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掌握文言基础知识,熟读文本。2了解各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及作者身世,理解作品中表现的情与理。3体会本单元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结构特点。本单元主要从形与神关系的角度欣赏古代散文。散文与诗歌相比,篇幅相对较长,形式上约束较少,其外在表现或整或散,或缓或急。“散”是多数散文的基本特征。“散”不是散漫杂乱,毫无章法、生气和血脉,而是在多姿多彩的表现中,有充沛的思想情感灌注其中。散文之“散”,表现了自然从容、姿态横生之美,并没有刻意安排的痕迹,而内中自有很强的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需细细体味。“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指的是散文形与神、内在与外在的相互关系和特征。作者的思
2、想感情、精神气质,通过字句音节体现出来。诵读时,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这就是古代散文家和鉴赏家常讲的“气脉”或“文气”。文气贯通,作品就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文气是真实的思想感情浸透到文字中的表现。把握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脉络,有多种途径。第一,提要钩玄,通过梳理归纳,搞清作品的层次和线索,可以获得对作品思想情感以及某些艺术手法的认识。第二,反复诵读,因声求气,体会探求。古人在创作和欣赏时,常常以文气来反映作者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流程。作者的神气通过音节字句来表现,读者则由音节字句寻求神气。不同的阅读速度往往会有不同的收获。快读可以对文章的总体风貌获得较为完整的印象,缓读可以细细体会文章的风神情味
3、。提要钩玄可以和因声求气、反复诵读相结合,在获得对作品情意的深切了解之后,再进一步研究作者表情达意时自然形成的高下、缓急、顿挫的声调和各种艺术手法。赏析示例六国论平“语”近人习大大语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习近平摆脱贫困从政杂谈经典释义典出:墨子修身原文: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释义:聪明人心如明镜却不过多言语,能干实事却不邀功争赏,这就是他们名扬天下的原因。解读:墨子是现实主义者,也是实干家。他说,言不在多,在于有无智慧;话不在漂亮,在于能否洞悉本质。言语如果
4、不能付诸行动,一切都等于零。现实中,有些人只有半瓶水的储量,却喜欢到处显摆;有些人一有成绩,便急于争功邀赏。相比那些实干者, 品格高下,公道自在人心。所谓“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真正成就大事业的人,必然是少说多做的实干派。国学经典知友1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赏读风大的时候才看得出,哪种草是能够活下来、生命力强的;天气冷了,才看到哪种花是最后凋谢的。比喻只有经历了严酷的考验,才能看得出事物的本质。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赏读好药虽苦却有利于治病,忠诚的话虽不顺耳却对端正行为有帮助。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3记人之善,忘人之过。三国志赏读应该记住
5、别人好的方面,忘掉别人的过错,这样才能广交朋友。诗海拾贝九日和韩魏公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赏析】这首诗的首联从多年来他们的交游,一直写到这天的宴会,语言高度概括,内涵十分丰富。颔联又从这天的宴会写到他五年来虚度的光阴。以“不堪”承“最不才”,以“延东阁”承“金罍”,表示对韩琦宴请的谢意。诗人自谦中也含着牢骚。颈联中的“偶傍”,说明他平时已经很少有雄心壮志;“醉中”,说明未醉时已清醒地感到壮志难酬。但“傍”“来”二字仍表现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其意气尤不少衰”。尾联以暮间归
6、来,反复吟咏韩琦新诗作结,戛然而止,余味无穷。资料链接一、作者档案【简历】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
7、,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作品】 嘉祐集【评价】 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二、背景探寻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十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三、相关知识“论”是我国古代议论文的一种文体,如六国论过秦论等。我国古代论文源远流长。先秦诸子散文,如孟子韩非子,实际上都是论说文。后来人们把论说文划分为若干种类,如论、说、辩、原等。论
8、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论学等内容,重在说理。从现存的文献看,贾谊的过秦论是最早以“论”名篇的文章。四、积累名句(一)课内名句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二)作者名句1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心术2用心于正,一振而群纲举;用心于诈,百补而千穴败。用间3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心术4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衡论远虑5天子者,养尊而处优,树恩而收名。上韩
9、枢密书6贫民耕而不免于饥,富民坐而饱以嬉。田制7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衡论远虑一、诵读第1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突破词句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非:_(2)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或:_(3)不赂者以赂者丧以:_(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盖:_完:_(5)故曰:弊在赂秦也故:_明确(1)不是(2)不定代词,相当于“有人”(3)因为(4)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完整地存在(5)连词,所以,因此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译文:(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译文:明确(1)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
10、锋利,作战不得法。(被动句)(2)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这是走向灭亡的道路啊。(判断句)赏析文意3下列对本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段的中心论点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B本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接着提出了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C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D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反(第一个分论点)、正(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提示中心论点
11、的,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明确选D。D项,应为“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二、诵读第2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突破词句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大:_(2)其实百倍其实:_(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厥:_祖父:_暴:_(4)暴秦之欲无厌厌:_(5)至于颠覆至于:_(6)此言得之得:_(7)秦以攻取之外以:_(8)以有尺寸之地以:_(9)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以:_明确(1)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2)古今异义词,古义指那实际情况;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3)他的,他们的古今异义词,古义泛指祖辈和父辈;今义
