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1A(B项,韩非子的看法是“侠以武犯禁”,而“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侠以武犯禁的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是把双刃剑”是作者的看法。C项,聂政、荆轲不能称之为侠,并非没有担当精神,是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是一种工作。D项,过于绝对,原文信息为“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只是“很少”。)2D(本文重点探讨的是侠的精神内涵和社会意义,尽管文章对“中国武侠电影势头走向衰落”表达了忧虑,但只是文章的一个内容,不能以此推断这是文章的写作目的。)3A(两者“没有共同之处”的推断有误。第二自然段中提到西方的骑士等在中国有“侠缘”
2、,可以推断他们之间应有共同之处。)4.B5.(1)太阳土是 “是太阳身上的灰”,它干净灵气,它的生成神秘复杂,包含着太多消亡生命的气味。 (2)太阳土能安慰肠胃,是生命和乡土神奇链接的根。 (3)太阳土是圣洁的,是蕴含有祖先魂灵的净土。6.(1)母亲殷殷关爱的感恩 (2)对乡土里所包含的根文化的追寻与思考。 (3)对乡土的深沉的依恋。7D (D项,“这些是经典里最多的,却是电子书里所没有的”错误,根据材料二,纸质阅读和电子书阅读只是阅读方式的不同,阅读电子书也可能是阅读经典。)8B (A项,“着重分析了当前中国人手机阅读方式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错误,没有着重分析“中国人手机阅读这一方式具有
3、的优势”;C项,“手机阅读并不值得提倡”错误,作者认为手机阅读比不阅读好;D项,“篇幅很长的战争与和平和晦涩的追忆似水年华”错误,“他会觉得战争与和平太长”不等于“篇幅很长”“他觉得晦涩”不等于“晦涩”。 )9特点:(1)手机阅读增长很快,手机阅读质量不高。(2)人均阅读量不断增长,但增长比较缓慢。(3)经典阅读重视不够,浅阅读大量存在。建议:(1)提升国民综合文化素质,进一步养成和深化国民的阅读习惯。(2)加强网络监管,提升网络文章素质。(3)制定阅读法,从立法角度保障国民阅读经典的时间和权利。10.C11.D(从当时的局势及后文“二傅并摄众事”可知,李意被起用为太子太傅时,制度、官员废缺已
4、久,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一起管理政事,可见得到重用,太子太傅并非虚衔。)12.A(“以母亲病重为由拒绝出仕”错,李熹是以自己有病为借口推辞宣帝的征召。)13(1)李熹趁着这个机会,来不及奏报,就见机行事出兵深入,于是取得大胜。(“因”“隙会”“启闻”“便宜”各1分,句意1分)(2)凉州的敌人入侵边境,李熹倡导大义派兵讨伐他们。朝廷官员认为出兵不易(或不能轻易兵),敌人不足以造成祸患,最终不听李意的提议。(“寇”“唱义”“竟”各1分,句意2分)14.B(颔联是想象友人裴坦赴任途中所见之景,并不是“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之景”)15.前四句描写江南早春明丽和煦的美景,反衬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以
5、及自己离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之情。这里是以江南美景反衬人物的满腹愁情。(6分)16.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3)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17D(根据对前后文文意的理解,主动者应该是中国人如何,为了主动和被动的一致,要用“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因此ABC三个选项,主动被动相结合,与前后文语意不连贯。)18 C (亘古不变: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亘古不灭:从古到今,永不绝灭。形容永久的生命力。根据文本第一处的文意理解,是在说人们选取材料的态度的执着,所以此处应该用“亘古不变”。朴素无华:是指人的朴素朴实。质朴无华:是指人或物
6、的内在的气质特点。根据文意此处应该用“质朴无华”。 扬长避短:发挥或发扬优点或有利条件,克服或回避缺点或不利条件。根据后文“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此处应该用“扬长避短”。)19B(题中A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可将“在”放至“青铜文明”之前;C项,搭配不当,“抵抗”可以改为“抗衡”;D项,成分残缺,应该去掉“使”、 语序不当,将“唯一” 提到“可以”的前面。)20.(1)大多数居民更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老年人特别是乡村中老年人尤其如此(或乡村居民甚于城镇居民,中老年人甚于青少年)。(3分) (2)尊重民众意愿,弘扬传统文化。(2分)21.弃医从文,鞠躬尽瘁,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告诉我们要敢于担当。规矩方圆,有法可依,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告诉我们要厉行法治。承前启后,革故鼎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告诉我们要推陈出新。(共6分,每句2分)【参考译文】李憙字季和,上党铜鞮人。李憙年轻时有高尚的德行,他广博地学习,精深地研究,与北海管宁因贤良被征召,不去。他几次被征入三府,不去就任。宣帝又征召李憙为太傅属,以有病为借口,坚决推辞,郡县扶他登车上路。当时李憙母亲病重,李憙于是偷偷翻越泫氏城墙徒步回家,于是赶上母亲的丧事,议论此事的人赞美他的志气节操。景帝辅政时,任命李憙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李憙到任,被引见,景帝对李憙说:“过去先公征用你而你不答应,如今我任命你你就
8、来了,为什么呢?”李憙回答说:“先君以礼对待我,我得以依照礼决定进仕或退身。明公用法律来约束我,我害怕法律就来了。”景帝很器重他。转任司马,不久官拜右长史,升任御史中丞。居官正直,不畏强权,百官因慑于其威猛之政而风气肃然。他举荐的安乐人孙璞,也因为有道德而显扬,当时的人称赞他能识别人才。不久迁任大司马,因公事被免官。 司马伷为宁北将军,镇守邺地,以李憙为军司。不久,李憙被任命为凉州刺史,加任扬威将军、假节,兼任护羌校尉,安定华夏,抵御蛮夷,很有声望业绩。羌人进犯边塞,李憙趁着这个机会,来不及奏报,就见机行事出兵深入,于是取得大胜利,因为功劳大免遭贬谪,当时的人把他比作汉朝的冯奉世、甘延寿。官拜
9、冀州刺史,(后)逐渐升任司隶校尉。等到魏帝向晋禅让时,李憙以本官代理司徒的职务。泰始初年,被封为祁侯。立皇太子后,任命李熹为太子太傅。自魏明帝以后,太子之位长久空置,制度荒废缺损,官员不完备,詹事、左右率、庶子、中舍人等官职都没设置,太傅、少傅共同代理众事。李熹在位多年,教训道义尽心谋划。因年老退位。当初,李憙任仆射时,凉州的敌人入侵边境,李憙倡导起兵讨伐他们。朝廷官员认为出兵不易,敌人不足以造成祸患,最终不听李憙的提议。后来敌人果然极端放肆,凉州覆没,朝廷很后悔。因李憙清廉朴素贫困节俭,朝廷赐绢百匹。等到齐王司马攸出外镇守,李憙上书谏争,言辞很恳切。 李憙自从做官,家中没有积蓄,亲朋好友甚至共享衣食,未曾利用朝廷官员身份谋私。等到(他)死后,(被)追赠为太保,谥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