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8小题,共48.0分)1. 商人自称“受命于天、天命恒常”。周人提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敬德保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新的天命观,构建了一条“民意-有德-天命”的政权合法性、“革命”合法性的证明逻辑。商到周天命观的变化反映了()A. 国家治理不再借助神权B. 统治阶级的自我约束C. 君主利用民意加强集权D. 商朝制度被西周抛弃2.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及至厉王,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厉王遂奔于彘,乱自京师始,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而共和行政焉。是后或力政,彊乘弱,兴师不请天子。”材料主要表明当时()A
2、. 诸侯争霸危及中央集权B. 周召二公开启古代丞相制度C. 礼崩乐坏局面已经出现D. 天子过失冲击国家宗法制度3. 西汉时期的犁铧比战国时有所改进,有铁口犁铧、尖峰双翼犁铧、舌状梯形犁铧以及大型犁铧等;政府曾下令禁止杀牛和盗牛,并曾在北方边境设苑养马。这主要表明西汉时期()A. 封建政府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B. 精耕细作的农业得到一定的发展C. 农业生产技术出现了重大突破D.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支配地位4. 西汉时期钱币使用非常普遍,除黄金、铜钱外,基本没有其他物品用作交换媒介。到东汉,黄金首先退出流通领域,而布帛在交换中的作用曰益重要,原来用钱币支付的赏赐、犯罪赎金、人头税等渐次改用布帛。这
3、反映了东汉时期()A. 中外贸易出现严重逆差B. 田庄经营影响了市场活力C. 滥发钱币引发通货膨胀D. 赋税征收改变了商业环境5.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依靠政治经济特权,“侵夺细民,广占田宅”,建立其规模很大的庄园,这些在佛寺土地上耕种的农户被称之为“佛图户”。“佛图户”的生产生活受到佛寺高僧的严格监管,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佛图户”的增加()A. 放松了人身依附控制B. 加强了地主土地兼并C. 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 减少了政府赋税收入6. 隋唐时期,造纸、冶铜、制棉等行业出现了行会,并有公推的长老,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这反映了
4、隋唐时期手工业()A. 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B. 突破了政府管理C. 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D. 部门间联系减弱7. 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材料意在说明行省制下()A. 中央政府权力遭到严重削弱B. 地方与中央的相互制衡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 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8. 科举后备队伍的积累使不少生员对科举感到绝望,以至明中期以后发生了科举以来首次颇具规模的“反科举”运动。大批的生员、监生纷纷“弃举业”、“裂秀才冠”,往往自称“山人”,以
5、自身学识与才华充当各衙门官员幕僚从而参与政治。这反映了当时()A. 知识分子对八股文的痛恨B. 科举制已失去选拔公正性C. 在野派幕后操纵国家政权D. 明代政治体制已相当僵化9. 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6倍。据此作者认为()A.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B. 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C. 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D. 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
6、工业的扩大再生产10. 明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进出口商船的登记、纳税、收买舶船带来的货物,具体的商务则由“官设牙行与民贸易”。隆庆之后,牙行由纯粹的买卖中介成为包销外国进口商品和本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商业团体。牙行的出现()A. 体现了明朝政府对中外贸易的管控B. 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繁荣C. 反映出传统闭关锁国政策逐渐松弛D.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1. 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欧)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
7、文字介绍:“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照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A. 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B. 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C. 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D. 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12.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在险恶环境中与外轮展开了激烈竞争。在华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联成一气,大幅度降低运费想挤垮招商局。李鸿章采取筹借官款、增拨嘈粮及承运官物等措施予以回击,使招商局转亏为盈。结果旗昌公司破产,太古、怡和等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签订“齐价合同”。李鸿章创办招商局主观目的是()A. 抵制外国航运公司对中国
8、航运业的垄断B. 为洋务派军事工业提供运输和资金辅助C. 创办航运公司推动中国航运事业近代化D. 借助官督商办和政治地位获取巨额财富13. 在甲午战争期间,有人在天津直报撰文指出:日本“条约既有所不顾,公法亦有所不遵。无论议和抑或定约,彼必将多方需索,百般刁难”。可见,该学者在此()A. 揭露日本侵华蓄谋已久B. 认为清政府应动员全国力量备战C. 告诫清廷积极抵抗外侮D. 强调应依国际公法限制日本挑衅14. “甲午一役的失利并非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并未打断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相反,它具有积极意义: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中国现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材料旨在说明甲午战争的失败()A. 并未
9、表明洋务运动的破产B. 充分体现清政府腐朽落后C. 促使现代化进程首次转移D. 促进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15. 从武昌起义后武汉军政府采用“铁血18星旗”和“黄帝纪元”,到中华民国成立后采用“五色旗、民国纪年”,实现了单一汉族建国(建立汉族共和国)转变为五族建国(建立多民族共和国)转变。这一变化反映了()A. 日本在东北势力受到遏制B. 满、汉民族矛盾消失C. 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增强D. 中国政治民主化实现16. 1928年,中共六大明确提出“没收外国资本的企业和银行”,而1945年中共七大报告中又指出“在服从中国法令、有益于中国经济的条件下,外国投资我们是欢迎的。”这一政策的转变()A. 主要
10、是为了适应民族战争的需要B. 说明党积极探索对外开放的道路C. 主要基于中国革命形势发展变化D. 反映了党的对外经济政策的成熟17. 某时期中共的宣传口号先后包括:“苗人下山来与汉族共同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保护喇嘛,信教自由”、“抗日反蒋,保护回民”、“苏维埃分田地牛羊粮食房屋财产给回番穷人”等。这些口号()A. 为国民大革命准备了条件B. 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C. 有利于红军实施战略转移D.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8. 下面是1937年和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发展状况表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1937年16%4.4%7.3%1942年58%78%4
11、9%该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B. 工业布局因工业内迁而改变C. 工业结构随战争而调整D. 官僚资本逐步侵蚀民族工业19. 1945年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A. 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将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C. 决定武装推翻国民党政权D. 指明了抗战后中国的光明前途20. 如图是我国建国初期发行的股票凭证。这一股票发行说明()A. 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确立B. 正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C.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 市场
12、经济体制正在酝酿21. 1954年12月,中国外交部指示驻印尼大使黄镇:对东南亚国家积极进行工作,稳定亚非两洲的和平中立国家,“我应争取参加亚非会议”,并要求黄镇一旦印尼官方与他谈到亚非会议,就表示支持并愿意参加。这表明当时中国()A. 放弃了“一边倒”外交政策B.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 正构建全方位的外交布局D. 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22. 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应邀访问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埃及)、索马里等非洲十国,就国际局势、不结盟运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经济援助与合作等事宜进行了近两个月的交流。这一系列的外交活动()A. 促进了“求同存异”思想的形成B. 有利
