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查落实练5人口与城市一、判断正误,回归基础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的年龄构成。( )2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 )3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构成的。( )4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总是先从出生率下降开始的。( )5人口增长模式遵循从“高高低”型向“低低低”型模式转变的规律。( )6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性因素。( )7一个国家或地区,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时,人口总量达到最大,此后将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 )8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加剧,死亡率有所上升。( )9目前,我国人口增长
2、模式属于过渡型。( )10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民工流,提高了流出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12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13目前国际人口迁移总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14目前我国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由人口密度大的地区流向人口密度小的地区。( )15人们通常用环境人口容量来衡量一个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16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适合养活多少人。( )17人口合理容量的实质是环境允许的最大人口数(极限人口),即能养活多少人。( )18资源、科技、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
3、有很大影响。( )19我国必须谋求人口合理容量,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20乡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1目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2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23城市数量增加和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是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 )24逆城市化是指在一些大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和小城镇,市中心区人口出现负增长的现象。( )25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趋缓。( )26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目前增长速度快,一些大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27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
4、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城市化的发展的主流。( )28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数目剧增,大城市规模膨胀是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然反映。( )29目前东京处于城市化过程的衰落阶段。( )30城市环境问题是城市化的必然产物。( )31各城市功能区有明确的界线,彼此间不混杂。( )32商业区集聚成团状,是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 )33住宅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34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交通干线两侧分布。( )35低级住宅区多分布于城市的外缘,与高地、工业区联系。( )36商业区都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位置。( )37城市功能分区受历史、经济、社会、行政多种因素的影响。( )
5、38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城市功能分区影响不大。( )39由市中心向外,地租越来越低。( )40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 )41商业活动在市中心付租能力最强,住宅用地在市区外缘的付租能力最强。( )42城市环线与纵向干道交会处通达度高,地租高,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 )43在一个区域内,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 )44大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大,因此在一个区域中,应加快中小城市的建设,使之成为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 )二、核心内容、规律再落实1主要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出生率新生人口/人口总数;死亡率死亡人口/人
6、口总数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密度的计算人口密度某地人口总数/总面积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城市化率该地区城市人口数/该地区总人口数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基本规律(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然后出生率迅速下降,最终导致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从而完成从“高高低”型向“低低低”型模式的转变。影响因素: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受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文化观念、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性因素。3人口容量的基本特征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允许的最大人口数(极限人口),即能养活多少人,而
7、人口合理容量代表了合理生活的最大人口数、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最小人口数(最佳人口数),即适合养活多少人。资源、科技、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很大影响。4城市空间结构的成因规律受历史、经济、社会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城市功能分区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5城市等级体系的基本规律在一个区域内,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彼此间距离越远。高等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大。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彼此
8、间距离越近。低等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小。三、常用答题术语、用语再规范1人口增长涉及的主要术语、用语(1)术语答案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型、壮年型、老年型);人口问题(人口惯性、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调)。(2)用语说明表达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主要用语。答案出生率高(低),死亡率高(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人口增长迅速(缓慢)。说明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原因的主要用语。答案人口基数大(小),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新增人口多(少);经济发展迅速(缓慢),人口流动以迁入(出)为主。从哪几方面描述人口问题及
9、其影响?答案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缓慢),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人口老龄化)。影响、后果:资源、环境、经济、就业压力大;形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2人口迁移所涉及的主要术语、用语(1)术语答案人口迁移、人口流动;自然因素(气候、水源、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政策、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等);迁入地(廉价劳动力、就业压力)、迁出地(人口压力、加强交流、人才外流、劳动力短缺)等。(2)用语说明分析人口迁移(流动)原因的主要用语。答案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人口迁入地经济条
10、件、生活水平、就业机会优于人口迁出地区)。从哪几方面描述人口迁移(流动)的影响?答案迁出地:有利缓解人口压力;加强对外联系;不利导致劳动力短缺(人才流失)等。迁入地:有利增加劳动力;加速城市化;不利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要结合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表述。3城市化所涉及的主要术语、用语(1)术语答案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范围(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城市群(带)、逆城市化、城市化问题、热岛效应、城市环境污染、社会问题(交通拥堵、居住紧张、就业困难、秩序混乱)等。(2)用语说明描述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用语。答案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
11、重增加;形成城市带(群)。从哪几方面比较城市化发展特点的不同?答案城市化起步早(晚),水平高(低),速度快(慢)。有时要针对具体情况说明逆城市化现象或城市发展不合理。试写出描述城市化问题的常见用语。答案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环境污染加剧等。4城市空间结构(等级体系)所涉及的主要术语、用语(1)术语答案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集聚效应;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中心商务区);交通通达度、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地租、付租能力;城市等级、城市职能、服务范围、服务种类等。(2)用语说明描述功能区特点的主要用语。答案占地面积小(大),呈点状或条状(团块状或片状),位于市中心(城市外缘)。从哪几方面分析影响地租高低的原因?答案离市中心远近;交通的通达程度;环境条件河流上(下)游、盛行风上(下)风向、邻近风景区或文化区(工业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