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素养提升练(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一个不能忘记的人奥地利茨威格一天下午,我带着我的那只西班牙狗去散步。突然,狗显得极为不安,它在地上翻滚、在树上蹭痒,同时不断地狂叫并发出呼噜声。就在狗反常的当儿,我发现有人从我身边经过,他是一个差不多三十岁的男人,衣衫褴褛,没戴帽子。是一个乞丐,我想,并准备从口袋里掏出零钱。可这个陌生人非常安详地朝我微笑,用清澈的蓝眼睛望着我,像一个老熟人。“这只可怜的小东西有些不舒服,”他说着,并用手指着狗,“你到这儿来,我们马上会弄好的。”他用“你”来称呼我,仿佛我们是好朋友似的。从他的语气中流露出的这样一种热心的友情,使我根本不能表示拒绝。于是,奇怪的事情
2、发生了:我的这只向来对陌生人极不友好的卡斯巴尔竟跑过来,顺从地把头伏在他的膝上。他开始用他那长长的手指检查狗的皮肤。终于,他发出一声满意的“啊哈”,随即进行了一次看起来是非常痛苦的“手术”,因为我的卡斯巴尔多次狂叫,可即使如此,它并没有跑开。“好了,”他笑着说道,“可爱的小狗,你现在又能跳了。”狗跑开了,这当儿,陌生人立起身来,跟我说了声“再见”,点了点头就匆忙地离开了。回到家,我还一直在想这个男人的奇怪举动,并把这次邂逅告诉了我的厨娘。“他是安东,”她说,“他对这类事情可在行了。”我问她,这个人的职业是什么,他靠什么来维持生活。“职业?他要职业干什么?”“哦,就算没有职业,”我说,“但毕竟每
3、一个人都需要做某种工作来养活自己吧?”“可安东不是,”她说,“每个人都给他所需要的。钱对他来说不重要,他根本不需要钱。”人们必须为每一口面包和每杯啤酒付钱,也必须为住处和服装付钱。这样一个衣着破旧、不起眼的人怎么能绕开这个牢不可破的法则而无忧无虑地生活呢?我决定去探寻这个人的秘密,不久就证实,我的厨娘说得完全正确。安东真的没有固定的职业。他优哉游哉,从早到晚在城里游荡,看起来毫无目的,实际却用一双警醒的眼睛观察一切。他拦住一辆马车的车夫,让他注意马的挽具松了;他发现一个篱笆里的一根柱子已经烂了,于是就去喊主人,建议他把篱笆加固,多半情况下,人们就委托他来做,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从来不是出于贪心才
4、给人出主意,而是出于真正的善意。安东的独特之处在于,不管工作多么劳累,他总是拒绝多拿一分钱,所得报酬够一天生活就行了。若是这天恰巧日子过得去,那他根本就不要报酬。“我会再次找您的,”他说,“若是我真的需要什么帮助的话。”我必须老实地承认,在安东与我打交道过后,每当在路上,他经过我身边只是轻轻地点一下头向我致意时,我都感到恼火仿佛在他眼里,我是随便某个陌生人一样。显然他不希望因为这件小事受人感谢,可这种客气的、无拘无束的态度,使我觉得自己被排除在一种伟大的和亲密的团体之外。于是,当我的房子要进行修理时屋檐水槽滴水我就让我的厨娘去叫安东。“他这个人不能随便去叫。他从不长时间待在同一个地方,但我能把
5、消息告诉他。”她这样回答。事实上,他在当天下午就到我这儿来了。他用审视的目光环顾四周。在穿越花园时,他说,这儿得加一道树篱笆,那儿需移植一棵小树。最后他仔细地检查了一下屋檐水槽,就开始工作了。两个小时后,他说修好了,随即离开又是在我向他道谢之前。但这次我至少委托我的厨娘郑重其事地付给他钱。我问她,安东是否满意。“当然啰,”她回答,“他从来都是满意的。我要给他六个先令,但他只拿了两个,这就够他今明两天用的了。但是,如果博士先生有一件多余的旧大衣能给他的话他”我很难描述我的喜悦之情,在我熟悉的人中,他是第一个奉献得多、索取得少的人。我急忙尾随他而去。“安东,安东,”我朝他喊道,“我有一件大衣给你!