13、于改善新中国的外交环境C. 标着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舞台D. 推动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的壮大23. 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研究专题论文数量(篇)甲722乙287丙614丁96A. 太平天国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24. 1984年11月,武汉柴油机厂正式聘请联邦德国退休工程师格里希为厂长,时任武汉市市长吴官正亲自到会祝贺,外媒评价这是“一件令人吃惊的新闻和成功的典范”这主要源于()A. 市
14、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 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C. 企业自主权的扩大D.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25. 如表是新时期我国“混合所有制政策变迁-所有制结构”。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十四大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十五大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
15、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A. 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C.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在曲折中发展D. 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已动摇26. 有学者认为,以自然法为基础,通过罗马外事裁判官而形成的万民法,是国际私法通过统一实体法解决法律冲突的早期渊源。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万民法()A. 立足调节私权关系B. 服务罗马帝国需要C. 淡化司法程序要求D. 凸出自然法的理念27. 1510-1550年,跨越大西洋贸易飞速增长,其贸易额增长了7倍。这一时期跨大西洋贸易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16、 交通运输网络通畅B. 国家力量的支持C.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D. 文艺复兴的推动28. 哥伦布在第二次航行时用17艘大船除运送交换物外还运去了工匠、农夫和农业工具,以及各种植物种子和不同动物以及开矿用的炸药和机械犹如运去了一个小型社会与此同时,美洲的玉米,土豆、番茄、烟草,可可等也传到了欧洲。这表明新航路开辟()A. 推动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B.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C. 瓦解了美洲落后的生产方式D. 提供了各洲文明双赢的契机29. 1640-1660年革命期间,尽管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处死了国王、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建立了共和国,但仍有学者认为,与前者相比,从历史的视角来看,1688年“
17、光荣革命”的革命性更强。这是因为()A. 前者的革命措施过于超前且多暴力B. 后者通过不流血的温和方式成功夺权C. 前者的革命影响波及面过窄且短暂D. 后者成功引发了不可逆转的政治转型30. 有史学家认为:英国若无1624年的专利法,那么“对十八世纪纺织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这主要是因为专利法()A. 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制度前提B.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 推动了纺织生产的根本变革D. 激发了社会创造的活力31. 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
18、期的技术革新()A. 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B. 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C. 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D. 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32. 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这一变化反映了()A. 工业革命加剧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B. 英国工会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C. 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D. 社会主义成为英国工运的指导思想33. 下表是根据张新光的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法国式道路及其现代转型绘制的法国农
19、民士地状况和经营模式。据此可知,法国农业的这一状况()1862年780万土地占有人110公顷46.5%不足1公顷38.5%360万个小农户无力交纳税款1882年80%的农户直接耕种土地经营面积占全国土地的60%12%的农场主采用租佃制经营形式A. 促进了法国政局的稳定B. 阻碍法国工业革命深入发展C. 有助于农业科技的创新D. 加速了代议制的完善34. 美国社会枪击案频发,从平民到总统,幼儿到老人,都曾成为枪支暴力的受害者。从上世纪二十年代人们即开始要求政府尽快制定枪支管制措施,之后在控枪问题上出台了多部法案,期间夹杂着总统、国会、民众、社会组织与团体的较量与冲突,但直到2019年美国仍有近万
20、人死于涉枪案件。这表明美国()A. 政治派别阶级本质趋同B. 宪政民主制度发展完善C. 法律注重保护人民权益D. 政体社会治理能力不足35. 1873年为对付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运动,俾斯麦提出新闻出版法草案,帝国议会的资产阶级自由派担心这个草案会损害言论自由,没有通过。1875年5月发生了刺杀威廉一世的事件,俾斯麦以此为由提出取缔社会民主党,议会中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再次予以拒绝。材料说明当时德国()A. 首相对帝国议会负责B. 工业化发展促进民主增强C. 君主立宪制下宰相没有实权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结成联盟36. 如表所示是不同史籍对1917年俄国历史的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岀当时俄国()阐述出
21、处“俄罗斯从来没有经历过20世纪的今天所发生的事情。这是俄人在1055年内用艰苦劳动建立起来的整个国家的崩溃和无政府状态”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卷)“居民情绪激动,除个别人外,都认为过去更好的说法越来越多”武装的先知:托洛茨基(18791921)原杜马主席罗将柯说:如果德军重建彼得格勒的法律和秩序,他一定表示欢迎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卷)A. 强烈要求与德和解B. 革命群众基础动摇C. 向往德国政体模式D. 急需稳定社会秩序37. 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一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A. 苏联经济建设
22、的成就B.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 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D. 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38. 进入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术界对“战时共产主义”开始重新进行评价。部分学者仍然坚持“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部分学者则转而认为“战时共产主义”功绩有限错误严重这反映了历史认识()A. 受到时代背景影响B. 由研究者立场决定C. 具有相对主义色彩D. 随着研究不断客观39. 1934年6月12日,国会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允许总统对凡是同意对美国降低关税的国家降低关税。到1937年,美国已和16个国家达成了降低关税的协定。美国这一举措()A. 表明政府放弃了对经济的干预B. 继续坚持原有自由放任经济政策C. 造成
23、经济危机向世界范围扩大D. 试图通过对外贸易缓解经济危机40. 学者时殷弘认为美苏冷战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之中。学者王玮认为冷战源于美国一直坚持的门户开放原则与苏联从沙皇时代继承来的势力范围原则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和冲突。对材料中有关冷战原因分析最为准确的是()A. 冷战源于意识形态对立与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利益之争B. 美国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推动了冷战时代的到来C. 苏联沙文主义与美国的扩张是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D. 美苏冷战孕育于二战前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41. 1945年4月,美驻苏大使哈里曼认为,苏联同时执行两个政策,一个是“与美、英合作的政策”,一个是“对邻国
