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全国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复习训练试题 第八单元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9349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复习训练试题 第八单元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全国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复习训练试题 第八单元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全国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复习训练试题 第八单元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全国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复习训练试题 第八单元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全国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复习训练试题 第八单元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全国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复习训练试题 第八单元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全国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复习训练试题 第八单元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全国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复习训练试题 第八单元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全国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复习训练试题 第八单元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全国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复习训练试题 第八单元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全国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复习训练试题 第八单元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全国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复习训练试题 第八单元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全国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复习训练试题 第八单元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全国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复习训练试题 第八单元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全国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复习训练试题 第八单元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全国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复习训练试题 第八单元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全国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复习训练试题 第八单元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全国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复习训练试题 第八单元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全国通用版)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复习训练试题 第八单元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专题二十二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考点1 生态系统的结构1.2021安徽六安开学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2.2021陕西汉中一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不断需要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B.流经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构成D.营养级越高的生

2、物体型越大,数量越少3.2021广东高三调研如图为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主要是农作物等植物,属于生产者B.丙和丁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C.食物网中处于第三营养级且属于次级消费者的只有青蛙和丙D.甲、乙、丙、丁物种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NA具有多样性考点2 生态系统的功能4.2021陕西西安质检如图所示是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变化形式,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真核生物中过程首先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将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细胞内ATP的水解过程往往与细胞的吸能反应相联系B.过程主要通过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实现,此生理

3、过程释放的能量除储存在ATP中外,其余少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图中过程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实现,是流入生态系统总能量的主要来源D.图示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5.2021湘豫名校联考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局部能量流动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值。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和人工投入的能量B.f表示生态系统中输出热能部分C.c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值D.施用农家肥可为生产者提供能量6.2021湖北教学质量测评在繁殖季节,美洲一种雄性招潮蟹以其特大的螯肢做出一系列有规律的动作来求偶,同种雌蟹能识别这种信息而前来交配,异种蟹却对此无动于衷。下列

4、说法错误的是()A.雄蟹的求偶动作向同种雌蟹传递了行为信息B.雌蟹能准确识别求偶信息是长期进化的结果C.地理隔离是异种蟹对此信息无动于衷的原因D.干扰雄蟹的求偶行为会降低该蟹种群出生率7.2019江苏南京二模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示意图(其中c是一种生物成分,e是非生物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碳循环是指CO2和含碳有机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B.通常在食物链中,含有碳元素最多的是cC.对e的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导致d的含量迅速增加D.将d的含义改为热能,该图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8.2020江淮十校第一次联考某农场中甲、乙、丙三种主要生物属

5、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三者的数量变化曲线(不都是消费者)如图1所示;该农场中的能量流动简图如图2所示,其中a2和b3分别为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1和d2为人工投入的饲料中的能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构成了农场的营养结构,碳循环沿着甲、乙、丙进行B.图1中丙、乙分别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且乙和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C.图2中第二、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分别属于a3+d1、b2+d2D.该农场中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d1)/(a1+a2+a3)100%9.2021云南玉溪一中期中,9分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某兴趣小组对一苹果生产基地开展研究。请

6、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4、5月份是苹果开花的时节,果园中经常通过仪器发出与蜜蜂振翅飞舞相同频率的振动或声音,来传递信息,吸引蜜蜂传粉,该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进行田园除草、治虫的目的是。(3)兴趣小组对该果园生态系统中流经某种昆虫的能量进行了研究,据下表分析,该昆虫同化的能量是kJ/(cm2a)。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原因是 。摄入的能量kJ/(cm2a)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kJ/(cm2a)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kJ/(cm2a)粪便中的能量kJ/(cm2a)51.61.523.12710.2020安徽六校联考,10分如图是安

7、徽某湖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若用食物网表示图中生物的营养关系,则该食物网包含条食物链。(2)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信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 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法了解该区域青蛙卵块的密度。(3)若蚊子幼虫被大量杀灭,为划蝽(一种昆虫)提供一定的信息,则短期内水蚤的数量会,轮虫数量会。可见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对种间关系具有作用,这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考点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1.2021山东质检某地爆发山火,山火焚烧了数千万亩的土地,不仅将美丽的森林烧成灰烬,也给当地人们带来无尽的伤害和挑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地区生物群落

8、需经过初生演替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B.火灾产生的后果已超出了该地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将无法恢复C.火灾过后,受灾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可能比原来的强D.森林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12.2021安徽六安开学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考点4 生态环境的保护13.2021广东茂名五校联考电白水东

