件适合蕉麻生长;分析图例,该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地带,火山活动频繁,多火山灰,土壤肥沃;根据河流情况可以看出多山,排水良好。(3)从气候、市场、劳动力、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气候来看,欧洲本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热量不足,无法生产蕉麻;市场来看,欧洲由于经济发达,对船用绳缆等需求量大,进而对蕉麻纤维需要量大;劳动力方面:菲律宾劳动力充足廉价,蕉麻粗纤维价格低;交通方面:菲律宾与欧洲间海运交通便利,便于蕉麻粗纤维运输。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科考队于 11 月考察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该地距海洋近但很少受到海洋水汽的“滋润”,草原、沙漠广布,但多外流河;沙漠中分布

29、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石化森林。科考队员遇到当地游牧民特维尔切人赶着牲畜游牧,并得知他们每年在大西洋沿岸与安第斯山草场之间定期迁徙放牧。下图是巴塔哥尼亚地区略图及石化森林形成的一般过程。(1)分析巴塔哥尼亚高原很少受到东西两侧大洋水汽“滋润”的原因。(2)分析干旱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多外流河且流程中流量损耗相对较少的自然原因。(3)推测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的形成过程。(4)指出考察期间(11 月)特维尔切人游牧迁徙的方向,分析迁徙目的地该季节适宜放牧的有利条件。【答案】(1)巴塔哥尼亚地处西风带,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太平洋水汽进入;巴塔哥尼亚高原海拔较高,且西风使大西洋水汽向东输送,大西

30、洋水汽也难以进入。(2)河流多发源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补给较多,河流流量较大;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陆地(东西方向)狭窄,河流较短,河流流程中蒸发、下渗损失较小。(3)安第斯山脉还未隆起之前,巴塔哥尼亚地区受西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森林茂密;板块运动(碰撞挤压)使安第斯山脉隆起抬升,大量的火山喷发导致大片森林被火山灰埋没,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森林演变成化石;外力(侵蚀、搬运)作用使埋藏在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4)由大西洋沿岸迁徙到安第斯山地(草场)。当地11月份以后进入夏季,安第斯山冰雪融水增多,牧草丰富;山地牧场海拔高,气候凉爽;蚊虫少,可减少蚊虫叮咬。【解析】【详解

31、】(1)西侧:巴塔哥尼亚高原处于的风带是西风带,但是其地西部是地形高大的安第斯山脉,这将阻挡了太平洋水汽通过西风带的进入;东侧:巴塔哥尼亚高原海拔较高,在大西洋的西边,西风使大西洋水汽向东输送,与大陆位置相反,所以巴塔哥尼亚高原也很少受到东侧大西洋水汽的“滋润”。(2)从河流的补给类型来看,多发源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补给较多,河流流量较大;从河流的流速看,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从河流的长短看:陆地(东西方向)狭窄,河流流程短,河流流程中蒸发、下渗损失较小。(3)对照右图关于石化森林的一般过程得出。内力作用之前:安第斯山脉还未隆起,巴塔哥尼亚地区受西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森

32、林茂密。内力作用后:板块运动(碰撞挤压)使安第斯山脉隆起抬升,大量的火山喷发导致大片森林被火山灰埋没,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森林演变成化石。后期经过长期的外力(侵蚀、搬运)作用:使埋藏在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4)从季节气候看,每年11月份,相当于巴塔哥尼亚地区的进入夏季,安第斯山脉上的冰雪融水增多,山地牧草丰富;山地牧场因为海拔高,气候也较为凉爽适宜,蚊虫也较少。所以对照迁移的方向是由大西洋沿岸迁徙到安第斯山地。28.【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伏尔加河三角洲沿岸最为富庶美丽,沼泽地生长着里海莲花、栖息着白色仙鹤;近岸湖区和河汊生活有海豹、鲟鱼、鲑鱼等水生动物。伏尔加河在河口的三角洲上已增加到80

33、条汊河注入里海。下图为伏尔加河三角洲发育过程。指出1900年至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答案】变化:面积不断扩大;向里海推进的速度变慢。影响:(随着三角洲面积的扩大)海莲花分布的空间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或:向东南推移);白仙鹤栖息地扩大,食物来源更加丰富;由于河汊增多,湖岸线延长,该区域近岸水生动物生存空间增加。【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属于较容易的题目。【详解】图中显示的为三角洲面积随时间的变化,因此应从面积的大小与变化速度两方面考虑。 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结合图例可判断,图中三角洲面积项里海推进,总面积在增大,但向里海推进的速度变慢。由材料可知,三角洲面积增加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影响海莲花、白色仙鹤以及水生生物的生长。随着三角洲面积的扩大,海莲花分布的空间位置不断向东南推移;白仙鹤栖息地扩大,食物来源更加丰富;因“近岸湖区和河汊生活有海豹、鲟鱼、鲑鱼等水生动物”,“伏尔加河在河口的三角洲上已增加到80条汊河注入里海”,因此由于河汊增多,湖岸线延长,该区域近岸水生动物生存空间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