24、扩展苏联控制的政策”。他还认为,战后苏联重建需要美国,因而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碰到严重的危险。在此,哈里曼()A. 强调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较大B. 意在加强美苏之间的合作关系C. 希望美国对苏联进行适度遏制D. 说明美苏关系走向破裂的边缘42. 1946年,美国颁布的就业法案写道:“国会特此宣告:联邦政府的持续的政策和责任,在于运用一切与其需要和职责相一致的手段来促进最大量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这一法案()A. 进一步细化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B. 表明政府干预经济开始得到法律认可C. 使美国政府全面主导了经济发展D. 扩大了就业,阻碍了私人资本的发展43. 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
25、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密切相关。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的原因是()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B. 中产阶级划分标准发生改变C. 西方社会的贫富差距缩小D.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44. 1963年,有美国政府人士表示:“今天我们追求一种对共产党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我们决心对未来变化的任何可能性敞开大门,对那里出现的能够促进我国利益、服务于自由世界和有益于中国人民的变化,不会砰然一声把门关闭。”这一言论意在呼吁美国()A. 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B. 运用经济手段以遏制中国C
26、. 积极开拓新中国市场D. 在对华政策上保持灵活性45. 1990年11月,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会议上,北约和华约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大军事集团“不再互为对手,相互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友好相处”,这“成为欧洲冷战时代结束的象征”。这一声明主要是基于()A. 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B.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 两大集团力量对比失衡D. 欧洲一体化走向深入46. 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的版图变化情况。其变化顺序正确的是()A. B. C. D. 47. 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
27、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A. 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B. 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C. 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 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48. 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主旨最为一致的是()A. 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B. 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C. 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D. 全球化
28、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4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明代提出“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揭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除此之外,宋代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材料二:光绪初年以前,民间灾赈几乎都是局限于本地,即由
29、灾区本地的钟富救济本地的贫民。从1877年爆发旱灾,一直持续到1879年,蔓延陕西、直隶、山东等省,并减及大江南北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灾民的刺激下,江南士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成立协赈公所、赈局等救济机构,并在申报刊登募捐公告,绘制了河南奇荒铁泪图进行宣传,号召全社会参与救济。 -摘编自遗失的传统:明清时期的民间社会经济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政策的特点。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近代救助与古代社会救助相比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5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世纪的时候,尽管乳制品成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但经常食用乳制品还是
30、会被视为贫困的标志。在许多人眼里,这象征着某些被鄙视的落后部落。直到 19世纪末期的欧洲,乳品的饮用还并未普及,还是普遍认为直接饮用乳品是很危险的,尤其对幼儿来说。因为它们是微生物的温床,有“变质”的缺点。当时的医生甚至指责奶类会散播麻风病。19世纪末期,由于对肉类消费需求量的提高,也间接带动了乳业农场的发展,更何况火车的出现使得运送液态奶更为便捷。1871年,巴斯德灭菌法发展到成熟阶段,其推广也大大促进了对奶类的消费。一战期间,罐装牛奶、炼乳被用来改善士兵的营养失调问题。1950年3月23日,法国政府强制规定,必须销售用蜡封口的瓶装牛奶。从此,瓶装或纸盒装牛奶的销售日渐普及。 -摘编自邸笑飞
31、牛奶:被塑造的白色神话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英、法、俄分别将奶牛带入中国。1923年,我国最早的牛奶业同业工会“上海牛奶业同业会”成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奶类年产量为21.7万吨,平均每人每年仅为0.4公斤。当时的牛奶消费依然主要集中于北京和沿海的少数几个大城市。 改革开放后,牛奶的消费才开始普及。上世纪 90年代,瑞典利乐公司把无菌复合纸包装从北欧带到了中国,直接推动了中国乳业“黄金10年”的到来,让牛奶成为家家必备的日常食品。年来,人们的饮食消费习惯逐渐向更高的消费层次转变,与此同时,高铁、互联网购物等消费方式的普及,促进我国乳制品消费的稳步增长。根据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5年
32、,中国人均乳制品折合生鲜乳消费量36kg,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摘编搜狐历史、中商情报网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到现代人们对牛奶的态度的变化,并简析原因。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牛奶消费的特点及影响三、开放性试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5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6世纪隋朝重新统一中国,到16世纪西方人开始由海上侵入中国,这1000年是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空前稳定的时期。然而,似乎有悖常理的是。这种稳定既是好事,又是坏事。说它是好事,是因为比较起世界上其他任何社会。中国社会在这1000年中向更多的人提供了更多的物质利益和心理安全感。说它是
33、坏事,是因为中国是如此成功和舒适,以致它虽未完全停滞不前,但却相应地保持不变。-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稳定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20-2021学年上学期宣化一中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材料“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敬德保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体现的是统治者对上天意志和民本思想,强调的是统治阶级的自我约束,B选项符合题意; AC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西周时期对商朝的制度有所继承,D选项排除; 故选:B。本题
34、关键信息是“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敬德保民”和“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结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关。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材料强调的是统治者对上天意志和民本思想的重视。2.【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是因为周厉王的暴虐,导致了国人暴动,所以出现了共和行政,体现了当时礼乐制度的破坏,故C正确。 A在材料中没体现,排除。 宰相制度开始于秦朝,B错误。 宗法制度主要表现为血缘关系,材料没涉及,排除D。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要求学生结合国人暴动的影响和西周贵族共和的特征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要搞清
