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前自主学习一、 概念辩析近代民族工业:实业救国:二、 基础梳理与记忆(掌握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的基本史实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基本史实:(一)时间:19世纪 年代,在 、广东、_等沿海地区出现。(二)途径:1.一部分 、官僚、_、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2.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开始 ,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三)地点:上海、广州、天津等_地区。(四)主要企业:1.1866年,铁匠 、孙英德在上海_创办发昌机器厂。2.1873年,陈启源在南海创办_。(五)行业: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_、_、_等几个行业部门。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概况:1.张謇:1899年在南通创办_,后又创办_。2.荣宗敬
2、和荣德生:1902年创办_,被称为“_”。3.甲午战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民族工业发展出现_。课上师生合作探究(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难点探究: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目,思考以下问题:(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动(变动的表现)?_(2)导致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3)这一变动对中国社会有何重大影响?_二、重点探究: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促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_三、小组活动角色转换: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想要投资兴办近代企业,你需要具备哪
3、些条件?如果条件具备了,你会选择在什么地方兴办,为什么?你会选择在哪些行业进行投资呢?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自主探究一:(结合课本32页“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这一目,完成以下思考题) 情景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吃了败仗,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这时的上海,已经是中国商业经济的中心。进出口贸易的繁忙,以及民族工业的崛起,使得金融流通量与日俱增。 1896年,荣氏兄弟开设广生银庄,鉴于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小,见效快,遂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地方当地士绅的反对,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一连下了七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在第八次批示中,干脆强硬地宣布
4、:知县办事无方,革职留用。1900年10月,他们以6000元钱庄盈利作资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年独资经营。年又开设振新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 思考:1、荣氏兄弟在这个时候(1896年)创办企业有哪些有利因素? 学生自主探究二:(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看图说史,新在哪里?) 经济上 在中国历史上,经科举入仕是无数文人士子朝思暮想并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而状元及第,更是科举士人最高的荣誉,由此可以获得令人炫目的功名利禄,光宗耀祖。但晚清有一位有幸考取状元的读书人,却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荆棘丛
5、生的创办实业之路,并最终成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他就是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张謇。 1894年,磋跌科举考场26年的张謇终于考中状元,被授以翰林院修撰,取得了官员的身份。但令许多人不解的是,他却并未借此在官场中寻求步步高升,而是转而投身于创办实业。 1895年,张謇联合数位商董开始招股办厂,其间虽经历了无数的艰难曲折,但他始终未曾动摇。招募商股的过程十分艰难,张謇多次奔走于上海、武昌,有时连旅费都是靠卖字筹措。机器安装之后,因资金短绌无法收购棉花,难以开工。张謇四处化缘,却处处碰壁,最后还是依靠一部分地方公款支持,才使大生纱厂能于1899年开工。当时,正值土纱受排挤、机纱
6、供不应求且价格上涨之机,因而大生纱厂开工后利润较为丰厚,能够站稳脚跟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1901至1907年是张謇商海生涯中的第一个高峰期。在此期间,他先后创立了19家企业单位,其中大多数是以大生纱厂为轴心,直接或间接为大生纱厂服务。1907年,大生纱厂召开第一届股东会,决定将这19个企业单位合并,组成通海实业公司,由张謇担任总理。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张謇又陆续投资创办银行、船栈、堆栈等十余个企业,形成了一个以纱厂为中心、实力雄厚的大生资本集团。 除此之外,张謇还扩充了其他实业,尤其是在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成效显著。1918年开始筹办淮海银行,次年11月正式营业;所办大达轮船公司先后自置
7、江轮7艘,航行沪扬、沪海两条航线;另外,张謇还创办或协助创建了大昌纸厂、通燧火柴厂以及许多服务性的企业单位;盐垦企业系统在这一时期也获得空前发展,到1920年,先后成立了10余个盐垦公司。实业巅峰时期的张謇,身兼多个大公司的董事长、总理等要职,俨然成为近代中国实业界的泰斗。 张謇在近代中国不仅以实业活动著称于世,同时也以热心文化公益和地方社会事业而闻名遐迩。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对地方自治以及文化教育和地方公益事业十分热心。张謇曾说:“以国家之强,本于自治;自治之本,在实业、教育;而弥缝其不及者,惟赖兹善。” 1903年,张謇在自己的家乡通州创办了师范学校,接着又兴办了通州女子师范学校,这在当
8、时可谓开风气之先。他意识到师范教育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加快国家近代化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对创办师范学校倾注了诸多心血。1904年,张謇又设立了“通州五属学务处”,作为统筹推广新式教育的具体办事机构,并相继兴办了一批中学和小学,1906年创建吴淞商船学校,1914年又创办了河海工科学校。1904年,陆续设立公共植物园、新育婴堂;1905年,创建南通博物苑,此系中国最早建立的博物馆;1909年,改良地方监狱,筹议设立导淮水利公司;1913年,开始修筑军山气象台,3年后建成;1916年,创办盲哑学校;1917年,所建图书馆和公园相继落成;1919年,筹建更俗剧场;1920年,创设绣织局、女工传习所。经过张謇的努力经营,南通逐渐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小城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近代新型城市,他本人也因此而获得了很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