12、指父亲的父亲冒着(4)通假字,通“餍”,满足(5)古今异义词,古义指到(的结局);今义指另提一事(6)适宜,得当(7)用(8)才(9)用5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译文:(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译文:明确(1)子孙对待这些土地却不珍惜,拿(它)来送给别人,就像丢掉一根草芥一样。(省略句)(2)既然如此,那么诸侯国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是没有满足的,(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省略句)赏析文意6名句默写(1)六
13、国论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_,_,_,_”。(2)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如苏洵六国论中“古人云:_,_,_,_。”答案:(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2)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7下列对本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用事例、对比和引用的论证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B课文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做好了准备。C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
14、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因而得出结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结论: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D文段最后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对比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明确选D。D项,应为“最后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三、诵读第3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突破词句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义不赂秦义:_
15、(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以:_速:_(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再:_却:_(4)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且:_殆:_智力:_(5)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向使:_不行:_(6)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则:_数:_(7)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_明确(1)名词用作动词,坚持正义(2)用招致(3)两次使动用法,使退却(4)况且将要古今异义词,古义指智谋和力量;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5)假使古今异义词,古义指不行刺;今义指不可以,不被允许(6)那么天数、命运(7)倘若,假若9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是故燕虽小
16、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译文:(2)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译文:(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译文:明确(1)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是燕国善于用武力对付秦国的功效啊。(判断句)(2)赵国曾经与秦国打了五次仗,两败三胜。(状语后置句)(3)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被赵王杀害,赵都邯郸也就成了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使用武力抗秦而不能坚持到底。(被动句)赏析文意10名句默写(1)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2)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3)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_,_,_”
17、。答案:(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下列对本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由此照应文章开头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B作者对燕赵两国,有赞扬,有批评。赞扬燕、赵两国“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C燕赵两国灭亡的真正原因是“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燕、赵两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D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2、
18、3自然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明确选A。“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照应文章开头句“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观点。四、诵读第4、5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突破词句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_(2)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劫:_(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_月:_以:_(4)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以:_从:_故事:_是:_明确(1)名词作动词,礼遇,以礼相待(2)胁迫,挟持(3)名词作状语,天天名词作状语,月月以至于(4)凭借跟随先例这13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译文:(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
19、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译文:明确(1)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被动句)(2)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尽管它们的势力比秦国弱,但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势力。(状语后置句)赏析文意14名句默写(1)六国论结尾指出“_,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2)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3)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寄寓了作者对所叙对象充满情感的
