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如何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机结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98114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机结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机结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机结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如何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机结合 拜泉四中 唐宝林初高中地理知识联系十分密切,要求和目标也明显不同,学习方法差异很大,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知识严重缺乏,严重影响高中地理的正常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与融合、学习方法和态度的及时调整非常重要。这使初、高中地理知识如何成为有机整体、教学如何进行衔接成为高中地理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看法。一、 初中地理知识的“伸”与“缩”实现初高中地理知识有机结合的基础“伸”是将初中知识拓展延伸,“缩”是将知识浓缩,节省时间(1)要做到初高中知识有效的衔接与有机的融合,教师不但要对高中新课程标准

2、和教材了如指掌,同时也要对初中课程标准和教材熟稔,这样才能完整地把握学科体系,高屋建瓴,对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做到成竹在胸。在教学前教师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在初中哪些知识讲过,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需在高中进一步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作适当的记录。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结合高中教材的教学要求,确立高中教学目标。例如,高中入学之处,应将地图知识做以复习,因为作为普通高中,很大一部分学生连经纬线都分不开,地图或地球上东西南北分不清。这对于马上遇到的难题地球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极大的

3、障碍。地球的运动及地理意义,在初中地理中只需学生简单地理解有关概念、特点和昼夜现象、四季的划分等意义。而作为高中地理第一课,则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并且加入一些抽象的分析判断及计算题,知识显得琐碎而深奥,给了高中地理初学者一个下马威。有些学生一时应接不暇,知识难以消化吸收。教学时应将已有知识延伸,并结合生活实际,利用直观教具演示、自备学具观察、板图板画、多媒体动画多种方法结合辅助教学,尽量地将知识简单化,易于理解。光照图的判读与应用的问题,大多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力,教师通过多画图、多分析、多练习,善诱导,使学生牢固掌握判读方法。(2)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融合不是初、高中知识简单的罗列与堆砌。也不

4、是将初中知识拿来生硬地安插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科学的教学与学习应把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与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选修必修教材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地理事实的空间分布,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结构变化,地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都需要一定的空间位置来呈现。初中所涉及的区域地理是高中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原理内容的引入都要通过区域地理的具体案例来阐明。原理掌握后,也需要通过区域地理的事实来印证,所以在学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时,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两方面知识精练提出,重新剪裁,合理搭配,融合

5、在一起。如中国分区地理包括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台湾省、香港和澳门六部分内容。这些内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位置范围、人口和民族、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资源、经济、生态问题等方面进行讲述的。在高中地理教学时可在讲述相关知识时将其融入,比如在学习区域差异时融入南北方地区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在学习西北荒漠化的治理知识时融入西北地区;在讲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前介绍或学生介绍港澳台地理环境等等,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作为知识基础导入或促进所学知识掌握。而对于譬如中国地理通论知识则可以略去,在讲解相关内容时或在解题过程中渗透积累。这就是“缩”。高中学习区域地理时,着重地理事实的分布和

6、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紧密联系,和初中学习有很大区别,不是初中知识的机械重复。区域地理线图的多重应用与考查,是高中地理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学生较难掌握,初中死记硬背的地理表象没能在头脑中形成空间概念,涉及到某个具体地方,学生往往在头脑中没有印象,影响了对线图的理解与应用,更不能灵活的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因此,需要教师将初中涉及的区域事实表象巧妙地引入。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形成地理空间概念,引导学生学会知识间的横、纵向联系,实现初高中知识的有效联姻。二、 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型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初、高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阶段,这两个阶段跨度比较大。升入高中的学

7、生在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都要有一个质的飞跃,才能适应高中学习要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迅速转变对知识学习的态度与方法,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各初中地理教学情况不一,因此首先可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初中地理学习的内容,掌握的程度,及对地理的认识与对待态度,寻找学生地理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初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学习知识喜欢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解、分析、推理和归纳,欠缺独立思考能力,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进入高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都有所增强,高中教材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在问题的设计上和

8、知识的传授上与初中都有很大的区别,如:初中教材在介绍气候知识时,是把世界上几种主要的气候类型,设计在世界的几个主要的地域分区中学习的,对于这些内容也只要求掌握其特点和最主要的分布地区即可。而高中教材对这部分内容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掌握每种气候对应的植物、动物、土壤及对工业、农业、城市、交通等产生的影响,最让学生感到头痛的是根据一段文字描述或气候表格或降水柱状图等相关气候资料,分析、判断和推理这是什么气候?如何形成?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所有这些如果教师对学生不进行正确的引导,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会明显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特别是刚进入高

9、中不久的学生,他们对于地理的学习,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如果此时能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进行适当的点拨,他们将很快的适应高中知识的学习,并可能会受益终生。地理知识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联系交融,在讲课时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本图表、地图册、挂图等,还要利用其他学科资源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身心愉快地学习氛围。如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用来印证;“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运用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大气热力环流”,又涉及到物理理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可以用化学上的知识来解释等,这些让学生发现原来各学科知识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理知识中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比起其他学科

10、,地理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许多地理现象与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获取知识,如关注地理新闻、阅读地理报刊杂志,观察生活生产中的现象,这样可以开阔视野,培养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在日常学习作题时也可积累新知识。如教师在讲到大气逆辐射时候,可以结合早春的寒潮到来时,如何防止作物冻伤等实例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从而达到了培养能力,提高兴趣的目的。随着多媒体走入课堂,教师教学更是丰富多彩,妙趣横生,也可将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如将其运用到地球运动知识教学中。社会热点和焦

11、点问题经常是地理试题的切入点,也是调动学生情感的调料,而热点、焦点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关注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社会热点,并切实将热点、焦点问题与教材相结合,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讲到“西北地区”时,可联系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优势。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分析问题,并能意识到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一些传统的热点问题,如合理开发能源、优化资源配置(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三峡工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农业”等问题,在学习时要

12、求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与这些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去发现、解释、解决这些问题,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还能加强环保与发展意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如会做并及时做笔记 、经常查图记图、搜集相关资料、独立思考、运用身边的事物做学具辅助思考、将自身放在某种特定环境中去思考问题、观察并联系实际生产生活等等,而不是像初中地理学习更多只是死记硬背,这些会使学生觉得地理有趣、有用、好学,并使他们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要想学好高中地理,正确处理初、高中知识的关系是关键。若不能实现初高中地理有效衔接与融合,那么在高中有限的三年时间里,学生将中外地理融会贯通,牢固掌握与灵活运用是不可能的。因此将初高中地理有效衔接与融合是每位地理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