9、湾红树林是粵西地区著名的生态景观,其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又是潮间带多种贝类、鱼类、水鸟的栖息繁衍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合理的开发利用能增加红树林中物种多样性,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B.潮间带中的贝类、鱼类、水鸟组成食物链,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C.水鸟与鱼类之间的捕食关系能制约双方数量的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D.红树林能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净化海水,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14.2021浙江宁波适应性考试下列关于东钱湖马山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排放大量生活污水增加生物多样性B.适度开发生态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C.严格控制湿

10、地周边农田化学肥料的使用D.定期进行渔业增殖放流和适度捕捞15.2020北京,15,2分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组成部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我国生物安全防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引起了全社会对生物安全形势的高度关注。以下选项中不会给我国带来生物安全风险的是()A.人类及动植物中可能爆发的重大疫病B.保护沿海滩涂红树林中的生物多样性C.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生态环境发生改变D.收集我国公民及生物资源的遗传信息16.2020陕西西安五校联考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C.从金鸡纳

11、树中提取奎宁用来治疗疟疾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21吉林长春一模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B.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C.无机环境中的化学元素可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D.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越多越好2.2021陕西部分学校摸底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鱼类、鸟类、浮游动物、藻类、芦苇等生物,某些水鸟有秋季迁徙的习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会随季节变化而发生变化B.在人的影响下,群落的结

12、构更加复杂,物种组成完全发生改变C.芦苇和藻类的垂直分布会使该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降低D.浮游动物、鱼类、藻类、芦苇构成了生物群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3.2021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浙江省青田县农民设计“稻田养鱼”的生态经济模式,利用稻田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等,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使水稻增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稻田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农民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是为了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更有益的部分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独立的过程D.该稻田生态系统中的所有水稻和杂草构成不同

13、的营养级4.2020江苏,24(多选)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如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的蚯蚓和各种微生物均属于分解者B.该生态工程设计突出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C.农作物、果树等植物获取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有机肥D.影响蚯蚓分解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温度、含水量等5.2021贵州贵阳摸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稳定性的变化受系统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苔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高B.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低C.河流生态系统受轻度的

14、生活污水污染,可通过自我净化作用保持相对稳定D.弃耕农田生态系统经长期的群落演替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6.2020安徽阜阳模拟切叶蚁切割收集植物叶片,将含有消化酶的排泄物排在碎叶上,用来培养真菌,然后以真菌作为自己的食物来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切叶蚁“培养”的真菌是分解者,能促进物质和能量循环B.探路的切叶蚁发现合适植物后会留下“气味”,这属于物理信息C.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D.切叶蚁与其培养的真菌之间的关系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7.2020河南洛阳第一次联考中国的古诗词中蕴含着很多生态学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的

15、空间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传递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分解者可以将能量传递给生产者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包含了生态系统的所有成分8.2020全国名校第一次大联考如表是长江口生态系统部分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和食物比例。根据表格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捕食者食物比例小黄鱼矛尾虾虎鱼虾蟹浮游植物小黄鱼00000矛尾虾虎鱼25%0000虾8%44%000蟹67%56%000浮游植物00100%100%0A.该生态系统共有5条食物链B.小黄鱼和矛尾虾虎鱼只有捕食关系C.虾和蟹最多可获得浮游植物同化量的2

16、0%D.小黄鱼得到了矛尾虾虎鱼能量的25%二、非选择题(共15分)9.2021陕西部分学校摸底,8分为减轻养殖场内污水对环境的影响,创建低碳生活方式,某养殖场在污水排放处附近构建了人工湿地。如图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代表的生理过程主要是,图中多余的过程是(填序号)。(2)图中生态系统的基石是,该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通过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3)已知丙中的C生物活动能力较强且活动范围广,调查C生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法,B生物与D生物的种间关系是。(4)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产

17、生的能量不能流入生产者再被利用的原因是。10.2020安徽示范高中联考,7分某研究小组在某果园生态系统的苹果树下间种草菇,利用高湿度、低风速等环境条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夏季,果园中栖息的某种昆虫通过鸣叫声吸引异性,昆虫的鸣叫声属于信息,它的作用是。(2)草菇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苹果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又可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这种生产模式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功能。(3)长期间种草菇,该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种类也会变多,该生态系统的趋于复杂,能力将会增强。一、选择题1.科学探究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落叶的腐烂是由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以带有同种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