20、句子,如六国论中“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_”,表达了苏洵对六国以地事秦的遗憾之情。答案:(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15下列对本部分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呜呼”和“悲夫”二语各领出一层意思。“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B“呜呼”,哀其结果之惨;“悲夫”,惜其有良策而不用。连用两个叹词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快速
21、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C第4自然段是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D第5自然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明确选B。B项,应为“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文言句式(一)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一、判断句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判断句的类型例句“者
22、,也”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句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也”句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无标志句刘备天下枭雄“为”字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判断,用“非”表否定判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是”字句巨是凡人,偏在远郡二、被动句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被动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被动句的类型例句“于”字句:谓语于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见”字句:见谓语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受”字句:受谓语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为”字句:为动词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所”句悲夫!有如此之势
2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字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无标志句而刘夙婴疾病三、省略句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省略句主要有五种类型:省略句的类型例句省略主语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省略谓语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宾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省略介词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省略兼语以相如功大,拜(其)为上卿【考题印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父忧去职,客居
24、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固辞不受。翻译下面语句,并指出句式特点。1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译文:答案:孙谦字长逊,是东莞莒地人。(判断句,“也”表判断)2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译文:答案:他自小就被亲戚赵伯符赏识。(省略句和被动句,“少”前省略主语“孙谦”,“为所”表被动)3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译文:答案:在他十七岁时,赵伯符
25、担任豫州刺史,(赵伯符)推荐他为左军行参军,他以处理事务得当见称。(省略句,“引”前省略“伯符”,“引”后面省略“之”)4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译文:答案:他又出任句容县令,清廉谨慎,博闻强记,县里百姓把他称为神明。(省略句,“出”前省略主语“孙谦”,“号”后省略“之”)孙谦字长逊,是东莞莒地人。他自小就被亲戚赵伯符赏识。在他十七岁时,赵伯符担任豫州刺史,(赵伯符)推荐他为左军行参军,他以处理事务得当见称。他因父亲去世而离职,就暂时寄居在历阳,从事耕作以养活弟弟妹妹,乡里父老都称赞他敦厚和睦。他又出任句容县令,清廉谨慎,博闻强记,县里百姓把他称为神明。宋明帝泰始初年,他侍奉建
26、安王刘休仁,刘休仁任命他为司徒参军,并向宋明帝推荐他,明帝提升他为明威将军、巴东与建平二郡太守。这二郡在长江三峡地区,以往的官吏一直是以武力来进行镇压。孙谦将要上任,明帝命令他招募一千人跟随。孙谦说:“蛮夷不肯归顺,是因为对待他们缺少一定的准则,又何必麻烦役使兵车,以耗费国家资财呢。”他坚决推辞不接受。(建议用时:45分钟)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弊在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B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C或曰:率赂秦耶 或未易量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解析:选D。A.弊病/弱点,毛病。B.爱惜/吝惜。C.有人/或许。D.均意为“所以”。
27、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内立法度,务耕织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吞二周而亡诸侯今殴民而归之农晋军函陵A BC D解析:选C。名词作状语,为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名词作动词。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可谓智力孤危然后得一夕安寝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A BC D 解析:选C。“祖父”古义为“祖辈父辈”;“至于”
28、古义为“到了地步”;“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故事”古义为“旧事,先例”。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解析:选A。A项为状语后置句,B、C、D三项均为被动句。5下列说法,不符合课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者围绕“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运用对比、类比、比喻等论证方法,分析了六国破灭的原因。B作者批评的燕、赵失误的计策并不是此两国破亡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C作者写本文的本意不在研究六国历史,而在
29、借古论今,指出宋朝国策之非,为宋朝危机敲响警钟。D文末的“天下之大”是指六国诸侯的联合力量,如果他们不赂秦,就可以战而胜之,避免相继灭亡的命运。解析:选D。文中“天下之大”指北宋王朝。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_,_,_,_。(2)六国论中借古讽今的句子是_,_,_。答案:(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7翻译下列句子。 (1)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译文:(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译文:答案:(1)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 (2)六国诸侯发展到灭亡的结局,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8下面文段
