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楠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9224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楠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楠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楠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楠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楠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楠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楠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楠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楠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楠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楠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楠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秦朝对少数民族发动战争后所征服的地方,像“河南地”、五岭等地,当时被称为“化外之地”,因人心不稳,由中央直接控制。当时,秦朝采取的措施是A. 分封制B. 三公九卿制C. 郡县制D. 丞相制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揭示的是加强对地方行政管理的制度。据此,判断选项:A项属于周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三公九卿制属于秦朝的中央官制,与材料信息不

2、符,排除B;丞相制度属于秦朝的中央官制,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秦朝“废分封,行郡县”,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2.刘文瑞教授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纵论一书中写道:“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具有皇帝家仆性质:明清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依据材料的观点推断,隋唐三省六部制的鲜明特点应该是A. 皇权专制得到进一步强化B. 削除了皇帝“家仆”对皇权的威胁C. 建立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D. 中央集权统治进一步巩固【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课本知识

3、可知,隋唐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A正确;隋唐时期宰相不是皇帝“家仆”,故B错误;C项是从秦到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共同特点,故C错误;中央集权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特点。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加强了皇权。3.“在国家政治上进行了许多改革,在经济上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这在中国农民革命史上是开天辟地的,它表达了先进中国人要求实现中国近代化的强烈愿望。”符合这一评价的文献是A. 海国图志B. 天朝田亩制度C. 资政新篇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政治上进

4、行了许多改革,在经济上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中国农民革命史”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故C正确;海国图志由魏源编写,并不属于农民运动,故A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并未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故B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中国农民革命史”,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太平天国资政新篇的内容、特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4.共同纲领规定:“中央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府间职权的划分,应按照各项事务的性质,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以法令加以规定,使之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新中国初期,符合这一规定的制

5、度是A.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村民自治制度D. “一国两制”【答案】B【解析】【详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制度,该制度下体现出“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的特点,B正确。A属于政党政治。C属于基层民主自治制度。D是国家统一的理论。故排除ACD。【点睛】“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自治指的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力,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5.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A. 官方交流B. 高层互访C. 以民促官D.

6、经贸引路【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可知,乒乓球代表团为民间团体,中美之间是国家关系。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后,美国作出改善与中国关系的决策,说明了中美关系的改善,体现了民间推动的特点,故C正确;中美关系缓和是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后出现的,不是官方交流、高层互访、经贸引路的结果,故ABD错误。6.据统计,18581911年,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企业有953家;而19001911年就有650家,占到2/3强。就企业的经营性质而言,与官办、官商合办和中外合办比较,民间商办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创办资本上,都占有绝对优势。这一现象的出现A. 是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和经济侵略的结果B. 是戊

7、戌变法等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推动的结果C. 是官方经济政策和民间实业救国梦共同推动结果D. 改变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极端不合理的状况【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据材料可知,“19001911年”民间商办资本发展较快,这一时期促进民族资本快速发展的因素有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清末新政以及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等,C项正确;A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排除;B不是主要因素,排除;D不符合史实,排除。【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时间信息“19001911年”判断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情况,然后根据所学只是回答及可。7.改革开

8、放4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突出成就。下列改革开放历史事件,按其出现时序排列正确的是四川广汉县“改社建乡、政社分开”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在全国率先“改社建乡、政社分开”;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省并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84年中英两国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故按时间顺序正确的是,排除ACD,所以选B。8.有学者认为:“要理解朱子学的特征,就必须广泛关注北宋时代的各种潮流。我们一定得把朱子学

9、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此学者“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主要是基于朱熹A. 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B. 将儒家伦理提升到了天理高度C. 建立了系统而独特的心学理论D. 完成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答案】A【解析】【详解】朱熹把儒家思想上升到天理高度,从三纲五常出发维系封建社会统治的秩序,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所以材料中对于朱熹思想评价极高,故A项正确;北宋二程就已经把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朱熹是南宋的,是集大成者。B错误;是心学思想出现。点睛:程朱理学、心学都是理学的流派。心学是对理学的继承发展,只是理学的一个流派,“心学”也是“理学”。