35、楚分封制瓦解的过程特征。3.【答案】B【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重农抑商是指重视农耕经济的发展,限制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这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 B题干所给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的犁铧相对于战国时期,有了很大的改进且类型多样,同时政府严令禁止宰杀和偷盗耕牛,可见西汉时期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以此为基础的精耕细作的农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C题干所给材料体现的仍是铁犁牛耕,并未出现重大突破。 D题干所给材料中并未涉及小农经济的地位。 故选: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解答本题需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西汉时期的犁铧比战国时有所改进”、“政府曾下令禁止杀牛和盗牛”的主旨,并正确掌握古代中国农
36、业经济的特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4.【答案】B【解析】钱币在流通中越来越少,以及实物支付代替了钱币支付,表明东汉商品经济走向凋弊。根据所学知识,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的田庄盛行,聚集了大量的土地、金银等社会财富。由此可知,田庄经营影响了市场活力,故B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国内市场钱币的流通问题,没有体现出“中外贸易”的情况,排除A。 布帛多而钱币少,体现不出滥发钱币,排除C。 从材料中看不出赋税征收的问题,排除D。 故选:B。本题考查汉代的商业发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黄金首先退出流通领域,而布帛在交换中的作用曰益重要”“原来
37、用钱币支付的赏赐、犯罪赎金、人头税等渐次改用布帛”,结合东汉田庄经济的影响分析。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豪强地主田庄的出现,体现了汉代土地兼并问题的严重性。5.【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佛寺“侵夺细民,广占田宅”和“佛图户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等信息可以得出,政府控制的土地和人口均在减少,这会减少政府赋税收入,故D正确。 材料体现不出人身依附关系的放松,故排除A。 材料体现了佛寺的土地兼并,没有体现普通地主的土地兼并,故排除B。 商品经济发展与佛寺的土地兼并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C。 故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
38、发展的特点。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侵夺细民,广占田宅”,“佛图户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秦汉以来的中国,封建农业长期占据主导,小农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6.【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只是起到协调和配合作用,不能说明在隋唐时期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故A项错误; 根据“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可知隋唐时期的手工业要受到政府的监管,没有突破政府的管理,故B项错误; 根据题干“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
39、可知手工业中的行会的产生的作用对外是协调行业之间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说明行会注重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故C项正确; 根据“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说明行会的出现加强了行业部门之间的联系,故D项错误。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有:历史悠久,兴起较早;技术先进,水平高超;长期领先于世界;部门多,种类全;经营形态多种多样。本题属于中档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理解题意,掌握手工业的特征。7.【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
40、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可以看出,行省是元朝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官员具有处理政治、军事、经济等权力,聚集地方财富上交中央,说明行省制度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给予地方很大权力,只是地方在行使权力时要受中央节制,故C项正确; 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非削弱威胁中央,排除AD项; 行省对中央负责,并非相互制衡,排除B项。 故选:C。本题考查元朝行省制度,结合题干“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进行分析。本题考查元朝行省制度,本题掌握元朝行省制度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8.【答案】D【解析】“不少生员对科举感到绝望,以至明中期以
41、后发生了科举以来首次颇具规模的反科举运动“表明科举制发展到明朝已经阻碍了政治发展进程,说明明代政治体制已相当僵化,故D正确; 八股文、公正性材料未体现,故AB错误; 生员、监生充当各衙门官员幕僚从而参与政治,并非操纵国家政权,故C错误。 故选:D。本题考查科举制,解题的关键是“不少生员对科举感到绝望,以至明中期以后发生了科举以来首次颇具规模的“反科举”运动“。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科举制,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9.【答案】A【解析】A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
42、代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B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古代中国为手工业,而西方为近代工业。 C“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 D“国内市场狭窄”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解答本题需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的主旨,并正确掌握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10.【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官设牙行与民贸易”“成为包销外国进口商品和本国商品出口贸易
43、的商业团体”可以看出政府设立的牙行主要负责管理对外贸易,故A正确,排除C。 政府对中外贸易的严格控制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更说不上繁荣,故排除B。 政府对中外贸易的严格控制不利于海外市场的开拓,对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限制作用,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排除D。 故选:A。本题考查明清对外贸易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牙行由纯粹的买卖中介成为包销外国进口商品和本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商业团体。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演变情况,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11.【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
44、家争霸”可以看出作者认为长期的战乱和争霸导致英国商人实力的强大,由此可知,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社会对商人的依赖较小,故D项正确。 AC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B项说法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D。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考查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 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 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明后期逐渐衰落。 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
45、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12.【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在华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联成一气,大幅度降低运费想挤垮招商局。李鸿章采取筹借官款、增拨嘈粮及承运官物等措施予以回击,使招商局转亏为盈”可以看出李鸿章创办招商局主观目的是为洋务派军事工业提供运输和资金辅助,故B项正确。 A项不是主观目的,排除。 CD两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B。本题考查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需要结合民用工业创办的目的分析,同时需要掌握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的特点、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在华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联成一气,大幅度降低运费想挤垮招商