18、均分为和两组。实验时组不进行处理(自然状态);组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 的恒温箱中灭菌1小时,然后将组和组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主要扮演的角色是分解者B.组处理的目的是杀死土壤微生物,同时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C.预测实验结果为组落叶分解速度快于组D.本实验可以说明不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能力不同2.新角度,科学思维如图是某地的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要将此图改为能量流动图解,对箭头所进行的修改错误的是()A.去掉“粪肥”所在的箭头 B.去掉“沼渣、沼液作肥料”所在箭头C.去掉“农作物”指向“食用菌”的箭头D.增加“太阳能”指向“农作物”的箭头

19、3.新情境,社会责任近年来,海洋油船石油泄漏问题频频发生,极大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据统计,受污染区域低海岸区(海潮经常冲刷的地方)物种数量、密度恢复比较快,高海岸区(海潮冲刷不到的地方)的生物多样性只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8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被溢出的石油污染的海洋中,距溢出口较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较多B.低海岸区物种数量、密度恢复比较快的外部原因主要是微生物数量多,能及时将石油分解C.由于石油污染,海洋中的鱼类大量死亡,鱼腐烂后进一步加重了污染并导致更多鱼类死亡,这属于负反馈调节D.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物种的丰富度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可以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内部的稳定性二、非

20、选择题4.新情境,生命观念10分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花穗和幼果汁液等,常造成果品减产。平腹小蜂可将卵产在荔枝椿象的卵内,幼虫吸食椿象的卵液,长大后的小蜂钻出卵壳,再次找到荔枝椿象重复上述过程。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荔枝及其他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生产者的作用是 。越冬期荔枝椿象成虫有群集性,体现了种群的 。(2)平腹小蜂将卵产于荔枝椿象的卵内,而孵化出的小蜂能再次找到荔枝椿象说明二者存在信息传递过程,体现了 。 (3)如表是荔枝种群一年的能量(单位:百万千焦/年)变化。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种群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传给下一营养级的

21、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荔枝?99.58.021.054.5据表分析,用于荔枝林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百万千焦/年。有同学根据题干信息写出食物链“荔枝荔枝椿象平腹小蜂”,请问该同学对食物链的书写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巴西红耳龟是入侵我国的物种之一,在其原产地由于有鹭鸶、浣熊等众多天敌猎取龟卵、幼龟,巴西红耳龟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某湖泊中巴西红耳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B.在原产地,龟卵、幼龟被天敌猎取导致巴西红耳龟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等,巴西红耳龟种群数量在我国将一直呈“J”型增长D.在巴西红耳龟种群数

22、量达到K/2时防治,可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2.某生态系统中,黑线姬鼠处于第二营养级。现将某动物新物种Z引入该生态系统中,调查黑线姬鼠与Z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表。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时间(年)12345678黑线姬鼠数量(只)18 50019 20014 50011 5009 4009 5009 4009 500Z的种群数量(只)100120190240170160170160A.在引种初期的4年内,物种Z处于理想环境中B.在第3年,Z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C.黑线姬鼠和Z最可能为捕食关系,二者共同进化D.Z种群数量增加时,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会减少,二者一定为竞争关系3.稻纵卷

23、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的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所差异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稻纵卷叶螟会影响其性别比例,导致种群密度下降4.诗经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同时也记载了很多的生态学现象,下列有关其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雅鹿鸣中记载“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反映了典型的捕食关系,其描写了一种简单的食物关系B.小雅小弁中记载“踧踧周道,鞫为茂草”体现了典型的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C.邺风简兮中记载:“山有

24、榛,隰有苓”(其中“隰”指低洼地)既体现了不同生物适应不同环境,又体现了生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D.陈风泽陂中记载:“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反映的是秀美的湿地生态系统,古人在观赏这些景色时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这都是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体现5.在某生态系统中,动物X是植食性动物。现将动物Y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动物X和动物Y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表所示。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时间(年)12345678动物X种群数量(只)18 90017 50014 50010 5009 5009 6009 5009 600动物Y种群数量(只)1001202002501801701801

25、70A.动物X和动物Y为竞争关系B.动物X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受动物Y引入的影响C.该生态系统中动物Y种群的K值是250D.在第5年时,动物X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属于稳定型6.某山区的一些退耕地,随着退耕年限的增长,优势物种由喜阳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逐渐向耐阴的多年生草本转变,有的地段出现灌木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灌木丛较高会遮挡草本植物,导致群落对光的利用率降低B.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C.群落演替过程中,每个种群数量变化都符合“S”型曲线D.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改变,水平结构不变7.我国“嫦娥四号”运载火箭内设计了一个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搭