6、”我又看到他那明亮安详的目光。他对我跟在他身后跑来一点儿也不感到惊奇。在他看来,一个人把他多余的一件大衣送给另一个极为需要的人,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我的厨娘翻找着我的那些旧衣服。安东看了看,从一堆衣服里拿出一件大衣,试了试,随即非常平静地说:“这件我穿着合适!”说这句话时,他像在一家商店陈列的货物里挑选自己需要的物品。随后,他对其他的衣服又投去一瞥。“你可以把这双鞋送给住在萨尔泽巷的弗里茨,他太需要了!那些衬衣给正阳大街的约瑟夫,它们对他有用处。若是你认为合适的话,我替你把这些东西带去。”他把鞋和衬衣包起来并补充道:“您真是一个高尚的人,这些东西就这样送掉了!”后来,我再也没有听到安东的消息
7、。但是我几乎能向任何人表明,我对此毫不担心:他不会被上帝抛弃,并且,更为少有的是,也从不会被人们抛弃。(选自茨威格短篇小说集,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与安东的第一次接触是因为“我”的小狗生了病,安东从出现到离开的过程很短暂,但已经表现出与别人的不同,很“奇怪”。B厨娘告诉“我”的有关安东的情况使“我”更加好奇,因为“我”认为没有人能绕开一个牢不可破的法则:人活着就离不开金钱。C安东是一个流浪者,他不贪心,要的报酬很少,得过且过,这使周围的人都对他有好感,所以他有困难的时候大家都愿意主动帮助他。D安东的行为对周围的人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我”后来再也没有听到安
8、东的消息,但“我”相信每一个接触过他的人都不会忘记他。CC项,“安东是一个流浪者,他不贪心,要的报酬很少,得过且过”是错误的,于文无据。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至上,人情冷漠。作者塑造的这个人物不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也不是得过且过的人;他塑造的是一个不为金钱所约束、自由、博爱、带有作者理想的、有着高尚品德和追求的艺术形象。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安东出现后,作者对他的外貌、神态和心理进行细节上的描写,接着用语言和动作描写,使读者对他有了初步印象。B厨娘作为次要人物形象在文中充当了“我”与安东联系的纽带,她的语言对刻画安东这个人物形象起到了补充作用。C小说没有波澜起伏的
9、情节,以“我”的情感变化作为线索来串联,在平静的叙述中交代了“我”与安东的两次交往过程。D小说通过安东这一形象宣扬自由和爱的主题,让读者在其中发现了一个陌生而吸引人的情感世界,并与之产生共鸣。AA项,“心理”是错误的。作者没有对安东进行心理描写,因为小说运用第一人称叙述,不可能对别人进行心理描写,有的只能是对自己的心理的描写。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_解析文中说到安东不希望因为这件小事受人感谢,而这件事情却使自己的狗免除了痛苦,安东经过自己身边只是轻轻地点一下头向我致意,态度非常的客气和无拘无束,从而可以看出安东是一个有能力、有礼貌、自由不受约束的人,并且
10、从“一种伟大的和亲密的团体”可以看出安东经常帮助别人,被大家热爱,正是这样的安东使“我”想和他有亲密的交往。但安东对自己客气的、无拘无束的态度,让“我”产生一种失落和被疏离的感觉,而“使我觉得自己被排除在一种伟大的和亲密的团体之外”写出了作者感觉自己不能成为他的伟大而亲密的团体中的一员,并因此而感到懊恼。答案“我”感觉安东是一个有能力、有礼貌、自由不受约束的、被大家热爱的人,因此,想和他有亲密的交往。安东对“我”的客气,使“我”产生一种失落和被疏远的感觉,为自己不能成为他的伟大而亲密的团体中的一员而懊恼。4小说中的安东为什么是“一个不能忘记的人”?并请谈谈你对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_解析(1)当
11、我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做某种工作来养活自己,人们必须为每一口面包和每杯啤酒付钱,也必须为住处和服装付钱时,钱对安东来说却不重要,他根本就不需要钱,他绕开了世俗的这个牢不可破的法则而无忧无虑地生活,可以看出安东是一个打破世俗“牢不可破的法则而无忧无虑地生活”的人。安东没有固定的职业,他优哉游哉,从早到晚在城里游荡,看起来毫无目的,实际却用一双警醒的眼睛观察一切,然后出于真正的善意给人们出主意,围绕安东的是一个伟大的和亲密的团体,从而可以看出安东出于真正的善意帮助人们,使人们都成为朋友,没有敌人。安东从“我”这里挑选了一件大衣,并且把“我”的这些多余的东西送给了真正需要的人,从而可以看出安东充满爱心、