10、9.北魏孝文帝雄才大略,提倡汉化,发展教育,洛阳再度成为书法艺术的中心,一种介于汉晋隶书和唐楷书间的独特风格的新书体魏碑体产生。这表明A. 艺术繁荣推动政治改革B. 艺术发展受政治因素影响C. 魏晋书法艺术达到高峰D. 魏碑是种综合性强的书体【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碑体,又称为龙门体、伊阙宗等,因为魏碑书法的代表作是龙门石窟一千方左右的北魏造像题记。北魏平城时期是指公元4世纪90年代末至5世纪90年代前期。公元398年,道武帝拓跋珪定都平城,从此开始了北魏在平城的历史。北魏皇帝重用汉族士族知识分子,自觉推动了与汉族文化的融合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书体。北魏孝文帝提倡汉化,发

11、展教育,自觉推动了与汉族文化的融合是为了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政治措施,因此魏碑体的产生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魏碑体的产生表明政治改革推动了艺术的繁荣,而不是艺术繁荣推动政治改革,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提倡汉化,主动学习汉文化的结果产生了魏碑体,无法得出魏晋书法艺术达到高峰,故C选项错误;北魏时期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主要时期,北魏时期形成了一种风格独特的楷书,被人称之为“魏碑体”,材料无法得出魏碑是种综合性强的书体,故D选项错误。10.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

12、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这反映出孙中山主张A. 利用先进技术推动国家富强B. 效仿资本主义制度以富国自强C. 推行政治改良维护专制统治D. 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挽救民族危机【答案】B【解析】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的强大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坚船利炮”是“舍本而图末”,说明孙中山主张从制度层面学习西方,即通过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以富国自强。故答案为B项。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孙中山认为不能只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排除;材料

13、没有反映孙中山主张采取何种方式走资本主义道路,排除C、D项。11.柏拉图认为,这种“民主政体”是一种很坏的政体,最大缺点是“极端民主”、“过度自由”。只要人民推举,不管什么人都可当执政者,而富有治国才能的贤人却反而被抛弃。柏拉图认为的“最大缺点”A. 带来了雅典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B. 是对雅典民主政体全面客观的评价C. 有利于调动当时雅典居民积极参政D. 为后世民主集中制出现提供了借鉴【答案】D【解析】【详解】雅典直接民主形式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存在许多弊端,因此需要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来解决这一弊端,故答案D项。柏拉图否定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不是

14、它的优点,排除A项;柏拉图的评价忽视了雅典民主政治对城邦的贡献,不够客观和公正,排除B项;雅典民主政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政治,而非“居民”,排除C项。【点睛】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表现在:民主性质的原始性。雅典民主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民主范围的狭隘性。雅典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是奴隶主的民主,是极少数人的民主。运作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12.“人是万物的灵长”“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只是人民的办事员”

15、都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中提出的口号。这些口号的提出均A. 明确反对欧洲的君主制度B. 体现了人文主义的价值追求C. 否定了天主教的宗教信仰D. 反映了理性至上时代精神【答案】B【解析】【详解】口号中都是对人的尊重和肯定,是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走向理性的过程,体现了人文主义的价值追求,故B项正确。“人是万物的灵长”没有反对欧洲君主制度,故A项错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是对天主教会的质疑,没有否定宗教信仰,故C项错误。“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未体现理性至上,故D项错误。所以选B。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共52分)13.下列材料分别摘自西欧某两大国的历史文献: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

16、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材料二 宪法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1)指出材料一、二各出自的政治文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国政治体制的异同及其原因。【答案】(1)材料一: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材料二:德国1871

17、年德意志帝国宪法(2)同: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异:英国国王权力受到限制,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英国君主为虚,立宪为实、德国君主是实,立宪为虚)原因: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德国则是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可知出自1689年权利法案;依据材料二“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可知出自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2)第一小问相同点依据两国代议制形式可知答案,不同点依据两国国家元首权力不同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两国资产阶级革命方式不同回答。14.经济全