26、载了棉花、油菜、酵母菌和果蝇等六种生物作为样本。试验载荷罐内棉花种子率先发芽长叶,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片在月球生长的绿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密封载荷罐的正常运行需要输入能量B.罐内的有机物可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C.载荷罐中含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其中酵母菌和果蝇属于消费者D.该系统的稳定性较差,生态系统稳定性取决于生物的数量8.如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一年内CO2消耗量与释放量的情况,其中甲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乙表示分解者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丙表示生产者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丁表示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消耗的CO2量。下列叙述错

27、误的是()A.碳循环在甲、乙、丙构成的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双向传递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丁来表示C.人工生态系统中CO2的消耗量与释放量关系往往不符合该图D.根据图示关系可推测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可能正在上升9.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粮食产业要向绿色优质转型。下列有关农作物增产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中耕松土有利于根系生长,但可能成为水土流失的一种诱发因素B.利用信息素诱捕害虫进行化学防治,可有效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C.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发展立体农业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D.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比喷洒农药更有利于保护环境10.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及相关食

28、物网。甲戊为不同种类的动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第二营养级中的甲和乙属于同一种群B.戊可以是三级消费者或四级消费者C.戊与丁之间的关系为捕食D.最高营养级的戊还可以将能量传递给该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成分11.树线是指直立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如图1所示。生态学者研究了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之上植被厚度指数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1 图2A.生态学者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从而确定树线的上升幅度B.树线之上和之下的主要植被分别为草甸和森林,影响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阳光C.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演替过程

29、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D.该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上升幅度大小与树线之上植被厚度指数呈负相关12.龙血树是一种生长在我国云南、海南等地的观赏树种,其树脂可加工成一种名贵的中药。随着人们对龙血树野生资源掠夺性采伐,龙血树资源日趋枯竭,被列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龙血树对人类有直接价值B.人类活动是造成龙血树成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C.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龙血树的基因进行保护D.保护龙血树最好的方法是建立龙血树自然保护区二、非选择题(共28分)13.9分为保护鸟类多样性,某地依据下列示意图将荒草地改建为湿地公园,以作为鸟类的栖息地。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由

30、深水区到水岸高地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属于群落的结构。(2)鸟类在生态系统中一般作为者,该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答出一点即可)。(3)湿地通常有“鸟类天堂”的美誉,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其适合鸟类生存的有利条件是。(4)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多样性和多样性。将某湿地改建成公园并作为旅游景点,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4.9分草原是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在我国广阔的草原上,饲养着大量的家畜,它们与草原上其他各种生物组成了复杂的生物群落。回答下列问题:(1)草原上存在着多种有捕食关系的生物,如鹰和狐狸,它们之间虽有捕食关系,但却在草原上长期共存,不断发展,这种现象叫作。某草原上生活着一种

31、薄翅螳螂,该种螳螂的雌体交配后即以雄体为食,雌雄薄翅螳螂之间的这种关系(填“能”或“不能”)称为捕食关系,理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2)如图表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蒙古兔在一段时间内的种群增长率(N/t)的变化曲线,在调查时间段内蒙古兔种群数量的增长呈现型曲线。若想持续最大量捕获蒙古兔,应使其捕获后种群维持在(填“t0”“t1”或“t2”)时的数量。(3)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大力实施“退耕还草”等防治草场沙漠化的措施,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依据生态学原理,这些措施收到良好效果的原因是。“退耕还草”的演替过程在生态学上属于群落的演替。15.10分草鱼主要以水草为

32、食,鲢鱼主要滤食浮游动植物及草鱼的粪便,鲤鱼主要摄食底栖昆虫等。为了探究高产鱼池中草鱼、鲢鱼的合理结构,科研人员研究了“一草带三鲢”(A方式)和“三草带一鲢”(B方式)两种混养方式,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混养方式A方式B方式放养密度相对值草鱼3 0009 000鲢鱼9 0003 000鲤鱼900900投饲量和追肥量相对值氮肥、磷肥1.81030青草料4.851041.17105光能利用率/%5.7610.85青草料利用率/%10.1313.89水体能见度/cm2030鱼产量相对值7 51511 490(1)鲢鱼、草鱼、鲤鱼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中,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的,体现了群落的结构。(2)