12、追求自由。(2)本文塑造的安东这一形象是一个不为金钱所约束、自由、博爱、带有作者理想的、有着高尚品德和追求的艺术形象,这也是我们生活中应该去追求的品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至上的现实中,这样的形象只能是作者的理想,我们不必用这一形象来苛求生活。答案(1)安东不能被忘记,因为:安东是一个打破世俗“牢不可破的法则而无忧无虑地生活”的人;安东出于真正的善意帮助人们,使人们都成为朋友,没有敌人;充满爱心、追求自由。(2)认识:安东是寄托了作者理想的一个艺术形象,是作者要追求的自由与爱的化身,也是我们生活中应该去追求的品质。但是,我们不能把他具体化,以他的形象来苛求生活。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13、。信印度杜麦克吐黎明前天色灰暗,仍在闪闪发光的星星好像是幸福的回忆在照亮快要结束的生命。一位老人独自穿过城镇,他不时地拉紧那件破旧的外衣以抵挡刺骨的寒风。他不停地发抖,但目光专注。不远处矗立着一幢新式的漂亮大厦,关闭的门窗罅隙中透出明亮的灯光。看到大厦的木拱门,老人满怀喜悦,好像是朝圣者到达目的地。木拱门上刻着“邮政局”几个字。老人静静地走进去,蹲在走廊上。透过墙壁可以听到两三个人正忙于常规工作的声音。屋里的职员把信件上的地址一个接一个地念过,随后把信件扔给在一边等候的邮递员。长期的训练使他能在扔出信件时快速读出信封上的姓名屋内发出了一声开玩笑的叫喊:“车夫亚利!”老人站起来,向前走几步,把手
14、放在门上:“我就是亚利,来拿信的。”“那个疯子每天都为了从未到过的信件来麻烦我们!”文员对邮政局长说。老人慢慢地走回那一张已坐过五年的凳子。亚利从前是个能干的猎手,但晚年突然改变了惯常的生活方式,因为他唯一的女儿玛利安结婚后,跟着她丈夫到旁遮普去了,五年来他没有得到女儿的任何消息。虽然他的血液里有猎人的天性,但自从玛利安离开他的那一天起,他就陷入了孤独。从那一天起,他每天早上四点起床,步行到邮局。他一生从未收过一封信,但坚持这样做,而且常常是第一个到达邮局的人。人们取笑他,但怀着无限信心和耐心的亚利每天都来每天空手离开。“那个人疯了吗?”邮政局长问。“是的,”文员回答,“不管什么天气,五年了,
15、每天都来。”有几天亚利没来邮局,大家都好奇。终于他来了,但是呼吸困难,脸上刻着末日到来的迹象。“先生,”他请求局长说,“有没有我的玛利安寄来的信?”邮政局长正忙于外出到乡下去。“老兄,你真讨厌死了!”他喊道。“我的名字叫亚利。”老人心不在焉地回答。“知道了!知道了!难道你以为我们为你那个玛利安注了册吗?”“请你记下来吧,先生,如果信到了我又不在就会有用的。”一个花了四分之三的生命去打猎的村民又怎会懂得除了他之外,玛利安这个名字是值不了分毫的呢?“你疯了吗?滚开!你以为我们会把你的信吃进肚子里吗?”亚利慢吞吞地朝外走,几步一回头看着邮局,无能为力的泪水涌上了眼。亚利听到一个文员在身后走路的脚步声
16、,转身说:“老兄!”文员感到很惊奇:“什么事呢?”亚利掏出一个旧盒子,把五枚金币倒在文员手里,说:“你能为我做一件事吗?”“什么?”“当我的玛利安来信时,你转交给我。”“但是,我转交到哪里去呢?”“我的坟墓。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天了,但我没见到玛利安,也没收到她的信。”亚利含泪说。文员慢慢地离开了他,口袋里放着金币。再也没有人见到亚利,也没有人问起他。一天,邮政局长的女儿在另一个城里病倒了。他在等候她的消息。邮件堆在桌子上,看到一个他所预想的那样的颜色和形状的信封时,他兴奋地捡了起来,那却是玛利安给车夫亚利的信。“赖斯米达斯!”局长叫收下亚利金币的那位文员。“什么事,先生?”“这是车夫亚利的信,他
17、在哪里呀?”“我找找看吧,先生。”局长等了一整天也没收到女儿的信。他一个晚上都没合眼,三点钟就从床上爬起来,坐到办公室里。“当四点钟他来时,”他心里想,“我亲自把信交给他。”当时钟响了五次时,他似乎听到了轻轻的敲门声,他急忙站起来把门打开,以一个痛苦的父亲的心灵去接受另一个同样痛苦的父亲。“进来吧,亚利老兄。”他叫道,并把信递给那个站在外面的老得弯了腰的老人。亚利倚着拐棍站着,满脸泪痕,眼中闪耀着一种非人世间能有的光芒,使局长吓得缩成一团。赖斯米达斯从邮局另一间办公室走进来时听到局长说话,问:“先生,是谁呀?”“我是对亚利说话。”“老亚利已经死了,请把他的信给我吧。”“什么?你没弄错吧,赖斯米
18、达斯?”“真是这样,”一位刚到的邮递员插话说,“三个月前亚利就死了。”玛利安的信仍躺在门边地板上。局长困惑难解。每天的常规工作开始了,文员读出每封信的地址、人名,熟练地扔出信件。邮政局长现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特殊心情注视着这种常规工作,感到每一封信里都有一颗温暖的心在跳动。那天晚上,局长与赖斯米达斯走到亚利的坟前,把信放在坟墓上。(选自黑姑娘亚非拉小说选译,李昕译,有删改)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第一段描写黎明前亚利冒着严寒前往邮局的情形,写出了他的坚持与执着,而“破旧的外衣”暗示了他贫困的现状。B邮局里的人员傲慢无礼,如工作时“把信件扔给在一边等候的邮递员”,拿老人