46、局。李鸿章采取筹借官款、增拨嘈粮及承运官物等措施予以回击,使招商局转亏为盈”的分析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13.【答案】A【解析】A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作者指出,日本必然会百般刁难,说明日本是无端地寻找借口,要发动战争,获得利益,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B材料中没有反映出要求清政府要动员全国力量进行备战。 C材料并不是要告诫朝廷积极抵抗外侮,而是要揭露日本的侵略目的。 D从材料可以看出日本并不顾及国际公法和条约规定,所以并不是强调依据国际公法来限制日本的挑衅。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甲午战争的背景以及过
47、程和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14.【答案】C【解析】A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排除A; B“充分体现清政府腐朽落后”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 C材料“相反,它具有积极意义: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中国现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是指促进中国从学习西方的“器物”转向学习西方的“制度”,故C项正确; D此时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排除D。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和维新思想。要求学生结合洋务运动的失败和甲午战争的影响来分析材料。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割地赔款,主权沦
48、丧,便利列强对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甲午战争直接导致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15.【答案】C【解析】材料“五色旗、民国纪年”体现的是民族和民主意识,C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未涉及日本在东北的势力,A选项排除; B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D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C。本题关键信息是“五色旗、民国纪年”,结合辛亥革命进行分析即可。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辛亥革命,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
49、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6.【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28年处于土地革命时期,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故提出没收外国资本家的财产,1945年处于抗战时期,抗战即将胜利,中国经济在战争中受到严重打击,故并不排斥外资经济,故C项正确。 A项,此时抗战即将胜利,排除。 B项,此时未进行对外开放,排除。 D项,题干未体现共产党经济政策的成熟,排除。 故选:C。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政策,结合所学进行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政策,本题应结合具体时代特征及背景并根据题干现象进行综合分析解答。17.【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保护喇嘛,信教自由”、“抗日反蒋,保护回民”
50、等信息可知,反映了中共长征时期的有利的民族政策,有利于红军实施战略转移,故C项正确,B项错误。 依据材料“抗日反蒋”可知,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AD两项错误。 故选:C。本题考查红军长征。需要掌握中共长征时期的民族政策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保护喇嘛,信教自由”、“抗日反蒋,保护回民”。本题考查对中共长征时期的民族政策及其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8.【答案】C【解析】题干反映的是1942年与1937年相比,国统区重工业占工厂总数比例增加到近4倍,占工业资本总额的比例增加到近20倍,而工人所占工人总数的比例则是增加到近7倍,所
51、以这是工业结构变化,而从1937年开始,日本全面侵华,故C正确; 题干中没有提到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工业布局和官僚资本,故排除ABD。 故选:C。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看懂1937年和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发展状况表。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数据表格类题目,首先要看清表格是关于什么的数值,里面各栏的数值分别是哪一方面,然后要对表格中的数值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比较,最后可以得出有关信息。这是关于数据表格类题目做题的基本步骤,这一题也不例外。这一题主要进行纵向比较,然后即可得出结论。19.【答案】D【解析】A材料体现不出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B工作
52、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应该是在1949年。 C中共七大召开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并没有决定武装推翻国民党政权。 D中共七大是在抗战即将胜利的情况之下召开的,为抗战胜利以后的中国,应该是指明了一个光明的前途。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过程特征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中共七大的内容特征,还要搞清楚当时的中国国内环境的特点。20.【答案】B【解析】“公私合营”反映的是三大改造,故A错误;“公私合营”反映的是过渡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故B正确;C材料未体现,排除;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是在1992年,故D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三大改造,解题的关键是“公私合营”。本题
53、难度中档,考查三大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21.【答案】B【解析】根据“对东南亚国家积极工作,稳定亚非两洲的和平中立国家”“我应争取参加亚非会议”可知,中国积极发展亚非关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B正确。 A不符合史实,排除。 5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中国,中国无法构建全方位的外交布局,排除C。 D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B。本题考查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情况。关键信息有:对东南亚国家积极工作,稳定亚非两洲的和平中立国家。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
54、策,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22.【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周恩来应邀访问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埃及)、索马里等非洲十国,就国际局势、不结盟运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经济援助与合作等事宜进行了近两个月的交流”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外交已经突破了的“一边倒”的束缚,有利于改善新中国的外交环境,故B正确。 A与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有关,排除。 C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出访的十国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故排除D。 故选:B。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政策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就国际局势、不结盟运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经济援助与合
55、作等事宜进行了近两个月的交流。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已经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23.【答案】C【解析】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受苏联史学界影响,史学研究的指导史观是阶级斗争史观,也就是革命史观。太平天国运动,以暴力形式进行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与当时的史学氛围相符合,不会是最少的,故A项错误; 义和团运动也是以暴力形式进行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与当时的史学氛围相符合,不会是最少的,故B项错误; 戊戌变法是通过改良的方式进行到维新变法,显然与当时的史学氛围不相符合,故C项正确; 辛亥革命,以暴力形式进行的反封建斗争,与当时的史学氛围相符合,