33、草鱼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3)与B方式相比,A方式需要施用氮肥、磷肥,其目的是,以满足鲢鱼的食物需求,这种模式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是。(4)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草鱼、鲢鱼结构更合理,判断依据是(至少答出两点) 。答 案专题二十二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1.C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A错误;动物并不都属于消费者,少数动物属于分解者,如蛆、秃鹫等,B错误;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正确;细菌不都属于分解者,如硝化细菌是生产者,D错误。2.A生态系统的能量是逐级递减的,所以不断需要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

34、功能,A正确;流经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人工投喂饲料中的化学能之和,B错误;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和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食物网)构成,C错误;一般来说,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数量越少,但是有特例,例如,树虫,D错误。3.C甲主要是农田中的农作物等植物,属于生产者,A正确;丙和丁都以田鼠为食物,二者有竞争关系,丁也以丙为食物,二者存在捕食关系,B正确;处于第三营养级且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青蛙、乙、丙和丁,C错误;甲、乙、丙、丁的差异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这些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NA具有多样性,D正确。4.B通

35、过光合作用实现,真核生物中过程首先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将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内ATP的水解过程往往与细胞的吸能反应相联系,A正确;过程主要通过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实现,有氧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除储存在ATP中外,其余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无氧呼吸过程中大部分能量储存在未被彻底氧化分解的酒精或乳酸中,B错误;过程从光能转变为化学能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实现,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生态系统总能量的主要来源,C正确;图示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通过生物体的生理活动能量最终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D正确。5.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36、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人工投入的能量,A正确;f表示初级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值,B正确;c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C正确;农家肥可经微生物的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等,不能为生产者提供能量,D错误。6.C在繁殖季节,雄蟹以其特大的螯肢做出一系列有规律的动作来求偶,向同种雌蟹传递了行为信息,A正确;雄蟹传递的求偶信息能被同种雌蟹准确识别,这是该蟹种群长期进化的结果,B正确;不同物种间存在着生殖隔离,异种蟹对招潮蟹的求偶信息无动于衷,属于生殖隔离的具体体现,没有地理隔离,C错误;若干扰雄蟹的求偶行为,会减少雌雄蟹个体交配的机会,从而降低该蟹种群的出生率,D正确。7.C根据箭头

37、的数量和方向分析可知,图中d是大气中的CO2、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e是化石燃料。碳循环是指碳元素(而非具体的某种含碳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其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A错误。通常在食物链中,含有碳元素最多的是生产者(a),B错误。对煤、石油等燃料的过度开发利用会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而积存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CO2含量迅速增加,C正确。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后不能被生产者再利用,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D错误。8.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

38、食物链和食物网,甲、乙、丙三种生物属于三个营养级,三者不都是消费者,分析题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丙均为消费者。而碳循环发生于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为载体,沿食物链进行传递,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甲为生产者,根据乙、丙之间数量先升先降的为被捕食者可判断乙是被捕食者,丙是捕食者,所以食物关系为甲乙丙,乙处于第二营养级,丙处于第三营养级,B错误。某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是其没有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一部分,由于d1和d2为人工投入的饲料中的能量,因此图2中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a3+d1,同理,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b2+d2,C正确。该农场中第

39、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a1+a2+a3)100%,D错误。9.(除标明外,每空2分)(1)物理(1分)调节种间关系,有利于种群的繁衍(2)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24.6能量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合理即可)【解析】(1)蜜蜂飞舞产生的振动或声音属于物理信息;通过仪器发出与蜜蜂振翅飞舞相同频率的振动或声音,可以吸引蜜蜂传粉,调节种间关系,有利于种群的繁衍。(2)农民进行田园除草、治虫可以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昆虫同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40、=1.5+23.1=24.6kJ/(cm2a);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故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10.(除标明外,每空2分)(1)9(2)物理(1分)样方(1分)(3)减少增多调节【解析】(1)题图给出的食物网表示方式比较抽象,将其转化为常见的食物网形式比较直观,即从“起点”生产者(藻类)“终点”最高营养级(鲶鱼和青蛙),依箭头方向数出食物链,共有9条(如图所示)。(2)声音属于物理信息。青蛙卵块几乎不活动,应采用样方法调查。(3)分析题图可知,蚊子幼虫和水蚤均为划蝽的食物,若蚊子幼虫被大量杀灭

41、,则短期内水蚤被划蝽捕食的量会增加,其数量会减少,而轮虫的数量会因天敌(水蚤)数量的减少而增多。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之一是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1.C火灾过后该地区生物群落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错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火灾产生的后果虽然严重,但仍然可以恢复,B错误;火灾过后,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简单,因此其恢复力稳定性可能较强,C正确;森林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12.C由分析可知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基础是具有自我调节能力,A正确;由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定义可知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B正确;生物多样