19、开玩笑,局长用“滚开”等言辞轰老人走。C文员将亚利叫作“疯子”,为他每天来问信件麻烦自己而心生抱怨,说明亚利对女儿的想念并没有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同情。D局长在办公室把信交给亚利,一是由于他一夜未眠而精神恍惚,同时也因为他理解了亚利的心情而急于亲手将信交给亚利。B“把信件扔给在一边等候的邮递员”主要是为了表现工作的忙碌,并不是体现人员的傲慢无礼。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于亚利的去世,前文有多处暗示,如“闪闪发光的星星好像在照亮快要结束的生命”“呼吸困难,脸上刻着末日到来的迹象”等。B小说使用插叙的手法对亚利过去的生活进行了补充介绍,既丰富了老人的形象,也交代了老人五年
20、来坚持不懈去邮局等女儿信件的原因。C小说使用了大量的对话描写,既真实又准确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同时还联系了小说中的各个角色,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D“信”是小说的线索,小说前半部分讲亚利与“信”的故事,“信”象征父爱;后半部分讲局长、文员与“信”的故事,主要表现言而有信。D“主要表现言而有信”错。邮政局长、文员将信放到亚利的坟墓上,主要表现的不是言而有信,而是对亚利的理解与同情。7小说在塑造亚利这一形象方面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_解析人物描写的表现手法既有正面描写,如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也有侧面描写(侧面烘托、衬托)。本文除了正面描写亚利的
21、动作、神态、语言外,还描写了别人对他的评价,同时也通过邮政局长对他前后态度的变化从侧面突出亚利不为人所知的痛苦心境和令人同情的形象。答题时可以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方面思考,且要有得分点意识。答案动作、神态描写(细节描写)。如“亚利慢吞吞地朝外走,几步一回头看着邮局,无能为力的泪水涌上了眼”,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亚利在邮政局长的呵斥下的动作和神态。语言描写。如亚利与邮政局长的对话,表现出他无视别人对他态度的好坏而沉湎于渴盼女儿书信的执念之中的精神状况。侧面描写。如文员“不管什么天气,五年了,每天都来”的抱怨侧面表现了亚利执着的性格特点和对女儿的爱。衬托手法。通过邮政局长对亚利从不耐烦到理解与同情的
22、态度变化衬托出亚利不为人所知的痛苦心境和令人同情的形象。8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亚利还是邮政局长?为什么?_解析主人公是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即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多个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人物。作品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紧紧围绕主人公展开,其他次要人物的出现及其活动,也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并对主人公起一定的衬托作用。因此,判断主人公的标准可以确定为: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人物;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作品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围绕其展开;其他人物的活动以其为中心,并对其起衬托作用。此外,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小说主题的承担者,因此体现主题也是判断小说主人公的标准之一。答案(观点一)小说的主人公是亚利。理由:小说主要记叙了亚利五年来每天风雨无阻地到邮局等女儿的来信,最终没有等到,带着遗憾死去的故事;小说中出现的其他人物,如文员、邮政局长等都是为了从侧面表现亚利的形象,属于次要人物;小说表现了父亲对女儿的牵挂、对亲情的渴望的主题,而这主要是通过亚利的故事传达出来的。(观点二)小说的主人公是邮政局长。理由:小说主要记叙了邮政局长从不理解亚利五年来每天风雨无阻地到邮局等女儿的来信,到在经历了焦急等待爱女信件的事后理解了亚利的心情;邮政局长串联起故事情节,贯穿故事始终;小说通过邮政局长对亚利从不理解到理解的态度变化进一步展现了父爱,突出了小说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