56、不会是最少的,故D项错误。 故选:C。本题考查史学理论中史学观念(革命史观),考查的知识涉及到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以及戊戌变法等近代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斗争。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学研究基本方法的掌握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性质分类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以及戊戌变法等近代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内容。24.【答案】C【解析】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之后,排除A; 材料信息并不能体现中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排除B; 通过材料中“武汉柴油机厂正式聘请德国退休工程师格里希为厂长”这说明企业具有了自主权,故C正确; 材料体现了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57、,不是对外开放格局,排除D。 故选:C。本题考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考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能够理解武汉柴油机厂聘请德国人为厂长的实质。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行列。2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十四大后我国对于所有制结构的探索不断深化,这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故选B项; 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故排除A项; C项“在曲折中发展”与史实和材料均不相符,排除; 虽然我国现阶段建立了混合所有制经济,但是公有制经济仍然占主导,主体地位并没有动摇,故排除D项。 故选:B。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8、的建立,根据十四大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变化进行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本题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进程进行分析解答。26.【答案】A【解析】由“国际私法”“解决法律冲突”等信息可以判断,万民法立足于调节私权关系,故选A项; B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材料中无法体现万民法淡化司法程序,且强调司法程序是公民法的特点,与万民法无关,故排除C项; 材料强调万民法是“通过统一实体法解决法律冲突的早期渊源”,万民法的实体法属性并不是由凸显自然法理念所决定的,故排除D项; 故选:A。本题关键信息是“以自然法为基础,通过罗马外事裁判官而形成的万民法,是国际私法通过统一实体
59、法解决法律冲突的早期渊源”,结合万民法的特点进行分析即可。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万民法及其特点,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罗马法核心内容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27.【答案】B【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以后,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大西洋贸易的飞速增长。交通运输网络的畅通不是主要原因。 B这一时期主导大西洋贸易的应该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力量的支持是贸易增长的主要原因。 C生产力的发展是基础,但不是主要原因。 D文艺复兴的推动不是大西洋贸易的原因。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学生要结合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新航路开辟的特点以及
60、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贸易发展的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28.【答案】A【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哥伦布的航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美洲和欧洲的产品和文化的交流。也就推动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 B材料体现不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应该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 C材料中没有直接体现出瓦解美洲落后的生产方式。 D材料看不出各大洲之间文明出现了双赢的现象。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兴航路开辟,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表现合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新航路开辟的表现和产生的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29.【答案】D【解析】A项“革命措施过于超前”说法片面
61、,故排除。 “光荣革命”通过不流血的温和方式成功夺权,不能显示革命性更强,故排除B。 前者的革命影响并不短暂,一直持续的光荣革命前夕。故排除C。 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并对周边国家产生深远影响。故D正确。 故选:D。本题考查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情况。关键信息是:从历史的视角来看,1688年“光荣革命”的革命性更强。本题考查英国光荣革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3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对十八世纪纺织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可以判断出该法案的提出激发了社会创造的活力,
62、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因此D项说法正确; A项说法错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制度前提的是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C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材料反映的是专利法的影响,可以排除。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专利法,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英国专利法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3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解答】B.“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表明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
63、切问题,故B正确。A.本项与“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不符,排除A。CD.两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反映,排除CD。故选B。32.【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1831年英国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即工人阶级领导建立新社会,故C项正确。 题干材料的主旨不是强调工业革命加剧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故A项错误。 题干材料无法体现英国工会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故B项错误。 当时还没有产生马克思主义,因此社会主义不可能成为英国工运的指导思想,故D项错误。
64、故选:C。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需要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考查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33.【答案】B【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法国存在着大量的小土地所有制。这和法国的政局稳定没有关系。 B法国在1862年存在大量的小土地所有制,阻碍了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业机械的运用,阻碍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C小土地所有制不利于农业的科技创新。 D材料中的现象和代议制没有关系。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两次工业革命时期法国农业发展的特征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工业革命时期法国农业发展的特点
65、和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34.【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虽然历史上美国出台关于枪支管理的法律,但仍未有效控制枪支管理,原因在于美国实行三权分立体制,各方利益相互制约,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即政体社会治理能力不足,故D项符合题意。 A项,各政治派别从根本上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排除。 题干旨在表述美国政体影响行政效率,故B项表述不符合题干表达主旨,排除。 C项,从题干反映人民的权益并未得到有效保障,排除。 故选:D。本题考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结合美国政治体制及题干中的社会治理状况进行分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本题掌握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影响进行分析解