42、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其间接价值,C错误;抵抗力稳定性的含义是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D正确。13.B人类合理的开发利用能增加红树林中物种多样性,使其营养结构变得更复杂,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A正确;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故贝类、鱼类、水鸟不能组成食物链,B错误;水鸟与鱼类之间的捕食关系能制约双方数量的增长,使得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红树林能防风消浪、固岸护堤、净化海水体现了红树林对生态平衡的调节,即生物多样性

43、的间接价值,D正确。14.A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可能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遭到不可恢复的破坏,不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A错误;保护环境不是禁止开发利用,而是适度开发,开发生态旅游不仅能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还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B正确;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严格控制湿地周边农田化学肥料的使用,可防止湿地水体富营养化,C正确;定期进行渔业增殖放流和适度捕捞,既能充分利用湖中资源,又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D正确。15.B人类及动植物中可能爆发的重大疫病,会影响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会给我国带来生物安全风险,A不符合题意;保护沿海滩涂红树林中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会

44、给我国带来生物安全风险,B符合题意;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会影响生物多样性,对生物圈的稳态也会造成严重威胁,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会给我国带来生物安全风险,C不符合题意;收集我国公民的遗传信息,可能会造成基因歧视,带来许多不公平的社会问题等,会给我国带来生物安全风险,D不符合题意。16.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不符合;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如森林和草原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符合;从金鸡纳树中提取奎宁用来治

45、疗疟疾,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不符合;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禽和家畜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不符合。1.C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A错误;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能量不能循环,B错误;无机环境中的化学元素可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C正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特点,即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最高营养级可获得的能量就越少,故营养级并不是越多越好,D错误。2.A结合题中信息可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变化而发生变化,A项正确;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中的物种组成、群落的分布

46、及演替等,在人的影响下,群落的结构可能会更加复杂,但物种组成不一定完全发生改变,B项错误;芦苇和藻类的垂直分布会使该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C项错误;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D项错误。3.B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稻田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食物链、食物网,A错误;农民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是通过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更有益的部分,B正确;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C错误;该稻田生态系统中的所有水稻和杂草都是生产者,都属于第一营养级,D错误。4.BD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蚯蚓、

47、腐生微生物等属于分解者,一些寄生的细菌属于消费者,硝化细菌等自养型微生物属于生产者,A选项错误;该生态工程设计突出了对畜禽粪便、生活垃圾、蚓粪、残渣等的处理与利用,充分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B选项正确;土壤中的分解者将有机肥分解,可以为农作物、果树等植物的生长提供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但农作物、果树等植物获取的能量主要来自光能,C选项错误;蚯蚓的分解作用是其代谢活动的一部分,而蚯蚓维持正常的代谢活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等条件,所以其分解处理效率受温度、含水量等影响,D选项正确。5.C苔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A错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营养结构复杂,抵抗

48、力稳定性比较高,B错误;河流生态系统受轻度的生活污水污染,其通过自我净化作用能保持相对稳定,C正确;弃耕农田生态系统经长期的群落演替形成灌木林后,物种丰富度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增强,D错误。6.D据题意分析可知,真菌分解的是植物的残枝败叶,切叶蚁“培养”的真菌是分解者,能促进物质循环,而不能促进能量循环,A错误;探路的切叶蚁发现合适植物后会留下“气味”,这属于化学信息,B错误;互利共生是种间关系,而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是同一种生物,C错误;切叶蚁与其培养的真菌之间的关系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7.B“一行白鹭”为一个种群,白鹭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A错误。B选项体现了环境温度对

49、植物的影响,环境温度属于物理信息,B正确。分解者的作用是将落叶等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利用,分解者不能将能量传递给生产者,C错误。D选项中没有分解者,不包含生态系统的所有成分,D错误。8.C根据表格中的食物关系,可以画出长江口生态系统部分生物间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共有4条食物链,A选项错误;小黄鱼和矛尾虾虎鱼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B选项错误;浮游植物处于第一营养级,虾和蟹处于第二营养级,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虾和蟹最多可获得浮游植物同化量的20%,C选项正确;小黄鱼25%的食物来自矛尾虾虎鱼,而不是得到了矛尾虾虎鱼能量的25