18、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500年以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基本固定生活在彼此隔离的地区。1500年以后,西班牙人是果园爱好者,除了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外,还带来了种类繁多的水果。作为回报,美洲印第安人贡献出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此外还有木薯、番茄等。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曾卷入这种交换。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领土扩张的同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加紧掠夺、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列强利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

19、大量的财富。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殖民地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工业原料的产地。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请回答:(

20、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后人类经济活动的突出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交通工具有哪些?对世界市场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原因。21世纪中国积极加入紧急全球化,最突出的事例是什么?【答案】(1)变化: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世界逐渐连成整体)。原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2)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蒸汽机车;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原因: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两极格局的瓦解;跨国公

21、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事例: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的能力。根据材料“西班牙人是果园爱好者,除了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外,还带来了种类繁多的水果”可知1500年后人类经济活动的突出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掠夺导致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的能力。根据材料“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蒸汽机车;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

22、学知识解决问的能力。根据材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原因: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两极格局的瓦解;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21世纪中国积极加入紧急全球化,最突出的事例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租庸调制(北魏到初唐的赋役制度)之推行,全靠帐籍之整顿。唐初的帐籍是极完密的。自小孩出生,到他成丁,以至老死,都登载上。政府的

23、租调,全都以户籍为根据。每岁一造帐(人口册),三岁一造籍(户口册),用来和上期的帐籍相比对。地方政府对户口壮丁变动,可以查对到十五年,户部可以查核到九年。户口有异动,田亩有还授(丁年十八授田,六十为老还官),普遍经常地调查登记改动校对。古代交通不便,政府组织简单,纸张亦贵,书写不便。在这种情形下,户口登记逐渐错乱,此制即无法推行。材料二 唐代租庸调制,务使大家有田地,自可向国家完粮;抽出余暇,为国家义务服役;农业社会里的家庭工业,最要的是织丝织麻,国家征收他一部分的赢余,也不为病。租庸调项目分明,有田始有租,有身始有庸,有家始有调。此制的最高用意,在为民制产,在使有身者同时必有田有家,于是对政

24、府征收此轻微的税额,将会觉得易于负担,不感痛苦。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帐籍制度的特点及其崩溃的原因。(2)据材料二,分别说明“租”、“庸”、“调”的内容,并评价租庸调制。【答案】(1)特点:极其完备;是租庸调制的依据;经常调查、校对;长期存档、比对。原因:交通不便,政府组织简单,档案管理困难,户口登记逐渐错乱(2)内容:“租”即缴纳粮食,“庸”即义务服役,“调”即征收丝麻。评价:赋役制度项目明确具体,适应农业社会的社会经济状况;“为民制产”的用意,一定程度上减轻人民的赋役压力,符合儒家的思想主张。【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唐初的帐籍是极完密的。自小孩出生,到

25、他成丁,以至老死,都登载上。”得出极其完备;根据“政府的租调,全都以户籍为根据”得出是租庸调制的依据;根据“普遍经常地调查登记改动校对”得出经常调查、校对;根据“每岁一造帐(人口册),三岁一造籍(户口册),用来和上期的帐籍相比对”“可以查对到十五年,户部可以查核到九年”得出长期存档、比对。原因:根据“古代交通不便,政府组织简单,纸张亦贵,书写不便”概括得出。(2)内容:根据“向国家完粮”得出“租”即缴纳粮食,根据“抽出余暇,为国家义务服役”得出“庸”即义务服役,根据“农业社会里的家庭工业,最要的是织丝织麻,国家征收他一部分的赢余”得出“调”即征收丝麻。评价:可从赋役制度项目明确具体和适应农业社会的社会经济状况分析评价,根据“在为民制产,在使有身者同时必有田有家,于是对政府征收此轻微的税额,将会觉得易于负担”得出“为民制产”的用意,一定程度上减轻人民的赋役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