30、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大规模通识教育使得中国学生在基础知识“均值”高的同时,也出现拔尖人才、创新人才少的“方差”小状况。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只要改变学生缺乏好奇心的共性问题,就必能改变学生“泯然众人矣”的命运,而改变了“千人一面”的怪圈,就一定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随后就必能造就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是只要改变学生缺乏好奇心的共性问题就一定能改变学生“泯然众人矣”的命运。答案:不是只要改变了学生“千人一面”的怪圈就一定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只要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一定能造就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9苏轼被贬黄州,于东坡之上建房开园以自足,纵游大好河山来排遣
31、其遭贬的愁闷情绪,且将其书房命名为“雪堂”,于其中读书自乐,并吟诗作赋来表明其高洁情操、美好品德。请据此为下面的对联写一条下联。上联:筑室东坡,游壮丽山河遣愁怀下联:解析:先要从对仗这种形式上下功夫,弄清楚上联各个词语的词性;内容上,要注意题干中提供的“雪堂”这一地点,“读书自乐”这一活动,“表明其高洁情操、美好品德”这一目的。答案:读书雪堂,著锦绣诗文明洁操10“魅力”的外延很广,理解因人而异。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两个人物对“魅力”的理解补写完整。要求: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句式与示例相近。唐太宗说:魅力就是面对犯颜直谏,保持一颗宽容的心,换取王朝的繁荣昌盛。陶渊明说:文天祥说:答案:魅力就是面
32、对荣华富贵,保持一颗淡定的心,书写人生的高洁质朴。魅力就是面对破碎山河,保持一颗忠诚的心,谱写历史的浩然正气。二、阅读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六 国 论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
33、,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34、,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B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C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D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解析:选C。根据语境意思及行文标志划分。12对文中加
35、点词语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世家,世家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指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后指世世代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B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握军政大权,但按礼要服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C山东,和“山西”相对,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又称关东,亦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 D窃,敬辞,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本文指自己。解析:选D。窃,是谦辞。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和苏洵的六国论都是史论文,本意都不在悲叹六国的灭亡,而是借古讽今,讽谏当朝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
36、。B对秦国来说,韩、魏之所以重要,在于这两个国家是秦国进攻各国的交通要道。C在作者看来,六国如能团结一致,共同抗秦,就能得以共存了。D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增强了文章论辩的力量。解析:选B。对秦国来说,韩、魏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这两个国家是秦国进攻各国的交通要道,还在于如果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韩、魏从背后乘机攻打,就非常危险了。1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译文:(2)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译文:答案:(1)舍弃小小的
37、韩、魏,(让其)去抵挡如狼似虎的强大的秦国,他们怎么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国的怀抱呢?(2)秦国军队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燕、赵四国;那么,齐、楚、燕、赵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我曾经阅读史记中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亡。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可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那班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势啊。秦国与诸侯国争夺天下的关键地区,并不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领地;诸侯国
38、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地区,也不是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领地。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之患。韩、魏两国阻塞着秦国的往来要冲,掩护着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所以天下最重要的地区,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的了。从前范雎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就建议收抚韩国;商鞅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就建议收抚魏国。秦昭王没有得到韩、魏的归顺,就出兵攻打齐国的刚、寿地区,范雎把这看作是值得担忧的事情,那么秦国所顾忌的是什么就可以看得清楚了。秦国对燕、赵两国用兵,对秦国来说是危险的事。因为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前面将遇到燕、赵的抵抗,而韩、魏又会乘机从背后打来,这是危险的用兵之道。然而秦国进攻燕国、赵
39、国时,不曾担心韩、魏会从后面袭击,这是因为韩、魏都已归附秦国的缘故。韩国、魏国是各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国军队能够往来其间,这难道是明了天下的形势吗?舍弃小小的韩、魏,(让其)去抵挡如狼似虎的强大的秦国,他们怎么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国的怀抱呢?韩、魏两国既已屈服而归附秦国,然后秦国的军队就能够无所阻挡地向东方各诸侯国用兵,从而使各国遍受秦国的祸害。韩国和魏国不能独自抵挡秦国,然而天下的诸侯国却又要凭借韩、魏来掩护自己不受西方的侵略;因此,不如加强和韩、魏的团结,从而抵制秦国。秦国军队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燕、赵四国;那么,齐、楚、燕、赵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凭借四个没有战争的国家,来支持面对强敌的韩、魏,使韩、魏没有东顾之忧,而为天下的诸侯国挺身而出,抵御秦兵。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用来应付一切,那秦国还能做什么呢?不知道出此策略,却贪图边界上的微小利益,背弃、破坏盟约,以至于自相残杀。秦国的大军尚未出动,而天下的诸侯国已经把自己搞得困顿不堪了;以至于秦人得以钻他们的空子,攻取他们的国家,能不令人悲痛吗?- 20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