50、%,D选项错误。9.(除标明外,每空1分)(1)光合作用(2)乙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3)标志重捕捕食、竞争(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单向流动、不可循环利用,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产生的能量最终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而不能再被生产者利用(2分)【解析】(1)由二氧化碳库指向生产者,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乙是生产者,其可以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但是不能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因此图中是多余的。(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该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通过这三大功能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3)已知C生物的活动能力较强且活动范围广,因此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可

51、用标志重捕法;据图分析,D生物以A生物和B生物为食、B生物以A生物为食,因此B生物与D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单向流动、不可循环利用,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产生的能量最终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而不能再被生产者利用,因此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产生的能量不能流入生产者再被利用。10.(除标明外,每空1分)(1)物理(吸引异性,)有利于种群的繁衍(2分)(2)分解者物质循环(3)营养结构自我调节【解析】(1)昆虫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昆虫通过鸣叫吸引异性进行交配,有利于种群的繁衍。(2)草菇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分解者。苹果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又可被果树根系吸收利

52、用,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3)长期间种草菇,该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种类也会变多,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会变得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会增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1.D土壤微生物主要分解土壤中的一些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主要扮演的角色是分解者,A正确。组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 的恒温箱中灭菌1小时的目的是杀死土壤微生物,并可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B正确。组有大量微生物,落叶分解快,组微生物被杀死,落叶分解慢,C正确。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中微生物的有无,因变量是落叶的腐烂程度,本实验只能说明土壤微生物具有分解能力,但不能说明不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能力不同,D错误。2.C沼渣、沼液及粪肥能通

53、过微生物分解为农作物提供无机物,但农作物所利用的能量只能是太阳能,所以A、B、D正确,食用菌为异养生物,可利用农作物为其提供的有机物,C错误。3.D距溢出口较近的水体中微生物较多,微生物呼吸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水体中的溶解氧较少,A错误;低海岸区物种数量、密度恢复比较快的外部原因主要是海潮的冲刷作用使石油清除比较快,B错误;由于污染而死亡的鱼在腐烂后会加重污染并导致更多鱼类死亡,这属于正反馈调节,C错误;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物种的丰富度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4.(除标明外,每空2分)(1)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合理

54、即可)空间特征(1分)(2)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83.5不正确,平腹小蜂和荔枝椿象为寄生关系,不是捕食关系(3分)【解析】(1)荔枝和其他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生产者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荔枝椿象集群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2)平腹小蜂和荔枝椿象属于两个物种,平腹小蜂将卵产于荔枝椿象的卵内,而孵化出的小蜂能再次找到荔枝椿象说明二者存在信息传递过程,体现了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荔枝同化的总能量=荔枝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而荔枝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流

55、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因此荔枝林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8.0+21.0+54.5=83.5(百万千焦/年)。由题干信息可知,平腹小蜂的幼虫寄生在荔枝椿象的卵内,所以二者的关系为寄生,而不是捕食,食物链书写错误。1.A巴西红耳龟的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广,调查其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A正确;在其原产地由于有鹭鸶、浣熊等众多天敌猎取龟卵、幼龟,巴西红耳龟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则其年龄组成应为稳定型,B错误;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起初由于食物充足、缺乏天敌等,种群数量的增长类似“J”型增长,后由于种内斗争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增加,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呈“

56、S”型增长,C错误;巴西红耳龟的防治应在巴西红耳龟种群数量达到K/2之前进行,且越早越好,D错误。2.C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引种初期的4年内,物种Z每年的数量增长倍数()不相等,说明物种Z不呈“J”型增长,故物种Z不是处于理想环境中,A项错误;在第4年,Z种群数量最多,其种内斗争最激烈,B项错误;表中信息显示,将某动物新物种Z引入该生态系统后,一段时间内Z种群数量随黑线姬鼠数量的增多而增多,当黑线姬鼠的数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其数量开始减少,而此时Z种群数量继续增加,一段时间后Z种群数量开始减少,然后两者数量趋于相对稳定,说明黑线姬鼠和Z最可能为捕食关系,二者共同进化,C项正确、D项错误。3.B生

57、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结合题中信息可知,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项正确;防治稻田害虫,可以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项错误;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故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会有差异,C项正确;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稻纵卷叶螟,会改变其性别比例,从而导致其种群密度下降,D项正确。4.C鹿食用植物为捕食行为,构成一种食物关系,A正确;道路变成野草丛生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B正确;山上生榛,低洼地长苓,体现的是因地形起伏,生物群落具有水平结

