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20学年度下期高中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DABBCDDCACD13.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4分)从认识的主体来看,“老年偏见”的产生,既有人们社会生活实践水平的局限,也有人们认识问题的角度和价值取向方面的的偏差,因而出现“认知颠覆”、“情绪遮蔽”和“简单归因并放大”;(4分)从客体状况看,“涉老”事件本身的复杂性、网络时代信息的集聚效应和老年人舆论场的缺位,都一定程度上助推认识上的差异。(4分)(说明:意思相近,表述不同
2、,可得分;若答出“整体偏躁的社会心态也是老年偏见产生的重要因素”“网络传播的不规范和趋利性也助推了老年偏见的产生”等,可以适当加12分,但该题得分不得超过本题总分)(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敢于面对矛盾,坚持一分为二观点,积极解决矛盾。(2分)既要看到我国人口老龄化急剧加速和传统家庭养老压力大的严峻形势,也要看到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潜力和社会养老的产业发展空间。(2分)(若回答“既要看到老龄化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的压力,也要看到给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同样得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要正确把握我国老龄化“未富先老”、养老服务需求分化明显等突出特点,大力发展生产力,差
3、别化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道路。(3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要坚持把普遍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2分)应对我国老龄化问题,既要重视“未富先老”等突出特点,也要借鉴其他老龄化国家的经验;既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收入分配格局,探索全覆盖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又要注重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差异化。(3分)(说明:意思相近,表述不同,可得分;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亦可给分;若答出“要注重优化我国的人口结构”“要着重解决好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等,可以适当加12分,但不得超过本题总分)14(1)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
4、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4分)我国民法典的成功编纂,是新中国数代人的夙愿和努力,前三次启动虽被迫中止,却为后来者积累了经验,也体现了这一系统工程的复杂性、曲折性;(2分)第四次编纂工作历时5年,最终形成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民法典,这是我国民法典编纂的质的飞跃。(4分)(说明:上述三个原理层次各自单独成要点进行分析,同样得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给分)(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法治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形势,制定民法典势在必行又顺理成章;民法
5、典的制定有利于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奋进中国提供不竭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对民法典的制定和出台提出了客观要求;民法典的出台,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民法典的制定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编纂民法典,有利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法治根基。(说明:每要点3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给分)(3)示例:坚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民法典的相关规范,争做全民守法的模范。加强民法典的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素质。认真学习和宣传民法典,积极践行相关规范,为民法典的施行作贡献。(说明:每点2分,答出两点给满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