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1.13MB ,
资源ID:79531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9531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八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课时演练.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八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课时演练.doc

1、第二部分第八章第一节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不同海拔地区的面积比重和人口比重统计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是()A海拔3 000米的区域B海拔5001 000米的区域C海拔100500米的区域D海拔25米的区域2图中信息表明我国()A平原、丘陵占我国总面积的70%左右B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C随海拔升高,人口数量递减D高原地区人口稠密【答案】1.D2.B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在海拔25米的区域,面积比重最小,人口比重较大,所以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是海拔25米的区域,D项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即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B项正确。(2021年

2、天津二模)罗伦斯曲线也叫频率累积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伦斯提出的一种研究工业集中化的统计方法。可以将它用在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中,用来分析人口分布的格局。下图为天津市人口罗伦斯曲线图。读图,完成第34题。3图中可以反映天津市人口分布特点的是()A人口密度很大B人口分布比较均衡C人口分布极不平衡D人口密度区域差异小4天津市这种人口分布特点,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加剧了市区的交通拥堵增加了天津市能源的消耗总量加快市区房价的增长速度加剧了市区的污染程度减少了市区的基础设施投资ABCD【答案】3.C4.C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天津市人口总量的40%集中在很小的土地面积上,说明天津市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人口密

3、度区域差异大,C项正确。第4题,由上题可知,天津市人口分布极不平衡,40%的人口大量集中在市区,这样会引发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 天津市能源消耗总量不会受人口分布的影响,错误;人口集中在市区,使得市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大,设施较为完善,不会减少市区的基础设施投资,错误。人口分布过分集中会加剧市区的交通拥堵,加快市区房价的增长速度,加剧市区的污染程度,正确。(2021年山东青岛二模)高龄化是人口的系统性高龄化的重要表现。按照高龄人口比重可将老年人口年龄结构划分为四个类型:比重低于10%的称为未高龄型;比重为10%13%的为高龄型期;比重为13%16%的为高龄型期;比重超过16%的为高龄型期。下图是我

4、国东北地区高龄化情况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第56题。5东北地区高龄化空间分布特点是()A由西北向东南减轻B由东南向西北减轻C由西南向东北加重D由东北向西南加重6影响高龄化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资源丰富程度C环境污染程度D养老保障制度【答案】5.B6.A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东北地区高龄化空间分布大致从东南向西北减轻,B项正确。第6题,东南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老龄化严重,故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高龄化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A项正确。(2021年四川眉山模拟)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EBC)是指一定区域内,某一时期该地区环境承载力(ECC)与实际的环境承载量(ECQ)之间

5、的差值。下表为成都市2019年单要素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统计表。据此完成第78题。要素经济总量水资源土地资源产业结构森林资源EBC/万人8263642831 02110972019年,各地人才争夺“硝烟”不断,西安、南京、杭州、天津等地落户条件再度降低。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经济贸易中心当然不甘示弱。若短期内成都人才落户政策得到积极响应,则()AECQ不变BECC降低CEBC降低DEBC增加8成都市()A环境人口容量为109万人B经济人口总量为826万人C限制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要素是产业结构D提升森林资源利用率可增加环境承载力【答案】7.C8.D解析:第7题,通过概念可知,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环境承载

6、力(ECC)实际环境承载量(ECQ),如果短期内成都人才落户政策得到积极响应,则会有一批人才落户成都,成都实际环境承载量(ECQ)增加,而环境承载力(ECC)不变,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EBC)降低。第8题,成都市提升森林资源利用率可以增加环境承载力,D项正确。易地扶贫搬迁是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区域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区域,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拓展增收渠道来帮助贫困人口逐步致富。据此完成第910题。9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正确理解是()A“水土”是指水资源和土地资源B资源和环境不能满足人口生存需要C“养不起”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多D经济水平低导致其区域资源

7、环境承载力小10易地扶贫搬迁对安置区的主要影响是()A缓解人口老龄化B提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C加快城镇化进程D加大人口对环境的压力【答案】9.B10.D解析:第9题,“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是指当地资源和环境不能满足人口生存需要,B项正确。第10题,迁入安置区的人口增多,会加大安置区资源、环境的压力,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1(2021年河北选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中国人口密度突变线(下图)是一条全国尺度最重要的人地关系突变线,它综合反映了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强度的限制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约束的适应。(1)说明大兴安岭北段人口密度突变线未到达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线的原因。(2)

8、说明兰州至武威一线人口密度突变线突破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线的原因。(3)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这条人口密度突变线今后能否被突破。【答案】(1)该段纬度较高,气候寒冷,而且一年寒冷季节很长,地面冻土广布,不利于发展农业及人们生活,所以人口密度较小,人口密度突变线未到达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线。(2)兰州至武威一线位于黄河上游,虽然降水较少,但是有黄河流经,河流水量较大,生产生活用水较充足;该段纬度较低,位于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候较适宜。(3)能够被突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口密度突变线以西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增加,人口密度增加;跨流域调水工程能够解决干旱区、半干旱区的用水问题,缓

9、解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使得生活和生产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人口密度增加。不能被突破。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疏,经济落后,且西部地区居民不断向东部经济发达区迁移,使得西部地区人口更加稀疏;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牧区,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12(2021年江苏盐城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生态承载力指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为人类活动和生物生存所能持续提供的最大生态服务能力。它是由弹性力系统、支撑力系统和压力系统构成的复杂的复合系统,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材料二图甲为芜湖市20082017年生态承载力指数得分发展趋势图,图乙为压力系统指数得分及各指标变化趋势图,图丙为

10、弹性力子系统指数得分及各指标变化趋势图。甲乙丙(1)简述芜湖市20082017年间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特点。(2)分别简析20102011年、20162017年芜湖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3)结合弹性力和压力子系统的影响因素,简述为了进一步提高芜湖市生态承载力的主要措施。【答案】(1)生态承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向良好的方向发展;2011年前增长缓慢;20122016增长非常迅速,但有微小的波动;20102011年与20162017年明显下降。(2)20102011年主要是压力系统系数快速下降,其主要因素是人口经济压力指数下降。 20162017年主要是弹性力系统指数急剧下降,其主要因素是年降水量与水资源量指数下降。(3)提高弹性力系统指数:要加强植被恢复,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大力修建水利设施,降低因降水不均及干旱带来的影响;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耕地,提高土地肥力。降低压力系统指数:加强环境监测与灾害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完善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三废”达标排放;加强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积极落实垃圾分类。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