66、答。35.【答案】B【解析】A在近代德国君主立宪政体中,德国的宰相不需要对议会负责,只需要对皇帝负责。 B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在德国统一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德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性日益增强。 C在近代德国君主立宪政体下,德国的宰相拥有很大的权力,选项是错误的表述。 D材料看不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结成了联盟。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近代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特点,还要搞清楚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德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6.【答案】D【解析】通过材料“1917年俄国历
67、史”“国家的崩溃和无政府状态”“居民情绪激动”“重建彼得格勒的法律和秩序”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1917年俄国爆发革命导致社会动荡,人们渴望实现社会稳定,故D正确; 材料信息不能全部体现出与德和解的要求,排除A; 材料信息体现的是人民群众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不能说明革命群众基础动摇,排除B; C在材料中不能得出结论,排除。 故选:D。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主要考查十月革命爆发。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7年俄国社会特征。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37.【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时间“20世纪30年代”可知,此时苏联经济取得了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成就,而
68、此时欧美正经历经济危机,而中国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也采取了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此时人们注重发展经济,而此时的苏联热必然是关注其经济成就,故A项正确。 此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尚未暴露,故B项错误。 从时间上分析,不会是关注革命成功的经验,故C项错误。 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于二战后,故D项错误。 故选:A。本题考查苏联模式的探索过程,解题的关键信息是“20世纪30年代”。本题为中档题,考查苏联模式的探索过程,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8.【答案】A【解析】由材料“进入20世纪80年代”“重新进行评价”“转而认为”等信息可以判断,国内学界对战时共产主义的评价受到时代的影响,
69、故A正确; 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到历史认识,但研究者的历史认识还要受到史实、时代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立场问题很难决定研究者的历史认识,故排除B项; 国内学界对战时共产主义评价的转变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无法体现评价的相对性,故排除C项; 国内学术界对战时共产主义的评价属于价值评判,与客观性无关,故排除D项。 故选:A。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重新进行评价”“转而认为”。本题为中档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及其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39.【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国会通过互惠贸易
70、协定法”“降低关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之一,目的是通过对外贸易缓解经济危机,故选D项,排除A项;坚持自由放任政策的说法不符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故排除B项;国家之间相互降低关税,实现自由贸易,有利于商品市场扩大,从而缓解经济危机,故排除C项。 故选:D。本题考查1929-1932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据题干各国降低关税的目的进行分析。本题考查1929-1932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题掌握经济危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40.【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学者时殷弘认为美苏冷战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之中”,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因为十月革命后
71、,苏联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产生冲突,这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而学者王玮提及的门户开放原则与势力范围原则之间的对立属于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利益之争,故A正确; B未提及苏联的影响,排除; C未解读学者时殷弘的看法,排除; D只是对学者时殷弘看法的简单概括,排除。 故选:A。本题考查美苏冷战,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制度方面,苏联要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美国要把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把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制度推行到全世界。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美苏冷战,美苏争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更有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竞争、军备竞赛、控制盟国和战略要
72、地等方面的矛盾因素。41.【答案】C【解析】“战后苏联重建需要美国,因而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碰到严重的危险”表明哈里曼希望美国对苏联进行适度遏制,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本题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解题的关键是“战后苏联重建需要美国,因而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碰到严重的危险”。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个部分。42.【答案】A【解析】美国政府干预经济开始于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故排除B项;美国政府主要是干预经济,而不是主导经济,故排除C项;题意没有体现就业法案对私人资本的阻碍,故排除D项。
73、根据“联邦政府来促进最大量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可知该法案进一步细化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国家干预经济,要求学生结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特征来分析。美国政府干预经济不是实行工业国有化,而是依靠增加政府开支、大量军事订货、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和社会固定资本投资,推动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43.【答案】D【解析】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产生的。 B中产阶级处于主导地位并不是由划分标准所导致的。 C贫富差距的缩小没有影响到中产阶级内部构成的变化。 D材料反映的是二战以后,内部结构的变化以及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改变,从根本上来讲,这主要是由于第3次科技革命导致
74、的。 故选:D。以及主要考察第3次科技革命,要求学生结合第3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以及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第3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44.【答案】D【解析】A由材料中“门户开放政策”信息可知,材料言论的动机并非谋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B题干所给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要求美国对华政策要保持灵活,没有体现用经济手段遏制中国的信息。 C题干所给材料内容强调的是美国对华的政策,而不是开拓中国市场的问题。 D由材料信息“我们追求一种对共产党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对未来变化的任何可能性敞开大门”“对变化,不会砰然一声把门关闭”等信息可知,材料中的言论要求美国的对华
75、政策,要能应对各种形势变化的可能性,而不是简单地“把门关闭”,可见,这一言论意在呼吁美国在对华政策上保持适当的灵活性。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美苏冷战,解答本题只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我们追求一种对共产党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对未来变化的任何可能性敞开大门”“对变化,不会砰然一声把门关闭”的主旨即可。本题主要考查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及其特点,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45.【答案】C【解析】A材料的时间,当时苏联和东欧国家已经在开始发生剧烈的变化,两大集团并不是势均力敌的。 B材料没有直接体现出多极化趋势加强。 C之所以会出现两大军事集团的友好相处,主要是因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