58、构,C错误;观赏景色并进行文学创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正确。5.D由表中的信息可知,动物Y种群数量逐渐增加后稍微减少至稳定,伴随着动物X种群数量逐渐减少至稳定,结合两者数量的差异,初步推断两者可能为捕食关系,A错误;引入动物Y后,动物X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B错误;引入动物Y后,动物X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而稳定后动物Y种群的K值大约是180左右,C错误;第5年后,动物X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故第5年时动物X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属于稳定型,D正确.6.B灌木林中的植物种类更多,垂直结构更加复杂,对包括光能在内的各种资源的利用率提高,A错误;群落演替主要体现在优势物种的更替上,B正确;灌

59、木林下喜阳的草本植物可能逐渐减少甚至灭绝,其数量并不是呈“S”型增长,C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会发生改变,D错误。7.A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不断地输入能量,A正确;物质循环是指构成生物体的各元素的循环,而不是有机物的循环,B错误;酵母菌属于分解者,C错误;该系统的稳定性较差,生态系统稳定性取决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等,D错误。8.A碳循环在甲、乙、丙构成的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单向传递,A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B正确。人工生态系统由于人工调节,物质和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因此与题图不相符,C正确。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各

60、个营养级的呼吸消耗量,有积累,推测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可能正在增加,则其自我调节能力可能正在上升,D正确。9.B中耕松土可以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系生长,也可能成为水土流失的一种诱发因素,A正确;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B错误;立体农业运用的是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C正确;防治棉铃虫时,利用赤眼蜂防治属于生物防治,比喷洒农药(化学防治)更有利于保护环境,D正确。10.D图示甲和乙虽然属于第二营养级,但据题干信息可知两者为不同种生物,故不是同一种群,A错误;由食物链草乙丁戊,草乙戊可知,戊可以是次级消费者或三级消费者,B错误

61、;在食物链草乙丁戊和草乙戊中,戊处于第四或第三营养级,与丁为捕食或竞争关系,C错误;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戊,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最高营养级戊还可将能量传递给分解者,D正确。11.B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可采用样方法,A正确;树线之上和之下的主要植被分别为草甸和森林,影响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温度,B错误;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导致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化明显,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C正确;据图2可知,树线之上植被厚度指数越大,树线上升幅度越小,二者之间呈负相关,D正确。12.D龙血树可以作为中药,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正确;人类对龙血树的掠夺性

62、开发是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原因,B正确;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龙血树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子库、植物基因库等,C正确;龙血树已经是濒危物种,应易地保护,而不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D错误。13.(除标明外,每空1分)(1)水平(2)消费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合理即可,2分)(3)有水生生物,鸟类食物来源丰富(合理即可,2分)(4)基因生态系统(两空顺序可调换)直接【解析】(1)由深水区到水岸高地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2)鸟类在生态系统中一般作为消费者,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3)湿地生态系统既有陆生生物,也有

63、水生生物,因此可为鸟类的生存提供更多的食物条件。(4)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开发为旅游景点可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14.(除标明外,每空1分)(1)共同进化不能雌雄薄翅螳螂属于同一物种,而捕食是种间关系(2分)能量流动、信息传递(2)“S”t1(3)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次生【解析】(1)草原上存在着多种有捕食关系的生物,它们在草原上长期共存,不断发展,这种现象为共同进化。捕食关系为种间关系,发生在不同种的生物之间,雌雄螳螂属于同种生物,故雌螳螂以雄螳螂为食不属于捕食关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2)该种群增长率

64、先增加后减小最终为0,在此时间段内种群数量先迅速增加后缓慢增加最后达到相对稳定,该时间段内蒙古兔的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要想持续最大量捕获蒙古兔,则应该使该种群在捕获后保持在增长率最大时(t1)的数量。(3)“退耕还草”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使营养结构更复杂,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退耕还草”的演替过程为次生演替。15.(除标明外,每空1分)(1)食物和空间条件等垂直(2)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2分)(3)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2分)引起水体富营养化(2分)(4)能量利用率较高,鱼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污染少,水质好(合理即可,2分)【解析】(1)各种鱼生活在不同的水层,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的食物和空间条件等,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2)草鱼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3)据题干信息“草鱼主要以水草为食,鲢鱼主要滤食浮游动植物及草鱼的粪便”可知,A方式施用氮肥、磷肥可增加鲢鱼的食物,但氮、磷过多可能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破坏。(4)与A方式相比,B方式能量利用率较高,鱼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同时造成的污染少,水质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