76、主义阵营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苏东剧变正在进行之中。两大集团势均力敌的现象不再存在。 D材料没有体现出欧洲的一体化。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两极格局,要求学生结合两极格局发展的过程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两极格局发展的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学生要有较强的整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46.【答案】C【解析】联系所学,根据材料,应该是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应该是二战后期形成的四国对德国的分区占领;则是在分区占领以后,英法美三国控制的区域和苏联控制的区域形成了两个独立的国家;应该是东欧剧变后,1990年重新完成统一的德国。故变化顺序正确的应该是,C符合。故选:C。本题考查近
77、代以来德国疆域的变化,涉及到近代德国的统一、地二战后的冷战形势等,注意掌握德国疆域的变化与国际格局的变化。本题以德国疆域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国际关系及国际格局的变化,注意要理解德国疆域变化的原因。47.【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即使西方国家也不得不与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加强合作,可见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故A项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结束及其影响,苏联解体后,特别是以西欧和日本的强大为转折点;西欧国家和日本为了寻求自己的国际地位,对美国不再马首是瞻,与美国合作的同时也存在竞争,美国不再能
78、够成为号召世界的超级大国。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强大,更为世界走向多极化提供了勃勃生机。两极格局的结束为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契机。两极格局之下,中国以及其他一些新生的国家,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犹如在夹缝中求生存。而且,更加容易成为大国竞争之下的牺牲品。这对于我国的外交和经济发展尤为不利。另一方面,两极格局结束后迎来的是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元化,中国必须足够的富强与独立自主才能立足于世界强手之林。48.【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可知在强调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故A正确; BCD项从材料中不能
79、反映,排除。 故选:A。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在世界市场上,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优势,往往是获利者;而发展中国家经常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2)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3)破坏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破坏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并
80、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49.【答案】【小题1】特点:分类定级,分类扶持;钱物给予式扶贫与生产经营式扶贫相结合;临时性救助与系统性扶持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也注重调动民间力量。【小题2】不同:西方传教士参与社会救济活动;民间社会救济的力度有了很大突破,自成一体。 原因:随着近代列强侵略加深,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清廷腐朽,政府赈贫力度有限;1877年至1879年发生罕见的大旱灾;李金镛等江南士绅的努力;报刊等近代宣传工具的出现等。【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和近代的社会救助。(1)本小问,依据材料一逐一分析归纳;(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灾民的刺激下,江南士
81、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成立协赈公所、赈局等救济机构,并在申报刊登募捐公告,绘制了河南奇荒铁泪图进行宣传,号召全社会参与救济”分析概括。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相关信息,结合所学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扶贫政策的特点、中国近代救助的不同点及其原因,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50.【答案】【小题1】(1)一问根据材料一“经常食用乳制品还是会被视为贫困的标志象征着某些被鄙视的落后部落19世纪末期的欧洲普遍认为直接饮用乳品是很危险的一战期间,罐装牛奶、炼乳被用来改善士兵的营养失调问题法国政府强制规定,必须销售用蜡封口的瓶装牛奶”可知人们对牛奶的态
82、度历经了从鄙视、视为贫困的象征到重视并普及推广食用的变化特点,二问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从政府政策、科技发展及技术革命影响、战争因素、思想观念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材料二“产量为21.7万吨,平均每人每年仅为0.4公斤主要集中于北京和沿海的少数几个大城市改革开放后,牛奶的消费才开始普及高铁、互联网购物等消费方式的普及,促进我国乳制品消费的稳步增长中国人均乳制品折合生鲜乳消费量36kg,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从产量变化、普及程度、消费方式及与世界水平相比较进行阐述;二问结合所学从改善国民身体素质、饮食结构、行业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及融入世界的角度进行解答。 故答案为: (1)变化:
83、从被鄙视、视为贫困的象征到重视并普及推广食用。 原因:政府的规范(推动);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思想观念的变化;一战的影响 (2)建国时,中国牛奶消费量低,集中于大城市;改革开放后逐步普及;新型消费方式促进消费增长;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影响:有助于身体素质的提升;改善饮食结构;推动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增加政府税收;融入经济全球化。【小题2】【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人们对牛奶的认识变化,要求学生结合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特征来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要求学生结合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生
84、活变化的表现和影响因素,还要搞清楚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和影响因素。51.【答案】材料中可以看出,材料认为,公元六世纪到16世纪,是中国社会的稳定时期,我们可以从政治,仅仅思想文化等方面来证明唐宋元明中国社会的繁荣,但另一方面,材料也认为,正是由于这样的繁荣稳定,所以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没有发生质的飞跃,我们可以从明清时期中国社会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一些表现关系,比如专制制度的强化,自然经济,重农抑商政策,以及对外的闭关锁国政策,儒家思想的僵化等因素。解答时首先要提出观点,其次要进行论证,可以分别论述繁荣,也可以论述阻碍,还可以进行综合论述。 故答案为: 论题一,中国的空前稳定促进
85、社会繁荣, 阐述:政治上,中央集权加强,战乱较少,经济上,农耕经济发达,农业产量和产品商品率提高,手工业技术进步,产品远销海内外,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发展,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海外贸易发达,明中叶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思想文化上,儒学复兴,理学新生,文学艺术向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四大方面全面成熟,古代科技达到顶峰。综上所述,稳定促进农耕文明高度繁荣,国力强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论题二,中国空前稳定,导致社会停滞不前。 阐述:政治上,皇权不断加强,专制统治强化,导致政治制度走向僵化,社会矛盾产生甚至激化,经济上,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商品经济发展,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发展缓慢,对外经济交流受到阻碍,经济发展停滞不前,逐渐落后于世界。文化上,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科技大多停留在前人的经验总结上,缺乏创新,综上所述稳定导致固守农耕文明,缺乏创新,导致社会发展停滞落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特征,学生可以结合中国古代唐朝以来的经济思想以及社会发展过程和特征来分析。解答要能够整合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方面的数学知识,要求有较强的组织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